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求谏》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选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吴兢

教学目标:

1.了解《贞观政要》的主要思想和进步意义。

2.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

3、分析唐太宗贤明的君主形象,思考“贞观之治”出现的深层次原因。

4、积累常用的文言词句。

一、相关知识介绍(见“单元提示”与《导学教程》):

1、封建君主专制与谏官制度:

    君主专制是指中央政权或地方政权掌握在君主手中,是非民主的政治体制,而中央集权制则是指地方政权直接归属中央,尤其是财政、政治、军事等大权。封建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皇权至高无上。

    与君主专制制度相适应的,封建社会还有一套谏官制度,以限制君主的胡作非为。中国古代很早就有谏諍之臣,《周礼、地官》中有“保氏掌谏王恶”,秦汉时,有散骑、谏议大夫专司谏諍。但唐以前谏官还不是正式职事官。到了唐朝,谏官的名号增多,并分别隶属于中央政府机要部门——中书、门下两省,才成为重要的职事官。唐朝中书、门下两省中谏官形成了集体,已有谏院之称。谏官是历史上君主专制的产物,昏愤之君独断专行,堵塞言路时,必有大臣出而谏评。

2、《贞观政要》

    1)“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 ”。“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时期。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2)、《贞观政要》 :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不按时间顺序组织全书,而是从告诫当今皇上的意图出发,总结唐太宗治国施政经验。    《贞观政要》,作者是唐代史学家吴兢,写作于开元、天宝之际。当时的社会仍呈现着兴旺的景象,但社会危机已露端倪,政治上颇为敏感的吴兢已感受到衰颓的趋势。为了保证唐皇朝的长治久安,他深感有必要总结唐太宗君臣相得、励精图治的成功经验,为当时的帝王树立起施政的楷模。《贞观政要》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政治目的而写成的,所以它一直以其具有治国安民的重大参考价值,而得到历代的珍视。

二、解题:回忆《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是被讽喻“纳谏”。而“求谏”是唐太宗主动要求大臣们敢于向自己直谏。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重臣们,励精求治,开创了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一代盛世“贞观之治”,其治政要略一直为后人所赏鉴。贞观盛世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与唐太宗的虚怀纳谏之风是密不可分的。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魏  征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今魏征逝,一鉴亡矣。      ----唐太宗 

三、预习准备:

1、对照注释自读课文,粗通字句。

2、教师范读,强调字音与停顿。

3、学生自由朗读,力求琅琅上口。

四、课文学习重点与步骤:

1、学生朗读。

2、逐句翻译并分析唐太宗的君主形象。

3、分析总结说理方法。

五、学习第一段

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

[译文]唐太宗容貌威武严肃,百官中进见的人,见到他都会紧张得举止失常不知所措。太宗知道情况后,每当见到有人奏事时,总是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希望能够听到谏诤,知道政治教化的得失。 

1、唐太宗积极求谏的态度:

态度诚恳;

放下架子,

宽厚体谅,打消他  们的畏惧心理;

虚心纳谏,以知得失;

努力营造君臣相得的良好氛围。

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译文]贞观初年,太宗曾对公卿们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一国之主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借助于忠臣。君主假如自以为圣明,臣下又不去纠正,要想国家不倾危败亡,能办得到吗?于是君主失掉他的国,臣下也不能独自保全他的家。 

2、太宗对求谏的认识:

比喻类比方法:忠臣的谏诤如明镜,可指出君主的过失。

假设论证:假如皇帝自以为是,臣子又不加以匡救,国必危败。

严重后果:国家危败,臣子也不能独全其家。君臣关系,唇亡齿寒。

至於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於人,必须极言规谏。”

[译文]至于像隋炀帝残暴淫虐,臣下都把嘴闭起来不讲话,最后终于因为听不到自己的过失而导致灭亡,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诛杀。前事不远,你们今后每当看到事情有不利于百姓的,必须直言规劝谏诤。”

举例论证:隋炀帝暴虐,臣子们不敢直言规谏,导致隋朝灭亡。

希望公卿大臣们以前朝之事为鉴,替国家人民着想,极言规谏。

求谏若渴。

小结:太宗的理想模式---君主开怀纳谏和臣子忠直敢言的相互配合,使国家长治久安。(至尊的君主是关键)

学习第二段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译文]贞观元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正直的君主任用了奸臣,就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忠直的臣子侍奉昏庸的君主,也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只有正直的君主和忠直的大臣相处共事,如鱼得水,那么天下就可以平安无事了。我虽然不算明君,幸亏你们多次匡正补救过失,希望凭借你们直言鲠议,以实现天下太平。” 

