《灯下漫笔》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三)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教学目标 : 1、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由小及大、由事入理的构思特点。

2、教学难点:品味本文以情入理,情理交融的表达艺术。

3、领会本文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国民奴性人格深刻的批判。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导入课文

    在知识文化界,被毛泽东尊称“伟大”的只有二人。一位是鲁迅先生,毛泽东对他的评价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生于哪一年,逝世于哪一年?1881、9、25—1936、10、19。

    鲁迅写过一篇叫《夜颂》的文章,说自己是“爱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鲁迅特别喜欢在夜间“灯下”写作。每当夜深人静,“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时候,鲁迅的心绪、思维就会“漫”延开来,独具“夜”眼的他,就会对我们民族的历史、国民的生存现状有独特发现。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鲁迅的一篇议论性散文《灯下漫笔》。

    那么,被毛泽东尊称“伟大”另一位是谁呢?陶行知生于哪一年,逝世于哪一年?1891—1946。7月25日,陶行知在上海病逝,延安各界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亲笔题词,赞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有两句名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今天,我们把它改为:“读是知之始,知是读之成。”

    要了解伟大的思想家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有什么独特发现,就让我们从读开始吧!

 

教学过程

    一、速读全文,整体感知作者主要观点

提问:速读课文,找出文章中表明作者主要观点的语句。请同学们找出后画住,并读给大家。 

第4段:“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第6段:“‘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 

第7段:“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我们)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

第11、12段:“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三千余年的中国历史只有这两个时代的循环。) 

第16段:“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二、细读各段,分析各段内容作用层次

提问:作者是怎样得出这些观点的?现在请大家细读课文,分别用不超过15个字概括1—3段的内容。

提示:1、钞票信用日见其好:(总分)乡下人乐意,稍明事理的人早不用银元,所有的人大多用本国钞票。2、政府勒令用钞票,商民不要钞票,百姓怎么办:(总分)多给不甘心,换铜元换不来,借又借不来,换外国钞票也换不来。3、我非常高兴拿钞票折价换银元。

提问:作者写“钞票折价换现银”这件事的作用是什么?

引出第一个论点: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提问:第5段的作用是什么?论证论点一。

提问:第5段为什么能论证这个论点?第5段的内容与1—3段的内容有相似的地方吗?作者是怎样论证这个论点的?

第5段的内容与1—3段的内容很相似。在第5段,作者用了假设的方法与第1-3段的内容进行类比,论证了这个论点。

总结:第一部分引子(第l~5段),从小事“钞票折价换现银”写起,联想到“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提问:这一部分主要采用了一种什么写法?由小及大。由现象到本质。由事入理。

钞票折价换现银     联想深刻领悟    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

小 现象       由……到……      大 本质

(生活中不被注意的小事)事   引出    理(国民奴性人格问题)

“直写事实,以小见大” 这是鲁迅杂文的第一个显著的特点。  “直写事实”就是不虚构,也不夸张,将生活中不被人注意的小事,人物的精神、特点,“特别一提”突出出来,再引发联想,揭示实质。

“以小见大”就是把一些不被人注意的东西,轻松地写出来,用“显微镜”放大,特点就显示了,读者起初觉得莫名其妙,之后恍然大悟,甚至震惊。 “以小见大”,由现象到本质,可以显示高度的概括力;又如匕首、投枪,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和深刻的批判力。  

提问:文章是怎样引出第二个观点的?

第6段,作者用了一个过渡段,先总结上文(承上)指出:“‘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 然后引出粉饰太平、掩盖历史真相的反动论点 “咱们向来就很好的”(含义:中国人向来就活得自由自在。启下)。真的很好吗?接着一转引出了第二个论点:“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

提问:第二个论点与第一个论点相比,有什么不同?

第4段论点一: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

第7段论点二:我们至多不过是奴隶。(递进,深入一层)

提问:分别用不超过15字,概括第7~9段的内容,这三段的作用是什么?

