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词中的江月意象 (教师随笔)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手机版 | ||||
[内容提要] “江、月”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两个古老的意象,常常被作为具有象征性的景物在诗词经常出现,易于引发起人们习惯性的联想和固定情绪。由此可见,这两个意象的抽象意蕴是理性思索积淀的结果,是理性思维结果的形象化表现,带有深刻的文化原形积淀色彩。本文重在揭示苏轼诗词中,“江、月”意象在理性之外更具深度和普遍情理的抽象性、有更丰富深厚的意蕴内涵的特点及其原因。 [关键词] 江 月 理性 理性色彩及特征 苏轼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在初唐文学天空中张若虚曾诗意的追问过宇宙的永恒起始。李白也一边唱着“大江茫茫去不还”,一边“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感慨“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就是“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也会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而悲秋,因《月夜》而猜想“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足见“江月”是伟大诗人共同青睐的“尽意之象”。同样,作为宋代文学大家的苏轼也曾这样表述自己的人生观:“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作为宋代文官制度下的知识分子,苏轼既对人生有着超脱的认识,又尽忠职守于自己的社会价值使命。所以他的诗词作品中唱和酬答、现实生活场景描写之作甚多,但也不乏一些即景抒怀、思念亲友或孤独处穷的诗作来表现他心灵深处的情感波动。这类作品中“江月”意象多次出现,含意深刻。本文试图以这几类诗词为主要考察对象,并联系全部诗词作品中的相关内容与历史上其他著名诗家作品中的“江、月”意象进行比较,探讨苏轼诗词中“江、月”意象的特色。 一 (一)“江”意象 江水作为一种千古长流的客体,具有顺势而流、绵延不断、亘古长存、一去不返的特点,直观切近、形象的体现了事物运作递进的单维与连续性。因而每每被中国人用来联想与表现时间、机缘、功业乃至年华、生命的不可复返性,使人在怀古悼今、怀旧自伤的不尽感慨中生发出对生命、爱情、事业等价值追求及其不如意的无限惜憾感喟。而作为幼慕贤良、少怀壮志的苏轼,满怀一腔建功立业的热忱、满腹救国的计策谋略,渴望有所作为,但却一生屡遭谗害,抱负不得实现,壮志难酬,只能颦眉蹙额、喟然长叹;加之宦途坎坷,长期奔波在外,仕途失意的苦闷与漂泊异乡的思乡念亲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苏轼一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对“江”的广泛经历、关注,加上作者心中源源不绝的苦痛与江水绵延不断的特点相契合。所以作者就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滚滚逝去的江水。那么“江水”自然就成为消解诗人心中悲苦的因素了。苏轼笔下的“江”意象内涵主要分三类:(1)作为被作者主观情绪所浸染的自然客观景物。杜甫有《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其中“江山”是两个泛称意象“江”与“山”的组合,只是作为背景画面的自然景物,却带有春天清新、明快的色彩,明丽而富有生机。。而苏轼写道:“江月照我心,江水洗我肝。端如径寸珠,堕此白玉盘。我心本如此,月满江不湍。”①诗中对江与月的客观描写,正是苏轼此时心境的写照。苏东坡在海岛住了三年,遇赦还朝,虽经多年贬谪,但自问光明磊落、清正端直,心与江共清,情与月共明。像这类以客观的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心境的诗作占了苏轼江水意象的大部分。如《河满子 湖州作,寄益守冯当世》,起首句“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中的“江汉”在这里泛指国家的山山水水,又进一步表示动荡不安的岷、峨一带,已政局太平如江汉澄清一般,反映了作者一种欣然开朗的心情。“情”是人类最大的困惑,也是人类存在的最大理由。