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简介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手机版


一、诺奖得主

写过《浮士德》的歌德,写过《西里西亚织工》的海涅,写过《格林童话》的格林兄弟,写过《魔山》的托马斯·曼……德国涌现出的杰出作家,就像黑格尔、尼采、康德这些哲学家一样多。当然,其中还包括赫尔曼·黑塞。最近,一套黑塞文集在国内出版。

也许多数人对黑塞并不了解。1877年他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中,因为忍受不了学校的压抑氛围而漫游各地。早年他属于浪漫派,曾想成为一名诗人,第一个创作高峰期中的作品几乎全部是田园式的抒情小说和流浪汉小说。

同茨威格一样,黑塞也是在一战后受到了现实的冲击,在尼采和心理学家荣格等人的影响下,开始在精神层面探讨人性话题。《荒原狼》《玻璃球游戏》等代表作均在这一时期完成。这些作品轰动欧美,为他赢得了194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黑塞中、晚期的作品特别注重对人物心理的分析,这在《荒原狼》中体现得极为明显。这部小说发表于1927年。一个自称“荒原狼”的人,本来抱有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但面对充满物欲、腐朽的现实,面对军国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充斥的社会,他陷入了孤独、痛苦的精神危机之中。评论家认为这部小说恰好是当时矛盾重生的欧洲社会的写照。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经济崩溃、道德堕落,人们所表现出的无奈、惶恐在主人公身上集中爆发了。意识流的娴熟运用让这本书的写作技巧深受好评,托马斯·曼甚至曾认为,它可以和《尤利西斯》相媲美。

二、最后的骑士

1946年,二次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尽,人们对德国法西斯的憎恨还未稍减。就在这年的11月,原籍德国。后入瑞士籍的德语作家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因“在悲剧百出的代里,极为真挚地属守天职,成功地握起了为真正人道主义而战的武器”而获得当年诺贝尔文学奖。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黑塞的小说每经一次战争便风行一次。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稍迟的70年代越南战争后,都曾出现“黑塞热”,使黑塞成为当今国际文坛上出版和研究得最多的作家之一。

黑塞出生在德国南部施瓦本地区一个叫卡尔夫的小镇。父亲和外祖父都是传教士,曾长期在印度传教,他的线亲甚至就出生在印度,因而黑塞自幼在浓厚的宗教气氛下长大。

黑塞不同于一般的孩子,他从来不曾想成为任何种类的大人物,而是希望成为一个魔术师,可以躲藏在隐帽下替人们做好事,可以“使死人复活”,“让苹果在冬天生长”。这种天生的浪漫气质,加上黑塞整个青少年时代所汲取的精神营养,使他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世界观。

黑塞“从13岁就明白自己要就是成为诗人,要就是什么都不是”,但父母要求这个自幼显示出艺术天分的孩子学习神学。15岁的黑塞被迫考入了毛尔布隆重神学院,但不到半年就逃了出来,以自杀使得父母不敢再加干涉,顺其自由发展。他当过学徒工、书店的小伙计等,一面谋生,一面阅读和写作。后来他回忆这段生活时说;“在我16岁至20岁期间,不仅用许多纸张写满了我最初的诗歌习作,而且在那几年中几首读完了一半的文学史。”1898年,21岁的黑塞自费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浪漫主义之歌》,接着又发表了散文集《午夜后天小时》,却都未能得到公众承认。及至1904年,黑塞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得》问世,在德国引起轰动,获得包恩费尔德奖金,才奠定了他作为一个作家的地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黑塞挺身而出,发表了《啊,朋友,不要这种腔调》的反战文章,触怒了德国军国主义者,遭到他们御用报刊的围攻,使黑塞家庭失和,又失去生活来源,几乎精神失常。在他发表的小说《德米安》里,就揭示了一个青年人由于反战而被视为叛国,产生了心理分裂的痛苦。

1923年,黑塞放弃了德国国籍,尔后发表了长篇小说《荒原狼》、表述了一代知识分子走投无路的精神苦闷。

1942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激战正酣的时刻,黑塞完成了自己最后一篇小说《玻璃球游戏》,提出了教育救世的理想。

战后的几年内,黑塞获得了多项大奖,除诺贝尔奖外,还有“歌德奖金”、拉贝尔奖金和德国图书和平奖,被誉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个骑士”。

1962年8月8日,黑塞在听完莫扎特一首钢琴协奏曲之后,与世长辞。

三、热爱黑森林的作家

业 绩:原为德国著名小说家、诗人和散文作家,因反对战争有家难回,有国难返,后定居瑞士成为瑞士公民。1946年以瑞士人的身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盖尔特鲁特》、《罗斯哈尔德》、《德米安》、《草原狼》、《死亡和爱好》、《东方的旅行》、 《玻璃球游戏》。短篇小说集《克尔帕》,诗集《浪漫主义之歌》、《午夜后一小时》。

