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重点: 1、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让学生懂得“灵魂”的内涵,应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2、把握严谨的结构,掌握有力的说理方法; 3、学习文章语言的准确性,表达的概括有力。 教学难点: 1、掌握本文有力的说理方法; 2、把握严谨的结构; 3、懂得“灵魂”的内涵。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激趣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导入:同学们,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算得上是“高贵”的? 板书:高贵 你认为自己是一个高贵的人吗? 板书:人 学生畅所欲言 八年级的学生还未具备一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受到世俗观念的影响,可能会从人的外表、社会地位等方面来判断。 2、过渡语:也许大家都从来没有将“高贵”与自己相联系,觉得那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事情,但是,学习完本文后,也许大家会重新认识自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设计意图:八年级下的第二单元基本上都是议论文,学生兴趣不大,因此从学生本身出发和课题相联系,激发学生产生阅读期待,让学生有兴趣投入文本阅读中去。 第二板块: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内容,思考: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①、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②、思考并回答 ①、学生朗读的时候,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读音。 ②、虽然本文的主要观点就是题目,十分直观,但是学生也许会从课本中找出一些句子来回答,这些句子其实正是内心的精神追求,是对灵魂的注解。 2、过渡语:要说明这个问题是比较困难的,但作者是一位哲学家,他博学多才,阅历丰富。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的板块设计得比较简单,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多朗读,有利于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把握;第二是问题的设计实际上是希望学生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但刻板的概念学生接受起来感觉比较枯燥,而且我校学生的基础相对较低,因此,问题的设计也相对会降低要求。 第三板块:文本解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发现:他采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呢?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些事例。 板书: 灵魂 阿基米德—— 圆 —— 生命 第欧根尼——太阳—— 沉思 王尔德 ——财产—— 才华 少女 ——嘈杂—— 读书 教师归纳:生命、沉思、才华、读书才是一个人应该有的精神追求,也正是作者所认为的“灵魂” ①、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先自己概括; ②、同桌两人互相交流; ③、全班交流。 ①、在概括事例的要求应该说不是很难,但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教师可出示相关句式,如“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让学生更明确要求。 ②、同桌交流是为了让学生的答案更全面也更准确,但问题相对比较简单,所以不用小组交流。 ③、“生命、沉思、才华、读书”这些词语可以从文中找,意对即可。在找出这些词语的同时也涉及语言的准确性问题,可参考课后练习二 2、探究:这么多的例子可否删去一个?为什么? ①、学生研读文本,思考、探究; ②、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交流探讨,并形成本组共识,选派一位学生代表作汇报; ③、全班交流 这个问题涉及到论据的典型性和全面性,对我校八年级学生而言有些难度,四人小组共同探讨有助于开拓思路。 3、发现:课文中除了运用举例论证以外,还有哪些论证方法,请你阅读课文,在文中做好批注。 ①、学生阅读课文,做好批注; ②、全班交流 八下对议论文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基本能够回答。 4、教师总结:本文结构严谨、说理有力,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水到渠成。 板书: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帮助学生回顾整篇课文,明确文章结构。 设计意图: 这一板块主要是对课文主题部分的一个解读,重点在学生能够懂得“灵魂”的内涵,把握本文严谨的结构和掌握有力的说理方法。从归纳事例的角度出发,首先让学生明白“灵魂”在文中的含义,这个设计让学生从简单的事例中突然发现空洞的“灵魂”原来就是指内在的精神追求,对课文马上就有了整体而深入的理解。这个时候顺势引出这几个例子能否删去和论证还有哪些方法,进一步感受本文有力的说理方法。 第四板块: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拓展:课文中说:“其实,无需举这些名人的事例,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我常常发现,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绽放出一种动人的光彩。”你在平时的生活里发现过这样“动人的光彩”吗?请你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并说一说为什么动人。 ①、学生发言; ②、学生评价。 学生也许大多数会列举名人(那些平凡却为人熟知的名人,如殷雪梅等)的例子,这些都应该值得肯定,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谈一些生活中,平凡人的事迹。 2、说了那么多别人的光彩,现在,大家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之处了吗? 学生交流发言,浅谈自己的闪光之处。 照应开头,发现自我的“高贵”之处,学生惊喜地发现,自己也“高贵”。 3、结束语: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高贵”的,只要我们保持纯正的追求,内心力量将使我们成为一支有思想却依旧强壮的“芦苇”。 设计意图:这个版块的设计是将课内知识和内容延伸到学生本身,也是照应了开头的提问,第一个活动其实是检测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说一说为什么动人”则是让学生尝试评论这些“动人之处”,也就是怎么样利用论据来进行论证的一次锻炼。第二个活动主要是照应开头,让这堂课的板块结构更加完整,同时也促使学生更加全面认识自己,不是伟人才高贵,平凡人也由“高贵”之处,小事也能尽显“高贵”。 第五板块:课后作业 1、你觉得一个人还需要有哪些内在的精神追求?请举例证明你的观点,并作简要的论述。 2、反复诵读课文,直至熟读成诵。 板书: 提出问题 人 的高贵在于 灵魂 阿基米德—— 圆 —— 生命 第欧根尼——太阳—— 沉思 事实论据 分析问题 王尔德 ——财产—— 才华 名言(道理论据) 少女 ——嘈杂—— 读书 解决问题 保持纯正的追求 王朝一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