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讲这又是一种情理的表达可见,苏轼诗中的“江”意象不仅仅是自然的写照,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折射,江水在诗人笔下,更多的时候被赋予丰富而深邃的象征意义。具有理性色彩。相比之下,苏轼诗中的“江”比杜甫诗中的“江”更具深度和情理普遍的抽象性。(2)象征漂泊之意。漂泊是在广阔的的空间中的无根的游荡,历经旅途的艰辛,便会相思和怀念。古代交通不便利,江水又难以跨越,所以江水是一种阻隔,滔滔流动的江水,恰似离别之人连绵起伏的别情相思,无穷无极。所以“江”常常是一个连结乡思和离愁的象征意象:杜甫的《绝句六首》其六:“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诗人将“江”和“月”组合,将有意识之渔人与无意识之鸟儿的表现相比,进一步渲染了思乡之情。鸟尚如此,人何以堪?情感悲切而真挚。苏轼在被贬海南途中有“孤城吹角烟树里,落月未落江苍茫。”面对苍茫的江水,身处孤城凄凉的号角声中,他向子由既描述着自己的处境,更是表达着自己遥远而无边的乡思。还有苏轼在《临江仙·送王缄》中写道:“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之好在,孤客自悲凉。”送别的惆怅、悼亡的悲痛、政治的失意、乡思的愁闷交织在一起,词人无法释怀,只能将心中的凄苦洒向江水,让江水消解心中的苦闷。他的情感表达则含蓄、深沉而不露痕迹。漂泊又是在漫长的时间中无依的游历,更能体会到时间的无情。“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江”意象是许多英雄、士子人生经历的见证与象征。杜甫晚年“老病有孤舟” ②、“江边更转蓬”③漂泊天涯的创作生活中,“江”意象更是成了亲密的伴侣。他的名作《旅夜抒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其中作为漂泊之象“沙鸥”衬景的“大江”在月夜中泛着惨白之光,更添漂泊无依之感,又何尝不是滚动着多少人生的曲折和辛酸呢!苏轼也有相同的感受。他年近半百被贬黄州时有著名怀古之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大江东去,代表时间巨流的无情流逝,带走了千古的大好岁月,也带走了千古的英雄人物。作者借此感叹岁月匆匆流逝。作者面对滚滚东去的大江,触景生情,一下子就将思绪在上下几千年、绵亘数千里的宏大境界中展开,于浩渺的时空框架中发出人生短暂、功名虚幻的感叹,把自己人生挫折的懊丧引向高远之处。整首词所表现的人生哲学虽缺乏激烈抗争的力量,却也反映了苏轼不甘沉沦的高傲性格。虽然“人生如梦”但他“一樽还酹江月”,还是会执著于自己的信念,甚至一醉又何妨呢!这里苏轼诗词中的“江”则明显比杜甫诗中之“江”更偏于哲理意味。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它更多的是一种历史长河的象征,也是一种永恒的不可逆转的宇宙规律。作者在感慨、承认之际,不无一种被动无奈的伤感。而杜甫诗中的“大江”最多只是一种景物深沉的呈现,没有苏轼的“大江”多意味蕴含的深度。再如《词·南歌子》:“卫霍元勋后,韦平外族贤¨¨¨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3)与官场相对的闲散、清淡的山野生活状态、或人生仕途。这类意象反映了苏轼思想中的道家思想成份。如“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有田不归如江水”(《游金山寺》),对这种生活的描写是作者人生仕途失意时的感受与心境在诗词中的反映。综合以上四点来看,苏轼诗词中的江意象内涵与江水波澜起伏、绵延不断的形态特点相关联。江水波涛起伏的变化正是苏轼一生宦海浮沉的形象写照,江水的绵延不断恰似苏轼长期漂泊异乡而萌发的浓浓乡思,“怎一个愁字了得”。所以不能完全超脱的苏轼就将自己一生的坎坷起伏、悲欢离合都寄于江水,让它“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二)“月”意象 千古长存的月亮,从其特征来看,无论人们身处何地,看到的月亮相同;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月亮的阴晴圆缺,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月亮亘古如斯,跨越时空,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因此月亮常常引发诗人的哲理思考。所以月亮在诗人的笔下虽也常表现为自然月的属性,但更多的时候却被赋予了丰富而深邃的象征意义。