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大全(五)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高考范文 手机版


81、美味的咖啡

一位女儿对父亲抱怨说,生命是如何痛苦、无助,她想要快乐地走下去,但是她已失去方向。父亲二话不说,拉起女儿的手走向厨房。他烧了三锅水,水滚了后在第一个锅里放萝卜,第二个锅里放蛋,第三个锅里放咖啡。

过了一会儿,父亲把锅里的萝卜、蛋捞起来放进碗中,把咖啡倒进杯子里。父亲要女儿摸摸经过沸水烧煮的萝卜,萝卜已被煮得软烂;他要女儿敲碎薄薄的蛋壳,细心观察;最后他要女儿尝尝咖啡,女儿喝着咖啡,闻着浓浓的香味。她问,爸,这是什么意思?

父亲解释,这三样东西面对相同的逆境,也就是滚烫的水,反应却各不相同。原本粗硬、坚实的萝卜,在滚水中变软了;蛋原本非常脆弱,薄薄的外壳经过滚水沸腾,蛋壳却变硬了;而粉末似的咖啡在滚烫的热水中竟然改变了水。

“你呢?我的女儿!”父亲慈爱地说:“当逆境来时,你作何反应?你看似坚强的萝卜,但痛苦与逆境来时却变得软弱,失去力量。或者你原本是一颗蛋,有着柔顺易变的心,但却在经历死亡、分离、困境后,变得又倔强又固执。或者你就像咖啡,将那带来痛苦的沸水变成了美味的咖啡,愈沸腾愈美味。我的女儿!你要让逆境摧折你,还是转变逆境,让身边的一切事物感觉更美好?”

82、“金陵十二钗”究竟多少“钗”

《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都为何许人呢?它是《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写到警幻仙姑在太虚幻境给贾宝玉导游时引出来的,其中写的“金陵十二钗”为“正册”、“副册”、“又副册”共计三等36人。但庚辰本中有一眉批说:“至末回警幻情榜(实际上此回未成),方知正、副、再副,及三、四副芳讳。”可知雪芹笔下的“金陵十二钗”应为五等60人。

然而《红楼梦》中并没有明指谁是“金陵十二钗”中之人,仅是通过“判词”向人们暗示。而“判词”暗示也不过是“金陵十二钗正册”12人和“副册”1人、“又副册”2人。

“又副册”“判词”之一云:“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霁月难逢”:雨过天晴时的明月叫“霁月”,点“晴”字,喻晴雯人品高尚,然而遭遇艰难。“彩云易散”隐指晴雯的横遭摧残而寿夭。“彩云”寓“雯”字。“身为下贱”,指晴雯身为女奴,地位十分低下。“多情公子”,指贾宝玉。从这“判词”来看,晴雯属于“又副册”中人。

“又副册”“判词”之二是:“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写的是袭人。袭人出嫁先于宝玉出家,故有末两句判词。续书写她在贾宝玉出家后才“不得已”嫁给蒋玉菡。从“判词”来看,袭人也属于“又副册”中人。

“副册”“判词”只有一首:“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指的是香菱。“根并荷花”,指菱根挨着莲根,隐寓香菱就是原来的英莲。“两地生孤木”:拆字法,两个“土”(地)字,加一个“木”字,是“桂”字,寓夏金桂。后两句判词言香菱的结局当是被夏金桂虐待致死。

“正册”“判词”共十一首,隐指12个女子。我们通常所说的“金陵十二钗”即指此。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指薛宝钗,“金簪”喻“宝钗”,“雪”,谐音“薛”,句意暗寓其结局之冷落与凄苦。“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指林黛玉,“玉带林中挂”,前三字倒读谐“林黛玉”三字,又暗示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牵挂。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三春”隐指迎春、探春、惜春,“初春”指元春。

