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要点: 从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方面分析本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从故事情节方面分析了本文的结构,初步认识了老头子这一人物形象。本节课我们从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方面分析本文。 二、亮点欣赏: (一) 本文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但是我们读后并没有感到非常的凄惨,没有让人感到压抑,而是感到写得非常优美,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其中一个原因,是得宜于作者对白洋淀美丽风光的描绘。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关于环境描写的句子,揣摩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的作用。 1、画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四人一组讨论,明确答案。 2、体味下列景物描写的句子。(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 ①他“只穿一条兰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像是“老了的鱼鹰”。 这是形貌的描写,点出老人矍铄干练的内在气质。 ②“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比喻手法,体现出老头子的英勇、干练。 ③“鲜敕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语言清新隽永,柔婉秀美,富有诗情画意。 ④“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拟人手法,把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 ⑤“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里去了。”从这句话里,你能感受到当时芦花荡处于一种什么环境中? 说明当时芦花荡一带处于日寇占领、严密的封锁中。 ⑥“苇子还是那么狠狠的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请你结合上下文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说说“狠狠”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意思是,面对凶暴的敌人,白洋淀的人民威武不屈,努力长高的苇子正好为淀里的抗日军民提供掩护,苇子俨然成了抗日利器。“狠狠”一词形象的表达了抗日军民对日寇的仇恨。 练习处理,随带完成练习三。 (二) 小组讨论: 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的?画出来分析 主人公:老头子。 刻画手法: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神态。 例举: 外貌描写:“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手里拿着一枝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语言描写:“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不怕,他打不着我们!”“我没脸见人。”“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愿意看,明天来看吧!”…… 心理描写:“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 动作描写:集中表现在那一场英雄行为中,……叫鬼子头破血流。 三、疑点解惑: 1、人物性格难点探究:怎样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过于”二字? “过于”有非常的意思,老头子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强。另一方面,确实有过头的意思,大女孩子之所以受伤,跟他过于自信、不够谨慎是有关系的。小女孩子洗脸,大女孩子还警惕一些,老头子却说“不怕,洗一洗吧”,洗脸有响声。老头子以为小火轮上的探照灯照不见他们,事实上探照灯把两个女孩子的脸照得雪白。这些都是他过于自信以致有点麻痹的表现。 “过于自信和自尊”,是老头子性格的核心,他的功与过,都由此生发。(随带完成练习一、2) 2、人物描写艺术探究:这篇小说怎样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非常干瘦,而且不带一枝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是那么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是使敌人的封锁全然落空,保证了苇塘里的队伍得到充足的给养。两个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富有传奇色彩。 四、练习处理(精段阅读): (一)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1.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 2.“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 3.文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 4.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 5.“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加点词“找”用得妙,为什么? 6.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二)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7.选文第一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8.文中加点的“敌人的愿望”指什么? 9.文中划线的句子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性格? 10.选文写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主要表现在什么上?用自己的话概括。 11.请在选文中画出“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语句,并且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2.概括选文的内容 13.加〖 〗的段落对人物进行了什么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特点? 答案: 1.老头子机智地惩罚了鬼子,替女孩子报了仇。 2.“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这里是老头子为了诱惑敌人上当故意装害怕的样子,表现出老头子的机智 3.为后面写水下藏有钩子埋下伏笔。 4.动作、神态描写突出了老头子机智勇敢的性格。 5.用“找”写出了老头子设计陷阱 的巧妙,也写出敌人的胆怯和愚蠢。 6、这里的景物描写意在表明美丽的荷花淀是不容侵犯的,如果有人来犯,必然没有好下场。 7.环境描写,既点明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又为人物出场作铺垫,点明人物活动的场所。 8.防止有人给苇塘的队伍运送粮草等。 9.充满自信的性格。 10.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 11.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每天夜里……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点明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功过都是由这一点发出来的。 12.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及老头子这一英雄形象。 13.外貌、神态;写出老头子老当益壮,充满活力。 五、课文小结: 学完本文,你怎样认识老头子呢? 过(护送小女孩时失误) 过于自信自尊 欲扬先抑 功(平时供给、复仇) 教后记: 韩爱国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