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二则》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以虫治虫》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沈括在我国科学史上所取得的显著成就。

2.掌握课文中的常见文言文实词词义,如:“岁”、 “穰”等。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简单用法,如:“之”、“其”、“以”等。

             3.发挥想象,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简短的文言故事。

             4.品味欣赏课文简洁生动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沈括丰硕科学成就,激励他们获取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

过程与方法: 朗读 引导、点拨、质疑  合作、激趣 、想象 、品味 赏析、 拓展。

教学重点:充分发挥想象,将简短的文言科技小品文改编成情节生动的小故事。

教学难点:品味欣赏课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

教学用具: 多媒体及常规用具。

一 子午书简:

 (屏幕展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当我们翻开中国的科学史犹如打开了巨大的 百宝箱,里面装满了世上的珍奇异宝,光辉夺目,粲然辉煌,而其中有一部书却像一颗无比美丽的珍珠藏于其中,这部书的作者及其作品和内容,就隐含在下面这幅对联中,让我们一起走进《子午书简》了解一下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考一考   指名读屏幕上对联并明确其中所隐含的科学家的名字及其科学著作。

沈酣于 东海西湖 南州北国  之游   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 天象地质 人文物理  之学   笔端谈论自纵横。 

看一看 (屏幕上展示出沈括的简单介绍) 

提问:你了解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吗?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下了解。

对于一个人在某个领域足够优秀,我们往往会给他戴上一个某某家的帽子,比如欧阳修是文学家,祖冲之是数学家,赵普是政治家 ,张衡是物理学家,徐霞客是地理学家,华佗是医学家,张骞是外交家,如果我们把这些帽子戴到一个人的头上,你会不会觉得此人足够的神奇 和伟大呢?

更为神奇的是除了这些帽子,他的头上还有工程师,农业专家 生物学博士 水利专家,兵器专家等几顶光彩的帽子。他就是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沈括 ,他的科学著作《梦溪笔谈》被称为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天文 历法 地理 地质等。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一篇科学小品文《以虫治虫》。

读一读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并注意屏幕上的朗读提示。

指名读屏幕展示的字音:狗蝎  大穰  喙  旬日  傍不肯

记一记  在桌子上画一画 写一写容易犯错的字。

指名读课文——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读顺句子,其他同学点评。

全班男女生比读 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读出停顿 ,并且相互做出评价。

二  含英咀华

 译一译:

1 对照课下注释独自翻译全文,遇有疑难的 地方做记号关键字词做评注。(边读边圈点勾画做评注)

2 与小组成员或同桌共同讨论,互相解决疑难的字句。

3小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提出之后全班同学帮助解决,如:“界”  “皆 ” “悉”  “以” “穰”等。

齐读课文——读懂句意

简短的文字却呈现出生动的故事,故事的情节如此生动有趣可谓妙趣横生。

找一找   课文中哪些内容都激起了你的浓厚兴趣?

趣容:

题目: 以什么虫治什么虫?虫竟然也能治虫闻所未闻

情节:一波三折 起伏跌宕 我们为农人担忧也为他们欢喜喝彩

效果: 神乎其神 出手不凡 立竿见影 佩服佩服

灭虫的方式 :究竟以怎样的方式灭的 效果如此神奇

形状 :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虫子 嘴上长有钳 样子如狗蝎子,激发我们的想象。

名字:  耐人寻味 思索再三 爱憎分明 果断做事 原则性强。

齐读课文——读出故事之趣味

品一品  这篇文章内容的生动有趣,源于它的巧妙用字 文意简短之中 却体现丰富的含义 ,那就不妨让我们找出一些巧妙用词来。

妙词:   方   虫灾形势严峻     忽   子方虫来得突然 让农人措手不及

悉   傍不肯功夫厉害   皆   傍不肯灭虫速度快

蔽   子方虫数量多     以   功劳大

温馨提示: 原来 写文章用字关键在于巧, 在于妙, 而不一定在于多 那我们大家在平时的 写作中,可要注意推敲一下用词, 相信你文章的 魅力会倍增。

品读课文 读出妙词之韵味。

三   故事时间 

    讲一讲 :《以虫治虫》为我们记录了一个生动的故事,但这个故事究竟是怎样开始的?又是经历了怎样一个曲折的过程而结束的呢 让我们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把简洁的文字改编成一篇生动形象的故事。

讲述时的要求:声音响亮,表述流畅。

故事情节完整,生动。

展开合理的想象,声情并茂,辅之以动作及丰富的神情动态。

评一评 :评价的要点:

情节的讲述是否清晰准确?

