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罚屡禁不止的背后 ——观《师德启示录》有感 德育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德育论文 手机版


         陕西省佛坪县中学   王宝杰

    教师究竟应该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实在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因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群体,就应该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教育学生时什么方法恰当,什么方法不恰当;对于棘手问题一时想不出辙,也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去探寻,因为我们有一个光荣的称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一个多么崇高的称号啊!本身就说明教育人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工程,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但为什么偏偏就有一些教师在教育学生时采取过激行为而给学生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并频频见诸媒体呢?特别是近日观看陕西省教师继续教育网站《师德启示录》,几位教师体罚学生的手段,更是让人震惊!事件曝光后,着实让人气愤。我们的教师怎么会是这样呢?当社会对这样的教师一片谴责,造成恶果者还被法办之时,难道就没有人想想这类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吗?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老师不管不顾地对学生进行恶劣体罚呢?我们在对他们进行谴责、处分甚至法办之后,难道就不该思考这其中的深层原因吗?

纵观近年来屡屡见诸各类媒体的体罚学生的报道,事件中的老师有品质恶劣的,但也有很多本来很优秀的老师,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前者好理解,后者就让人糊涂了。师德师风教育屡屡失效,说明什么问题呢?笔者以为,我们的教育管理和体制有问题!

    首先,教师准入制度不严。什么样的人可以做教师?德才兼备的人!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师资力量极端匮乏和国家财力薄弱等原因,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只要是愿意做教师的高、初中毕业生,都可以成为教师(民办教师)。九十年代后,情况稍有改观,一些陆续毕业的师范生充实了教师队伍。然而,又由于长期以来,教师待遇较低,教师流失严重,很多做了教师的优秀人才都改了行;同因,导致很多优秀人才继而不愿意报考师范院校,就使得很多师范院校降低了招生门槛。因此,始终不能保障一支稳定的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导致教师队伍良莠不齐。

    其次,不按教育规律办事。对学生不是因材施教,而是一个标准,全体学生必须无条件遵守。这样,就会造成很多学生不守“规矩”,出现这种现象多了,教育的管理者就会给教师施压,教师的心理压力和荣誉感的综合效应,自然而然地会使一些老师产生体罚“违规”学生的心理冲动,以为这样比什么方法都奏效,结果事情一旦发生,恶果无法挽回。

    第三,考核制度严重畸形。很多地方,实行的对班主任及教师的考核之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任何工作都可以量化,都和工资奖惩挂钩,还要和年度评优及各种荣誉挂钩,而这些挂钩,无一又不和学生的表现相联系,学生一旦“犯下清规”,老师就会“损失惨重”,这无形中促使老师在处理表现不佳的学生时产生简单粗暴的行为,造成体罚现象屡禁不止,从而有损教师队伍形象。

    第四,忽视了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品质恶劣的教师,心理自然是不健康的,他们是混进教师队伍的“漏网之鱼”,对这些人,要及早发现,清除出教师队伍。而那些表现本来优秀的教师,为什么也会犯下恶劣体罚学生的错误呢?事实上,这些老师的心理也是不健康的。他们不会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不会处理工作与荣誉的关系,久而久之,心中的郁结越来越深,这种郁结有可能在某次批评学生的过程中爆发,从而导致恶劣体罚学生现象的发生。而这种郁结的根源就是上述二、三点所述内容。我们现在的一些教育管理者,只知道一味地给老师加任务、下指标、搞量化,从来不知道如何关心老师的疾苦和心理疏导,教师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出现心理不健康的老师会越来越多。我们担心师德师风建设会出问题,担心恶劣体罚学生的事件会再发生,结果这样的问题就是屡禁不止。什么原因呢?如此而已!

