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连贯得体专题练习 高考复习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高考复习指导 手机版


高考命题人撰文对“简明、连贯、得体”作了这样的概括:

1、语言表达“简明”,指能够删掉多余的语句,消除歧义。

2、语言表达“连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

3、语言表达“得体”,指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一般语言表达的分值在6—12分左右。每年都会考到,以简明和连贯的考查为主。

二、分点例析

(一)简明

简明,“简”就是简要,言少意丰,没有多余的词句;“明”就是明白,清楚易懂,没有费解的词句。

第一,要表达必要的信息,使用相应的简练词句,没有多余的信息及其词句。

第二,词句表意明确,没有费解的词句。

第三,根据语境决定详略,没有详略不当的毛病。

1、删掉多余的语句

例如: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顺畅并保持原意,需要删掉一些词语。在删改时哪些词语是必须保留的?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记得在①一次②期末③考试④中⑤,在⑥考完⑦了⑧语文⑨后⑩,我感觉相当不错,兴奋了很长时间。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准确把握语句简明的能力。这道题的材料来自高中学生的作文,语言不够简洁,需要删改。但是,不论如何删改,其中表达原意的词语是必须保留,不能删除的,如“一次”“期末”“考试”“考完”“语文”。

  【必须保留的词语答案】②③④⑦⑨

另外,语言表达勿啰嗦重复。句子如果缺少了必要的成分,意思的表达就会不完整。但如果一个句子里面不断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就会显得累赘、啰嗦,同样也不符合语言表达清晰性的要求。

   例如:

①尽管这部短篇小说的手稿他已经修改了三遍,但责任编辑还是希望要他仔细地再改一改。

②大家都在聚精会神、集中思想、全神贯注地倾听着专家的报告。

③你应当安心养病,康复之后照旧可以继续工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以上三例是同义词语的重复。例①的“希望”和“要”在句中的意思相同,都表示要求对方做什么,可以删去一个。例②中的“聚精会神”“集中思想”“全神贯注”都是指注意力不分散,没有必要同时使用,留下任何一个都可以。例③中的“照旧”和“继续”在句中的意思没有区别,也可以删去一个。

有时不必要的重复会给人啰嗦的感觉,所花费的笔墨也就成了废话。

啰嗦重复的现象并不都发生在句子的主干上,但是当我们对句子的主干有清晰的意识时,这些毛病就比较容易发现。

  理清句子的主干这一要求实质上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把握句子的间架,理清表述的线索;二是辨析句子的其他成分与主干的关系。组织句子的时候,如果注意到这两个方面,就可以防止和改正许多语病。

(二)消除歧义

歧义,就是有不同的理解。如“开刀的是他爸爸”,一者可以指“爸爸是医生”,一者也可以指“爸爸有病了,要开刀”。

下面6个句子,哪几句表意明确,没有歧义,分析一下有歧义的句子,可能有哪几种意思,并说说怎样改动表意就明确了。

①他终于想起来了。

②从14世纪末至18世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先后震撼了欧洲。

③王老师这个学期要去语言学院上课。

④几个学校的负责人正在里面商量这件事呢。

⑤他知道这件事情不要紧。

⑥小王叫他叔叔。

解析:②句没有歧义,其余都有歧义。分别解说如下:

①一个意思可能是“(躺够了)他终于想起床了”,另一个意思可能是“(想了半天)他终于回想起来了”。这句话在口语中不会有歧义,是第一种意思时,“起来”一定重读,是第二种意思时,“想”一定重读而“起来”一定轻读。

③一个意思可能是“王老师这个学期要去语言学院教课”,另一个意思可能是“王老师这个学期要去语言学院听课”。尽管一般说来王老师教课的可能性要大于听课的可能性,但也不能排除王老师进修听课的可能性,因此表述时还应注意避免歧义。

④一个意思可能是“几个不同学校的负责人正在里面商量这件事呢”,另一个意思可能是“同一个学校的几个负责人正在里面商量这件事呢”。可以通过选用不同的量词来排除歧义,第一种意思说“几所学校的负责人”,第二种意思说“几位学校的负责人”。

⑤一个意思可能是“他知道,这件事情不要紧”,另一个意思可能是“他知道这件事情,不要紧”。应标明停顿的地方,以消除歧义。

⑥一个意思可能是“小王叫他的叔叔”,另一个意思可能是“小王管他叫叔叔”。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没有歧义的说法。

(二)连贯

连贯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每年都设题,或是选择题,或是简答题。占3—6分左右。

1、话题要一致

话题一致,是说主语或陈述对象要一致。要围绕中心去说明、描写、叙述。

例如: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句是( )

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________ 从床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

A.妈妈找了好久,最后才发现他,

B.但后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

C.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了,

D.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

原句的陈述对象是“小明”,A、D两项主语是“妈妈”,衔接稍欠紧凑;C项前半部分的主语是“小明”,后半部分的主语却偷换成了“妈妈”,不通。只有B项用承前省主语的被动句法,保持了叙述角度的一致,句意顺畅。

上述情况也不是绝对的,如果后一个句子的主语与前一个句子的宾语一致,类似“顶真”,则不仅能衔接紧凑,而且能使话题更突出。

2、句序要合理

句序的合理性是指语段内部的句子排列顺序根据语意的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当然,句序的排列是有一定规律的:以空间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以时间为序,按时间的先后发展变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因到果,由现象到本质。