生活情趣:热爱家乡的黑森林,厌恶社会的冷酷和虚伪。

益寿格言:在抗争中获得心灵的解放,在山水中消除精神忧虑。

养生食物:新鲜蔬菜,牛肉,水果。

四、反抗精神枷锁的斗士

赫尔曼·黑塞,笔名艾弥儿·辛克莱,20世纪德国著名的小说家,1946年他以瑞士人的身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黑塞于1877年7月2日出生在德国南部卡尔夫镇,他的家乡在著名的黑森林附近。黑塞从小生活在高山流水之间,自然的风光陶冶了他的性情,黑森林的景色在他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他感情丰富,幻想长大了当一个诗人,用自己的笔写出那古老的、美丽的、有关黑森林的传说……。但是,他的父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新教的牧师,自认为世界上惟有像他那样的圣职才是最高尚和纯洁的,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也成为高尚、纯洁、有信仰的人,因此他固执地确定赫尔曼长大之后必须成为牧师。1891年,15岁的赫尔曼,在父亲的命令之下,被迫进入了玛尔布隆神学院去当一名上帝的追随者。可是赫尔曼的兴趣全不在那儿,眼前阴森严厉的神学院和僵化枯燥的宗教学与黑森林的美丽与变幻、与心中的愿望相差实在太远了,僵化的经院教育,摧残着他的身心,赫尔曼决心逃离出去,无论如何得离开这个该诅咒的精神监狱!在他入学半年之后,一个漆黑的夜晚,他一个人偷偷地溜出宿舍,躲过守夜人的耳目,爬过围墙,消失在黑暗之中。可是赫尔曼一个身无分文的少年往哪里去呢,在外面流浪的他终于被警察抓住了,他被送回到狂怒的父亲面前。

回到家的黑塞,以沉默对抗父亲,父亲丝毫不顾他的想法与感受,一意孤行,再次命令他返回神学院去。黑塞对改变父亲的主意不抱任何希望,他绝望了,最后,他使用了唯一的、也是他认为最有效的武器--自杀。要么将失去儿子,要么让他自由,老黑塞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同意黑塞的要求,让他脱离神学院,进别的学校。这一段经历,对这位未来作家的印象和刺激太深刻了。15年之后,赫尔曼·黑塞创作了一部以揭露精神枷锁的教会学校如何摧残青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天真感情为主题的长篇小说--《在轮下》--来发泄他早年的愤怒。

离开玛尔布隆神学院之后他仿佛像出笼的鸟儿进入广阔的天空,他贪婪地吸收着新鲜的空气。黑塞进了康施塔特文科中学,未待毕业,他又因为受到校方的歧视而辍学。1894年,17岁的黑塞携带着简单的行李,只身来到科隆一家钟表厂里当学徒,不久后又转移到德国西南部内卡河畔的蒂宾根城一家钟表厂里当学徒,从此他踏上了独立谋生的道路。他一边辛勤工作,一边刻苦自学。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他整日沉醉在书的海洋之中。莱辛、歌德、席勒、海涅,这些伟大而光辉的名字伴随着那些令人激励的作品,不断地涌向这位年轻的书店伙计。德国人引为骄傲的大文豪歌德对他影响最为深刻。

1899年,黑塞在巴塞尔经营书店,同年他出版了两部诗集《浪漫主义之歌》和《午夜后一小时》。诗集继承了19世纪德国浪漫派的传统,内容多是怀乡、孤独、感伤和梦幻,以及对未来的渴望。语言清新,情调缠绵,有浓重的唯美倾向。

1904年黑塞出版了他的成名作,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从当学徒开始,直到1904年黑塞用了整整10年的时间,进行创作上的酝酿,也正是从这部作品起黑塞逐渐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化。

《彼得·卡门青特》是一部描写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彼得·卡门青特,一个有才华的音乐家,由于忍受不了社会的虚伪和冷酷,怀着绝望的心情离开城市,回到家乡,在纯朴的乡民和大自然的怀抱中寻找安慰。这是黑塞发自内心之作,实际上卡门青特的经历和观念都是作者亲身的体验。

《彼得·卡门青特》出版后,得到了社会的好评,为黑塞赢得了声誉,于是,他就将书店转让给别人,移居到僻静的盖恩豪夫乡间,过着恬淡,安逸的农村生活,一心一意搞起创作来了。黑塞写出了长篇小说《盖尔特鲁特》(1910)、《罗斯哈尔德》(1914)和短篇小说集《克尔帕》(1915)。这些作品都是以小城镇的日常生活为背景而写成的,富有生气,真实而深刻,除描写主人公在社会中的孤独和心灵的艰难历程之外,还以诙谐的笔触勾勒了某些小市民的庸俗嘴脸。这表明黑塞已经完全把握住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使自己的作品成为社会生活的出色反映。他还创作了许多诗歌、散文和小说,参加了一些杂志的编辑工作,撰写了大量文学评论。黑塞如他作品中的主人公一样,摆脱了社会的虚伪和冷酷,投身到自然的怀抱中,得到了心灵的平静。

几年后,他的家庭出现波折,身体也受到疾病的侵袭,他的内心渐渐失去了平静,陷入孤独和绝望中。现代欧洲的文明和哲学使他厌倦和困惑。1912年35岁的黑塞结束了8年的乡居生活,离开德国到印度旅行,以"寻求东方的智慧"。返回欧洲后,他迁居到瑞士首都伯尔尼。

怡人景色抚平心灵的创伤

不久,人类空前浩劫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顷刻间,美丽的欧洲大陆成了血肉横飞、枪林弹雨的战场。黑塞积极投入了和平运动,他发表了著名的反战文章《啊,朋友,不要这般腔调》,呼吁和平与理智,抨击沙文主义思潮。为此他成了好战分子和不明真相的人们的攻击对象,受到谩骂和污蔑。有家难归,有国难回,同时他也得到了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真挚友谊。当时,罗曼·罗兰在瑞士度假,因反对这场战争回不了祖国。两位作家的祖国成了敌对的双方,而他们成了亲密的战友,因为他们同时站在一个立场:正义的立场上。