文言词语的意义理解是否恰当?

哪些情节是课文中提到的?

哪些情节是通过想象加上去的?

小插曲: 说到它的样子和名字我们不妨一睹其 虫中豪杰的飒爽英姿, 千呼万唤始出来呀!

先展示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所绘画出的傍不肯的样子图片, 有方正版的 、形象版的、 卡通版的,然后再展示傍不肯的真实风采,肯定学生的合理想象。

指名读课文——读出生动的故事味

四  雕璞为玉

1、学习本文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文字的简洁与优美之重要,不妨学以致用,我们先来对比两组句子,感受对比修改前后语言效果的不同。

(1、 “这学期,我们班来了一位新老师,我们的新老师姓李,我们叫她李老师。我们的李老师中等身材,留着短发。我们的李老师对我们可亲热啦!”

参考方案:  “这学期我们班新来了一位李老师,她中等身材,留着短发,对我们很亲热。” 

(2、“叔叔把我送到家,连屋也没进转身便消失在雨幕中了。我想,我还没来得及感谢他呢,我真后悔自己的反应那么慢。人家冒雨把我送回家,连屋子都没进。这是多高尚的品德呀!难道这样的人不应该感谢吗?我真想追上去向他表示我的谢意,可是他已经消失在雨幕中。上哪儿去找他呢?都怪我行动太慢了。这样做多对不起人家的一片心意啊!叔叔啊,叔叔,你太高尚了,和你比起来,我太渺小了,望着那白茫茫的雨幕,一种敬佩的心情不禁从我的心底油然而升。这就是我敬佩的一个人做的一件值得我敬佩的事。至今想起来还好像是发生在昨天一样,使我难以忘怀。”

参考方案:“叔叔把我送到家,连屋也没进转身便消失在雨幕中了。望着那白茫茫的雨幕,一种敬佩之情从我的心底油然而升。”

2、修改自己最近的一次习作,使文章的语言简洁优美一些。

总结:学习这篇文章,让我们领悟到文字简洁之美,也让我们感受到情节曲折之美,如果大家在阅读中多一点积累,多一点感悟,在写作时多一点斟酌,  多一点推敲,相信我们的文章会因之而亮丽因之而精彩,文章的语言自会如大珠小珠落玉盘…

预设构想:课堂容量较大,如果时间有限,就将修改练习留为作业,让学生课下完成。

附板书:妙词 + 趣容

    

作业: 修改近期自己的一篇习作,并且对比修改前后的效果。

《梵天寺木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文简洁生动的语言,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运用小组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探究文章的中心,赏析文章简洁生动的语言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的成就,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研读课文,探讨人物形象、感知古代的科学成就

难点:积累文中出现的常用的文言词汇,准确翻译课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杭州曾经有一座木塔,名为梵天寺木塔。它名噪一时,但在历史变迁中消失殆尽,如今已经没有了。据史料记载,它始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宋乾德二年(964年)重建。这节课,就让沈括带领我们一起去了解梵天寺木塔重修的经过。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录音,学生小声跟读。

2.学生轮读,教师纠正节奏。

3.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4.分小组合作讨论,结合注释进行互读互译,相互质疑解答,尝试翻译课文。

5.全班交流,老师适时点拔,落实关键字词句的意思。

明确:(1)[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 

两浙:浙东、浙西的合称,相当于今浙江省及江苏省的长江以南、茅山山脉以东地区。梵天寺木塔:始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八角九层,高三十七丈。宋乾德二年(964)重建。这里是指重建时的木塔。钱氏:指五代时割据浙江的吴越王及其子孙。方两三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方,才。级,层。钱帅: (929—988),入宋后封吴越国王及天下兵马大元帅。之:指正在建造的木塔。患:担忧。 

(2)[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云:说。布:铺排。故如此:所以这样。故,所以。如此,这样,指木塔不稳定。  

(3)[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于是就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 