“子系中山狼,得志更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子”、“系”合而成“孙”字,指迎春的丈夫孙绍祖。“判词”寓意迎春被“中山狼”般的孙绍祖迫害致死。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前两句写探春虽然才精志高,但时运不佳。后两句写探春远嫁海隅,一去不返。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判词”暗示惜春的结局是出家为尼,伴青灯,穿缁衣终其一生。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前两句说史湘云自幼父母双亡,家庭的富贵并不能给她以温暖。后两句说史湘云婚后好景不长,转眼间夫妻离 散。“湘江水逝楚云飞”,句中嵌有“湘”、“云”二字。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洁,既指清洁,亦指佛教所说的净。佛教宣扬现实世界是污秽的,惟有佛国才算“净土”,所以佛教又称净教。妙玉有“洁癖”,又身在佛门,故云“欲洁”。“金玉质”,喻妙玉“出身不凡,心性高洁”,但“终陷淖泥中”。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凡鸟”合而成“凤”字。此“判词”隐寓王熙凤的结局。据脂批,贾府“事败”,王熙凤曾落入“狱神庙”,后短命而亡。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判词”前两句写巧姐在贾府势败后,被“狠舅奸兄”所卖。后两句写巧姐母亲王熙凤曾接济过刘姥姥,最后也得到刘姥姥的相救。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为他人作笑谈。”首句“李”、“完”寓“李纨”二字。次句“兰”字寓李纨之子贾兰。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根据脂批,小说第十三回回目原为“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判词是说秦可卿与公公贾珍通奸,伤风败俗的秽行都是从宁国府开始的。

由上可知,《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正册”为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和秦可卿。

83、 小岗村的教训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被判“现行反革命”的风险,搞起了“大包干”,次年就翻了身,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还了贷款。20多年过去了,小岗村还那么闪光吗?当年大包干的带头人严俊昌面对记者无限感慨道:“我们是一步越过温饱线,25年未进富裕门!”

为什么小岗村被挡在了富裕门外呢?我们从报道中可看出一二。上面是这样帮助小岗村的:省财政拨了200万元专款,为小岗村修了8公里柏油马路,以便领导视察;在村头修了牌楼,以显气派;县里专门为小岗村布置了一个展览室,并代写好解说词;还在村西头修了十分整齐的院墙,把一些破破烂烂遮挡起来,以免影响观瞻……而唯独省里帮助小岗村发展经济的计划,却没人督促落实,成了一篇空文!

20多年来,应该说上面为小岗村没有少忙,但一直都忙在“包装”小岗村这个典型上,以增加“政绩”的“亮点”,没有把功夫下在发展经济上。结果,小岗人被“牌楼”、“展览室”、“院墙”……挡住了视线,既看不到自己发展中的严重问题,也看不到外面的大千世界,成天陶醉在“当好典型”,“迎接参观”……的满足之中。改革锐气被“包装”疲了,自强精神被“包装”软了,以至今天还有村民质问记者:“既然小岗贡献那么大,国家为什么不托我们一把呢?小岗上去了,大家面子才都好看啊!”很显然,小岗村是吃了搞花架子的大亏,是玩假弄虚把他们挡在了富裕门外。这教训特别值得我们今年在贯彻“一号文件”时认真吸取。

84、理由

凡事都有理由,食因为饥,睡因为困,坐车因为怕走路。有些事情成了习惯,似乎不需要理由,其实理由潜在着,只是我们不怎么发觉罢了。

我们走进大小机关,碰上的第一句话永远是“找谁?”随后还要填写一张找谁的单子。似乎有熟人找熟人才是人们去这种地方的正当理由,多少年来习以为常,天经地义。于是,来也熟人去也熟人成了公共机关最不该有又是最特有的风景。

我们平时乘车,车子坏在半路,司机售票员哪一次宣布理由不是气壮如牛?没油了!没水了!出故障了!下车吧!我从来不敢奢望听见一句道歉声,但也以为,即使你们不认错,也不必让乘客都是一副灰溜溜的模样,好像车不走了是因为乘客出门不择吉日。

我们平时办事,什么上级有规定、领导有指示、内部有文件、这不归我管、头不在、我不知道、你找别的部门吧,种种拒绝的理由乍听上去都像那么一回事,但进一步,或者说寻找其终极理由,没有一个可以称得上是理由!比如你所谓的规定、指示、文件在哪里?经过了哪些合法程序?谁给你的权力?你有没有这样的权限?比如归谁管、头在不在,是你们自己的事情!跟我有什么关系?我面对的是你这个部门!比如你不知道,那是你的失职,你应该引咎辞职,怎么还好意思说出来!

