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小说阅读探究题初探 高考复习(高三选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高考复习指导 手机版 | ||||
蕲春补习学校:陈中锐 一、导入 小说的世界精彩纷呈,有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宏伟壮阔的场景,,还有让人回味无穷的主题。今天,我们就走进小说的天地,寻找小说阅读探究题的解题方法。 二、考纲解读 《考试说明》 探究: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学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解读:在文学作品阅读中考查探究能力成为新高考的必然趋势。何为探究?探究,探索和研究。探索,就是多方寻求答案,解决问题;研究,则是对问题的一种深入分析。三个考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探究提出了要求。 全国卷新课标 《血的故事》 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 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 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山东卷 《审丑》 “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安徽卷 《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 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 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8分) 浙江卷 《第9车厢》 .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 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分) 辽宁卷 《怪人》 小说主要由加乌乔“烙牛”和马乌罗“救童”两个片段构成。 你认为哪个片段更精彩?请谈谈你的观点, 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陈述理由。 (8分) 江西卷 《晚秋》 小说的高潮是中年男人捡走了小包。 如果这个人物没有出现,瓦萨卡会不会将小包据为己有? 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7分) 三、考题分析 2011年新课标高考试卷12套题现代文阅读部分都有探究题,其中小说阅读的6道探究题分别是: 四、方法导引 例题一 ( 山东卷 ) 审丑 严歌苓 拾垃圾的曾老头拿烂得水汲汲的眼看着赵无定,说:“你出息了,跟你爸一样教大学了。我家小臭儿也出息了,要娶媳妇了。现在的媳妇都得要钢琴。就跟我年轻时候,媳妇们要彩礼一样。没彩礼,娶不上什么体面媳妇。……一个钢琴得五千哪。” 老头两片嘴唇启开着,看得出结了满嘴的话:“我在想,你还能不能给大爷找那份差事,就是你爸早先找给我的那份儿人体模特儿的差事。小臭儿的一房间家什都是靠那份差事挣来的。” “ 大爷,可现在……” “你不用说,我知道我现在老得就剩下渣儿了,走了样了,没法看了。你跟学校说说,要是给别人十块,给我八块就成……” 无定为他争取到的价码是十五元一小时。因为无定父亲的“审丑说”莫名其妙地热起来:一个顶信仰“审丑”原则的学生在全国美展中得了一等奖,许多杂志都刊出了这个“审丑”创举——巨大的画幅上,那丑浓烈,逼真得让人恶心。 晚秋,那老头又出现在灰色的风里,颠颠簸簸追逐一块在风中轻捷打旋的透明塑料膜。他告诉无定,小臭儿有了钢琴,也有了媳妇。