第一次大战期间,黑塞遭受了多种精神痛苦,除了不被理解,回不了国之外,黑塞尚在德国的患病的妻子和小儿子无法进行医治,接着他的父亲又病死了,家庭最终也破裂了。这些刺激造成他精神上的紧张和纷乱,他被送进了济桑附近的疗养院休养,在那里他与当时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心理学治疗专家卡尔·G·容(1875-1961)结成了挚友,黑塞从卡尔那里接受了精神分析的观点,并把这些写进小说中。在《德米安》(1919)这部长篇小说中,那个自信的主人公德米安,想通过自我努力来改变忧虑的现状,但他的精神却只能部分地存在于梦中。小说影射了当时充满着动乱的德国,在德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使作者在欧洲大大地出了名。

《德米安》出版后,黑塞离开了伯尔尼,选择了瑞士南部的蒙他格罗拉作为永久的居住地,并在1923年获得了瑞士国籍。蒙他格罗拉气候宜人,风光迤俪,在这山清水秀的地方,热爱自然的黑塞仿佛鱼儿得水,鸟儿归林,他很快消除了忧虑,恢复了活力。在40岁时他开始学习绘画,他善于把诗情和画意结合起来,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绘画不仅能陶冶性情,抒发情感,而且是一种轻度体育锻炼。自然风光使他思想清净、情绪稳定,绘画又使他得到适当的运动,黑塞在身心两面都表现出健康的生机。

1922年他发表了长篇小说《席德哈尔他》,黑塞将这部小说献给在第一次大战期间结成深厚友谊的罗曼·罗兰。这是一部抒情性的小说,作者以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早年生活为基础而写成的,叙述了出身于显贵婆罗门的青年席德哈尔因为厌恶周围环境离家出走,最后成为苦行僧在佛教中才得到精神上的解脱。小说结尾,表现出浓厚的中国道家思想。这部作品在印度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被译成12种印度文字广为流传。此后,黑塞以浓厚的兴趣开始钻研中国的宗教和哲学,特别是《老子》和《庄子》。他的研究所得在以后的作品中有所表现。

"心灵的自我经历",这是黑塞用以发掘人们的感情上的细微差别和对于在心理学上的内倾与外倾之间矛盾的研究结果,他强调了人类自然属性的两重性,并把这一见解贯穿于他的全部作品之中。长篇小说《草原狼》(1927)是黑塞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描述一个名叫哈勒尔的作家在德国魏玛共和国时代的经历。哈勒尔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作家,他反对战争,厌恶虚伪,因而受到社会的冷遇。他感到灵魂深处充满矛盾,就像一头有着半人半兽性格的草原狼。通过哈勒尔的精神危机,暴露了时代的弊病,反映了中产阶级在忍受现实的压抑和本能的反抗这两者之间的情感上的冲突。德国作家托马斯·曼曾经称赞这部小说在政治敏锐性、运用德国浪漫主义手法和心理分析方面,是一部出类拔萃的作品。此后他又创作了《死亡和爱好》(1930)和《东方的旅行》(1932),前者是一部描写有智力的苦行者的作品,它包含了信念的建立,这是肉欲主义的艺术家拯救自己的最有效的形式;后者是一部关于朝圣者的神话式故事,宣扬了基督教中高贵的主题。

1931年黑塞着手写作《玻璃球游戏》,作者在写作时苦心琢磨、字斟句酌,历时13年,在二次大战中脱稿。小说于1943年在瑞士出版,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在他的祖国第一次印刷发行。《玻璃球游戏》是黑塞一生中最后一部也是最长一部小说,是他文学创作的高峰。小说假托发生在几个世纪以后的未来世界,实际上作者所写的就是19、20世纪的德国社会。主人公克乃希特原是一个象牙之塔培养出来的精神贵族,他最初潜心于艰深的玄学探讨,后来在现实和有智力的学者启发教育下,认识了历史的本质,回到现实中来,用教育来拯救人类的堕落,并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全书着意宣扬教育万能的思想,寄希望于教育对人类的净化作用。并在幻想中,编织了一幅未来社会的乌托邦景象。《玻璃球游戏》主题深奥玄妙,作者把传统的欧洲文化与古代东方的文明(尤其是中国的庄子、老子的哲学思想)掺杂在一起,呈现着十分复杂的思想倾向。在艺术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使用,使这部作品成为色彩繁复、令人费猜的玄妙之作,西方文艺批评家对它进行过长期的探讨和争论,至今众说纷纭。克乃希特在黑塞的笔下是一个敢于冒险的,在人道主义的感召下前进的人物,这也是作者所信仰的人的两重性的再次探索。

黑塞在学习老庄哲学的同时,也学到了"寡欲、清静、无私"的养生之道。他在清静中调养身心,使思想平静,无忧无怒,身体也日益健康。

1946年,黑塞"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1962年8月9日,85岁的黑塞在他的第二故乡瑞士蒙他格罗拉病逝。

黑塞是一个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作家,他被称为"德国最后一个浪漫派的骑士",他的作品被译成数十种文字在各国广为传播,60年代中期,黑塞的作品在美国、日本先后成为畅销书,继而风行欧洲。

五、人文的捍卫者

刘永木

欧洲19世纪初期科学上的发现,冲击人文思想,浪漫主义随之兴起,成为当时的主流,人们转而注意深奥不可测的大自然,收集民间歌谣、童话,进而创作“艺术童话”(Kunstmarchen),生活因诗人的想象力而变得更加多彩多姿。

大约一百年后,20世纪初期科学工业的进步更是日新月异,人类的物质生活享受,达到前所未有的丰盛。然而,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不是欢娱和幸福,相反的,科技结合了物欲,带给人类空前的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让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和诗人作家重新反省人类文明将何去何从。