和其他诗人一样,一生宦海浮沉、漂泊异乡的苏轼咏月、望月、赏月、问月,与月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作品中的月意象的内涵主要有以下三类:(1)“我寄愁心与明月”,千百年来“明月”也成了文人骚客失意时表达孤独寂寞心态及寻求慰藉与解脱的最佳对象。李白在《月下独酌》中将这种孤独处境中的精神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视月犹人。尽管“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但他所追求的最终还在于达成一种永志难忘的精神契约:“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作者于崇拜孤独和拒斥孤独的精神矛盾中创造了一种人月共舞的“心理神话”。苏轼《西江月》有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云遮月本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苏轼却以此隐喻奸人当道、排斥善类,流露出词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愤,有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孤光”是此刻诗人心境的写照是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苏词之“月”已染有“我之色彩”,是诗人人生感触的反映,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寄托,而并非纯客观写景。”“月明被云妨”这一自然之景,恰与作者在朝中被排挤的处境相吻合,所以作者借此抒情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一种理性思索的结果。儿苏轼被贬儋耳时却有《和陶杂诗十一首》其一曰:“我从海南来,幽绝无四邻。耿耿如缺月,独与长庚晨。此道固应尔,不当怨尤人。”虽被贬野外,处境幽绝,却不怨天尤人。“耿耿”一谓心地光明,二谓忠心不改。历经坎坷至岭外归来,东坡还有“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次韵江晦叔二首》)之表白。此处“孤月”不是自然界之孤月,而是东坡自我孤独“不合时宜”的形象写照。他的这份孤高澄明面对浮云世事更显出胸襟之坦荡。与李白的矛盾相比苏轼更多的是坦然地坚守。这是他理性而有独立士气精神人格的一种体现。 (2 )“明月千里寄相思”,这是月亮带给我们最平常的一种启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号称“东方乡情曲”的《静夜思》中国人多半幼时便耳熟能详。“床前明月光”是一个天上光明客不请自来的造访,不请自来自然会生疑,这即是诗人不失赤子之心的天真和敏锐之处。疑月为霜,心境自然是一片晶莹 、清凉。就为人月相得、思通千里准备了一处清明虚静的心理机制。于是在举头低头之间,人与月产生瞬间的精神遇合,进而激发了一种具有永恒魅力的回忆,那是对童年时代故乡明月的回忆。瞬间的直觉,达到了精神深处的永恒。这就是李白脱口而出,却令人百代传诵的奥妙所在。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们更不陌生。这首词是中秋月夜作者怀念弟弟而作,感情极为细腻缠绵,婉转深切而令人回味无穷。中秋之夜,面对自己心慕已久的知音——高悬于空的明月,作者免不了举杯相邀。敬酒寻问之际早已神往。但理智告诉作者“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起舞弄清影”般潇洒快乐呢?然而那颗高洁的灵魂总是孤独地清醒着,不能入眠。为何?一是人间天上“此时相望不相得”的执著于理想之情,二是“何事长向别时圆”的念弟之情,所謂“万水千山总关情”。然而“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作者便劝自己“不应有恨”。因为他明白“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观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进而从大自然中得到慰藉与启迪,消释了人生苦恼。在理性的高度予至亲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深挚而永恒的祝福。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李白诗中的“月”天真、空灵,来则来已,不声不响,于宁静的永恒中承载着你我的情感成长历程。苏轼词中的“月”则更具丰富的永恒形态。