要点:议论君臣关系。

反面论证:君臣都有正邪两类,正与邪组合,国不太平。

比喻论证:正主与正臣,如同鱼和水;只有君臣相得,才能长治久安。

谦虚自己“不明”,真诚感谢大臣的辅佐,勉励、渴求纳谏。

谏议大夫王珪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译文]谏议大夫王珪回答说:“我听说木材弹上墨线就能锯得笔直,君主听从规谏就能成为圣明。所以古代圣明的君主必须设诤臣七人,说的话如不被接受,就一个接一个地以死相谏。陛下开拓思路,采纳臣民忠言,我等处在不避忌讳的圣朝,实在愿意把愚昧之见都讲出来。” 

(皇帝放下架子,感谢大臣,大臣也不甘落后承太宗之话)王珪表明忠心与决心、不辜负皇帝厚爱:

比喻类比论证:国君(木)采纳规谏(墨线)就会圣明(锯直),规劝皇帝广开圣听。

举例说明:学习古代“争臣”的忠直精神,以之为楷模。

颂太宗为圣主,表明自当尽心进谏。

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译文]太宗称赞说得好,下诏规定今后宰相入宫商量处理国家大事,必须让谏官跟着进来,听一听如何处理。有话敞开说,一定虚心采纳。

太宗称赞王珪。

由此产生的积极后果:

谏官可参与处理国家大事。

谏官的陈奏,一定虚心采纳。

从制度上保证了谏诤官员行使监督权之路的畅通。

唐时出现清明盛世,与谏官职权的提高应该是有一定关系的。

学习第三段

贞观五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欲公等尽情极谏。 

[译文]贞观五年,太宗对房玄龄等说:“自古以来有很多帝王放任自己的喜怒,高兴就胡乱升赏无功的人,不高兴就乱杀无罪的人.所以社稷沦丧,天下混乱,没有不是因此而造成的.我现在早晚没有不把他当成心事,一直想让你们尽力进谏, 

1、要点:臣子规劝的必要性。

举例:帝王“任情喜怒”的现象。

后果:天下丧乱。

自己:忧心国政,极望得到大臣的规谏,以匡救自己的过失,以免前朝覆辙。

吸取教训,为帝谨慎。

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

[译文]而你们也要接受别人的谏言,怎么可以因为别人的话与自己的不同,就护短不接纳?如果不能接受别人的谏言,又怎么能去劝谏别人呢?

要点:纳谏的广泛意义。

将皇帝要接受规劝的意义推广到大臣也要虚心接受别人的“谏语”。

反问强调:不能护自已之短而拒纳他人谏言;自己不能纳谏,怎能规谏别人?

要广泛地听取意见和建议,这对于今天我们每个人的为人处事无疑都有借鉴意义。

学习第四段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译文]贞观八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我每当无事静坐,就自我反省。常常害怕对上不能使上天称心如意,对下被百姓所怨恨。只想得到正直忠诚的人匡救劝谏,好让我的视听能和外边相通,使下面没有积怨。 

处事谨慎,时刻不忘前代覆亡的教训,经常自我反省。

不忘“代天巡狩”的“天子”之职,也能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唯恐百姓积怨太深,爆发灾难。

渴求正直之人来匡扶规谏,弥补过失,内外畅通,防患于未然。

清醒的政治头脑。

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言语致失次第。寻常奏事,情犹如此,况欲谏诤,必当畏犯逆鳞。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

[译文]此外近来见到来奏事的人,常显得心怀恐惧,连讲话也变得语无伦次。平时奏事,情况尚且如此,何况要折面谏诤,必然害怕触犯逆鳞。所以每当有人谏诤时,纵然不合我的心意,我也不见怪。假如立刻发怒斥责,恐怕人人心怀恐惧,岂敢再说话!”

仁厚、虚心、宽容。

引导大臣们不要畏惧害怕,要有勇气来进谏。

即使所进谏言不合心意,也不会降以忤逆之罪,否则,臣僚们更不敢言,反而会堵塞言路。

为了求谏,煞费苦心。

小结:本节阐述自己希望得到规谏的良苦用心。

学习第五段

贞观十六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知者明,信为难矣。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於是乃见。 

[译文]贞观十六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人是明智的,但要做到实在困难。这像会写作的文士、有技巧的工匠,都自夸自己有本领,别人比不上。如果遇上著名的文士、工匠来评量指责,杂乱无章的文辞和拙劣的技艺就会显现出来。 

要点:纳谏的必要性。

先从人性的弱点阐述:一般人很难做到自知。

对比论证:一般文士工匠,只认自己的优点,自认强过别人;著名的文士工匠,互相探讨品评,使优劣毕现。

由是言之,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常念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

[译文]这样说来,君主须有匡救谏诤的臣子,来指出过错。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事情,若单靠一个人来了解判断,即使再辛苦劳累,怎能把每件事都处理得尽善尽美呢?我常想念魏征遇到问题时随事谏诤匡正,多次切中我的过失,这好像用明镜来照形体,美与丑都会显现出来。”因而举起杯子给房玄龄等几位敬酒,勉励他们也应这样做。