人生的低潮·写作的高潮

这正是1919年赫尔曼·黑塞来到堤契诺(Tessin)的心情写照。此时他刚结束战俘辅导中心的工作,天天面对战争及苦难的日子刚告一段落,时代灾难的震撼仍在心头澎湃,另一方面,他也面临自己的家庭支离破碎,妻子精神崩溃,因而迫切需要一个可以安顿身心的地方,以便思考及创作。于是他离开了伯尔尼,来到瑞士南方、靠近意大利边境的堤契诺。一到此地,他便爱上了这个山间美景,创作力得以发挥,遂在此地完成许多重要的作品,例如:《流浪者之歌》、《荒原狼》、《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等,这时他声名鹊起,同时享誉全球。

除了长篇小说的创作,黑塞同时也致力于小品文与诗,以抒发观感,这些文章,正收集于《堤契诺之歌》这本书里。堤契诺四面环山,湖水清澈,四季分明,但天气变化快速,难以捉摸。在这里,黑塞有充分的机会观察大自然;他一有空便背上画架,描绘树林、葡萄园、农村。万物均有灵性,他一边作画,一边与万物对话,希望借由这种心灵的沟通,能与万物合而为一,于是,老树、山岩均成为他的挚友。他以这种唯心的大自然观,将自然视为研究或驾驭对象的科学。

黑塞是反现代文明、反荚的,在他眼中,美国正是现代文明的化身。他在堤契诺过着隐士般的生活,创作之余和农人、村夫闲话家常,欣赏他们的质朴。堤契诺的居民作息一如远古,时间在此似乎停滞不前了,黑·塞的思古情怀油然而生,流露于笔尖,因而想起德国文学史中著名的浪漫诗人艾兴多夫,仿效他唤醒酣睡于万物之中的诗歌,同时,他也回十乙起施蒂弗特,学习他体会隐藏于万物形体之下的神性。在堤契诺,黑塞的创作真正继承了德国文学的浪漫主义,因而世人称他为“新浪漫主义者”。

理性与感性

黑塞企图超越理性,因而创造了“艺术童话”,《鸟》便是这种动机之下的作品。在一个外观看似神秘的叙述架构中,哲理.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而逐渐呈现于读者眼前,谴责人的贪婪已达极点,也正因贪婪,人在宇宙间孤苦无依。

这些新浪漫主义的心态,将堤契诺看成一个乐园。细心的读者将会发现,黑塞仿佛是中国文学中的陶渊明,堤契诺好比桃花源。事实上,黑塞对中国文化也是有相当认识的,在堤契诺时他完成的小说之一——《克林格梭尔的最后夏天》,是他自身成长的故事,书中的克林格梭尔(即黑塞)便将自己比拟为杜甫。然而,无论黑塞多么充满浪漫情怀,多么向往一去不复返的仙境,理性思考依然主宰着他;他引用艾兴多夫的诗,正是他自己心境的写照:

匆匆,啊,安详时分瞬间即至

我也将随之歇息,头上

美丽、孤寂的森林簌簌作响

即使在此地,我仍是陌生的异乡人

这正是黑塞这匹愤世嫉俗的荒原之狼所渴望的,而,唯有大自然可以怡然自得,人依然被排除于自然之外。“即使在此地”尤其说出作者心中的惶恐——原本以为来到堤契诺便能以大自然为家,能融于草木万物之中,但毕竟事与愿违。在这里,这位流浪者仍然无法悟道,必须继续流浪,克服各种障碍。

追根究底,黑塞的小品文是其长篇小说的注脚,将他内心的渴望、焦虑、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想更深入了解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读者,这本文集助益匪浅;另一方面,黑塞对科技文明至上的排斥,对自然质朴的崇尚,也正呼应了现代许多有心人士的呼吁。

(选自刘永木《堤契诺之歌(散文、诗与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六、赫尔曼·黑塞“不”虔诚的拒绝

——读《一个时代的灵魂》

南国早报 2007-10-12 ■ 薛忆沩

在1931年12月初的那封信的最后一段,赫尔曼·黑塞这样写道:“亲爱的托马斯·曼,我不指望你与我的态度和观点一致,但我希望你出于对我的同情,尊重我的态度和观点。”

黑塞在信的一开始就亮出了他的态度。他的态度是“不”:他拒绝了挚友托马斯·曼的邀请,他不愿意重返他一年前退出的普鲁士艺术家协会。他在信的第二段敞开了他的观点: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态度,是因为他对自己的“祖国”已经极不信任。

这是黑塞第一次暴露他在这件事情上的观点。一年前,当写信给协会的领导申请退出这个官方组织的时候,他还左顾右盼,闪烁其词。他使用的还是冠冕堂皇的理由:他说他长期住在瑞士,是瑞士公民,不应该是这个组织中的一员;他又说他身体不好,头痛眼花,不可能为这个组织效力和增辉。他还客气地祝愿这个几乎网罗了所有德国优秀作家的组织兴旺发达。

但是,一年之后,他终于向他的挚友“交心”。他在信中明确表达了他对“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民”都支持政府的屠杀行为的“祖国”的反感。他指责当时被称为“德意志共和国”的“祖国”“法律不公,官员冷漠,人民极为幼稚”。他厌恶几乎所有的同胞对反省“祖国”犯下的战争罪行的抗拒。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很危险的团结和坚决。他毫不掩饰自己在心理上与这不可爱的“祖国”的疏远和离异。