前几天,我还听见了这样的对话,可供一笑。

“你的申请不批准。”“为什么?”“有规定。”“规定在哪儿?”“不能给你看!”

“这里是办公室吗?”“是。”“你能介绍情况吗?”“不能。”“为什么?”“我刚进门。”“过一会儿可以吗?”“也不行。”“为什么?”“我刚调来。”

85、“蓝牙”是什么牙

超凡的快乐让我们热爱世界,巨大的悲痛让我们理解世界。

——德国社会学家内尔伯恩对快乐与悲痛的理解

房子和财富是从父亲那里继承下来的,而一个可人的妻子则是从上帝那里得到的礼物。

——美国格言,提醒所有男人应该珍惜自己最珍贵的礼物

生活的悲剧性不在于一个人输了,而在于他差一点赢了。

——海伍德?布朗

第一句更多是说给马上要走向工作岗位的同学的,一句大实话:社会和学校很不一样。第二句话,是对每个同学说的,要安分守己。“安分守己”不是一个贬义词,甚至不是一个中性词,“安分”是不容易的,在这个时代“守己”则更不容易。

——北京大学法学院2003届本科毕业生典礼上的致辞

“新结构主义”究竟是一种文化思潮还是一处房产?

“蓝牙”是什么牙?

“纳米”是什么米?

“新亚洲之美”是什么美?……

——一位中学老师谈新名词的新困惑:几乎所有商品都被披上了概念的外衣,还有什么东西可以一目了然?

86、交流的成本

前段时间,太太突然发现家中交流成本付出十分“惨重”。两人手机话费加起来要300多元,电话费要50多元,还要宽带费68元。太太发现花了400多元的“交流费”,我们似乎什么也没有得到。

举一个例子。2月29日那天,太太列举她一天所接的电话,两个是她妈打来的,问她是不是在上班。一个是她姐打来的,问她这么多天没看到了,是不是准备一起回家。还有一个是打错的电话,太太说她的电话费11元,却什么都没有得到。

经太太这样一计算,我突然觉得这个世界实在十分荒唐。每个人都花了很大的代价在进行沟通,但许多信息的确是多余的,我们根本没有从中得到了什么,反而失去了许多宝贵的时间。现在有一种包月的手机话费促销方案,500元可以打到1200元,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对自己的手机话费进行包月时,他就要千方百计让自己的手机话费达到了1200元,1200元的话费可以说多少话,其间需要多少时间?又需要多少精力?又占据他人多少时间和精力?如果计算起来,那绝对是一种很没意思的事。

而现代人最大的谬误就是认为交流越多越好,而对自己失去的东西却常常忽略不计。

87、一只樟木箱

这是发生在辽宁中部某城市郊区的一个关于诚信的真实故事。

家里有个樟木箱,妈妈常在两个儿女面前唠叨,它是当年姥姥的嫁妆。等将来你出嫁时,这个传家宝给你做嫁妆,妈妈对姐姐说。全家人都知道这个说法,在姐姐的心灵深处,樟木箱子早已深深地扎下了根。

光阴似箭,姐姐真的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婚礼时,友人也给弟弟介绍了一个女朋友。当女朋友第一次上门时,看着樟木箱子,不经意地对弟弟说,这只樟木箱子做工可真好。妈妈唯恐为了一只樟木箱子惹起儿子女朋友的不快,妈妈变卦了,她忘了已经多次许愿给自己的女儿了。

姐姐出嫁那天,虽是她一生大喜的日子,也没有阻挡她向自己的丈夫哭诉。架不住日积月累,丈夫终于在一天酒后,借酒壮胆来到了久违的岳母家,把身旁的小舅子打了个口鼻出血……