得出结论:皇帝必须谏议之臣,才能得知过失。

因为皇帝日理万机,思虑劳神,不可能事事尽善。

举例、比喻:魏徵随事谏正,有如明镜。

勉励大臣们应该以魏徵为楷模,随事谏诤。

学习第六段

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者十有馀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遂良对曰:“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贞观十七年,唐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说:“从前虞舜制作漆器,夏禹雕饰祭器,当时劝谏的有十多人。饮食器皿一类的小事,何必苦谏?”褚遂良回答说:“从事精雕细琢会妨害农耕,编织五颜六色的彩带会妨碍妇女的正常事务。] 援引上古事例考问谏议大夫褚遂良:这些小事,无关国家大政方针,为何那么多人苦谏?

回答:

帝王亲自去雕刻器物,事虽小,也会贻误耕织等农业生产,动摇经济基础。

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太宗曰:“卿言是矣,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 首创奢侈淫逸,就是危亡的开端。有了漆器不满足,必然要用黄金来做。金器还不满足,必然要用玉石来做。所以谏诤之臣必须在事情的开端就进谏,等到已做完再劝谏也不起作用了。”太宗说:“你讲得很对,我所做的事情,如有不当,不论是在刚开始,或者是将做完,都应当及时进谏。] 

2)其性质是奢淫之始、危亡之渐。因为人的贪欲无穷,会由漆器向金器、玉器发展。

3)谏者的天职是防微杜渐,如由小错发展成了大错,就没有再谏的必要了。

太宗:先肯定,后提出更高的要求---自己如有不当,谏臣无论是在刚有苗头时还是快要终了时,都 要敢于直言进谏。

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遂答云‘业已为之’,或道‘业已许之’,竟不为停改。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近来我翻阅前朝史书的记载,有时臣下进谏,君主就回答说‘已经做了’,或者说‘已经同意做了’,终究不肯停止改正。这样下去危亡的灾祸在一反手之间就会到来。”]

反面事例:古代一些帝王找借口来搪塞谏臣,终究不能停止改正过失 ,从而招来覆亡之祸。

深刻认识到历朝覆亡的教训,体现了太宗的谨慎细致。

要点:本节君臣对话,围绕纳谏展开。

十一、回顾课文内容,总结 课文。

课后练习的思考、讨论与讲解。

课外小故事:

    贞观元年,吏部尚书长孙无忌有一次被太宗召见。长孙无忌没有解下佩刀就进了东上阁门。等他出了阁门之后,监门校尉才发觉这个情况。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论罪,以监门校尉没有发觉,当判死罪,长孙无忌误带刀入阁门,判处徒刑二年,并罚铜二十斤。太宗同意这样处置。大理少卿戴胄反驳道:“监门校尉没有觉察,长孙无忌带刀入内,同样是疏忽造成的失误。可是臣子对于皇上,是不能强调什么失误的。依照法律所说:‘供皇上用的汤药、饮食、舟船,发生错误不依照章程行事的,都处以死刑。’陛下如果念其功高,那就不是司法部门所能裁决的了;如果依据法律,罚铜不合理。”太宗说:“法律不是我一个人的法律,而是天下人的法律,怎么能够因为无忌是皇亲国戚,就要搅乱法律呢?”于是太宗下令重新论二人之罪。封德彝坚持当初的处置意见,太宗打算同意他的意见,戴胄又上奏驳道:“监门校尉是因为无忌才获罪的,从法律上将应当从轻,如果讲到两个人的过失,那么情节轻重是一样的。可是现在这两个人一生一死,相差那么悬殊,因此我才坚决请求陛下重新考虑。”太宗于是赦免了 校尉的死罪。       

    这时候,朝廷大兴选拔举荐人才。有的人伪造官阶资历,太宗命令他们自首,如不自首,判处死刑。不久,有个伪造官阶资历的人事情败露了,戴胄依法判处其流放到边远地区,并把办案情况上报了太宗。太宗说:“我当初下令,不自首的人判处死罪,现在你判案不是依照我的敕令而是依照法律,这是告诉天下人我讲话不讲信用啊。”戴胄说:“陛下如果当时就杀掉他,这就不是我的职权所能干预的了,可是既然把此案交付给司法部门,我就不敢破坏法律。”太宗说:“你自然是恪守法律了,可是就让我失信于天下之人吗?”戴胄说:“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人公布最大的信用的,您的话只是抒发了一时的喜怒之情罢了!陛下一时发怒而许诺杀掉他,知道不能这么做之后,就依法处置他,这是克制小的愤怒而留存大的信用,我私下里为陛下珍惜这种美德。”太宗况:“我在法律上有失误之处,您能纠正我,我还有什么忧虑呢?”  

赵小飞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