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教案 (苏教版高二必修四)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了解柳永其人及其词作风格; 

2.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 深刻体会《雨霖铃》的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深刻体会《雨霖铃》的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法; 

3.点拨法。

教具

PPT课件、朗读flash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徜徉于诗的园林,我们的心灵之谷还回荡着李白“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的铿然之音、杜甫“万里悲秋常做客”的苍凉之叹、李后主“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情。今天,我们又将在这瑰丽的园子里摘取另一朵奇葩----雨铃霖,并把我们关注的目光投向一个“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杰出词人---柳永。(板书标题) 

二、柳永简介(幻灯片展示)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他通晓乐律,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是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对北宋词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和影响,对后来的说唱文学和戏曲也有很大影响。柳词在宋元时期流传最广,相传当时“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跟歌妓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酌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这些歌妓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所传诵的一首,被称为“宋金十大曲之一”。本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三、解题

雨霖铃原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 

  马嵬兵变后,杨贵妃缢死,在平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戚雨沥沥,风雨吹打皇鸾的金铃上 

  如《明皇杂录》里写道:“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这也便是词牌《雨霖铃》的来历。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当然,后世作《雨霖铃》之人颇多,柳永是最著名。

四、整体感知

1、下面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大家朗读一下这首词。(学生自由朗读) 

2、叫一生学生读,教师点拨。

3.播放《雨霖铃》,让学生在音乐中体会这首词,并谈谈观看后的一个整体感受。、 

(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觉得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

明确:哀婉、悲伤、凄清。(板书)

4、学生齐读。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律,并且注意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分析课文 

1、设置问题,整体把握文章 

(1)本文写了什么?(内容) 

(2)本文抒发了什么情感?(情感) 

(3)本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技巧) 

2、分别找出上下阙中的有关意象和情感的词语。 

3、分析上阙词句。 

4、分析下阕中的著名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一)具体分析 

1、分析上阕的情与景的关系,重点鉴赏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写景抒情诗的最大特点是“情景交融”,俗话说“相见时难别亦难”,在作者笔下,一景一物,一举手一投足,无不饱含着离别的无奈和伤感。大家讨论一下,试以上片为例,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写景(选择什么意象)来准确传情的。

上阕: 

意象:蝉、长亭、雨、兰舟、烟波、云气 

作用:渲染凄清意境,烘托人物感情。 

逐句分析:学生分析后总结

例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开首三句,简单看,只是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然而细心留意,景物特点:“蝉”是“寒”的,特指是秋后的蝉,秋有萧索感爱,而蝉在凄凉急促地鸣叫,傍晚时分让人有落寞之感,更兼雨后带凉意。再看词人,一个“对”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动作可能是“呆”对着长亭。这样,这里的景已不是单纯的景物。一阵骤雨过后,景色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界呵!可见这里着重的是在酿造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先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打下情感的基础,以增强下面抒写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这句要读得凄凉、落寞。 

例二: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两句是实写不忍别离又不能不别的情况。“都门”是指汴京门外。 “帐饮”是说搭起帐篷请行人吃酒,古人离别饯行离不开酒。“无绪”是当时心绪非常不安,不知所措的表现。这六个字明显地写出地点、动作和情绪,是高度压缩的精练的写法。“留恋处,兰舟催发”,是说正在留恋不舍的当儿,舟子已经催促他出发了。从“催发”中可以看出他们多么依依不舍。从这种依依不舍的情况中也可以更清楚的看出上句的“无绪”是已经达到了“黯然魂销”的程度。这里要读得泪眼朦胧,难以割舍,不忍放手。 

例三: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进一步刻画两人难舍难分的形象。在这时候,真是纵有千言万语也给喉咙噎住说不出口了。只有紧握着手,泪眼相对而已。这一形象的刻画,看来似很简单,实则是情感的集中表现,是很真挚动人的。这句要读得“哽咽”欲哭,欲言又止。 

