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诗词五首》《我理想中的学校》导学案(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手机版 | ||||
1.疏通文句,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了解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了解借景抒情、卒章显志的写法,感受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第一课时 一 自主学习 1 简介作者及其文体 2 字词积累 谪( )守 属( )予 浩浩汤汤( ) 日星隐曜( ) 樯( )倾楫( )摧 岸芷( )汀( )兰 心旷神怡( ) 宠辱偕( )忘 政通人和: 百废俱兴: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樯倾楫摧: 长烟一空: 静影沉璧: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二 合作学习 本文叙述了什么事?描绘了怎样的风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 激情展示 请学生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 四 学习探究 1.译读课文 教师引导学生译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疏通文意。 2.赏析登上岳阳楼,“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请同学们找出自己认为写得最精彩的语句,有感情的朗读,并赏析好在哪里。 1 完成思考与练习上相应的题目 2夺冠百分百 3基础训练 〖个性备课〗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科目: 语文 备课人: 年 月 日 课题:26.岳阳楼记 1.疏通文句,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了解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了解借景抒情、卒章显志的写法,感受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第二课时 一 自主学习 首句中“谪”字点明了滕子京当时的处境,他当时心情不好,准备修好岳阳楼后“凭栏大恸数场”。可作者偏偏在文章的一开头就点出这个“谪”字,这不是存心触痛老朋友吗? 二 合作学习 文章第二段写“岳阳楼之大观”,虽然概括,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仔细体会,作者是用了哪些词语取得这样的效果的? 三 激情展示 阅读3、4段 (1)细读这部分写景的句子,说说作者为表现“悲”“喜”两种不同的情感,分别选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又是怎样渲染气氛的? (2)第3、4段除了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都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这个相同点外,两段在结构上也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先写景,后抒情,为情设景,缘景抒情。找出两个抒情句子,试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把两个抒情句都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四 学习探究 本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哪个是作者想要重点表现的本意?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1同学们,一千多年前的封建士大夫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能时时处处忧国忧民,这种闪烁着民族精神的人格力量对我们后人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教育。回望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的历史,这样的人物数不胜数。你能从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这样的例子吗? 2夺冠百分百 3基础训练 〖个性备课〗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科目: 语文 备课人: 年 月 日 课题:27.醉翁亭记 1. 通过课下注释,掌握文中的重点词句的意思,能通译全文; 2. 体会文言虚词“也”的用法,积累名句; 3 .学习本文由景生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4. 体悟作者“与民同乐”的社会理想和政治理想。 1字词的掌握;培养学生根据语境确定词义的习惯。 2 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政治理想和流露出的复杂心情。 第一课时 一 自主学习 文学常识 《醉翁亭记》选自 ,作者 ,字 ,号 ,晚年又自号 , 谥号 。 (朝代)著名的 、 ,是 之一。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他的散文平易晓畅,委婉多姿,自成风格。 二 合作学习 疏通课文 1、字音 环滁( ) 琅琊( ) 林壑( ) 林霏 ( ) 野蔌( ) 辄( ) 颓然( ) 提携( ) 宴酣( ) 阴翳( ) 觥筹( ) 伛偻( ) 2、词义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野芳发而幽香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杂然而前陈者 3、重点虚词 文中的“而”都作连词,请根据老师的提示,辨别它们的不同用法(一方面要理清词语或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另一方面要通过诵读把握语气)。“而”的用法:A表示并列关系 B表示承接关系 C表示修饰关系D表示递进关系E表示转折关系 4通读并翻译全文,把你遇到的问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三 激情展示 1、全文总共四个自然段,请再读全文,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文中作者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3、请从文章中找出三个成语: 、 、 。 1 完成思考与练习上相应的题目 2夺冠百分百 3基础训练 4 背诵课文 〖个性备课〗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科目: 语文 备课人: 年 月 日 课题:27.醉翁亭记 1. 通过课下注释,掌握文中的重点词句的意思,能通译全文; 2. 体会文言虚词“也”的用法,积累名句; 3.学习本文由景生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4.体悟作者“与民同乐”的社会理想和政治理想。 1字词的掌握;培养学生根据语境确定词义的习惯。 2 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政治理想和流露出的复杂心情。 第二课时 一 自主学习 单号:默写《岳阳楼记》中第二自然段 / 双号: 默写《岳阳楼记》中作者正面阐述自己观点的句子 二 合作学习 1太守为什么而醉? 3.欣赏美景,朗读描绘美景的句子,想象画面。然后探讨写景顺序,并为画面取名。 ○1第1段: → → → 总结得出:作者采用了 的手法。 ○2第二段: 3、好山好水好地方,自然要有人来欣赏。那么课文中又是如何描写人们欢乐的场面的?文中谁“乐”?他们为什么而乐? 三 激情展示 1、作者自号醉翁,以醉翁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如何看待他的醉?他的“醉”与“乐”之间有什么联系? 2、畅所欲言:结合作者当时的社会与我们现代的观念,谈谈如何理解评价古人“与民同乐”的胸怀意趣和美好理想。 四 学习探究 ○1本文的主题: ○2本文的写作技巧: 1 完成思考与练习上相应的题目 2夺冠百分百 3基础训练 4 背诵课文 〖个性备课〗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科目: 语文 备课人: 日期 年 月 日 课题:28 湖心亭看雪 1、反复诵读,了解背景常识,积累文言词汇。 