他们交谈时,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 又一年,赵无定被介绍到一个画商家。敲开门,里面的男人对他叫:“哎呀,是你呀!不认识我啦?”男主人身后是一屋锃亮的家具,锃亮的各“大件儿”,锃亮的钢琴,锃亮的一个女人。 “你妈给过我一块冰糖呢,那时糖多金贵!忘啦?” 无定明白了,面前这个双下巴、头开始拔顶的男人是小臭儿。 “快请进,快请进!唉,咱家来稀客啦!”他对女人说。 无定在宽大的沙发上落下屁股,挺寒酸地把几张画靠在茶几腿上。 “这几张画……” “先不谈生意,先吃饭!哥儿们多少年了!”小臭儿扬声笑起来,“包了饺子,三鲜馅儿的,正下着。冰箱里我存了青岛啤酒。瞅你赶得这个巧!” 这时有人轻轻地敲门。媳妇从猫眼儿看出去,踮着脚尖儿退回来:“你爷爷!” “我哪儿来的爷爷?他不要老脸,我可要脸!”小臭儿说。他起身,嘱咐媳妇:“先不开饭,不然他下回专赶吃饭时间来!你就告诉他我不在家。”然后转脸向无定,笑又回来了:“拿上你的画,咱们上卧室谈。”无定跟着进了卧室,小臭儿将门挂个死,客厅里传来一清亮一浑浊两副嗓音。 “臭儿又不在吗?老也没见他,想得慌。” “他一时半会儿还不会回来!” “那我多等会儿。” “哎哎!……别往那儿坐,那沙发是新的!您坐这儿吧!……”无定早没了谈生意的心思,心坠得他累。一个小时后,老头走了。一锅饺子捂在锅里的时间太长了,全煮过了,成菜了。无定客气而坚决地在他们摆开饭桌时离开了。 不久,学校会计科的人告诉无定,老头的计时工资算错了,少付了他百把块钱。无定揣了钱,但从夏天到冬天,一直没遇到老头。他只好从学校找了老头的合同,那上面有他的地址:某街三百四十一号。街是条偏街,在城郊。无定没费多少时间便找着了三百四十号——这条街的最后一个号码,再往前就是菜田了。 无定走出了街的末端,身后跟了一群热心好事的闲人。在阔大无边的菜田里,有一个柴棚样的小房,门上方有一个手写的号码:三百四十一。门边一辆垃圾车…… “哦,您是找他呀!”闲人中有人终于醒悟似的,“曾大爷!他死啦。去年冬天死啦!” 那人说:老头有个很好的孙子,孝敬,挣钱给爷爷花,混得特体面,要接爷爷去他的新公寓,要天天给爷爷包饺子;但老头不愿去,天天喂他饺子的好日子他过不惯,他怕那种被人伺候、供着的日子……这是老头亲口告诉街坊的。 “你是曾大爷的什么人?”那人问。 “朋友。”无定答。 “也认识他孙子小臭子?” “对。” “他真对他爷爷那样好?” 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 (节选自《审丑》,有删改) 22.“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学生答案示例: 1、以审丑为标题,引人注目,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从结构看,全文以审丑为线索讲述了曾老头因老而难看被孙子小臭儿嫌弃的故事情节。 3﹑从内容看,全文以小见大地反映了当今社会不孝敬老人,忘恩负义的丑恶现象,突出主题。 解析: 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学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题目要求我们理解标题丰富的意蕴。意蕴即含意。“审丑”的含意有哪些?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把文中与审丑有关的内容搜索出来。 我现在老得就剩下渣儿了,走了样了,没法看了。(老头外貌丑) “审丑说”莫名其妙地热起来:一个顶信仰“审丑”原则的学生在全国美展中得了一等奖,许多杂志都刊出了这个“审丑”创举——巨大的画幅上,那丑浓烈,逼真得让人恶心。(审丑”原则) 还能不能给大爷找那份差事,就是你爸早先找给我的那份儿人体模特儿的差事。小臭儿的一房间家什都是靠那份差事挣来的。(老头心灵美) 他告诉无定,小臭儿有了钢琴,也有了媳妇。他们交谈时,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周围人认为他丑) “我哪儿来的爷爷?他不要老脸,我可要脸!”