这时候距离纳粹的铁蹄踏进波兰的领土还有7年零10个月。当托马斯·曼终于也逃离自己的祖国来到黑塞在瑞士的家中避难的时候,他们也许会谈起这一封“露骨”的信。他们共同的祖国不仅仅是“不可爱”了:它已经变成了对世界的威胁,已经相当“可恨”了。这时候,他们也许会有很深的感叹,感叹个人的独立判断居然能够如此清晰地昭示历史的走向。

这封向挚友“交心”的信,只是黑塞一生写下的3万多封信件中的一封。名为《一个时代的灵魂》的黑塞书信选集收集了黑塞的近300封信件,是黑塞书信的最好的选本。入选的书信按照写作的先后次序呈现,其中的第一封是黑塞14岁时(1891年)从寄宿学校写给父母的家信,最后一封是黑塞去世之前(1962年)写给一位朋友的回信。在第一封信里,黑塞很详细地向父母汇报了他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他看上去情绪稳定,与他后来根据那一段经历写出的小说《在轮下》中的主人公的状况相去甚远。选集中的最后一封信,也许就是黑塞一生中的最后一封信。他告诉收信人,自己已经没有人们所祝愿的“健康”了。他还提到在他收到的许多信件中有两封来自从前的女仆。她们在60年之后又寄来了美好的祝愿。这显然让行将就木的黑塞感觉到了特殊的温暖。这位在自己的“祖国”被盟军和红军“瓜分”后的第二年获得诺贝尔奖的极不“爱国”的作家没有写过自传。这部按时间顺序编排的书信集也许就可以当成“自传”来阅读。黑塞一贯反对将生活和创作区别开来。他声称文学本质上就是“忏悔”。在这个意义上,他的全部作品就构成了他的自传。他在1926年10月13日写给他的传记作者的信中写道:如果写他的传记有什么意义的话,那也许是因为一个知识分子“个人无法治愈却必须控制的神经官能症”也同样是“一个时代的灵魂”的症状。

一个时代的灵魂通过创造性的“忏悔”获得了彻底的拯救。

(薛忆沩)

七、寂寞的不朽者

——黑塞讨论会

大洋新闻2007年09月23日来源:信息时报

选自《黑塞文集》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年7月

赫尔曼·黑塞(1877~1962)是20世纪上半叶重要的德语作家之一,1946年荣获诺贝尔奖。其文学创作继承了19世纪浪漫主义的传统,同时也充满了自由与人道精神。今年是赫尔曼·黑塞(1877-1962)诞生130周年,为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上海译文出版社重新于2007年7月,重新出版了赫尔曼·黑塞文集,此文集包括《玻璃球游戏》、《在轮下》、《荒原狼》、《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婚约——中短篇小说选》以及《堤契诺之歌——散文、诗与画》,全面展示了黑塞的创作与人生,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更全面地阅读作家的平台。

■观察

凛冽与孤高的独语

二十世纪的文豪里,黑塞是对狼最有兴趣的一位。他的小说中已看到的,长篇有《荒原狼》,短篇则是收入《婚约》一书的《狼》、《郊狼》。狼在他的小说中,不仅仅是作为猛兽的动物实体,也构成了幻化多变的意向:在《荒原狼》中,它是大工业与垄断时代开始后,人类步入人格分裂年代的精神象征;在《狼》中,它是一种生命尽头的凛冽与孤高;在《郊狼》中,它又成了检验现代人伪善的一面镜子……

如果不是因为获过诺贝尔奖,相信许多人对黑塞的好感与注目程度会大大降低。即使在今天,人们(包括那些黑塞作品的翻译者)对于作为诗人、小说家、政论家的黑塞的认识,也大多还是停留在托马斯·曼那“浪漫派最后的骑士”的谬赞中。其实在我看来,无论黑塞本人的精神源流深处与德国浪漫派有多紧的联系,他所关注的主题,他所担忧的人类精神矛盾、困惑,已毫无疑问是独属于现代人的。这一点,无论是书中嘲弄大情圣难以挥绝世俗生活的《卡萨诺瓦的转变》,还是对“坦然承认错误才会获得精神解脱”这一古训进行颠覆的《大蝴蝶》,抑或对小人物婚恋转折作精细描摩的《婚约》,都能得到体现。

怀疑和嘲弄是不属于浪漫主义的。哪怕作者在小说里用了再多我们不熟悉的旧时人物或经院元素作为小说背景的点缀。黑塞对人类的希望、黑塞的心事重重都是指向未来的,这根本的一点决定了他是个不折不扣的现代主义作家,虽然披着“浪漫派”的外衣(这很像汉语诗歌里的海子们,即使离今人再近,其精神的伊甸园仍是指向农业和人类蛮荒时代的,就算语言上再带有现代诗的凝练,也依然是个与时代反向的正宗浪漫派)。

黑塞也是西方文豪里毫不掩饰对古中国文化敬意的作家。他在著述里不止一次提到李白、杜甫和老子,这在著名的《克林格梭尔的最后夏天》有着充分的表露。只不过,黑塞对古中国的文化感兴趣不似国人,仅仅是出于学识、性情与修养的积累,黑塞的迷醉里隐含了为人类在西方价值观以外的体系里寻找文明出路的想法。另一个可以证明他这种精神探求的理性前提的例证是:他曾坦诚,世界大战与被迫离开祖国德国的命运,使他“离开了印度的忍受和认命哲学,转入了中国的入世哲学”。但这些,内地今天的读书人是不是真能读懂、都明白?

