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一、由《我的中国心》导入 上一学期我们一起学习了《歌词三首》,其中有一首《我的中国心》,大家还记得吗?这首歌很多同学应该都会唱的,这首歌表达的是思念祖国、思念家乡的感情。如果一个人离开家乡很久,又很远,时间的流逝、高山大河的阻隔,会磨灭他的这种思乡之情吗?——这,就是萧乾先生在《枣核》里所要告诉我们的。 二、 预习检查 1、标上拼音或写出汉字。 枣核( hé) 蹊( qi )跷(qiāo ) 掐(qiā)指 殷(yin)切 玛(mǎ ) nǎo(瑙) 衣dōu( 兜 ) 嫣(yān )红 山坳(ào) 匀 ( yún ) 称( chèn ) lí( 篱 )bɑ( 笆 ) 卵(luǎn )石 喏(nuò) 2、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① 用拇指掐着别的指头来计算。 (掐指一算) ② 比喻老年人所剩的日子不多了,随时会死去。 (风烛残年) ③ 故意地玩弄花招,使人莫测高深。 (故弄玄虚) 3、填空,积累文学常识。 萧乾:出生在一个汉化了的蒙族贫民家庭,现代着名作家、翻译家、记者。原名萧秉乾,曾用名萧若萍。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二战期间,曾作为《大公报》的记者,奔波在西欧反法西斯战场上,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特写报道。主要作品集有:《篱下集》、《栗子》、《 人生采访》等。着作选编为《萧乾选集》(六卷本)。 4、主题感知: 本文记叙了作者在访友中解开友人珍爱生枣核的疑团的过程,反映了同窗美籍华人深厚的民族感情。 三、理清课文线索、结构 1、课文的题目是《枣核》,请同学们看看课文中有哪些地方直接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 课文中有三处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这三处分别是:第一段,带枣核;第三段、托(枣核)在掌心;第七段,种枣树。 由此可见,“枣核”是这篇文章的线索。 2、那么,围绕枣核,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 索枣核(1)、见枣核(2-4)、说枣核(5-10)、议枣核(11) 四、合作交流 1、分析思乡的心理活动 ⑴ 这位友人不远万里,再三托付“我”带去几颗普通的枣核,她想做什么呢?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这位友人想在自己的家园中种下一颗枣树——因为他思念家乡。 ⑵ 那么,我们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位老人思念故乡呢?(读第七自然段后找关键字词、句) 第七自然段中“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等词语就集中表达了这种思乡之情。 2、分析思乡的表达方式 ⑴ 同学们有没有因为探亲、旅游等原因而离开过家的?离开家后,时间稍长一点,会有什么感受?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这种感受? (学生各抒己见) ⑵ 这位老人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她做了些什么?她还急切地想做什么?(读8——10段后回答) 这位老人亲手栽了垂杨柳、种了睡莲、堆叠了假山,还想再种下枣树。 ⑶ 老人的花园里既有垂柳、睡莲,还有北海,还即将种下枣树,老人何以这样不辞辛苦,不嫌麻烦?而且老人已到了风烛残年,到哪年才能看到枣树长大?有种枣树的必要吗? 老人是把思乡的感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寄托在这几颗看来普通平常的枣核上,真是满园景色,满园乡情——这就是老人表达思乡之情的独特的方式。 3、总结 (1)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想告诉我们一点什么呢?(用文中的话回答)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⑵ 教师小结: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透过这位友人,作者看到的是整个华夏民族对故土的依恋之情。而且,这种思乡之情也正是爱国之情的具体体现。 第二课时 一、 探究写法 1、这篇文章,表现的是海外友人的思乡之情,为什么却以“枣核”命题?而且就这么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从内容上看,枣核形象生动地寄托了思乡之情。 从结构上看,枣核又是本文叙事线索。 从写法上看,以小(枣核)写大(思乡之情)。(感受生活,要由表及里,做深入的思考;反映生活,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来加以表现,有时不妨就用一个小小的物件,以小见大) 2、本文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的原因还有什么呢? (提示:本文开始写朋友要枣核,为什么不马上写出原因? 两人相见后,作者为什么不写明要枣核的原因? 为什么要在写去朋友家的途中所见,写朋友“家庭事业都如意”后才写出要枣核的原因?) 作者围绕枣核多处设置悬念,紧紧扣住读者心弦,引人入胜,使全文波澜起伏,摇曳多姿。 二、品味语言,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 1.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托,是手掌或其他东西向上承受物体,;“托在掌心”,似乎是在感受枣核的力量,显得珍惜。 2.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你就明白啦!” 本意是故意玩弄花招,使人感到高深莫测。这里贬词褒用,意思是卖关子,不肯直说,表现了“那股调皮劲”,描写了同窗得到枣核时异常高兴的情态。 3.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过旧历年是炎黄子孙的文化传统,“一”过圣诞,“就”想旧历年,用“一……就……”的句式强调了旧时同窗游子思乡之情的浓烈和深沉。 4.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 字面意思是没有发展前途或没有志气。我国传统的说法是“好男儿志在四方”,同窗思念故乡,所以说自己“没出息”。其实怀念家乡是一种崇高的民族感情,说自己“没出息”,正反映了同窗思乡心切,是同窗苛责自己的谦词。 ”三、联想、赏析 1、除了文中提及的通过布置家乡味道的环境来寄托爱国思乡之情外,你认为海外游子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寄托爱国思乡之情呢? 带故乡水、故乡土,过家乡传统节日,保留家乡习俗等。 2、古往今来,我们人类有着许多崇高而美好的情感,思乡爱国是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在这方面,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给我们保留了众多的优美诗篇,请同学们联想一下:在我们课内外还读到过哪些表现思乡爱国这一主题的作品? 杜甫的《春望》、辛弃疾的《破阵子》、余光中的《乡愁》、黄沾的《我的中国心》等。 板书设计 枣 核 萧乾 索枣核——用途蹊 见枣核——如获至宝 寄托切切思乡之意 说枣核——为解乡愁 表达深深爱国之情 议枣核——民族之情 杨戎生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