先不开饭,不然他下回专赶吃饭时间来!你就告诉他我不在家。”……别往那儿坐,那沙发是新的!您坐这儿吧。(小臭儿丑态) …… 然后进行整理,就是答案。学生答案的不足不仅在于审题不准,把丰富的意蕴理解成了多种作用,更在于探究不全,没有把文本中与审丑有关的内容全部搜索出来。,围绕题目,广泛搜索是做好探究题的基础。 参考答案; 1.审丑是一种绘画原则,老人成为审丑对象。2.老人外表丑陋,做人体模特被认为丑事,但丑下面蕴藏着为子孙全力付出的淳朴心灵。3.小丑儿不孝,忘恩负义,嫌弃爷爷,是真正的丑。 方法归纳 :围绕题目,广泛搜索 例题二 (安徽卷) 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哥伦比亚) 加卡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1)鸟笼做成了。巴尔塔萨习惯地把它挂在房檐底下。刚吃完午饭,就听人到处在说,他做了一个全世界最漂亮的鸟笼。来瞧热闹的人多极了,巴尔塔萨房前简直门庭若市,吵吵嚷嚷的,他只得摘下鸟笼,把木工作坊的门关上。 (2)“你该刮刮脸啦。”乌尔苏拉对他说。两个星期以来,丈夫一心扑在鸟笼上,干木工活儿就不用心思了,她很不高兴,可是鸟笼一做好,她的烦恼就顿时烟消云散了。 (3)“你能赚多少钱呢?”她问。 (4)“不知道,”巴尔塔萨回答,“我想要价三十比索。末了总能到手二十吧。” (5)“你先要五十比索,这半个月来,你起早贪黑的。再说,这鸟笼多大呀。我这辈子见过的鸟笼,就数这个大哩。” (6)有关鸟笼的消息早就传开了,老大夫希拉尔多的夫人爱养鸟,那天下午,大夫出诊归来,就去看个究竟。 (7)饭厅里挤满了人,那鸟笼放在桌上,供人观赏。偌大的鸟笼用铁丝扎成,分成三层,上下有通道,里面搭着专供鸟儿吃食和栖息的小房。空余部分,装有鸟儿嬉戏用的吊杆。整个鸟笼,犹如一座大型冰厂的模型。老大夫左看右瞧,他寻思,这鸟笼果然名不虚传,比他想给妻子买的那种漂亮多了。 (8)“①这鸟笼根本不用养鸟,只要在树上一挂,它自己就会叫起来。”说着,他当着众人把鸟笼转了几转,又把鸟笼搁回桌上,“得,我买下了。” (9)“已经卖给别人啦。”乌尔苏拉说。 (10)“蒙铁尔的儿子,是他订做的。”巴尔塔萨补充道。 (11)大夫又瞧瞧鸟笼。“你可以再做一个嘛!” (12)“很抱歉,大夫,”巴尔塔萨说,“可是已经出手的东西是不能再卖的呀。” (13)大夫耸耸肩膀,“他们出多少钱买下的?” (14)巴尔塔萨把目光转向乌尔苏拉。“六十个比索。”她说。 (15)大夫又看看鸟笼。“真漂亮,”他赞叹着,“漂亮极了。”说罢,转身朝门口走去,“蒙铁尔可真有钱啊!” (16)财主蒙铁尔对于鸟笼的新闻无动于衷。他就住在离这儿没有多远的地方,一间堆满家具什物的房子里。他那形容憔悴的妻子,一吃罢午饭就紧闭门窗,在黑洞洞的屋子里,睁着眼睛整整待上两个钟头。她忽然听见人声嘈杂,不仅吃了一惊。开门一看,之间门前聚集着一大帮人,巴尔塔萨拿着一个鸟笼也在那儿。他穿一身白,胡子刮得精光,神情严肃纯朴。 (17)“这玩意儿真太妙啦,”蒙铁尔的妻子喊了起来,顿时容光焕发,她把巴尔塔萨请到屋里,“我这一辈子都能没见过这么好的玩意儿。” (18)“彼贝在家吗?”巴尔塔萨把鸟笼搁在饭厅的桌子上。 (19)“他还在学校里呢,一会儿就回来。”她答道。接着补上一句:“蒙铁尔这会儿在洗澡呢。” (20)蒙铁尔体态肥大,浑身毛茸茸的,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从卧室的窗户里探出身来:“那是什么呀?” (21)“彼贝的鸟笼呗。”巴尔塔萨说。 (22)那女人疑惑地瞧他一眼:“是谁的?” (23)“彼贝的呀,”巴尔塔萨的语气十分肯定,“是彼贝让我做的呀。” (24)蒙铁尔穿着裤衩就从卧室走了出来。“彼贝!”他大喊了一声。 (25)“孩子还没有回来呢。”他妻子喃喃地说。 (26)彼贝在门洞里出现了。他约摸十二岁,眼睫毛弯弯的,沉静忧伤,活像他母亲。 (27)“你过来,”蒙铁尔对他说,“是你让他们做鸟笼的吧?” (28)孩子低下脑袋。蒙铁尔一把揪住孩子头发,硬要孩子看着他的眼睛,“你说呀。” (29)孩子咬咬嘴唇,一声不吭。 (30)“蒙铁尔!”妻子埋怨了。 (31)蒙铁尔放开孩子,转身朝巴尔塔萨走来。“抱歉得很哪,巴尔塔萨,你事先应该跟我商量一下嘛。只有你才会跟小孩子打交道。”他把鸟笼还给巴尔塔萨,“你赶紧拿走,能卖给谁就卖给谁。” (32)②那孩子一直木然不动地呆着,连眼皮都不眨一下。等巴尔塔萨接过鸟笼,迟疑地瞧了他一眼,他才像狗打呼噜似的,喉咙里发出一声闷响,然后趴到在地,嚎啕大哭。 (33)蒙铁尔冷眼瞧着,无动于衷。母亲想上去抚慰一阵。“别管他。”蒙铁尔毫不妥协。 (34)巴尔塔萨瞧那孩子半死不活的,活像一头害了传染病的牲畜。 (35)“彼贝!”巴尔塔萨笑盈盈地走到孩子跟前,把鸟笼递给他。那孩子一跃而起,抱住跟他差不多大小的鸟笼,透过密集的铁丝瞧着巴尔塔萨,不知说什么好。 (36)“巴尔塔萨,” 蒙铁尔轻声说,“我不是说了吗,你把鸟笼拿走吧。” (37)“还给人家吧。”母亲吩咐孩子。 (38)“你留着吧。” 巴尔塔萨说。 (39)“你别犯傻了,巴尔塔萨,” 蒙铁尔边说边拦住他,“你把这玩意儿带回家去吧,我一个子儿也不会给你的呀。” (40)“没事儿。我就是特意做了送给彼贝的,没想过要什么钱嘛。” (41)巴尔塔萨从挤在门口瞧热闹的人群里拨开一条路,走了出去。 (42)巴尔塔萨在台球房受到热烈欢迎。这时候,他还在想,他做的鸟笼比别人的好,为了不让蒙铁尔的儿子哭哭啼啼,只得把鸟笼送给他,诸如此类的事情没什么新鲜的。可是过不了多久,他发现这类事情对许多人还挺重要,不禁兴奋起来。 (43)“他们到底还是给了你五十比索才买下鸟笼的吧。” (44)“六十比索。”巴尔塔萨答道。众人给巴尔塔萨斟上一杯啤酒,他一一回敬。天刚擦黑,他就喝得酩酊大醉,漫无边际地胡扯起来。他说他要做一千个鸟笼,每个售价六十比索。然后,再做它一百万个,攒满六千万比索。电唱机由他出钱不停地唱了整整两个钟头。大家举杯敬祝巴尔塔萨身体健康,走运,幸福。 (45)乌尔苏拉做好一盘葱头炸肉,一直等他。有人告诉她,她丈夫在台球房里欢喜若狂地跟大伙儿喝啤酒呢。她不相信,因为巴尔塔萨从来没有喝过酒。差不多半夜了,巴尔塔萨还在灯火通明的台球房里,一步也动弹不得。他花了不少钱,只得留下手表抵押,保证次日还清欠款。过了一会儿,他劈腿坐在街上。清晨五点钟,赶去望弥撒的妇女们看见他还坐在那儿。 (选自高兴主编《小说中的小说》,有删改) 14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8分)。 解析: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作者安排情节的意义,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见解。如何选取角度?选取哪些角度?小说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特殊性在于它的四要素。小说的四个基本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和环境。立足于这四个要素,分析作者安排情节的意图。 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使情节更为曲折 使主题更加丰富 使小说的环境更加广阔 参考答案: 角度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醉酒的行为使读者对勤劳、淳朴、善良的巴尔塔萨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他还有爱面子、冲动等性格特点,认识到他性格的复杂性。 角度二:使情节更为曲折,做好鸟笼期待出手却拒绝卖出,想卖高价却无偿送出鸟笼,这样的情节本已曲折生动;酗酒让主人公欠下债务,狼狈不堪,使情节再生波澜,引人入胜。 角度三:使主题更加丰富。为满足一个孩子的快乐送出鸟笼,体现了主人公的善良本性,弘扬了善与爱的主题;从没喝过酒却喝得酩酊大醉,表现了这个小人物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种种无奈,反映了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生活之间常常存在着矛盾。 