弟弟的几个朋友听说后愤愤不平。他们打得姐夫满脸血水趴在地上,姐夫被人抬到医院,大夫说须做眼球摘除手术,可怜的姐夫成了独眼瞎。这时的姐姐逢人就说,是我让丈夫去讨要樟木箱子,我要跟独眼瞎的丈夫过一辈子。弟弟只是个打手,是母亲指使他打了自己的丈夫。她还说不要任何医疗赔偿,就是要把打人的弟弟送进监狱。

这个由一只樟木箱子引起的家庭伤害案,其实也是关于诚信的话题。亲人之间,甚至是母女之间,也要讲诚信。这个很是个别的案例,给人的思考真是一言难尽。

88、“少”的哲学

早在1583年,作为药理学家和学者的帕拉斯尔萨斯就说过一句极其中肯而精彩的话:“只有剂量能决定一种东西没有毒。”直到今天,这句话仍然不失其意义。姑且不论中国民间“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就是人们一般不可须臾离开的裹腹之物———食物,也并非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食物如果过多,也可能造成副作用和中毒,正所谓过犹不及。

最近,美英一个专家小组经过考察和比较研究指出,中国对肝癌的化疗用药不仅品种多而且剂量大,比美英一般用药量多一半。结果是,肝癌病人的死亡率不仅比国外高,而且即使能达到有效治疗,患者的存活期也不过一两年或二三年,相比之下,国外的肝癌病人的治愈率不仅高于中国的肝癌病人,而且一般存活年限也比中国肝癌病人多一倍,至少是五六年。

为什么会有这样迥然相异的结果呢其中的原理很简单。肝癌本来就极大地损害了肝脏的功能,如果这时再对病人大剂量用药和用多种药,肝脏的负担更重。所以许多肝癌病人并非死于癌症,而是死于药物中毒。尽管医生的用药是用心良苦,但结果却是事与愿违。

少,但是有效,不仅是用药的一种方法,而且是生活早就阐明的一个简单道理。简单而实用比繁琐哲学好得多。

89、爱下棋的国王

有一个爱下象棋的国王,他常和大臣、象棋高手对弈。几年来,每次下棋国王都是赢家,大家都恭维他为天下独一无二的象棋高手。

一日,国王微服私访。他来到京城一家酒店,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正和一个青年人下象棋。那小姑娘把青年人杀得一败涂地。国王坐下来和小姑娘对弈,不多一会就损兵折将,成了小姑娘的手下败将。国王不服输,又和小姑娘下了一盘,结果是同样惨败。国王这才心服口服。

小姑娘笑着说:“我的父亲才是高手呢。他曾被选入宫中和国王对弈只是他输给了国王。”国王说:“为什么会输给国王呢”小姑娘哈哈大笑道:“父亲说,国王高兴就能国泰民安,他是故意输给国王的。”

国王回到宫中,闭门反思,他想:太平盛世,其实不是我个人的功劳,还有各种各样的人要作出让步,或以不同的方式相助我啊是的,各行各业的兴旺与成功,上上下下的默契和互动作用是何等的重要呢。

90、暗示的力量

多年前的一个傍晚,一个叫亨利的青年移民,站在河边发呆。这天是他30岁生日,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必要。因为亨利从小在福利院里长大,身材矮小,长相也不漂亮,讲话又带着浓厚的法国乡下口音,所以他一直很瞧不起自己,连最普通的工作都不敢去应聘,没有工作,也没有家。

就在亨利徘徊于生死之间的时候,他的好朋友约翰兴冲冲地跑过来对他说:“亨利,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我刚刚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消息,拿破仑曾经丢失了一个孙子。播音员描述的相貌特征,与你丝毫不差”

“真的吗,我竟然是拿破仑的孙子”亨利一下子精神大振。联想到爷爷曾经以矮小的身材指挥着千军万马,用带着泥土芳香的法语发出威严的命令,他顿感自己矮小的身材同样充满力量,讲话时的法国口音也带着几分高贵和威严。第二天一大早,亨利便满怀自信地来到一家大公司应聘。

20年后,已成为这家大公司总裁的亨利,查证自己并非拿破仑的孙子,但这早已不重要了。

91、从“两可之说”到“两面思维”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家学派。该学派的创始人叫邓析。我国古代文献称邓析“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下面的故事就是邓析“操两可之说”的典型事例:

