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这两首诗所蕴含的哲理。 

过程与方法: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金色花》

一、 导入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是母爱的力量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二、 朗读诗歌 

1. 前提:扫除字词障碍 

匿(nì)隐藏:不让人知道。  祷(dǎo)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衍(yǎn) 

2. 朗读诗歌 

    教师配乐范读。 

    学生配乐仿读。 

    朗读指导: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的方法是不同的。 

    例:“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例:“我不告诉你,妈妈。”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 

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三、 感悟诗歌 

1. 教师导语 

    这一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为什么孩子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生:因为他沐浴着母爱。}爱是交流的。小孩子领受着母爱,也想着怎么回报母爱? 

2. 合作学习 

    分组共同研讨下列问题(注:这些问题的提出,是学生在朗读诗歌过程中提出的具有共性的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 

②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 

    (看孩子为妈妈做了什么,就可以理解他的心愿。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③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上文说,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见,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教师参与指导,注重鼓励。 

四、 拓展训练 

    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如涓涓细流时时哺育着我们,现在请同学们用诗歌的语言,表达对母亲的爱。 

    (尝试写诗,教导作指导,进行鼓励性评价。) 

五、 课文小结 

    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为什么孩子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因为他沐浴着母爱。爱是交流的。小孩子领受着母爱,也想着怎么回报母爱?他想到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从孩子对母亲的爱,可以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 

    请同学们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诵读的本文。 

六、 作业 

    背诵诗歌。

 

林晓铃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