角度四:使环境更具典型性。小说中共有三个场景:巴尔塔萨家赏鸟笼,蒙铁尔家送鸟笼和台球房醉酒。台球房是唯一的公共场所,醉酒情节把场景从家庭空间移到社会空间,集中展示了社会下层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方法归纳:牢记要素,分析关联 接着我们先看一个小故事: 还钱包 一位女士丢失了钱包,一个诚实的小男孩把钱包还给了他。 女士接过了钱包,看了看说:“嗯,真有趣。我丢失钱包的时候, 里面有一张20元的钞票,现在居然变成了20张1元的零票。” 小男孩马上说:“一点没错,我上次捡到了一个女士的钱包, 但她钱包里居然没有零钱作酬金。” 故事的标题是还钱包,其实,还钱包只是这个故事的中心环节,应该还有捡钱包、换零票、索要酬金等内容。故事中说小男孩诚实,其实,除了诚实,他的形象中还包括索要酬金的一面。充分认识小说四要素的复杂性,并继续细化出不同的形象、不同的故事情节、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主题要素就是对小说的深入挖掘和探究。我们来看一个跟捡钱包有关的小说: 例题三 ( 江西卷) 晚秋 [亚美尼亚]埃•格林 瓦萨卡在一所大学对面的网球场旁停下了脚步。 秋季里的这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但这却让瓦萨卡的心情更加烦闷。温暖晴和的晚秋好像在故意戏弄他,嘲笑他,鄙视他…… 一阵已有几分凉意的秋风吹了过来,几片金黄的叶子在空中划着美丽的弧线轻盈地飘落到了地上。两个身材娇好的姑娘从瓦萨卡的身边走了过去,飘过一阵沁人的香水的芳香。这样的姑娘瓦萨卡连想都不敢想,即使在年轻的时候,他也没敢奢望过。她们对他来说来自另一个世界。他和孤儿院长大的玛妮克结了婚。但那个曾经安安静静、勤快能干的玛妮克现在却好像换了一个人,每天唠唠叨叨,不停地数落他,甚至连在床上也是一肚子怨气,所以他越来越不愿碰他的身体了。想到这儿,瓦萨卡感到了一阵良心的责备,仿佛侮辱了自己的妻子。毕竟他们一起忍受了失去第一个孩子的伤痛,后来又生育了一哥女儿。最近玛妮克不幸伤了胳膊,肿得很厉害,大概是骨折了,他需要尽快筹到钱给玛妮克拍x光片和治疗…… 瓦萨卡的心底一阵绝望。现在他就是在到处找工作,对他来说,时间非常紧迫,每一分钟都很重要! 以前不管怎么说他还能干粗活,当搬运工,可现在却得了疝气,粗活干不了了。可要治好疝气也得一大笔钱哪! 又是一阵略带凉意的微风吹了过来,一种像翠菊似的黄色小花随风摇动着小小的脑袋。这片开满黄色的小花、撒着一片片树荫的草地让瓦萨卡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时他们家住在市中心,后来他们的房子被拆掉了,他们只得到了一点点少得可怜的补偿金。他和父母颠沛流离,几经辗转,最后才在邻近市郊的一个地方落下了脚,生活也随之落到了贫困线之下。 瓦萨卡低低地骂了一句。是啊,他以前真的很喜欢学习,他可不像那个留级梅鲁日。梅鲁日当年和他同桌,可现在这个梅鲁日已经是大富翁了…… 一个穿着绿风衣的女人轻轻地碰了一下瓦萨卡,侧着身子从沿着人行道停着的两辆汽车间穿了过去,急着过马路。瓦萨卡迅速瞥了这个女人一眼:她也来自另一个世界。于是瓦萨卡马上就把目光移到了别处。突然他被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和令人恐怖的尖叫声吓了一哆嗦。他顺着声音望了过去,那个穿绿风衣的女人一动不动地躺在了一辆大客车的车轮下。第一个从汽车驾驶室跳出来的是已经吓得半死了的司机,随后乘客们也慌慌张张地从车上走了下来。有一个姑娘第一个跑到了躺在地上的女人跟前。她动作敏捷、手脚麻利地摘下受伤女人耳朵上那对亮闪闪的耳环,迅速放到自己的上衣兜里,然后大声地喊了起来:“快来人啊!快来人啊!” 瓦萨卡把这一切都清清楚楚地看在了眼里,他愤愤地叹息了一声:“这条母狗!偷了人家的耳环,还像没事似的!” 突然,瓦萨卡发现了一个绿色的东西,就放左边,离他只有一二十米远。瓦萨卡仔细地打量了一下,好像是一个女式小包,崭新的,样式非常精巧。这个小包最有可能就是那个受伤的女人的。