郑国夏季常洪水泛滥。有一富人不幸被洪水淹死,尸体被某人捞起。死者家属得知后,想出钱赎回尸体。但得尸者要价太高。死者家属无奈,便请邓析出主意。邓析对死者家属说:“你安心等着吧。那尸体如果你不去买,别人是不会去买的。”死者家属觉得有道理:对啊,我是那尸体的唯一买主,我若不买,得尸者便一无所得,那我就耐着性子再等一等,看他如何!过了一阵,得尸者见死者家属不再来赎尸,而尸体眼看就要腐烂了,情急之下也去请邓析出主意。邓析说:“你安心等着吧。死者家属只能到你这儿来买尸体,不可能到别处去买。”得尸者觉得没错:是啊,我是那尸体的唯一卖主,只此一家别无分号,我再耐心等一等,死者家属迟早会来的。故事的结局虽不得而知,但可以预见,如果死者家属和得尸者都遵从邓析的意见一直等下去,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邓析在死者家属和得尸者之间左右逢源,“操两可之说”的做法既不可取,更不值得效仿。但邓析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却有值得我们思考之处。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邓析的“两面思维”,即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思考同一事物。这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如果死者家属和得尸者也懂得“两面思维”,每一方都既看到自己有利的一面,也看到自己不利的一面,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坐下来认真谈判,双方都做出一点让步,结果就会是“双赢”,而不是“双输”了。

92、责任

那天晚上,在单位加班,8点多钟时,我出去吃饭,在路上,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拦住了我。

“叔叔,你能帮我一个忙吗?”“什么事?”“那边下水道的井盖开了,你能帮我把它放好吗?”听了她的话,我才注意到,在自行车道上,一块井盖错了位,虚虚地搭在井口。我走上前去用脚踩了踩,不在意的话,人踏上去会跌落井下的。在我掂量井盖重量的时候,小姑娘用一种期待和信赖的目光看着我。

这忙,我能不帮吗?

在小姑娘和一个过路女同志的帮助下,折腾了半天,好不容易才将它恢复原状,踩了踩,终于没事了。“谢谢叔叔!”小姑娘高兴地骑着车走了。

站在路边,我又想起小姑娘的话,她说的是“你能帮我一个忙吗”——她说的是帮她的忙,而这块井盖的错位,该是谁的事呢?如果没有这个小姑娘,也许,明天的报纸和电视上又会有“窨井伤人”的新闻,或者是“井盖开了,该谁来管”之类的报道。从小女孩的话中,从她期盼的目光中,我分明看到了一种责任,一种发自内心的善良——小姑娘一定认为,她是第一个发现的人,就有义务将井盖恢复原状。

93、有与无

越有学问的人,也许“知道”的事情越少。比方当对面坐着智力游戏明星。越是“知道”很多的人,也许越没有学问。比方说坐在电脑面前的网恋大师。

一个学者,一开口上下五千年地引经据典,五分钟后还说不出一句属于他自己的话,我劝你就是出于礼貌,你也要尽早抽身退席,因为这种讲演,其实,也是一种盗版。一个官员,一开口就是“既要……又要……”,而且成串成串地说出来,方方面面都有了,其实这种报告等于什么也没有说,只表明他说过了,有了错,出了事,与他没有关系。

在文坛上,会一时红得发紫的新星,有时也会在你惊讶他突然冒出来之余,马上惊奇地发现他又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种彗星,见得多了,就能发现规律性的特性:无背景有胆量,所以在名家众多高手如云的文坛,也能振臂一呼叫人惊诧一回。

无才华却有勇气,骂倒鲁迅,横扫当今一切名流,自开门户,有主义有流派有世界最新写作方式,让人知道又有颗彗星扫过文坛。

越是年纪小的时候,越容易得到大评语,比方说“是个天才”,比方说“能当大官当总统当联合国秘书长”;有评价容易,因为兑现的日子还遥遥无期;越到老了越不容易得到这样的评价,因为人老了,资格有了,能力有了,可惜兑现的时间没有了。