把印度哲学与中国儒家的入世哲学相对应,这一点足可说明黑塞对中国文化乃至亚洲文化的理解绝非泛泛。我在读他71岁所写的《中断的课时》时,不仅会因故事背景联想到他27岁的《童年轶事》,也会联想到芥川龙之介的短篇《父》——两者都是白描,都是起始清淡,而后却越发撕人的心痛。当然,我也会想起黑塞德语上的后辈——本哈德·施林克,后者的《爱之逃遁》,以及未必多么卓越的《朗读者》里若干动人的片段。

伟大作家的作品中,都有一些属于独语的段落,或多或少。黑塞无疑是属于独语段落多一些的,这大约也就注定了他在大多数时候,只能是一位寂寞的不朽者,但这样人写的作品我喜欢,因为它们使人以更开阔的心态去审视一个精神趣味动荡的世代,而不至靠贩卖“众人皆醉我独醒”或痛斥“这是个浮躁的年代”去支撑可怜的坚定与自尊。

徐江

■解读

把貌似对立的文化打成一片

《玻璃球游戏》是黑塞的晚年作品,也是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作品虽然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出现,却不是普通字面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它用一系列象征和譬喻编织起一种哲学上的乌托邦设想,虚构了一个发生在二十世纪后未来世界的寓言。

小说的地点发生在未来世界一个叫卡斯塔里恩的省,全国各地学校选拔出来的精英都来到这里,他们之所以来到此,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文化的衰落,可又无能为力,他们处于完全绝望的境地。这些饱学之士的目标是建设一个新的教育世界。他们致力于对所有学科和文化的综合,而达到这一目标,掌握玻璃球游戏技巧是必经之路。小说主人公克乃希特从小聪明伶俐,刻苦好学,他也被送到了卡斯塔里恩的精英学校。克乃希特在这里接受了严格的教育与训练,他汲取了东西方文化精髓,不仅熟谙西方先哲们的思想,也能灵活运用《易经》。他刻苦学习集世界文化之大成的玻璃球游戏艺术,最终“玩”成游戏大师,并担任了精神王国的领导重任。但他逐渐不满足这个与世隔绝的精神王国的生活。最后他离开这个精神王国,来到现实世界,企图用教育来改善整个世界。

黑塞通过小说告诉我们,玻璃球游戏有它自己高度发展的秘密语言,有自己特殊的游戏规则,有自己独特的语法。它是一种综合数学、语言、哲学、宗教、音乐等一切人类知识的艺术,人类文化艺术的精髓凝聚在这个游戏中。玻璃球游戏虽综合了各种知识,但音乐是它的基础。黑塞小说中的主人公,因为童年时就受到西方古典音乐和谐完美境界的触动而感悟,从此走上一条寻求自身完善的道路,翘首仰望过中国的和世界的无数思想先驱者,历经对西方和东方无数文化范畴的内心体验后,一次又一次走上新的阶段,最后为了教育一个新人的成长,无畏地迎向死亡。小说结局是开放的,老师和学生的对立统一关系表达了黑塞的一种对立面互相依赖的思想。

黑塞式的“双极性”观点是《玻璃球游戏》的重要基本要素,贯穿于主人公的一生,也贯穿于黑塞的一生。黑塞如是说:“一个正确的、真正的真理必然容许被颠倒。凡是真实的事物,其反面也必然是真实的。因为每一条真理都是站在某一特定极点上对世界所作的短暂观察,而凡是极点无不存在相对极”。所以,《玻璃球游戏》一书被认为是黑塞对自己漫长一生所受精神痛苦进行沉思后的结晶。在黑塞笔下,现代社会的病根在人性,而不在物质文明,因而不论是早前的《东方之旅》,还是后来的《玻璃球游戏》,其主人公都永恒处于启程状态,因为他们出发去寻找的是一种“不局限于一个国家,也没有任何地理限制的人类灵魂的故乡和青春”。意味深长的是,《玻璃球游戏》的写作和希特勒的暴行几乎同步,12年后,黑塞最终赢得了胜利,第三帝国于1945年彻底灭亡,而《玻璃球游戏》则在194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黑塞一生都摇摆在现实生活和美学世界两个“相对极”之间,他一方面超越自己的文化,变成了一个“东方旅行者”,另一方面又万变不离其宗,始终坚守自己典型的德意志文化传统和浪漫主义特征。他的一生所寓含的既不是一种理性主义,也不是一种美学上的清静无为主义,而是致力于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让两种古老的伟大思想互相亲近互相综合,让中国和欧洲,思想和行动,进取和默思获得和谐协调。而《玻璃球游戏》便是黑塞对西方、东方古人的梦作过再思考后的产物,他把各种貌似对立的文化打成一片,混成一团,创造出现代人的梦,赋予旧事物以新生命,让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思想,在当代西方文化里得到延续和新生。

笨笨

■作家

他击中了时代的神经

赫尔曼·黑塞(1877-1962)是20世纪上半叶重要的德语作家之一,出生于德国南部符腾堡附近的小镇卡尔夫。黑塞青少年时代的经历,一如他在小说《在轮下》中所塑造的人物赫尔曼·海尔涅,充满了反抗和冒险的精神。他于1891年秋入毛尔布隆神学校预备班,大半年后他逃离该校,立志要成为一名作家。其后几年的风风雨雨,使这个热情的少年,终于被人世的艰辛磨练成一个堂堂男子汉。1904年,小说《彼得·卡门青德》的出版,使黑塞一举成功,两年后《在轮下》付梓,更巩固了他的声誉。