现在众人正要把那个女人抬起来。瓦萨卡的注意力现在已经不能集中了。他要留意那个女人,又要留意这个包。这时候救护车开过来了,车上下来几个穿白大褂的救护人员,把受伤的女人放到救护车里拉走了。出事地点只剩下了一片发黑的血迹。 阳光照到了那个小包上,包上的小锁扣和装饰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小包真漂亮,肯定价格不菲!它就这么神奇地被抛到了瓦萨卡的的眼前,离他只有一二十步远…… 瓦萨卡心里一阵紧张,他屏住呼吸,朝那个小包的方向走了过去。他刚走了两步,马上又停住了:他心砰砰跳地想等身后响起的脚步声走远。同时,他又忍不住朝那个小包的方向看了一眼,结果他惊恐地发现,一个体态臃肿、手里拿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快速地倒着两条腿,像跳舞似的径直朝小包走了过去,一把捡起小包,然后又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依旧迈着跳舞似的脚步朝着一个小花园的方向走去了。 瓦萨卡心里一阵慌乱,额头上立刻渗出了汗珠。这简直就是当着他的面把他偷光了! 那个胖男人已经从瓦萨卡的视野中消失了,但他还站在原地发愣,眼睛呆呆地盯着一个地方。 但过了一会儿,瓦萨卡突然又感到了一阵轻松,如卸重负。“我鬼迷心窍了,”他心烦意乱地嘟囔了一句,“真是鬼迷心窍了……” 凉爽的秋风轻拂在他的脸上,他的呼吸也变得自如了。 他信步在街上走着,孤身一人,漫无目的。只是当他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从前的老同学梅鲁日正在建的那个小独楼的工地上时,他才明白,其实他的双脚一直在朝这个他早就该来的地方走 14.小说的高潮是中年男人捡走了小包。如果这个人物没有出现,瓦萨卡会不会将小包据为己有?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7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个性化阅读的探究能力。貌似简单,答案容易流于浅显。如何发散思维,多角度多层面把理由说透,是探究的关键。 人物形象:他善良,正义正直,能经受诱惑(正面的);仇富心理,现实考虑,自私心理(负面的)…… 故事情节:自己也得了病,他首先想到的是妻子(先前伏笔);他对钱包动过心(先前伏笔);他看到那个偷盗耳环的女人时,他愤愤地骂(事后照应)捡取还可能退换…… 环境:家庭的,社会的,当时的…… 主题:讴歌了,批判了,揭示了;社会的,人性的,哲理的…… 然后进行分类整合。 参考答案 示例一:瓦萨卡不会将这个包据为己有。(1分) 因为1、尽管自己也得了病,他首先想到的是妻子,这瓦萨卡虽然贫穷,但是他有一颗善良的心。(2分) 2、当他看到那个偷盗耳环的女人时,他愤愤地骂,表明了他的正义与正直。(2分) 3、瓦萨卡良知尚存,事后认为自己对小包有所企图是鬼迷心窍。(2分) 4.瓦萨卡能坚守道德底线,“双脚一直朝这个该来的地方走”表明他不会把小包据为己有。(2分) 5、他经受诱惑时的犹豫其实也是他内心的斗争,哪怕没有中年男子的介入,他拿到皮包后也会幡然悔悟。(2分) 示例二,瓦萨卡会将绿包据为己有(1分) 1、他生活处在最艰难的境地。急需一笔钱给他妻子和自己看病,毕竟身体是第一位的,失去了健康,也就无法真正的维持生计。(2分) 2、他觉得与这个女人是两个世界的人,也觉得她的钱财来得容易,他不会对一个富有的人产生怜悯。(2分) 3.周围没人为他摆脱窘境提供了难得的机遇。(2分) 4.当中年男子拾走小包之后瓦萨卡认为是把它偷光了,表明他在心里早想把它据为己有。(2分) 5、从他的一系列心情可以看出,他对小包的占有是相当动心的,尽管有犹豫,但那也是暂时的。(2分)(任答两条加观点即可) 方法归纳:深入挖掘,多维解读 五.总结:探究题并不神秘,只要我们坚持: 围绕题目,广泛搜索 牢记要素,分析关联 深入挖掘,多维解读 探究就会变得简单,有趣。 谢谢。 陈中锐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