94、珍贵东西慢慢长

从读小学起,我就一直很努力地学习,可成绩总是平平。有一段时间,我曾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父亲带我去公园,指着园内的两排树问我:“你知道那些是什么树吗?”我一看,一排是白杨,一排是银杏,与高大的白杨相比,银杏显得十分矮小。父亲说:“我特意问过公园管理员,这两排树是同时栽下的。栽下时,都一样高。它们享受同样的阳光,同样的水土,同样的条件,到后来,白杨为什么长得高大,而银杏却生得矮小呢?”父亲见我回答不上来,接着说:“孩子,要知道,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

95、保护孩子的天性

1979年6月,中国曾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写了一份3万字的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四段文字:

▲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手里,让地球调个头,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

▲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

▲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最后,在结论部分,是这么写的: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在见闻录部分,也有四段文字:

▲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

▲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7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

▲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

▲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

在报告的结论部分,他们是这么写的: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25年过去了,两家的预言都错了。

每个孩子都拥有独特的天赋。中国的学校只承认一种,那就是把课堂上灌输给他们的知识写在试卷上的天赋。美国的学校则承认孩子各有各的天赋,并且在教育中让他们竭力张扬他们的天赋。

要想使预言不再出错,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个好的前程,现在中国父母惟一要做的,也许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自己孩子的天赋不再受侵害。

96、鼓励的魅力

理发师带了个徒弟,徒弟学艺几个月后正式上岗了。他给第一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留得太长。”徒弟不语。师傅在一旁笑着解释:“头发长,使您显得含蓄,这叫深藏不露,很符合您的身份。”顾客听罢,高兴而去。

徒弟给第二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剪得太短。”徒弟无言。师傅又笑着解释:“头发短,使您显得利索、朴实、厚道,让人感到亲切。”顾客听了,满意而去。

徒弟给第三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笑着说:“花的时间挺长的。”徒弟不知该怎么接话。师傅笑道:“为‘首脑’多花点时间很有必要,您没听说‘进门苍头秀士,出门白面书生’?”顾客听罢,大笑而去。

徒弟给第四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笑着说:“动作挺利索,15分钟就解决问题。”徒弟沉默不语。师傅笑着说:“如今,时间就是金钱,顶上功夫速战速决,为您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金钱,您何乐而不为?”顾客听了,满意告辞。

晚上,徒弟问师傅:“师傅,您为什么处处替我说话?反过来,我没有一次做对了。”师傅笑道:“每一件事都包含了两重性,有对有错,有利有弊。我之所以在顾客面前鼓励你,作用有二:对顾客来说,是讨人家喜欢,因为谁都爱听吉利的话;对你而言,既是鼓励又是鞭策,因为万事开头难,我希望你以后把活做得更加漂亮。”徒弟很受感动,从此越发刻苦学艺。

97、生命之花

人这一辈子,常常会被许多普通的东西感动。

有一张摄影作品:晨雾中一位走街串巷的卖货老人,挑起满满一担货物,上路了。老人的脸上十分安详,还带着一丝淡淡的期待。照片的背景很暗,全部亮点聚焦在老人的神情和货物上。这样的光线处理,使老人显得很孤独,整个画面充斥着一种摄人的气息。照片的题目叫《小本生意》。

曾经看过许多描写普通人的作品,感动过,流泪过,但这浓缩于方寸之间的一幅小小影画,同样对泪腺具有“杀伤力”。

在报纸上,我还看到过新华社发的一张传真照片。江西婺源县浙源乡庐坑村有一个铁匠,在一场意外事故中不幸折断了脊椎骨,下身失去了知觉。就这么一个残疾人却操起了老本行,继续干着正常人也觉得累的铁匠活。他趴在特制的床上,胸前垫一床薄薄的被褥手里拿着铁锤,十多年来就这么一锤一锤地打,供养着两个孩子上学。记者给这幅照片取了一个名字:生命之花如此灿烂。

98、一美元别墅

《纽约时报》曾刊登一则广告,说某海滨城市有一幢豪华别墅公开出售,靠海、向阳、有花园草地,只售一美元。后面还留有联系电话及别墅详细地址等等。广告连续刊登了一个月,无人问津。又刊登了一个月,还是无人问津。

一位老人在好奇心驱使下,按地址找到了这幢豪华气派的别墅。一个老太太开门让他进去,说:“没错,这幢别墅只售一美元!”老人大喜过望,掏出一美元,准备购下这幢别墅。老太太指了指桌边一个正在签合同的人说:“对不起,他比你早到了一刻钟!”老人一下跌进了深深的懊悔之中,责怪自己为什么不早一点来!