    第五,教育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也是导致体罚学生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从见诸媒体的这类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出现这类事件就相对多一些。这些地方经济基础更加薄弱,教育投入相对更少,教育者的素质相对较低,上述几种原因更容易在这样的地方复加,出现这类现象的机率自然增加。

    由此可见,师德师风建设的任务任重道远,治理体罚学生的乱象艰巨复杂。如果只是下发几个文件那么简单,那这些现象早就可以绝迹了,因为从中央到地方下发这样的文件还少吗?然而师德师风建设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很快就有一个彻底的转变。当然,我们不能说没有一点改观,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很难保证不会“反弹”,因为各地恶劣体罚学生的事件仍时有发生。究竟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治理体罚学生的现象,从而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呢?

    第一,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2010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温家宝总理今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加大教育投资达GDP4%的目标以还清教育欠账的精神,切实加强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待遇,让教师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并在此基础上,严格教师的准入制度,逐年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充实各类师范院校,做好充实教师队伍的人才准备。同时,对现有的教师队伍在提高其待遇的基础上,加强师德师风的思想政治学习,使其深刻认识到体罚学生的危害性,自觉加强“杜绝体罚,从我做起”的教育观。

    第二,办家长和学生都满意的“大教育”。现在经常的提法是“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这里的“人民群众”多指家长,很少指学生;这里的“满意”多指要能考上重点大学,至少是“二本”呀。即家长认为要能把自己的孩子都送进重点大学的教育才算满意,而不管学生是不是愿意和有这种天赋,如果真考不上大学,再回头做其他打算。学生完全是在实现家长的意愿,哪里有自己的志趣和爱好呢?纵横观天下,这是多么狭隘的做法!什么叫“家长和学生都满意”?那就是要办因材施教的教育。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全能冠军”,我们的基础教育应向“超市化”发展,即家长送孩子到学校选择学什么就像到超市选购商品那样,完全根据自己的特长、天赋和兴趣爱好去决定,然后根据他们的特长、天赋和兴趣爱好去施教,而不必像现在的教育整齐划一、模式化,对于不适应这种教育的学生也是“强摁头吃草”,结果师生矛盾重重,怎能杜绝体罚学生的事件呢?

    第三,各级教育管理者应制定科学的考核机制。不要动不动就和教师的经济利益挂钩。教育自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但就有上级部门制定管理措施时老是用急功近利的方法来要求老师。笔者就经常听到一些文件中对老师采取的是一种近乎威胁的口气:不这样做,评优、晋级不予考虑。根本就不考虑其科学性。还有就是在各种考试中采用下指标的方式,这对老师无疑压力巨大,也是不公平的,影响考试的因素多种多样,为什么只让老师这样的群体来承担这样的压力?更要命的是,这样的指标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年复一年,老师根本就没喘气的机会。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我县今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县长在9月1日检查开学工作和我校领导座谈时竟然说,今后在考核高考成绩优异与否时,要看考上一类重点的学生有多少,而不再看二本、三本人数。此语一出,满座皆惊。唉,这样的“枷锁”不知要套到什么时候?

    第四,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疏导。如果我们的各级教育管理者认为自己制定的管理措施非施行不可,那你就得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疏导。有一些自我调节能力强的老师在这样的压力面前泰然自若,但目前教师队伍中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这种能力的,他们在压力面前可能无所适从,久而久之,心中会积聚起难以排解的郁结,有朝一日就可能在处理师生矛盾时爆发为对学生的恶劣体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当然,不是说上级部门不能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而是说,在制定这些措施时,考虑更全面一些,措辞更委婉一些,还要给予老师其它出路,重视老师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疏导,关心老师生活方面的疾苦;同时,加强指导老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正确看待合作与竞争的关系,组织健康向上的业余文化生活,有效施放工作压力。

    上述措施,第一、二点为根本方法,第三、四点为权宜之计。但前两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所以目前扭转师德师风的“攻坚”方法应放在第三、四点上,坚持“持久战”与“攻坚战”相结合,在逐步治理体罚之风、扭转师德师风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2011年9月13日

 

王宝杰

相关链接:德育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