7、(战乱时)百姓希望有主子拿他们做牛马。作用:论证论点二。

8、(受灾殃)百姓希望有主子顾及奴隶规则。作用:论证论点二。

9、(战乱后)统治者制定奴隶规则百姓欢呼。作用:论证论点二。

小结:第7~9段里,作者列举大量事实,论证了“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

提问:第10~l3段与第7~9段的关系是什么?

第7~9段是论据,第10~l3段是承接上文,水到渠成,总结得出的结论。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实质:“先儒”所说的历史上“一治一乱”的时代,实际上是“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提问:第l3段的“一治一乱”是怎样照应第7~9段的内容?7、8段是“乱”时,第9段是所谓的“治”时。

提问:第l3段的“一治一乱”又是怎样照应1、2、3段的?1段是所谓的“治”时,2段是“乱”时,3段是由“乱”到“治”。

总结:第二部分观点(第6~13段),回溯中国历史,指出中国三千余年的封建社会只有两个时代的恶性循环: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提问:文章第一部分以对现实的抨击做引子,引出第二部分是对封建社会历史的批判,引出观点并作论证,那么,第三部分是写的什么?

讽刺批判现实、展望未来作结。回到现实,提出使命。

提问:“现在人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作者知道现在是什么时代吗?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具有讽刺意味。

提问:那么现在是什么时代?从反动文人提倡热心复古,可知现在正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提问: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两种时代的共同点是什么?老百姓失去了做人的权利和自由。

提问:鲁迅号召青年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是怎样的时代?

 “第三样时代”指走出“一治一乱”的中国封建历史循环怪圈而迈向自由和民主的时代;老百姓告别“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这两个时代,成为社会的主人,体现真正做“人”的价值。

总结:第三部分号召(第14~16段),讽刺现实,实际上还是循环在这两个时代的阴影里,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实际上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呼唤新的时代,热切期盼。



三、挑读课文,把握思想感情,归纳中心思想。

提问:纵观全文,作者讽刺批判的对象是什么?



第一部分:引出现实:批判北洋军阀政府

提问:商人为什么不收钞票?政局不稳,怕北洋军阀政府垮台,钞票作废。

提问:是什么使我们百姓变成了奴隶、牛马?北洋军阀政府——一种暴力。北洋军阀政府执政期间(1912-1926年)是一个动乱的年代。

提问:这一部分讽刺批判的对象是什么?北洋军阀政府。国民百姓。



第二部分:解剖历史:批判封建统治者

提问:第7、8、9段批判的对象是哪些人?强盗、官兵、主子。

提问:“主子”指的是什么?封建统治者皇帝等。

提问:封建统治者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暴力暴政。残暴、残酷——百姓除了服役纳粮,还要受意外的灾殃,还要被肆意杀掠。“将奴隶规则毁得粉碎”。

狡猾——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厘定奴隶规则,闹“小玩艺”愚弄百姓。

专制——制定的奴隶规则除了有服役纳粮,还规定了怎样磕头、怎样称圣(这也是愚弄百姓),而且这规则常常是随意更改,有时甚至“将奴隶规则毁得粉碎”。

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造成的结果——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只有两个时代的恶性循环: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老百姓则在这两种时代中挣扎浮沉。

提问:第10段照应了哪一段?批判的对象是什么人?

照应了第6段。尖锐地批判了反动统治维护者——走狗学者、走狗史学家们,讲什么“咱们向来就很好的”“汉族发祥”“汉族发达”“汉族中兴”等,这些措辞用心险恶,实际上是粉饰太平、掩盖历史真相的反动论点。指出他们恭颂的“太平盛世”,不过是让百姓“暂时做稳了奴隶”;至于“乱世”, 则是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

小结:对封建统治者表达的感情是什么?愤怒抨击讽刺批判。



提问:作者对国民百姓有批判吗?联系全文,国民百姓的特点是什么?

