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环式”作文综合训练法实验报告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手机版 | ||||
本文发表于《山东教育》1996(7、8合刊) □淄博市临淄区教研室 于春祥 一、指导思想: “回环式”作文训练法以学生作文全过程的心理发展规律为基础,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融合,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指导,遵循观察—思维—表达的一般规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成功意识,从而大面积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 二、实验范围 齐陵镇三处初级中学,二十八个教学班。 三、内容要素: “回环式”作文综合训练法,主要有五个环节,分为“激趣—积累—强练—发表”。图示如下: (一)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只是疲于应付教师出的题目,是很难写出好的作文,我们主要采取了下面几种方法激 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1、理想激趣法。摆事实,讲道理向学生讲明写好作文的重要意义,激励学生树立写好作文的理想,启发学生在读别人文章的时候,应立志把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听广播的时候应立志把自己的文章变成声音。有了写好作文的理想,自然会激发出作文的兴趣。 2、交友染趣法,鼓励学生结交文友,相互切磋,相互熏染,既可以鼓励学生同本地的作文爱好者交友,也可以通过阅读报刊同自己崇拜的文章高手交友。 3、寄文牵趣法。鼓励学生大胆向报刊投寄自己的习作。心理学认为,某种需求心理的产生,必定会促发某种成就动机。同学们寄出作文,都怀着一种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这种愿望便会成为写好作文的内驱力,从而引导学生为取得成功而努力。 4、暗示诱趣法。在作文过程中,或在作文批语中,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运用暗示的手段,给学生以成功的期望,从而诱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是“回环式”作文综合训练的要件之一。 (二)积累 俗语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少学生觉得作文难。主要是平时不善于积累作文素材,无“米”下锅所致。打个比方说,要盖一 座房子,如果既无砖、瓦、石灰,也无檩、梁、窗、门,那这所房子怎么盖?但是如果把所用的建筑材料推得满满当当,即使有人不让你盖,恐怕你也要盖的。积累得多了,必然会产生强烈的发达欲望。获取作文素材的途径主要有三:一、生活取材;二阅读拣材;三、采访抓材。我们规定初中学生每日一篇日记,采取生活所得;每生一报(或刊),每月至少读一部书,强化课外阅读训练;每学期组织写作兴趣小组搞二次采访活动。这些活动无疑于都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积累。 (三)拓思 思路即思维的路线,或称脉络。如果学生写作文时思路闭塞,那么再好的材料也只能是一盘散“沙”。文思泉涌,方能下笔有神。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利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开拓学生的思路,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将带来切实的帮助。 1、逆向构思法。是指作者在构思过程中,根据某些题材的可逆性,避开思维的正向定势,向与之相反的方向构思谋篇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如由《世上只有妈妈好》,我们可以启示学生写出歌颂爸爸的作文。 2、反常构思法。是指作者不拘泥于常规,刻意求新的一种思维方法。如谈理想的作文,人们多写要立志当作家、科学家、教师、解放军战士等,都这样写就投身新意了。可启发学生避开常规选材,选取热爱农村、愿当农民等与众不同的主题。 3、多角度构思法。是指作者对某一主题,在排除已有的习惯性认识的前提下,选取事物多种不同的侧面,寻求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来刻画人物,描写事件,阐述观点的创造性构思方法。给材料作文最适合于多角度作文训练。 4、对比构思法。没有联想就没有文章。联想构思要求人们在写作时拓开思维领地,勾通事物之间的联系,由眼前的某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或由甲想到乙,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内容。 5、想象构思法。指作者根据已经历的事物,在自己有经验的基础上,构成自己从未经历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它是一种创造性极强的思维方法。它要求作者充分调动写作激情,从理想和愿望出发,按照人们感情所能接受的幻想逻辑去创造形象,从而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实践证明,适当增加中学生的想象训练,对开拓学生思路大有益处。 当然,创造性构思方法还有很多,如以小见大,悬念构思,金钱穿珠、逆向构思等等。 (四)强练 这里说的作文强化训练,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1、“语”、“文”结合,双管齐下。叶老在解释“语文”一词时曾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作文训练形式有两种:一、口头作文;二、书面作文。重视书面作文训练,轻视口头作文训练是现在教学的一大弊端。我们主张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并重。除去课堂上的口头训练外,规范的口头作文间周安排一次。实验证明,口头作文较之书面作文效率要高得多。 2、适当加大作文的训练量。目前一般情况下初中每学期安排10次书面作文,每篇按500字计算,每学年的作文训练量仅有一万字,仅靠这样的训练量,要让学生达到相当的作文水平,是非常困难的。鉴于日记具有较大的灵活的包容性,我们主要利用这一形式加大作文量的训练。有这样一笔帐,假如学生每天写200字的日记,那么每年就是7万字,初中阶段就等于增加了20年的作文训练量,量与质是辩证的统一,没有量的增加,也就没有质的飞越。 3、强化作文训练的速度。现代社会讲究高效率、高速度,作文教学也理应这样要求。我们规定初中各年级都应把作文速度的训练作为作文训练的重点,推行快速作文,要求初中一年级每节课写成400字的作文,初中二年级每节课写成500字的作文,初中三年级每节课写成600字的作文。 4、重视搞好作文的全过程训练。传统的作文教学,多是学生写,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样以来,如果学生只是就写而写,没有自批自改,评说作文的能力,写作能力必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充分发挥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学批学评,做到作文、批改、讲评一体化,对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极有好处。我们的做法是:向学生交代批改、讲评一体化,对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能力极有好处。我们的做法是:向学生交代批改、评说的方法,要求初一作文的1/3的自批自改(或互批互改),自评;初二增加至1/2,初三原则上全部由学生批改,讲评。 (五)发表。 成就动机,人皆有之。发表就是认可,就是鼓励,就是成功。想方设法给学生的作文发表的机会,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无论是对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还是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回环式”作文综合训练特别重视发表这一环节。我们认为发表应有梯度,主张班内设《优秀习作专栏》,学校创办《文学社刊》,全镇办好《齐陵习作》。《齐陵习作》是我们1991年8月创办的一份学生月报,该报胶报印刷,迄今已发行22期,已发表学生习作50万字。我们的体会是重视低水平的发表,才能获得高水平的成果。 四、实验过程及效果: 这项实验自1983年8月率先在我镇原宋家联中初中一年级两个班进行第一轮实验,至1998年7月这届学生毕业,历时三年。 第二轮实验从1988年8月—1991年7月,扩大实验范围至宋家联中6个班。 两期实验均获得显著成果。学生在初中阶段完成25万字写作训练量;共有33篇学生习作被省级以上报刊采用;有18人获省级以上竞赛奖,其中有两人获国家级作文竞赛一等奖,四人获三等奖;曾在宋家联中举行了三次全区作文公开课推广这一经验。 第三轮实验从1991年8月—1994年7月。实验范围推及全镇28个初中教学班。全镇的作文教学水平明显提高,有6名学生获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奖,其中两名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有56名学生获省市级作文竞赛奖。华语教学出版社结集出版社《中学生优秀习作选》,共收习作83篇。 实验课题负责人:于春祥 实验课题组成成员:黄振民 刘之光 周文江 刘桂源 相关链接:作文指导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