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儿》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自主阅读课文,做标记; 2.感知课文内容; 3.品味文中精彩语句。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从课文中总结阅读的方法,从而触类旁通应用到考试中去; 2.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乐”和 “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内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1.与柳叶儿有关的童年趣事; 2.“乐”与“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内涵; 3.一些饱含感情的语句。 教学难点 1.饥荒年代的独特的背景; 2.体会那种“苦中带涩”的情感。 教学方法:“七点”教学法,点拨法。 教具使用:多媒体CAI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教师让学生谈谈学生童年时的往事,以激发兴趣。(过去的生活,总会留下一些踪迹。有时看似淡忘,一旦当下的生活情景触动心底的音符,霎时弹奏的乐音定会让你心潮澎湃。那么每到春季,那个打着细卷儿,在暖和的阳光里慢慢舒展的柳叶儿,又会牵出宋学孟怎样的回忆呢?我们今天一起走进《柳叶儿》,去一起感受他那种特殊的情感。) 二、快速阅课文,圈出重点字词。 捋 (luō) 噌噌(cēng) 兀地 (wù) 茬 (chá) 飕飕(sōu) 嚼着(jiáo) 三、“七点”赏读教学法。(重点、探点、难点、赏点、疑点、热点、试点) (一)重点:与柳叶儿有关的童年趣事。 1.文中以“柳叶儿”为线索,记叙了怎样的故事? 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共同明确:以柳叶儿为线索,描写了童年时代,在那严重饥荒的岁月,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抒写了对柳叶儿的特殊的感情。 方法点拨:对于记叙类文章的概括,可抓住五个“W”(“who”“when”“where”“why”“what”)即可。这种方法同样可以用于抓住新闻的主要内容以及通知等应用性文体。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上树爬高 满足表现欲 乐 抢柳叶儿 满足竞争欲 吃柳叶儿 满足口舌欲 2.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是指什么感情?为什么有这种感情?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后回答:“乐”“苦中带涩”,因为柳叶儿曾救过我的命。 (二)探点:作者矛盾的情感。 1.“乐”和“苦中带涩”是否矛盾? 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后教师提供参考答案: 不矛盾,“乐”是因为满足了他作为孩子的表现欲,竞争欲以及口舌欲,是孩子的独特感受,而“苦中带涩”是作者现在回忆起往事时的心中的感受。 2.生活那般艰苦为何作者却感受充满乐趣? 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后教师提供参考答案: 虽然是饥荒年代,但但是“我”仍然不懂得生活的艰难,全家面临的处境,是一种“少年不识愁滋味”。 (三)难点:饥荒年代的独特的背景。 当时人们“饥”“荒”到何种程度? 要求学生寻找相关语句回答: “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干地瓜秧吃完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 “做这样的饭,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 看到太阳,把它当成“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的,全是肉做的。” 教师小结:在这个特殊的饥荒的年代的背景下有这种复杂的感情,还是能让人接受的。 (四)赏点:赏析文中精彩的句子。 教师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有趣的句子,进行赏析。教师可以推荐一句:“于是我拼了命地直吃到肚子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撑得透明……那纸一般的肚皮被弄破,里面肠子会淌出来。”这句话写出了什么?是有意夸张,还是写真实的样子? 这句话不仅写出了“我”吃柳叶儿包子时的贪婪和吃的数量之多外,还表现了“我”饥饿瘦削到何种程度。 (五)疑点:对首段的质疑。 文章开头一段“又是柳叶儿抽芽的季节了。”,这句话中的“抽”字是不是用得不妥,将“抽芽”换成“发芽”好不好? 学生思考交流,探讨,后教师提供参考答案: 用“抽”字不仅能写出柳叶成长的动态,写出了柳叶较大的状态,而正是因为柳叶较大,才与下文“一片片打着细卷儿,……慢慢舒展”相吻合。而用“发芽”却只写出了一个事实,而刚“发芽”的柳叶,视角效果较差,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方法点拨:赏析精彩句子,可以从修辞、内容、情感和结构等多方面进行。 (六)热点:谈谈现在人们吃柳叶儿的做法。 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柳叶儿在“我”生命中的作用,而现在也有许多人吃“树叶”“野菜”,他们的吃与课文中所写的情况是否相同?现在吃“树叶”的做法对吗? 学生可各抒己见,教师可从以下方面进行点拨: 1.少量地吃,有选择地吃,可以丰富营养,提高食欲; 2.现在人们吃时作为美味中的调剂活保健品来吃,而过去是为了生存; 3.