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复习目标:

1、背诵课文,掌握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把握古人以苦为乐、勤奋自励的精神。

一、导入复习

初四的生活苦,很苦,非常苦。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古文《送东阳马生序》,再次体味宋濂“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勤学精神。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二、出示复习目标

1、背诵课文,掌握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把握古人以苦为乐、勤奋自励的精神。

三、文体作者:

1、解题——文体

《送东阳马生序》,东阳,地名,浙江东阳。马生,即马君则。生,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关于“序” ,古代的一种文体。

古代“序”有两种:一是介绍、评论文章的书序;一是临别赠言的赠序。

本文属于赠序。《送东阳马生序》是作者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赠言。

2、简介作者:本文作者是宋濂,谁来介绍一下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谥号文宪,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奉命主修《元史》。

他学识渊博,尤以散文成就最高,立意精深,文字精练朴素。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宋濂有如此非凡的成就,他的成就来自于什么?

四、背诵课文

这一劝学名篇,要求必须背诵。课前布置大家复习背诵了,现在再给大家2分钟时间,大声、快速背诵,一会检查。

注意读音、书写、节奏。

1、时间到,我们齐背一下

2、注意这些字的书写

嗜学  叱咄  加冠  俟其欣悦  负箧曳屣  足肤皲裂  

四支僵劲  以衾拥覆  媵人  容臭    烨然  

大家齐读一遍。

3、注意划分节奏

古文朗读节奏的划分   

一、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二、按照“动宾/动宾”的形式划分: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三、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四、凭借语感,根据句意进行划分:无/丝竹之乱耳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②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③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生齐读一遍

4、理解性默写

①奠定感情基调、统领下文的句子:

②结论性的句子:

③揭示成功的句子是:

之所以能够这样做的原因是:

五、词句翻译

1、同学们复习背诵的不错,下面再给同学们4分钟时间,对照课下注释和句译提纲复习字词句翻译。

2、下面我们检查一下字词句翻译情况:(屏)

①字词翻译:

(一)、通假字:支    被

(二)、词类活用:笔   腰   

(三)、古今异义词:汤   走   趋   再   穷   游   臭   或  卒  假 

(四)、一词多义:以  之  得  益  道  患  或  至  言  故  虽   

                舍  寓  食  若  有  则  意  且 

(五)、其他重点词:即  嗜  致  怠  逾  以是  因 既 加冠   

                 硕  与游 尝  德隆望尊  援疑质理  俟  

                 负箧曳屣  皲裂  媵人  逆旅   烨然  敝  盖

②句子翻译:(屏)

翻译句子应注意把握翻译规律,谁来说一下翻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重点词语要译出,二串词成句,三调整语序,四补充省略成分。

(六)、重点句:

1、既加冠(guān ),益慕圣贤之道。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余则缊(yùn)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大家答得非常棒,可见大家复习到位,学习用心!

六、阅读理解

给同学4分钟的时间,对照《古诗文一本全》复习以下内容。

1、找出文中最能概括总结作者求学生涯的一句话是: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勤且艰

2、作者求学风餐露宿,困难重重。他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他为什么能够那么做?(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回答)

艰         勤

  无书难  借书抄录

  求师难  百里叩问

  生活难  无慕艳意

3、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为什么?     

     “勤”与“艰”有着怎样的联系? 

以环境的艰苦对比突出作者勤苦的精神。 

    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能克服。这是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4、为什么要写同舍生衣饰的奢华?

与我的衣食朴素/贫寒的对比:“被”“戴”“腰”“佩”“备”,连用五个动词,运用细节描写,着力写出同舍生服饰华美,勾勒出他们的形象——烨然若神人。这一比喻越是突出,下面的对比就越是鲜明——反衬自己服饰的简朴,求学的勤苦,也反衬了我不慕荣华,(独得其乐,)而以学得知识,获得知识为乐,不求口体之奉,一心向学的心情。在对比之中得出结论,——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对比手法有何作用?

通过对比,作者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作用: 对比之中得出结论,更形象鲜明、更有说服力

     道理:说明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不起决定性作用。

      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要勤奋,能吃苦,有恒心

(鲜明对比,突出要有所成就,环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勤奋、专心和坚韧。)正如韩愈所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5、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目的是什么?(这篇“序”的目的何在?)

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6、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接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以自身经历相告,现身说法,情真意切,亲切感人,很有说服力。

7、从作者艰难的求学历程中我们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

学习要有勤奋的态度,刻苦的精神,顽强的毅力,要以读书为乐,专心致志。“学海无涯乐作舟”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学习好,我的责任,专心向学,读书有得,书中自有真乐。宋濂尊师重道,不畏艰苦,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天才出自勤奋”

“勤能补拙”

七、小结全文:

作者通过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艰辛和与现在同舍生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专心与否,表达了对马生的期望和勉励之情——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中更应该勤奋、专心致志地学习。(板书设计)

八、拓展提高:

8、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事尊师的方式?

作者家贫却嗜学,勤且艰,能乐以忘忧,这种学习态度应该肯定。我们可看到:学业的成就,道德的修养,主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而不取决于客观条件。勤和专事学有所成的关键。

    明确尊师重教与师道尊严的区别。尊敬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代师生之间应是良师益友,应互相信任,互相交流,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是有利的。

九、拓展提高

(一)联想学习

我国古代文化中刻苦求学的故事

    囊萤映雪:囊萤,以囊盛萤。《晋书•东胤传》:“(胤)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以照书,以认继日焉。”《尚友录》卷四:“孙康,晋京北人,性敏好学,家无油,于冬月尝映雪读书。”

    悬梁刺股:《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址三引《汉书》:“孙花色品种字文宝,发学,晨夕不休。乃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时大儒。”

    凿壁偷光:又作穿壁引光。《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画荻教子:《宋史欧阳修传》:“(修)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获画地学书。 

十、结束语:“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在苦难中并不难过”——它可以磨练我们的意志。

让我们感谢苦难,感谢痛苦,它让我们成长。

十一、检测反馈

复习效果如何,我们检测反馈一下。

十二、阳光作业(屏)

必做:卷剩下部分

选做:记叙文阅读一篇

 曲仟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