黑塞的文学创作主要继承了19世纪浪漫主义的传统,而在20世纪初叶,现代主义文艺思潮正盛行欧洲文坛,黑塞的古典风格,使他拥有了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的称号。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黑塞恪守人道与理性,接连撰写反战文章。1919年,大战结束后,黑塞发表小说《德米安》,该书像一股电流十分准确地击中了时代的神经,在战后德国一代青年中引起巨大反响。1923年,黑塞加入瑞士国籍,这一似乎偶然的决定使黑塞后来逃脱了德国的纳粹政权对他必然的迫害。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相对和平的瑞士得以使黑塞用艺术家的方式去建造一个精神空间,以此抵御战争对世界的毒化。1943年,他的巨著《玻璃球游戏》问世,这又是一部充满了自由与人道精神的作品。

1946年黑塞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谢世后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黑塞热”。到1975年黑塞作品已被译成49种语言,这一切只因黑塞的作品中凸现出了极为可贵的和平主义人格。1962年,黑塞因脑溢血在睡梦中去世。

八、赫尔曼·黑塞的中国情结

陈壮鹰

发布时间:2010-03-19

瑞士德语作家赫尔曼·黑寒(1877—1956)是德国后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黑塞在德国文坛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不仅因为他是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以及他个人鲜明的反法西斯立场,更是由于他对生活独特的体验和剖析,以及作品中所蕴涵的富有东方韵味的深刻哲理打动了无数读者,激起强烈的社会共鸣。

黑塞出生于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他的外祖父、父母曾在印度传教多年,对灿烂的印度宗教文化有着精深的研究。黑塞从小耳濡目染,对奇彩绚丽、古老神秘的东方文明充满向往。

黑塞小时候家教甚严,他的父母有意将其培养成一位传教士,然而黑塞不久便逃出神学校,并曾经一度想开枪自杀以示抗议。因为少年时期受到父母身上和神学校所体现的基督教的狭隘和专制的负面影响,他无法将基督教视为自己的精神寄托。长大以后,年轻的黑塞一度沉湎于佛教、婆罗门教。然而印度哲学所宣扬的视人生为痛苦主张、清心寡欲苦练修行以达忘我的人生观却无法得到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黑塞的认同。国外许多读者和研究者以黑塞1911年的印度之行和中年时期的重要作品1923年出版的小说《锡达塔》为据,强调印度哲学在黑塞思想中的主导地位。然而恰恰是这两者记载了黑塞抛弃印度的遁世哲学转向中国哲学的心理历程。

1911年,黑塞动身前往印度,试图从古老的文明中寻找心灵的归宿、精神的源泉。然而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失去昔日辉煌,即将被富有侵略性的欧洲文明湮没的殖民地文化。深深失望之余,黑塞把目光投向行程中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中国文化,在一封给友人的信中他写到:

……印度人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他们病人一样孱弱和死气沉沉。令人感到强大而富有朝气,是中国人、美国人、荷兰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一个强大的民族!与之相比其它的亚洲民族只能算可怜的小弟弟,即将被我们的欧洲文明吞噬。如果白种人能适应这里的气候并在此生儿育女,很快就没有印度人了。"回到欧洲以后,黑塞全身心地投人了对中国文化的探索中。

其实早在1907年,他父亲约翰·黑塞便把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介绍给了黑塞,同年黑塞得到德国汉学家汉斯·贝特格翻译出版的诗集《中国牧笛》一书,如获至宝,一气读完后激动地写道:"《中国牧笛》,一本中国历代最优秀的诗歌选,一本令人赞不绝口的好书!……读着这些优美的诗篇,我们仿佛徜徉在异域盛开的莲花丛中,感受到一种与古希腊、古罗马相媲美的古老文明的馨香。"

黑塞一生阅读过大量中文书籍的德译本,上至深奥晦涩的宗教、哲学经典,下到赏心怡情的诗歌、小说、神话、民间传说,如《道德经》(又名《老子》〉、《南华真经》(又名《庄子〉》、《易经》、《列子》、《论语》、《孟子》、《诗经》、《吕氏春秋》、《三国演义》、《水浒传》、《金pingmei》、《红楼梦》、《聊斋志异》、唐宋诗词等等。涉猎范围之广、内容之精深在欧洲作家中实属罕见。许多中国作品都在黑塞的创作中留下了身影。

如黑塞的短篇小说《余国王》就是我国古代史书《东周列国志》中"幽王烽火戏诸侯"的翻版。只不过原文中的周幽王是一个暴戾寡思、荒淫无度的昏君,而黑塞笔下的余国王却是位事必躬亲、知书达礼的贤君,为爱情不惜置社稷于不顾,最终失去性命,谱写了一曲令人击节叹惋的爱情悲歌。这无疑与诗人本身的浪漫情怀有关。

写于1913年的童话《诗人》,讲述少年韩福克离家向一位隐居的语言大师学习写诗的故事。情节取自《列子·汤问篇》的"薛谭学讴"。赞美诗《献给女歌手婴宁》虽然讲述的不是狐仙与凡人的爱情故事,但从女主角的名字婴宁和男主人公对她的一见钟情两点来看,无疑有着《聊斋志异》中狐女婴宁的故事的芳踪。

散文《克林索的夏天》取材于黑塞1920年夏天在瑞士风景胜地蒙达纽拉的一段休闲生活。当时黑塞正受着第一次婚姻失败的煎熬。文章虽然表面上记述的是主人公画家克林索〈黑塞本人擅长绘画)整日徜徉在清山碧水之间,与朋友们一起寻花觅草饮酒作乐,但是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一分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无奈和对人生苦短、年华似水的感叹。黑塞在文中借主人公克林索之口,多次吟咏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对酒行》、《将进酒》中的诗句。此外, 该文中还有一情节直接取自李白的《月下独酌》。

