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词语和句式导学案高中新课程(人教版)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手机版 | ||||
编写:张太银 【学习目标】 1.掌握词类活用中意动与使动的区别; 2.阅读文言文能准确把握实词的意义; 3.熟悉高中阶段常见的几种文言句式。 【预习导学】 一、背景知识: 文言文以简约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经历了上千年锤炼的古典文学是我们民族精神内涵的源头活水。中学生要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是“言”“文”并重的,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理解,句式辨析等,今天我们就来梳理探究文言词语与句式。 二、文学常识: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一新的意义,并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 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和省略句、宾语前置句、谓语前置句 、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七种句式。 三、整体感知 1.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语音、词汇、语法三者缺一不可,而三者之中,词汇居于首位。古代语言的词汇中最重要的是实词,文言实词的掌握应逐课积累,几年之后,水到渠成,这样才能达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 2.在文言文阅读过程中,我们如果对一些文言句式,尤其是像宾语前置等比较特殊的文言句式如果不熟悉、了解,必然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文言句式,进行梳理和探究。 四、基础知识 (一)文言词语: 我们阅读文言文遇到不熟悉的实词时,如何准确把握这些词语的意义,在这里我们讲一些常用的方法: 1.例:解释下面加点字: ①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眄:( 看 ) (《归去来兮辞》) ②拔剑切而啖之 啖:( 吃 ) (《鸿门宴》) 例①“眄”的含义,根据“目”和“眄”的对象“庭柯”就可知其大致是“看”的意思。例②“啖”的含义,根据“口”,就可知其大致是“吃”的意思。汉字本是具有表意性质,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汉字虽历经演变,表意的功能毕竟没有完全丧失,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 根据以上例句,总结规律1:根据字形推断词义辨别 2.例: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固:( 险固的地方 )(《过秦论》) 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步:( 半步 )(《劝学》) 例①“地”与“固”相对,“地”是名词,“固”也应是名词,解为“险固的地方” 例②“跬步”对“小流”,可以推断“跬步”即为“小步、半步”的意思。 古人行文,往往采用一些字数同、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各句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用同义、反义或意思相关的词,运用了排比、对偶等修辞,对这类句子中的实词,就可利用上下句与之对应的词的意义来帮助判断。这样,就可以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知未知的词性、词义。 根据以上例句,总结规律2:利用结构相似的句式辨别 3.例:(2002年全国高考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A项“竟” 是完毕、终了的意思,“竟死”即一直到死的意思。《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学过“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竟”即完毕的意思。D项中的“结发”在孔雀东南飞中学过“结发同枕席”的诗句,古时候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男20岁,女15岁)才把头发结起来,算是到了成年。根据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相关联想,通过联想可推断词义。 根据以上例句,总结规律3:学会联想 4.例: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收天下之兵 兵:( 兵器 ) (《过秦论》) ②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 端正 ) (《赤壁赋》) 例①中的“兵”。我们可借助成语“短兵相接”中“兵”的意义去试解,可推断出解释为“兵器”之意。 例②中的句中的“危”字,可借助成语“危言危行”很容易推断出是“端正”的意思。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掌握了不少成语,可利用这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 根据以上例句,总结规律4:利用成语来推断词义。 5.例:解释下面加点字: ①故山殊可过 过:( 游览 )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②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鲜:( 少 ) (《陈情表》) 例①“过”搭配对象为“山”,可释为“游览”。 例②“鲜”应和“无”对应,结合上文意思,故为“少”。 语言环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词义我们可以借助语境来推断。 根据以上例句,总结规律5:利用文章语境推断词义 (二)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我们现代汉语常用“……是……”来表示。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司马迁《陈涉世家》) 解析:“……者,……也”表判断,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韩愈《师说》) 解析:“……者,……也”表判断,译为“老师,是用来传道授业解惑的”。 ③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解析:“……者”表判断,译为“四个人是……”。 ④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解析:“也”表判断,译为“项脊轩是原先的南阁子”。 ⑤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刿论战》) 解析:“也”表判断,译为“这作战是靠勇气的啊”。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 例: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司马迁《陈涉世家》) 解析:“乃”表判断,译为“应当即位的人是公子扶苏”。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 解析:“则”表判断,译为“这是岳阳楼最美的景象啊”。