愚昧麻木——封建统治者几千年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小玩艺”,但是百姓不仅不觉悟,反而“还万分喜欢”。历史总是陷入“一乱一治”的循环怪圈中,老百姓总是在“奴隶”和“下于奴隶”两种命运之间反复挣扎,却没有反抗斗争。

提问:“这一小玩艺”指的是什么?

“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中立”实际上是说中国百姓是愚昧麻木的。

“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专制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百姓就希望来一个另外的主子”等,深切同情老百姓的悲惨境遇;

逆来顺受,甘于为奴,具有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极容易”说明老百姓常常“想做奴隶而不得”;把做奴隶当作一种奢望,甚至是一种享受。令人感到万分悲哀。

“万分喜欢”,这“喜欢”二字,说明中国人的奴性心理,已经根深蒂固,已严重地腐蚀了国民的灵魂,造成了国民逆来顺受、甘于为奴的传统。它是统治者造成的,也是百姓自己促成的。

提问:文章还有哪些地方写百姓内心的满足与喜悦?

1段:乐意——3段:非常高兴、更非常高兴——4段:安心,喜欢……万分喜欢——5段:心悦诚服,恭颂太平——8段:“皇恩浩荡”——9段:“万姓颅欢”。14段:“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

提问:对国民百姓表达的感情是什么?

小结:饱含无比的辛酸、悲愤,深切的同情、无奈。讽刺批判不留情面。“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第三部分:联系现实:批判帝国主义、封建军阀

提问:第14段批判的对象是哪些人?国学家、文学家、道学家。

议论涉及的对象 特点 表达的感情

北洋军阀政府,封建统治者 残暴、狡猾、专制 愤怒抨击讽刺批判

国民百姓 悲惨境遇

愚昧麻木不觉悟,逆来顺受,甘于为奴。 无比的辛酸、悲愤,深切的同情、无奈。

讽刺批判不留情面。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对现在的青年 表达鼓舞,寄予希望

提问:这篇文章表达作者哪几种思想感情?

①对封建专制和封建暴君——

②对中国国民百姓

③对现在的青年—— “无须反顾”“前面还有道路在”、创造“第三样时代”等,表达鼓舞,寄予希望。

总结:总之,全文感情是愤怒、同情、批判、讽刺融为一体。

“披情人理、情理交融” 这是鲁迅杂文的第二个显著的特点。

这种特点其实也是说理性散文的特点,理中含情,情中有理,事情理三者交融。

披情人理、情理交融的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将议论与叙述、描写、抒情结合为一体。特别是作者对中国人历史的总结概括,表面上似乎在作一个科学的论断,但我们却分明地感觉到了作者内心情感的汹涌澎湃,他恨封建暴政,他怨国民麻木,他是多么盼望中国走出循环怪圈!

二是作者的议论是以情感为内在动力的。正是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暴君的强烈憎恨之情,正是对中国国民的命运的深切同情,正是对中国国民奴性人格的讽刺批判之情,才使鲁迅有了写作此文的强烈意愿;而随着这些情感的增强,鲁迅对中国历史实质和国民性格的认识又不断深化,理性认识越深刻,文章的情感也越真切。文章结尾的一个叹号,更是寄托了作者一片深情,固然悲哀,却不绝望。

总结: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二是批判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两者又是融为一体,互相补充。 



“语言具有无比的力度” 这是鲁迅杂文的第三个显著的特点。

提问:你认为这篇文章中那些词语或句子写的特别有力度,为什么?

1“蔡松坡先生溜出北京”的“溜”—— 

2“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的“闹”——

3“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的“中立”——

4中国历史可以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两个时代——总共20个字,高度浓缩,具有雷霆万钧的力量,砸向封建专制暴君,胜过万言“巨著”。  它们准确、形象,人木三分,概括了现象,揭示了本质,显示了语言的威力。鲁迅的作品不用署名,单看语言,就能辨识。鲁迅杂文处处可见幽默、讽刺、嘲笑。

(20071113)

 

张燕子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