从环保的角度来讲是不对的。 (七)试点:当堂仿写。 1.作者在那个饥饿的日子里,看到的太阳“是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的,全是肉做的”,请你结合平时生活情境,想象一下太阳像什么。要求写20字左右的文字。 2. 本文描写了作者童年时代,在那严重饥荒的岁月,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抒写了对柳叶儿的特殊的感情。如果让你以柳树为素材,你准备从什么角度构思呢?尝试写写,并读给同学们听听。 四、教师小结。 在微风中轻歌曼舞的柳叶,让作者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然而今天当作者静静地回忆起那段岁月时,却“苦中带涩”。这种复杂的情感我想同学们在成长的经历中也一定是有的。 五、布置作业。 童年是单纯而又快乐的,然而今天当我们再回首过去的时候,或许会有新的感受,请将这种体验写出来,大家一起分享。 《柳叶儿》说课稿 一、说教材 《柳叶儿》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第二单元从写作体例上说是散文单元,本单元要点是品味、学习散文优美而含蓄的语言,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引起自己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共鸣。《柳叶儿》这篇课文的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给我们我们讲述了关于“柳叶儿”的故事,把人们带入了那个苦涩的时代。学生通过前面散文的学习,已积累了一些关于散文欣赏的方法,而这篇课文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赏析的绝佳文本,在赏析的过程中,我试图帮助学生总结赏析课文的方法。同时通过赏析,唤起同学们对那段困难岁月的关注,体会到过去父辈的艰辛,从而能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二、说学情 初一的学生稚气未脱,比较喜欢听故事,看直观的图片。本设计在“激情导入”环节以及多媒体运用等方面都有所注意,希望能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如果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学生兴致较高,再加之课文文字较为浅显,只要老师做适时的引导,学生应该很容易就能理解和掌握了。 三、说教法 教无定法,而教必有法,《新课标》要求教师不能再在课堂上充当主导者,而是应是学生学习上的同行者,陪伴者。为了让学生有条理地的解读课文,我采用“九点”教学法,就是在组织和安排教学的内容时,将课文内容确定九个互动的“点”,这九个“点”基本涵盖课文内容和形式的主要方面,我主要是想通过这九个“点”极为巧妙地“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极大地“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通过这九个“点”的教学尝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通过对这课九个“点”的定位性动态教学,让学生应该掌握的课文的有关方面,熠熠生辉,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教材资源,最大程度地开掘学生潜能,最大效度地完成教学任务,最大力度地体现《课标》精神。 具体地说我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落实: “激情导入”环节,引导学生讲童年时期难忘的故事,是本着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运用直学领悟和心里体验的思维方法,带领学生进入艺术境界,让课堂成为感知美、欣赏美、品味美、探讨美的自由空间,提高审美能力。“趣点”妙解标题,“疑点”对首段的质疑,“动点”文章尾段的取舍都是对课文形式的解读,我拟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文本,总结解读这类题型的方法,这为以后学生阅读类似的题型找到了自信,同时这也实践了教学目标中的“过程方法”目标。 “重点”“难点”方面主要是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对课文故事有个初步的了解,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同时也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探点”“赏点”是深层体味文章内涵,也是赏析课文的最基本点,即从内容上、语言上等赏析。“亮点”是从着眼于读写,让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好的写作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去,力争学以致用,触类旁通。“热点”谈谈现在人们吃柳叶儿的做法,是让学生各抒己见,张扬个性。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地辩证地看待问题,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说教学程序(见教学设计) 总之,本教学设计,立足于新课标,力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着重培养学生的的听说读写阅读等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陶海保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