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语文版高一必修三)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扶沟县高中语文组   王笑天

知识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掌握豪放词的基本特点。 

能力目标:初步学习一些鉴赏古典诗词的方法。

情感目标: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学习作者从容旷达豪迈的胸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艺术境界和炼字用词的妙处,品味作品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人生如梦”的思想。

教学方法:诵读法 合作探究法  比较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同学们可以任自己的思想任意驰骋在古战场。让我们踏着这雄浑的男声独唱,走进三国,走进赤壁,走进《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关于苏轼: 

1.生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今四川眉山县) ,北宋时期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为“三苏”。

诗歌方面和黄庭坚并称“苏黄”,词方面和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方面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许多人认为苏轼堪称“中国古代第一全才。”词发展至北宋中期,在人们心目中仍为“小道”,不能登大雅之堂。苏轼一出,扭转百余年的词坛颓风,开拓了词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2.思想:苏轼思想较复杂,虽以儒家思想为主,但老庄哲学和释道思想也很浓厚。苏轼为人耿直,才意迈峻,重节操。 

三、、写作背景: 

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本首词就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43岁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

四、诵读词作: 

1、学生试读

根据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试着读课文,考虑语调,语速及感情基调。

2、听录音、范读

多媒体播放此词的朗读,让学生与自己前面的试读对比一下,找出自己的不足。 

3、学生朗读 

让学生自由读,一边朗读,揣摩作者的感情,一边理解词意。 

       使学生在诵读之中初步体味词的意境,获得感性的认识。加强对文章主旨和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诵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  

五、品味赏析: 

(一)上阕: 

1、词的上阙描绘了赤壁怎样的画面?请你抓住关键的几个动词来分析赤壁之景?并形象地概括它的特点。

明确:    绘景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卷”——波涛力量之浩大 

景物特点:雄奇壮阔  气势磅礴

2、精彩鉴赏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结论,也是对前三句的概括。“一时多少豪杰”引起作者的怀古之情,于是便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

(二)下阕: 

1、周瑜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为什么单单怀念周瑜? 

明确:通过下面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苏轼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 

             周瑜                            苏轼 

      建功年龄           三十四岁                        四十七岁 

      职务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虚职) 

      际遇               功成名就                        壮志未酬

      外貌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生活               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苏轼对周瑜“赞扬”的同时慨叹自己。 

2、讨论: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  

明确:本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诸葛亮、陆贽等经世济时的人物,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又跟和尚亲密往来,精通禅学。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 

六、拓展练习 

1、当代社会谁堪称英雄?谁堪称风流人物? 

学生讨论(教师多媒体提示),联系现在社会事件,寻找思考讨论,最后总结。 

与时俱进,无私奉献,坚强乐观,能救人民于危难…… 学生各抒己见。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本词。

2、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当你遇到挫折时该怎样去面对呢?请敞开你的心扉,说出你的困惑,写下你的感悟,让我们走近并且努力走进彼此的内心世界。

 附: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 

                         乱石穿空 

绘  景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 

                         羽扇纶巾 

写  人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 

感  慨——人生如梦 (壮志难酬)  

 王笑天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