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 解析:“即”表判断,译为“就是现在聚集埋在坟墓里的五个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例: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解析:“为”表判断,译文“现在人家正好是刀俎,我们是鱼肉,辞什么呢?”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解析:“是”表判断,译为“问现在是什么世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 ③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辞》) 解析:“是”表判断,译为“共同生活了十二年,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④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解析:“皆”表判断,“是”是代词,这样,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所在的地方到处都是这样啊”。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例: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苏洵《六国论》) 解析:“非”表否定判断,译为“六国破灭,不是兵器不锐利,战斗不擅长,弊端在于贿赂秦国”。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解析:“非”表否定判断,译为“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皮革不是不坚固锋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例:刘备天下枭雄。 (司马光《赤壁之战》) 解析:靠语意判断,译为“刘备是天下的枭雄”。 2.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包含动词宾语前置和介词宾语前置两种。 (1)动词宾语前置 A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所谓否定句,是指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带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代词“莫”的句子叫否定句。在这种句式里,宾语前置于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例:①古之人不余欺 (《石钟山记》) 解析:代词“余”做“欺”的宾语,“不余欺”应调整为“不欺余”,翻译为“古时的人没有欺骗我呀”。 ②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 解析:代词“我”做“顾”的宾语,“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翻译为“从小就供养你,你却不肯照顾我”。 ③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 解析:代词“自”做“信”的宾语,“不自信”应调整为“不信自”,翻译为“邹忌不相信自己”。 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 解析:代词“之”做“有”的宾语,“未之有”应调整为“未有之”,翻译为“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⑤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屈原《离骚》) 解析:代词“吾”做“知”的宾语,“不吾知”应调整为“不知吾”,译文是“你对我不了解也就罢了,只要是我的心确实美好。” 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古汉语中,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它还有“谁、孰、安(什么、什么地方)、胡(什么)、奚(什么、哪里)、曷(什么)”等。 例: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解析:疑问代词“何”做“操”的宾语,“何操”应理解为“操何”,译文是“大王来拿什么东西呢?” ②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 解析:疑问代词“何”做“如”的宾语,应理解为“如何”,译文是“因为跑五十步耻笑跑一百步,那么怎么样呢?” ③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 解析:疑问代词“奚”做“适”的宾语,“奚适”的意思是“适奚”,译文为“它将去哪里去?” ④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 解析:疑问代词“恶”做“待”的宾语,“恶乎待”的意思是“待恶”,译文“他将仰赖什么呢?” ⑤沛公安在? (《鸿门宴》) 解析:疑问代词“安”做“在”的宾语,“安在”的意思是“在安”,译文是“沛公在哪里?” C用“之”或“是”或“之为”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此种情况古汉语并不多见) 例: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 (《师说》) 解析:“之”字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应调整为“不知句读,不解惑”,译文是“不会读书,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前者去请教老师,后者却不去”。 ②夫晋,何厌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解析:“之”字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应调整为“有何厌”,译文是“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③ 惟命是听 (成语) 解析:“是”字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应调整为“惟听命”,译文是“只听你的命令”。也此相同的还有“惟利是图”、“惟马首是瞻 (《冯宛贞》)”、“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 (2)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他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叫做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后。但文言文中也有介词宾语放在介词前,这也是宾语前置。 例:①王问:“何以知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析:“何”做介词“何”的宾语,应调整为“以何知之”,译文是“凭什么知道呢?”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解析:“谁”做介词“与”的宾语,应调整为“吾与谁归”,译文是“除了这种人,吾与谁同归呢?” ③谁为哀者? (《五人墓碑记》) 解析:“谁”做介词“为”的宾语,应调整为“为谁哀者”,译文是“为谁悲哀呢?” ④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 解析:“是”做介词“以”的宾语,应调整为“余以是记之”,译文是“我把这个记下来”。 3.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 例:①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于远近容。