是“明月几时有”的静态永恒与“月有阴晴圆缺”动态永恒的统一体。这是作者思考的结果。所以苏轼的“月光世界”更多呈现出一种理性的冷静。它的丰富性则体现了作者坚强的意志力极具包容性的宽广胸怀和旷达的人生观。而李白的“月光世界”则是纯洁自然的宁静。再有苏轼怀妻之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明月夜,短松岗。”阴阳两隔,深沉的怀妻之情,只能靠明月传达,正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3)以月写人的品格。《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夜阑风静欲归时,唯有一江明月碧琉璃。”这里,明澈如镜、温婉静谧的江月,既象征友人为人高洁,也象征他们友情的纯洁深挚。由此看来,苏轼的心灵似乎沉浸在一个澄碧晶莹、纤尘不染的月光世界里。月亮,作为一种象征形式,会唤起人们苍茫浩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意识及其广大空间的人生喟叹。所以,月意象的出现,会使审美意境显得虚静澄澈、雄浑高古。而苏轼正是视这种境界为自己的理想的艺术审美境界。因此,就不难理解苏轼于月光中坦露心扉,视月为知己了。 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大江和那高悬于天际的明月,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上关注着苍生的冷暖,见证着一起起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它们的永恒多意正与苏轼多情而又旷达超迈的个人审美艺术世界相契合。明月的高洁 悠远象征了他超脱绝尘的艺术审美理想。奔放汹涌的江水则象征了他豪放的性格及热情于人生的执著。这两个意象的普遍性及其包容的丰富性典型的概括了苏轼旷达、多情的一生,同时也显现了苏轼诗词中江月意象偏于理性这一特点。江月意象常常被作为一种“现成思路”来使用。所谓“现成思路”即:自然界中具有某种特征的景物,会引发起人们习惯性的联想和固定情绪,见诸于文中便成为具有共通性的意象。可见,我们经常所使用的这两个意象的抽象意蕴是理性思索积淀的结果,是理性思维结果的形象化表现,带有深刻的文化原形积淀色彩。苏轼将自己仕途的失意、羁旅怀乡、人生感悟寄托于经过长时间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积累,已经成为了固定情绪和习惯性联想的程式化意象——“江月”这样的客观事物之上,足见其诗词中江月意象偏于理性色彩。 这种理性思维的形象化表现形成的意象所具有的理性,是人们所共有的,具有普遍性。在这一点上,苏轼的作品与其他作家的作品没有什么大的不同,但由于作家所处的时代、经历和性格追求不同及个人风格上的差异却造成即使相同内涵的意象在表达出来后却各具特色。苏轼诗词中的江月意象具有深度和普遍情理的抽象性,有更丰富的深厚的意蕴内涵,从表达上看更含蓄。 由上,可明显看出,苏轼诗词中的“江、月”意象,除了具有“江、月”意象一般性象征意味外,更多的带有较浓的理性哲学色彩。究其原因,下文将从苏轼个人思想心路历程和时代的历史特征两方面来谈。 二 (一)苏轼诗词中“江、月”意象具有的极强的哲学理性色彩和他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根源有密切关系。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夹在新旧党争之间,多次遭贬甚至自请外任。他经历过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的人生辉煌顶峰,也有被贬黄州、儋耳等蛮荒之地的贫苦、孤独和辛酸。多次的宦海沉浮,使他处惊不变、一切坦然,达到了随缘自适的境地。便有了“八年看我走三州,月自当空水自流”④的平静及“莫教门掩夜,坐待月流天”⑤ 的旷逸。进一层,苏轼于早年在自己思想体系中融存的佛道思想也时刻为他在潜意识中印证着人生的真幻,促长着他超脱于人生悲剧的平静理性。苏轼早期就接受了佛道思想的濡染。而真正潜心读佛书识佛理则是在被贬黄州后。苏轼自小即会心于庄子,常谓人生如梦幻如雪泥鸿爪,经大挫折之后入于佛禅的大省察之中也是情理中事。然而他学佛只是为自己找“洗心、安心”之法,并不执意于“信”与“不信”。只是取佛理于人生思考,以求得对人生真谛的大彻大悟。彻悟后便进入一种虚净湛明的状态,心如止水与物相接而入于道,达到物我为一之境界。用到“江、月”自然而然的就展示出其深层的哲理色彩,而不仅仅是它们表层感性形象所牵动的情思。 佛家所追求的那种澄明静澈的心境也是美的一种形式,是孕育诗歌极好的温床。