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乌有 骸骨 幽雅 叹服 海枯石烂 潜行”等词语。

2、了解化石展现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

能力目标:

1、            体会诗歌的节奏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2、            学会快速默读评析探究的阅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理解诗歌的内容和结构特点。

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适宜诵读的情景活动,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诵读中来,读中见意,读中悟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   联想法

【课前准备】 

1、请教生物老师,查找有关古生物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教师在备课前,也要搜集一些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远古时代某种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由于火山、地震、冰川等自然原因而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时间变迁,最终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这就叫化石。研究化石的目的,一是了解生物的进化,二是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赞颂化石的优美诗歌《化石吟》。(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将各自搜集到的古生物化石图片或文字资料,拿出来展示一下,然后放在桌子左上角,以备“拓展延伸”环节使用。 

二、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掌握以下字词: 

骸骨、乌有、裹藏、葱茏、幽雅、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2、朗读 

这首诗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按意义节奏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 

(1)各自练读。 

(2)让部分学生示范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3、让2—4名学生说出自己读完这首诗后的初步印象、第一感受。 

三、品味探究 

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就诗歌进行多角度品味探究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一节诗歌的主要内容。 

明确:第1、2节,通过一连串的问句,引发读者的想像;第3节,肯定生物进化理论,否定造物主的存在;第4节,化石中“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科学家研究生物提供了必要条件;第5节,经过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由低级逐步想高级发展;第6节,赞美大自然是“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第7节,通过化石我们可以了解生物的进化。 

3、            多角度评析诗歌:找一句说说妙在写出了什么?妙在表现了什么?妙在说明了什么?(可从修辞 感情 词语 结构等方面来回答)

例如:“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妙在用比喻生动地把生命信息比成“密码”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简单几个字,却写出了生命不息迸发的特点。

3、请你说说诗的第一、 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明确:“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照应“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这样写,有放有收,前后照应,使全诗结构完整。 

4、这首诗在创作手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显得自然亲切。全诗共4个“你”字,其中三个都用称呼化石,但第6节中的“你”却另有所指——大自然。 

四、拓展延伸 

1、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明确:诗歌的第3、4、5、6节都是化石说的话。当然,学生也可以用生物课上或课外所获得的有关知识进行补充。 

2、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展示各自搜集到的古生物图片或文字资料,然后每小组选派一人到讲桌前,向全班展示本小组有特色的图片,并作简要的解释。 

五、课堂总结   这首诗歌通过一系列的疑问将人们带入奇幻的神话般的生物世界,又用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的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学习这首诗,让我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的同时,还让我们增长了生物科学知识。

六 作业设计  

1 根据自己搜集到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写一篇介绍某种古生物的文章,字数要求在500字以上。

2同题诗文赏读     

鱼化石——艾青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埋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 地质勘察队员在 岩层里发现你, 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 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鳍都完整, 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 傻瓜也得到教训: 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当死亡没有来临, 把能量发挥干净

1.诗.以时间为序叙事了鱼化石的形成过程:(生活 )—(石化 )—(出土 );

2.写法 (以物喻人 )

3."绝对的" "毫无"两个词语的表达作用(修饰.加强语气) 

4.诗人通过鱼化石告诉读者了什么?(在有生命的时候要不停的斗争,把握自己的命运)

 

燕子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