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教学)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手机版 | ||||
本文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第2期 淄博市临淄区教研室 于春祥 “作文难,作文教学更难。”这是吕叔湘先生在“如何改进作文教学”讨论会上所发的感慨。面对作文的困难,不少同仁不辍努力,寻求变革,但有些改革多囿于作文本身,就作文,谈作文,没有从内容入手,解决“米”的问题。学生阅读所获甚少,生活积累贫乏,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几年来,我们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初中段实施读、背、记、访“2334”课外积累计划,即确保初中段学生课外阅读量突破200万字;背诵300首诗词文段;日记数量达到30万字,进行40次采访活动。找“米”开“源”,丰富积累,引来了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现就具体做法略述于下,以求教于方家。 1、课外阅读。《教学大纲规定》:初中学生“每学期读三五本书”。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教学大纲》仅有数量的规定,而并没有列出相应的指定书目。当然,这也许更能体现灵活性,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只要没有统一性,灵活性便会失去意义。我们抓课外阅读措施有三:一是根据《大纲》要求,具体规定每年读4本课外书,并结合教材编制了《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定书目》,初中段课外须读16本书,每本按平均15万字计算,阅读量可达140万字。其次,狠抓速读训练。《教学大纲》规定,阅读速度要达到每分钟500字,阅读速度跟阅读量是成正比的。现在学生阅读量之所以少,是因为阅读速度偏低,一般仅达每分钟200—300字。研究证明,初中生经过训练,其阅读速度可达到每分钟700—800字是完全可能的。我们把速读训练作为提高语文效率的关键来抓,制定方案,科学训练,分段达标。具体要求是:初一,达到每分钟400字,初二,达到每分钟400字;初三,达到每分钟500字;初四,达到每分钟600字。其三,开大阅读课,兼周每班连堂上两节大阅读课。 2、背诵。背诵是最古老的积累方法。养成背诵的习惯,学生会终身受益。柳斌同志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说过这样一段话:“背诵是必要的。唐诗、宋词、一些优秀文学作品,不背一点怎么行呢?”他还举了下面的例子:江总书记到海南大学,到阅览室问学生:“苏轼在海南任过职吗?”学生答不出来。总书记又问:“《赤壁怀古》谁会?”总书记又问;“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谁知道?”没有人能背,总书记就一直背下去。这也是一种素质。有些东西不背怎么行啊。现在学生背诵的东西实在太少,我们应该重视背诵训练。我们抓背诵措施有三:其一,教师示范。要求学生背的篇目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必须要背。其二,编制了《课外背诵指定篇目》,便于教师操作。规定每周背一首课外诗词。这样,初中四年可背诵课外诗词200多篇。如果加上初中段课内要求背诵的93篇(首、段),再加上小学要求背诵的23首古诗,背诵总量要突破300首。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诌。”我们追求的就是这个效果。其三,竞赛激励。每学年开展一次背诵比赛,评选“背诵大王”和优秀指导教师。 3、日记。日记是学生生活的仓库,是学生笔耕的田野,是学生绽放思想火花的天空。作文的量与质具有密切关系,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谁企图仅凭课内作文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那是相当困难的。日记作为一种语文习惯,的确应该强化。既然是日记就应该天天写。我们规定学生每天的日记量为250字左右。坚持四年就是1460篇,写作总量突破30万字不成问题。谁能小看这30万字?汇细流以成江海,水长滴足能穿石。据专家研究,只有写作量突破30万字,才能过写作的质量关。 4、采访。如果说日记是自然状态下的积累的话,那么采访这种形式,便是培养学生有目的、有计划、主动获取素材的一种方法。我们规定学生每月要利用课余时间搞一次采访活动。班级每月要出一期手抄报,用于展示学生采访的优秀文稿。 刘国正先生在考察湖北宜昌市初中语文教改时曾说过:“打个比方说,课内和课外,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只张开一翼,自然飞行无力,只有双翼并举,才能自由飞翔。”作文教学必须树立“大作文观”,强化课外积累,坚持课内课外双管齐下,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单位:山东临淄区教研室;责编:剑男) 相关链接:作文指导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