原来,这幢别墅是老太太丈夫留下的遗产。在遗嘱中丈夫交待所有财产归老太太拥有,但这幢别墅出售后所得归自己的情人拥有。老太太没想到自己深爱着的丈夫竟然会有情人,大怒之下将这幢豪华别墅以一美元出售,然后按法律规定将所得交给丈夫的情人。

有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其实竟然简单而又合理,只是我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我们看多了“假作真时真亦假”。有时,这种思维定势还真的让我们放弃了很多东西。

99、态度

读书时代的一件事我印象很深——一次老师出了道数学难题,叫我和一名同学上讲台解答。我很快考虑好解答步骤,而那名同学还在那里凝神。为了表现一下聪明才智,我很得意地用粉笔在黑板上“刷刷刷”,三下五除二,就摆弄好了。这时,那名同学还在一笔一画地写着。我很自豪,将粉笔头一扔,大摇大摆地回到座位。我和那位同学都答对了,但老师给的评语却大不相同。她指着黑板上我写的字说:“看看,急急忙忙,马马虎虎,这是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吗?在能力相当的情况下,做学问其实就靠一个人的态度了……”说实话,我心中并不服气。我看重的是结果,而老师要的似乎还有过程。

多年后,我去应聘一个会计职位。由于有相关工作经历和较高的职称,我的竞争对手们纷纷落马,剩下一个其貌不扬的家伙与我一同参加最后的面试。单位的会计主管接待了我们,他拿出一堆账本,要我们统计一下某个项目的年度收支情况。虽然只是“小儿科”,但我不敢懈怠,每个数字都牢牢把握,认真在算盘上加加减减。约一个小时左右,我完成任务了。10分钟后,竞争对手也收工了。会计主管拿着我们的“试卷”去老总办公室。

结果令我吃惊和恼火——我落聘了!为什么?会计主管回答:“你没有做月末统计,而他不但做了,还做了季度统计。”我问:“不是要年度统计吗?”主管笑道:“是啊,但年度统计数据应该从每月合计中得到——这不算什么会计学问,但反映了做会计的严谨态度。也许你们能力相当,所以,我们最后要看的就是各人的态度了。”

那以后,“态度”一词在我心中生了根——同样的能力,在不同的态度下,会导致完全不同的未来。态度也许是另一种能力,有时比能力更重要。

100、机会只有三秒

她名牌大学毕业,却找不到工作,好不容易找了份戏剧编剧助理的工作,累死累活干了3个月,只拿到一个月的工资,于是炒了老板的鱿鱼。开始游荡,帮人写短剧,写电影,只要按时收到钱就好,前途茫茫,她希望发生奇迹。

一次机缘巧合,她就聘到电视台一个节目当了编剧。半年后,一次在制作节目时,制作人不知为什么突然大发雷霆,说了句“不录了”就走了。几十个工作人员全愣在那儿,不知怎么办?主持人对她说:“下面的我们自己录吧!”

3秒钟后,她拿起制作人丢下的耳机和麦克风。那一刻,她清楚地对自己说:“这一次如果成功了,就证明你不仅是一个只会写写小剧本的小编剧,还可以是一个掌控全场的制作人,所以不能出丑!”

慢慢地,她开始做执行制作人,当时,像她那个年纪的女生做制作人的情况相当罕见。几年后,这个小女生成了三度获得金钟奖的王牌制作人,接着一手制作了红得一塌糊涂的电视剧《流星花园》,被称为台湾偶像剧之母。

回首往事,柴智屏爽直地说:“机会只有3秒,就是在别人丢下耳机和麦克风的时候,你能捡起它。”

相关链接:高考范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