2、疏通文意,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3、体味本文写景的白描手法及语言风格,正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字词的掌握;培养学生根据语境确定词义的习惯。 一课时 一 自主学习 背景解读 《湖心亭看雪》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 基础积累 1、初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给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更定( ) 拥毳衣炉火( ) 雾凇( )沆砀( ) 喃喃( ) 莫说相公痴( ) 2、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词语。 (1)余住西湖( ) (2)是日更定( ) (3)拥毳衣炉火( ) (4)上下一白( ) (5)焉得更有此人( ) (6)客此( ) 3.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余挐一小舟。 通 , 4. 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 (1)一:上下一白________ 长堤一痕________ (2)更:是日更定________ 更有痴似相公者________ (3)是:是日更定________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________ (4)绝: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 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 5、补出下列语句的省略成分。 ( )到亭上 , ( )大喜曰 :“ ( )是金陵人 客( )此”。( )拉余同饮 文学常识 6、《湖心亭看雪》选自《 》,作者_______,字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人。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整体感知 大声朗读课文,思考填空 7、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找记叙文的要素, 看雪的时间 目的地 人物 事件 8、《湖心亭看雪》通过用浅淡的笔触描述了山水,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以天涯遇知己的愉悦化解了对 _______的淡淡愁绪。 二 合作学习 三 激情展示 全文共两段,可分为两部分,请简要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四 学习探究 3、文章写于明朝灭亡后,却用明代的纪年,有何深意? 4、写景是游记的重点,试用自己的话将湖中雪景描绘出来。 5、“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6、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 7、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8、结合全文来看,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9、文章开头写“独往湖心亭看雪”后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而后又写到“到亭上,有两人铺毡而坐”。这样写从情节上看有什么作用? 10、 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试举例分析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往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天与云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2、“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3、“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4夺冠百分百 基础训练 〖个性备课〗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科目: 语文 备课人: 年 月 日 课题:29.诗词五首 1. 了解有关诗人的文学常识; 2. 熟读这五首诗,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欣赏其艺术特色;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 1 学习古典诗词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品味诗词的意境 2品味诗词的意境,体悟作者在诗词中抒发的情怀和其中蕴含的哲理 第一课时 一 自主学习 (一)文学常识(你对下面的作者了解多少?) 陶渊明: 孟浩然: 王 维: 李清照: 纳兰性德: (二)朗读全文,读读下面的字 秽( ) 荷锄( ) 狭( ) 涵虚 ( ) 撼( ) 楫( ) 陲( ) 林叟( ) 殷勤( ) 谩( ) 那畔( ) 聒( ) (三)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①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②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③兴来每读往,胜事空自知。 ④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④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二 合作学习 《归园田居》的研读 1、《归园田居》共 首,课文选自第 首。在这首诗中,你读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2、作者在这种诗中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三 激情展示 研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8)诗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望”?哪些句子写出了“赠”? (9)作者“望”到了洞庭湖怎样的景色? (10)作者通过“赠”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想法? 四 学习探究 研读《终南别业》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怎样的心境?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 完成思考与练习上相应的题目 2基础训练 3背诵课文 〖个性备课〗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科目: 语文 备课人: 年 月 日 课题:29.诗词五首 1.了解有关诗人的文学常识; 2. 熟读这五首诗,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欣赏其艺术特色; 3.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 1 学习古典诗词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品味诗词的意境 2品味诗词的意境,体悟作者在诗词中抒发的情怀和其中蕴含的哲理 第二课时 一 自主学习 背诵并默写前面学过的三首诗歌 二 合作学习 研读李清照的《渔家傲》 词的上阕,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幅 的图画。下阕词人借回答天帝的问话,抒发胸臆,感叹自己 三 激情展示 研读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1、结合你作者及作品的了解,从“山一程,水一程”读到了怎样的一种心情? 2、下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绪? 四 学习探究 在这五首诗词中,你最喜欢哪一首?并说出你喜欢的原因。 1 完成思考与练习上相应的题目 2夺冠百分百 3 背诵课文 〖个性备课〗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年级: 科目: 备课人 年 月 日 课题:口语交际 交流对联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