例如: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春夜,一轮晕月映着灿烂的垂樱,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园山夜樱花。我早就神往于这般美景了。这天,我赶到园山公园的时候,还见不到月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仰望着月,月俯视着花,瞬间,一切都陡然静止下来,在这清丽的天地间只有月和花。

①近景是一株身着淡红色盛装的垂樱树

②远景是暮色苍茫的东山

③山顶上渐渐发亮,月亮悄悄地升上淡紫色的夜空

④地上竟然没有一瓣落花

A.④①②③ B.①④③② C.②①④③ D.①②③④

这一段文字叙述了月亮的变化(时间)以及眼前所见景色(空间),从“还见不到月亮”之时所见的“远景”到“近景”再到“地上”,视角从上到下;从“暮色苍茫”到月亮升空,时间在向前推移,因此答案为C。

3、语言的衔接和呼应

(1).前后衔接,语脉贯通

上下文要注意一致,前后协调。

(2).对应全面,过渡自然

句子之间要前后照应,句中成分要彼此兼顾,过渡时要有必要的话语,这样才能使语句不矛盾,不脱节。问答照应。设问句中,有问有答。如果问句中有两个问题,则答句要兼顾两个问题作出正确回答。答非所问、一概否定或一概肯定,都会造成语句不连贯。

3.指代清楚,衔接紧密

在语段中代词使用得当,会使上下文衔接紧密;而指代不明或指代落空都会使语句不连贯。

(三)得体

1、称呼的不得体

复习语言得体类试题首先应熟悉一些习惯用语的含义和用法,如谦称和敬称、自称和他称、褒义和贬义、口语与书面语,等等。还要考虑说话的外部语言环境——场合、对象、时间。最后还要考虑文体特点,如工具书、演讲稿、个人书信等。举例如下:

(1).称呼要得体。

    一般称对方的父母,叫“令尊”“令堂”;称对方的儿女,叫“令郎”“令爱”;称自己的父母为“家父”(或“家严”)“家母”;称自己去世的父母为“先考”“先妣”;问年龄大的老人为“高寿”。

(2).书面语与口语不一样。

    书面语一般用于正式场合,严肃公正;口语比较随和、轻松。下面一些专用语要注意:“教祺”是信函中致敬语,用于对教师的祝愿。“祺”,是吉祥、福气的意思。“钧安”是信函中致敬语,用于对上级或尊长的祝愿。“钧裁”是请求上级或长辈作决定时的习惯用语。“谨启”表示恭敬地陈述。“届时”是到时候。“莅临”,亲临、到,含尊敬意。

(3.)说话要看对象。

    无论书面语,还是口头语,一定要根据交际的对象,调整表达方式,否则就会闹出笑话。

(4).说话要看场合。

   人与人的交际场合,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有庄重和随便之分。在正式的场合,尤其是大会发言、演讲、辩论,说话就必须严肃、认真一些。

(5).说话要看时间。

    再好的话,如果说得不是时候,也同样是不得体的。

(6).转述不是简单的重复。

   对信息的转达要在不失本意的前提下因时、因地、因人而变化。如:老王说“明天请小张到我这儿来一趟”,小陈第二天向小张转达就应该是:“老王请你今天到他那儿去一趟。”

2、词语使用的不得体

3、应用文中的不得体

例如:

王力教授:

为了办好刊授大学,吸收全国更多的自学者参加刊大学习,搞好自学,决定聘请您担任刊授大学顾问,盼望今后能得到您更多的关怀、帮助和支持!

读这样的邀请信,实在使人啼笑皆非。用语文明得体,除了要懂得礼貌原则和常见用语之外,还应该注意语气。语言不仅表达意思,还同时表达感情。“同义结构”的“同义”实际上是“近义”,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言语形式所传递的语气和感情是不同的:

a.劳驾您打听一下。(客气)

b.帮我打听打听。(随便)

c.请帮忙打听一下,好吗?(商量)

d.你替我了解一下。(正式)

e.尚望代为了解。(书面形式,婉转)

不同的语气,交际效果是不同的。下面的不同表述方式,在现实生活中随时都可以遇到:

a.请等一会儿,我把事情办完就来。

b.不行,我有事,来不了。

c.急什么?没看我正忙着呢?

4、传统文明用语得到重视

说话写文章要看对象,还要注意尊称、谦称和习惯用语。在称呼对方亲属时,多用“令”字冠首:对方的父亲称“令尊”,对方的母亲称“令堂”,对方的兄弟称“令兄”“令弟”,对方的儿女称“令郎”“令爱”。谦称自己的亲属,比自己大的用“家”字冠首,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严”“家尊”“家君”;比自己小的称“舍”,如:称自己的弟妹为“舍弟”“舍妹”,称自己的侄儿为“舍侄”。这就叫做“家”大“舍”小“令”外人。

一些传统的而现在仍在用的文明习惯语也应记住。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说“请包涵”,请人帮忙说“劳驾”,请人给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扰”,向人祝贺说“恭喜”,求人解答说“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说“失陪”,托人办事用“拜托”,赞人见解说“高见”,看望别人用“拜访”,宾客来到用“光临”,请人勿送说“留步”,欢迎购买唤“光顾”,归还原物说“奉还”,对方来信叫“惠收”,老人年龄称“高寿”,问人姓名说“贵姓”,答说己姓先说“免贵”,称人住处叫“府上”“贵府”,称自己住处为“敝处”“寒舍”。

得体用语:一是敬称:令尊、令堂、令爱、令郎;高寿、贵庚;拜托、劳驾;斧正、正腕、拙作等。二是谦称:免贵、贱内、寒舍等。

 

刘学志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