自古禅趣哲理诗也是诗歌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苏轼在学佛的过程中也不免受其影响,使自己的诗词作品染上禅味的哲理色彩。尤其是“江、月”这样的意象。“江”属流水类意象,它的奔腾不息是时间与事物运转的永恒形式;月的“阴晴圆缺”也是一种周而复始的永恒性表现,这是此两个意象的共通之处。佛家也有以月喻禅之传统,如“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为一月摄”等。所以苏轼也有“仰观江摇山, 俯见月在衣”(《和陶归园田居六首》)的悠然和“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与毛令、方慰游西著寺二首》)的平静。他这里的“江、月”具有的理性则是一种对人生意趣的活参顿悟。 (二)作为宋代的文坛领袖,苏轼诗词中“江、月”意象具有的理性色彩不免又有着时代的历史意味。宋是唐繁华落尽后一个沉思的时代。它从盛唐生命丰富多彩的广度转向人们心灵内部去探索生命的深度。此时的知识分子处于“三教合流”、理学勃兴的哲学思潮中,长于理性思考,注重志节气概。多敢于在针锋相对的积极干世中坚持原则、不以升沉为荣辱。这是宋人对待官场之浮沉的典型心态。是一种直面苦难打击的强勇态度,一种理性与冷静的隐忍,一种生命的能力与主体意志表现。也正是这种处忧患困厄以兀傲雄强而又平和静定的健康心态所显示出的卓然超拔人格风范,将宋代的“江月”刻入后代人心中,创造了辉煌的宋文学。此时的“江月”给人更多的是一种深沉、苍茫的哲理美,而不似唐“江月”般温婉圆润的自然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相比,其中的“江月”则更多承载了深沉的历史人生矛盾,少了张诗中“江、月”朦胧梦幻般的美和生气勃勃的青春气息。虽然两首作品中都有人生一瞬与江月永恒的对比,哲理层面的深层扣问。但张诗中只是一种轻烟般的惆怅,而苏词中则是识破人生真谛——人生如梦大悲怆后的沉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的大江不再仅仅是奔流的河水,同时也是历史长河的代名词。“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也不仅仅是江水、明月,更多的是它们所蕴含的存在的永恒性。一个天上,一个地上;一个是理想的安慰象征,一个是现实人生的历史。这便是苏轼诗词中“江、月”意象披有时代理性面纱的很好例证。这种“理性”是一种独立绝世的士精神文化人格的体现。 可见,苏轼的这种理性一方面是在宋那个历史朝代中人生经历的一种积淀,另一方面是他以聪颖的天赋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圆融。是一种不为尘世情景所系,亦无所忧惧刚正坚毅独立不倚的境界,即“天地境界”及由此而形成的旷达人生观。 综上,苏轼诗词中的“江月”意象一方面自然显现了宋代文学清冷崇理的艺术特色,另一方面深化了“江月”意象在哲理层面表情达意的功能,丰富了其在审美领域的内涵,生动充分体现了苏轼文化人格的“天地境界”。其作品中显示出的旷达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宋代黄庭坚等的旷达之作便是师从这里。而且,人们提到苏轼,脑中多是一种旷达的乐天才子形象。他与自然同一万物共朽的超世心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出世态度,绝世独立的士精神文化人格,无形中为你我树立了处世的榜样。对于苏轼这种旷人生观的认同,也是本文另一目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让我们在宁静的月光下,感受着生命长河的律动,且畅饮各自的人生之酒吧! 注释 ①苏轼《藤州江下夜起对月赠邵道士》 ②杜甫《登岳阳楼》 ③杜甫《寄贺兰话》 ④苏轼《次韵徐中车一首》 ⑤苏轼《至真州再和二首》 参考文献: 1、苏轼:《苏轼集》 国学网——苏轼研究 2、《苏轼诗词集》 3、《苏轼诗词中的月意向研究》 新浪网 4、《论李白诗歌的月亮意象及意蕴》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5、《思乡的明月——浅论李白〈静夜思〉的明月意象》 6、《流水无情亦有情——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水意象》 7、《浅谈水意象在中国现代诗歌中的衍变》 8、《苏轼的飘逸与旷达》 9、《意象欲出,造化已奇——中国语文教学中诗歌意象的解读》 10、《粗略谈谈中国古诗词中月亮意象的象征意象》 11、《唐诗名篇赏析——杜甫》 12、《禅宗哲学象征》第九章 佛学研究网 曹雅莉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