(张溥《五人墓碑记》) 解析:“于”字表被动,译文是“那么现在的高官显贵们,一旦犯罪受罚,有的脱身逃走,不能被远近的人所容纳”。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于时拘,于余学。 (韩愈《师说》) 解析:“于”字表被动,译文是“六艺经传都通读学习它,不被时代风气所拘束,向我学习”(2)用“为”“为……所……”或“……为所……”表被动。 例:①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欧阳修《伶官传序》) 解析:“为”表被动,译文是“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身体死了,国家灭亡了,被天下耻笑”。 ②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司马迁《陈涉世家》) 解析:“为”表被动,译文是“吴广平素痛爱下人,士卒大多被他所利用”。 ③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苏洵《六国论》) 解析:“为……所……”表被动,译文是“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人的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3)用“见”“见……于……”表被动。 例: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析:“见”表被动,译文是“秦国的城池恐怕得不到,白白地被欺骗”。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析:“见……于……”表被动,译文是“我确实担心被大王欺骗而辜负了赵国”。 (4)用介词“被”表被动。 例: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张溥《五人墓碑记》) 解析:“被”表被动,译文是“我还记得周公被逮捕”。 ②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 解析:“被”表被动。 ③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行》) 解析:“被”表被动。 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屈原》) 解析:“见”“被”表被动,译文是“诚信却被怀疑,忠诚而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 (5)句意表被动。 例:①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 解析:译文是“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 4.省略句 (1)省略主语 ①承前省。 廉颇为赵将,(廉颇)攻齐,大破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廉颇是赵国的大将,他攻打齐国,大败齐军”。 ②蒙后省。 A、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 译文:“沛公对张良说:‘……您估计我到了军中,您才进去”。 ③对话省。 A、(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称谓)(《庄暴见孟子》) 译文:(孟子)问:“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 B、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 (内容) 译文:攀哙问:“今天的情况怎么样?”张良说:“今天的事非常紧急。” (2)省略谓语 例: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译文:几个人行走,则一定有我的老师啊,选择哪些好的东西而学习它,选择哪些不好的东西而改正它。 ②蒙下文省。 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鸿门宴》) 译文:杀人惟恐杀不完,处罚人惟恐用不尽酷刑。 (3)省略宾语 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得多是代词“之”字。 ①动词宾语省略。 A、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不如趁机好好地对待他,让他回到赵国。 B、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 (《陈涉世家》) 译文:军尉拔剑挺起,吴广站起来,夺下剑而杀了军尉。 ②介词宾语省略。 竖子不足与(之)谋。 (《鸿门宴》) 译文;这小子不值得跟他谋划大事! (4)省略介词 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略。 ①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于)河北战。 (《鸿门宴》) 译文:我和将军合力攻秦,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②试与它虫斗,虫尽靡,又(以)鸡试之,果如成言。 (《促织》) 译文:试着和别的蟋蟀搏斗,都被斗败了,又试着和鸡斗,果然和成名所说的一样。 ③或王命急宣,有时朝(于)白帝发,暮到江陵。 (《三峡》) 译文:有时皇帝有诏命必须火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动身,傍晚就到了江陵。 虽大风浪不鸣之也 5.状语后置句: 在现代汉语里,介宾短语作状语,应该放在谓语的前面,如“比水寒冷”,而在文言文则把介宾短语放在谓语的后面,如“寒于水”。这样的介词常用的有“于”“以” “乎” 等。 例:今王鼓乐于此 译文: 现在大王在这里弹奏音乐. 6.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定语常放在中心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面,起修饰限定作用;而古代汉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词后,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定语后置.形式如下: ① 中心词 + 定语 + 者 求人可使包秦者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荆轲刺秦王》) ② 中心词 +之+定语 + 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 (《石钟山记》) 7.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将谓语提前,起强调作用 例: 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翻译:你太不聪明了. 五、问题呈现 【合作探究】 一、词类活用中,意动与使动的区别是什么? 明确: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是什么,这种主观认识不一定与客观情况相符。如《韩非子》中“智子疑邻”寓言故事: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文中“智其子”中的“智”就是意动用法,意思是认为其子“智”,即认为自己家的孩子聪明。这个失窃家庭的孩子可能聪明,也可能并非很聪明,凭此一点不能作出聪明与否的结论,更不能因此而对邻居家老人产生怀疑。使动用法是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客观上即事实上使宾语发生了某种变化,或者使宾语将要发生某种变化。如:“丰衣足食 ”中的“丰、足”是客观上使“衣、食”发生了变化:使……丰足。 