乃:顺接连词,当“于是,便”讲。以:介词,用。而:转折连词,当“但是”讲。初:从前,当初。 

以上是第一层,讲建塔过程中关于塔身不稳定问题,工匠们的认识和实践都未能解决。这里首先交代建塔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以一个“患”字,突出了“塔动”这一主要问题。塔“动如初”,说明了建筑工匠未能解决这一主要问题,因为“塔动”的关键不在于“未布瓦”。 

(4)[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密:暗中,秘密地。使:派。其:他的,指匠师的。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的”。贻:赠给。贻以金钗:即以金钗贻(之),用金钗送给她。以,用,把。金钗,旧时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首饰。问:询问,打听。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因:原因。 

(5)[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啊,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 

此:这,指解决塔动问题。易:容易。耳:语气词,可不译。但:只。讫:终了,完毕。实:使坚实。钉之:钉木板。钉,用为动词,意思是用钉子钉。之,指木板。 

(6)[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 

如;遵照。其:他的,指喻皓的。言:话,言论,指上面喻皓讲的一番话。遂:于是,就。 

第二层,写喻皓采用“布板”“实钉”的办法,解决了“塔动”的问题。 

  “无可奈何”一词道出了大家对解决“塔动”这一难题无计可施,反衬了喻皓很轻易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突出喻皓技术之高。“密使”“贻以金钗”,写出了匠师为解决“塔动”问题,费尽心机,从侧面反映出在当时解决“塔动”问题之难。对这一难题,一个“笑”字写出喻皓的神态,突出了他解决这一问题的轻松。“此易耳”短短三个字,体现了他胸有成竹,技艺高超。“如其言,塔遂定”,一笔带过,用事实说明了喻皓的技艺高超。 

(7)[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胜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 

盖: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因为”。弥束:更加紧密相束。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面。相:互相。联:连接。如:像。 履(旧):走,踩踏。其:那。持:支撑。自:自然,当然。 

(8)[人皆伏其精练。] 

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伏:通“服”,佩服。其:他,指喻皓。精练:高明。 

第三层,解释“塔定”的原因,并写了众人对此事的反应。“人皆伏其精练”,从侧面再次突出了喻皓在建筑方面的高明。

三、研读感悟

1、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梵天寺木塔》记叙了北宋著名的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实钉”来加强结构整体性以解决木塔稳定问题得事。

2、论《梵天寺木塔》中如何表现当时解决“塔动”问题之难?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要点:“动如初”表现建筑工匠的认识和实践都未能解决问题,“无可奈何”一词也写出了大家对“塔动”无计可施。

作用:为后面喻皓轻易解决难题作了铺垫,反衬其技艺高超。

3、《梵天寺林塔》写人着墨不多,却很生动。

“密使其妻”写出匠师怎能样的心态?一个“笑”字透露出喻皓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讨论要点:匠师认为“塔动”的原因是“未面瓦”,“上轻”,可实践的结果让匠师很难堪。为了向钱帅交待而又不失面子,于是“密使其妻”见喻皓的妻子,请求喻皓解决塔动难题。“密使其妻”写出了匠师的难堪和良苦用心,喻皓的“笑”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另一方面表现出他对解决“塔动”胸有成竹。

4、用自己的话说说喻皓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塔动”这一难题?

四、学生讨论,举例说明本文写作特点。

要点:(1)详略得当如《以虫治虫》观突出以虫治虫这一中心,对“傍不肯”外貌、特征、剿灭子方虫的情况介绍比较详细而对“子方虫”为害则一笔带过。

《梵天寺木塔》对如何解决塔动,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作了传神的描写。

(2)生动简洁       如:“方”     “笑”        “密使其妻”

五、知识迁移

《梵天寺木塔》体现了我国古代在建筑技术上的伟大成就,你还能说出我国古代还在哪些方面的科技水平长处于领先地位。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历法著作——《太初历》

演示天体运动的仪器——浑天仪

我国最古老的记时仪器——壶漏

祖冲之和圆周率

六、本课总结

学习了这两篇课文对你有哪些启发,各抒己见。

要点:A:绿色农业   环保     可持续性发展

B:为国家的过去的发达自豪一种责任感,使命感,为使现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而自强不息

 

郝炎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