例四:“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想到从此天各一方,心情更加暗淡,移情入景,水色天光便披上了阴影。这句要读出苍茫、孤独味来。 

学生齐声朗读一遍,加深学生对情感的把握。

*学习下阕,重点鉴赏典型诗歌意象。 

2、下阕字字珠矶,句句含情,很多句子很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同样是写景但下阕词人写到了一些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典型意象,如酒、柳、风、月等。

例一:“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分析: 起笔紧承上阙的“念”字推展开去,泛论离愁别恨,自古如此。再用“更那堪”翻进一层,突出当秋而悲。这样,作者把自己的感受作为普遍意义提了出来,丰富了主题,同时也呼应上文,点明“冷落清秋”,再次以情景交融来渲染,情意更浓。作者驰骋想象,并运用以情带景的写法,唱出了传诵一时的名句。 

例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分析: 从呼应上阙来看,“酒醒”遥接“帐饮”,尽管“帐饮无绪”然而借酒浇愁,依然酒醉,于是借“酒醒”而设问,倍增惆怅。从以情带景来看,顶承“念去去千里烟波”,景色原本暗淡,悲凉的心情随着星斗的推移而加深,倍觉孤寂;从意境上看,推想与好朋友分手后,在今夜酒醒的时候,扁舟空空,情景凄清,只看见岸边的杨柳随着晓风在飘拂,一弯残月,孤零零地挂在梢头。此情此景,妙在寓情于景,意在言外。“杨柳”、“风”“月”这些本是自然界的景物,不少文人曾予以特殊意义, “杨柳”就成了送别的象征;古代行人的于黎明时分踏上征程,送别也在这个时刻,因而“晓风残月”更见依依惜别之情。作者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词,酿造意境,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更能展现微妙的心理活动,挑动读者的心弦。 

    作品铺写到这里,似乎已经词绝意尽,然而作者却宕开一笔,思绪又转入新的境 

例三:“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这一去,一年又一年  (即使是) 良辰好景(也该是)形同虚设 

应: 该。良辰: 美好的时辰。 

例四:“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就算是有多少深情密意,又(能)跟什么人诉说 

千种: 极言其多。风情: 深情密意。 

分析: 作者进一步推想到离别之后惨不成欢的情景,深沉地感到“相见时难别亦难”,如此离别,即使有良辰好景值得欣赏流连,可也等于“虚设”,而千种情,万种意又能向谁倾诉呢? 然后以“此去经年”的孤寂冷寞来收束整首词,既突出了前景渺茫,又表露出余恨无穷的哀怨。 

(二)写作特色: 

1、这首词以冷落的秋景作衬托,精心刻画难分难舍的惜别场景,进而想象别后的离愁别恨,层层铺写,情景相生。作为封建时代的文人,自伤身世,慨叹自己不能作生活的主人,抒情尽管真实,而情调未免凄怆;对现实尽管忧愤,而意志未免消沉,这是受时代局限的反映。 

2、上阙重点在记别,下阙重点在怀人,前后呼应,浑然一体。作者善于运用铺叙手法在前后呼应对照中逐步深入。下阙想象部分与上阙的写实部分有一定内在联系。由“寒蝉凄切”想到“酒醒何处”,由“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暮霭沉沉”想到“晓风残月”,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何人说”, 表现了双方深挚的感情。 

六、总结: 

    作者在词中写了自己的真情实感,通篇层层铺叙,写景、抒情都用白描,形容细致,让双方的内心感情都尽情表露,不同于含蓄取胜的手法。这是适合多数市民欣赏趣味的,他们一听就“入耳酸心”,以获得感情上的充分满足。 

    全词以“离情”为线索来贯穿全篇。以时间而论,先点出“秋天”,后点出“傍晚”,再想到“今宵”,又遥想到“经年”,不管时间怎样变化,处处都是只写“离情”。以空间而论,从送别都门的“长亭”,到暮霭沉沉的“江上”,到“晓风残月”的远方,空间转换,仍然不离写“别情”,从而使全篇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主题突出。 

 

伍悦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