二、宾语前置有哪几种情况? 明确:宾语前置包含动词宾语前置和介词宾语前置两种。 动词宾语前置有三种情况: ①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②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前置 ③用“之”、“是”提宾。 【一课一得】 【积累运用】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以:( 用 ) 解析:“用”和“以”位置相同,“以”的意思不就是“用” (2)卖官鬻爵 鬻:( 卖 ) 解析:“鬻”因与“卖”处在结构相同的同等位置上,就可由已知的“卖”来推出未知的“鬻”的相同的含义。 (3)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应:( 随着,和着 ) 解析:“应”搭配对象为节拍之“节”,“应节”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可释为“随着,和着”。 (4)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幸:( 幸好 ) 解析:表示对方这样做是使自己感到幸运的,幸而、幸好 2.指出下面句中词类活用的字并解释: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小:意动,认为……小 ) (2)不远万里 (远:意动,认为……远 ) (3)鱼肉百姓 (鱼肉:意动,以……为鱼肉。) (4)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使动,使……绿) (5)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使……退) (6)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意动,以……为伴侣;友:意动,以……为朋友) (7)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弱:使动,使……变弱) (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 (从:使动,使……跟从) 3.判断下面文言句式: (1)具告以事 (状语后置) (2)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被动句) (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判断句) (4)秦人不暇自哀 (宾语前置句) (5)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句) (6)彼且奚适也? (宾语前置句) (7)刘豫州王室之胄。 (判断句) (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被动句) (9)项王曰:“沛公安在?” (宾语前置句) (10)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 (11)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宾语前置句) (1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判断句) (13)夫晋,何罪之有? (宾语前置句) (1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省略句) (15)莲,花之君子者也。 (判断句) 4.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唯陈言之务去 (《答李翊书》) 译文:“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 2、吾谁敢怨?(《捕蛇者说》) 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3、不然,籍何以至此? (司马迁《鸿门宴》) 译文: “我凭什么到这样的地步呢” 4、唯弈秋之为听 (《弈秋》) 译文:“只听弈秋的教导”(“唯”译为“只”) 5、唯马首是瞻 (《冯婉贞》) 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事” 6、成语: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译文:“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5.阅读【美文选读】《马伶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趾相错也 相:互相 B.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 迨:等到 C.今日幸为开宴 幸:希望 D.华林部过马伶曰 过:责备 解析:D.前往拜访 【美文选读】 马伶传 侯方域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谱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竞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于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参考译文: 马伶,是金陵城戏班里的演员。金陵城是明朝的留都,祭祀土神、谷神的庙坛和文武百官都在这里,而且又处在社会安定、国家兴隆的时期,人们容易寻欢作乐。那些男男女女探访桃叶渡、游览雨花台的,多到脚趾互相错杂。戏班因技艺高而出名的,不止几十个,而其中最著名的有两个:一个叫兴化部,一个叫华林部。 一天,(有个)新安商人聚合两个戏班举办了一个大堂会,到处招请了金陵城里的贵客文人,和那些艳丽的妇人、闲静文雅的女子,没有不全部会集的。安排兴化部在东边的戏台,华林部在西边的戏台。两边的戏台都上演《鸣凤记》。等到演唱到一半,演唱符合节拍、讲究音律,音调高低快慢、变化很多,都称得上很好。当演到两位相国争论是否收复河套的情景,西边戏台扮演宰相严嵩的演员叫李伶,东边戏台则是马伶。坐着的客人就看着西边的戏台赞叹,有的大声呼喊叫人拿酒来,有的移动座位更加靠近西边的戏台,头不再转向东边。(演出)继续进行没有多久,东边的戏台就不能再演下去了。询问其中的缘故,原来是马伶因(自己的演技)比不上李伶而感到耻辱,已经换衣裳逃走了。马伶,是金陵城里善于演唱的演员。(他)走了以后,兴化部又不肯立即(用别人)替换他,于是竟然停止演唱,而华林部独自著名。 走后将近三年马伶回来了,到处告知他旧日同戏班的人,向(那个)新安商人请求说:“希望今天能为我开一次宴会,招来上次那些宾客,(我)愿意和华林部再演出《鸣凤记》,敬献一天的欢乐。”演出开始,马伶又扮演宰相严嵩登场。李伶忽然控制不住,不觉出声,伏在地上上前(向马伶)自称弟子。兴化部(的名声)在这一天于是大大超过了华林部。 当天晚上,华林部(的人)前往拜访马伶说:“您,是世上杰出的演员,然而无法代替李伶,李伶扮演的严嵩宰相已好到极点,您又是从哪里学来的(演技)而超过他呢?”马伶说:“的确是这样,世上(的演员)无法超过李伶,李伶又不肯(把演技)传授给我。我听说当今宰相昆山人顾秉谦,是严嵩宰相同类(的人)。我跑到京城,请求做了他门下的差役三年。每天在朝房里侍奉昆山宰相,观察他的行动,倾耳细听他的讲话,时间长了就掌握了他的特点,这就是我所拜的老师。”华林部(的人)互相(向马伶)罗列拜别离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他的祖先是西域人,当时还称他为马回回。 侯方域说:真是奇特啊!马伶自己求得老师这件事。他因李伶演技高超,没有办法求得,就跑去侍奉昆山人(顾秉谦),见到顾秉谦就好像见到了严嵩,以严嵩本人来教授演严嵩的人,怎么能不精妙了?啊!羞愧自己的技艺不如人家,而远走千里,做了差役三年。倘若三年还不能学到要学的东西,就还不回来。他的意志如此坚定,技艺的精湛又何须再问呢?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