早在1907年阅读《中国牧笛》时,黑塞就被李白的诗句吸引并大加赞赏。另外李白的经历和性格与黑塞有着惊人的相似。两人都有过几次失败的婚姻,都好借酒生情抒发对人生的慨叹。黑塞对李白为人的放达不羁和孤傲也有一种深深的认同感。

黑塞不仅对中国诗歌十分着迷,而且对中国哲学特别是老庄哲学颇有研究。道家思想对黑塞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锡达塔》是一篇人物传记型小说,描述了印度贵族少年锡达塔离家出走,追求生活的真谛,历经磨难最后在河边大彻大悟的故事。小说的整体构架借用了释迦牟尼生平传记的结构,使许多西方读者忽略了小说主人公脱离厌世修行视人生为苦难寄希望于来世的印度哲学,转而直面人生热爱生活的深刻主题。黑塞在创作这篇小说期间曾多次在给朋友们的信中表示,锡达塔的道路始于婆罗门教和释迦牟尼,终于老子的"道"。在1922年给茨威格的信中,黑塞进一步点明:"我笔下的圣者虽然穿着印度袈裟,但他的智慧更接'近老子而非释迦牟尼。"

确实,寻找真谛的锡达塔参悟到的许多人生启迪都源自老子的道德经。锡达塔曾对他的朋友说:"真理是不可言传的。如果一个哲人试图传授真理, 那他的话听起来就像愚笨的蠢话。"这正是老庄所谓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你不打他,不骂他,也不逼他,因为你知道柔软胜过刚强,流水能战胜顽岩,爱比暴力更强大。这非常好,可细想一下,你不正是用软弱和亲情在强迫他吗?" ^这段话则是老子"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翻版。

1921年,在给其友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信中黑塞写道:"老子多年来带给我极大的智慧和安慰,道这个字对我意味着全部的生活真谛。"

接触老庄哲学后,黑塞对世界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变。1922年,在给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一封信中黑塞写道:"老子在德国目前十分流行,但所有的人都认为他的理论十分矛盾,然而老子的哲学思想实际上并不矛盾,而是辩证地看待世界,认为生活是两极的。"

黑塞的大多数作品主题都紧紧围绕人对生活的两极性的认识,是对这一思想的诗化表达。他在1924年写的散文《疗养客》中直抒胸臆道::"我要用诗句、用篇章赞美世界的二极性,因为在那火花闪耀的两极间我看到了生活的灿烂。……中国的老子为我们留下不少篇章,在那里生活的两极似乎在电闪之间触手司及。”

黑塞小说中的主人公往往忍受着生活的两极分裂带来的心灵上的痛苦, 在道德与人性、理智与感情、社会与个人间徘徊,为寻找两者的和谐与统一而苦苦探求。小说《德米安》描述了少年辛克莱在朋友德米安〈上帝的化身)的引导下,克服心中对黑暗诱惑的恐惧,认识到"好"和"坏"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两者本质上都是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纳尔齐斯与歌特蒙德》反映了黑塞内心作为普通人对世俗生活的渴望与作为艺术家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间的矛盾,最后的结局又表明了他试图把两者结合起来,在两者的和谐与统一中追求幸福的努力。小说《圣地行》结尾处出现的双面小人最后融合成一个的场景同样象征着生活的对立终将转化为统一。

1932年,黑塞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后一部长篇巨著《玻璃珠游戏》的创作。小说主题仍然围绕着黑塞一生的追求,即理想与现实、艺术与生活的结合。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又一次发现中华文化对黑塞的深刻影响。首先,象征着人类最高艺术'和文化结晶的玻璃珠游戏融合了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珠算、音乐和坐掸,并且由一位精通中国语言的法国学者发明。这一虚构并非偶然, 而是反映了黑塞对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的赞赏与推崇;其次,黑塞在文中还不惜篇幅摘选了《吕氏春秋》有关音乐的一大段论述:"……凡乐,天地之和,阴阳之调也。亡国戮民,非无乐也,其乐不乐。……”以强调音乐与天地相通,保持音乐纯正的重要性。

主人公克乃西特长大后为进一步求学深造,前往一位离群索居的长者―对中国文化颇有造诣的"大师兄"处求学。"大师兄"独居一座清净的竹园,屋前的小池塘里尾尾金鱼在悠闲地游荡,山涧的清泉从竹管中汩汩而出, 桌上放着毛笔、砚台和占卜用的骨骰,"他们唱了个喏,敬茶,然后一起座下倾听黎明中潺潺的水声。”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活脱脱的中国古代先哲的形象。在对"大师兄"这个人物的着力刻画中,黑塞寄托了自己对老庄哲学宣扬的遁世隐居清静无为的生活方式的向往。

通过刻苦学习,克乃西特从"大师兄"那儿掌握了周易。从此每当他遇到困难处彷徨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克乃西特就会拿出骨骰掷一把,以看上天的旨意。黑塞曾熟读易经,非常推崇周易对世界变换转化规律的涵蔻演示。他不仅在报纸上热情赞扬推荐,把它与圣经和道德经相提并论;而且亲自动手画过多张八卦草图。《玻璃球游戏》则给了他向人们展示古老的中国玄妙之术的绝好机会。

总之,黑塞在他的最后一部作品《玻璃珠游戏》中明确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推崇以及老庄哲学对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巨大影响。在此之后,他没有再写什么大作,晚年以散文和书评为主,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也逐渐从老庄哲学转向儒家学说和佛教禅宗。他说:"虽然我不懂中文并且从未到过中国,但在那古老的文化中我非常幸运地找到了自己追求的理想、心灵的故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