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教案—语文版八年级上学期 (语文版八年级)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2.学习通过对话、对比的细节等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3.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 

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对话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学习对比写法。 

教学难点: 

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预习: 

通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1.如果学生有条件,查阅关于《儒林外史》、封建科举制度的资料,上课时介 

绍自己的收获。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播放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作者简介 

本文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作者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安

徽省全椒县人,清代小说家。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父亲吴霖起,是一个具有儒

家正统思想的知识分子,对吴敬梓的思想有一定影响。吴敬梓不善于治理家业,

又喜欢慷慨资助别人,与朋友歌吟豪饮。父亲死后,不几年家产便变卖殆尽。他

二十三岁中秀才,此后科场一直不利,到三十岁还没考上举人。家业荡尽,功名

又无希望,被族人视为败家子,于是迁居南京,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生活相

当贫困。由于科场不遇和家道衰落,他饱尝了世态炎凉,逐渐认识了八股科举的

腐朽糜烂,产生了厌弃功名富贵的思想。广泛的交游,长期同官僚、政客、名士

之流的周旋,使他对官场的腐败,儒林的堕落,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这一切使他

胸中郁结了愤世嫉俗之情。安徽巡抚推荐他去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他抱着鄙薄

功名富贵的态度,托病拒绝了。乾隆十六年,皇帝南巡,别人都去恭迎“盛典”,

他却“企脚高卧向栩床”,表示了对最高统治者的鄙视。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

史》就是在作者这样的生活和思想基础上写成的。 

3.请学生介绍关于作品、封建科举制度的内容,教师可适当补充。 

作品: 

《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讽刺艺术的最

高峰,给后世的谴责小说以直接影响。它以整个封建社会为批判对象,以不同类

型的封建知识分子为中心,通过对他们生活和心灵的描绘与剖析,勾画了一群“儒

林”的丑恶形象。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时代,随着封建社会的日趋没落,科举制度从内容到形式

都越来越反动腐朽。明代开始实行八股取士,考试限定由四书五经命题,写文章

必须“代圣人立言”,不许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形式上讲究起承转合等八股格



套,钳制人民的思想,培养忠顺的奴才。许多读书人都把举业当作人生第一要义。

他们寒窗苦读,皓首穷经,精神空虚,百无一能,成了科举考试的奴隶。在鲁迅

的小说《孔乙己》中就有这样的一个人物。清代的科举制度是这样的:清人为了

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童或童生,

禄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称为库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正式的科

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乡式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

行一次。乡试取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

礼部举行。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是皇帝主

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禄取。

第一甲踢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禄取三名,

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二、检查预习(字词积累)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星宿.(xiù)斋.公(zhāi) 醉醺.醺(xūn)癞蛤蟆...(lài há ma)阎.王(yán) 

攥.(zuàn)带挈.(qiè)啐.(cu#)簇.拥(cù)侥.幸(jiǎo) 

2.解释下列词语。 

作揖:拱手行礼。 

倒运:事情不顺利,倒霉。 

狗血喷头:形容骂得很凶。 

不省人事:昏迷,失去了知觉。 

商酌:商量斟酌。 

三、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1.速读课文,小组合作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讨论并归纳交流后全班展示。 

参考:全文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l~2段):写范进进学回家到中举前的情况。 

第一层(1段):写范进进学回家,丈人胡屠户前来贺喜。 



第二层(2段):写范进向胡屠户借盘缠应乡试,遭到拒绝和辱骂。 

第二部分(3~结束):写范进中举后情景。 

第一层(3~5段):写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 

第二层(6~10段):写胡屠户治疯。 

第三层(11~结束):张乡绅拜会和胡屠户受赠。 

2.请学生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第二、三课时 

一、分析人物形象 

(一)范进 

1.提问:课文是怎样描写范进的喜极发疯的过程? 

讨论并归纳:范进喜极发疯的过程可分作四层。 

第一层写昏厥。用“看”“念”“拍”“笑”写范进喜极的动作,用“往后一

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写范进昏厥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中“嗷”

写出惊喜过望的心情。“好了”几十年追求功名,一旦实现,富贵荣华滚滚

而来。 

第二层写疯跑。用“爬将起来”“拍着手大笑”“飞跑”这些动作描写,写足

了范进的疯劲。用重复的语言,写狂喜的心情。 

第三层写跌倒。用富有讽刺性的外貌描写,写范进一脚踹在塘里的丑态,“头

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包含了极其强烈的讽刺意味。 

第四层写疯走集上。“拍着笑着”的动作描写,写尽范进的疯态。 

2.提问:课文写范进的喜极而疯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在封建社会,读书人一旦中举,那就平步青云。范进未中举前穷愁潦倒,受

尽屈辱。中举后,即能吐尽几十年的苦水闷气,从此将身价百倍,富贵荣华。

因此,这是范进梦寐以求的,一旦到手,竟喜极而疯。文章着重刻画范进癫

狂的丑态,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3. 范进是本文着力刻画的中心人物,试分析范进的人物形象。 



(提示:可从人物中举前后变化,作者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入

手分析。) 

讨论并归纳: 

范进是一个热衷功名的下层知识分子,大半生穷困潦倒,到54岁才考进秀

才。他中举之前,穷得揭不开锅,邻里没有一个借米周济他。他地位卑微,受人

歧视,岳父可以任意辱骂他。他中了秀才,社会地位才有所改变,可是胡屠户对

他的态度仍然十分粗野傲慢,臭骂他,训斥他,他总是习惯的“唯唯连声”,逆

来顺受,甘受屈辱。范进中了举,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几十年来的贫困、屈辱一

旦过去,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旦出现,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一旦改变就使他

惊喜得发了疯。那可憎可笑的疯癫形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范进的喜疯病被胡屠

户一骂一打治好后,他回忆疯癫中的情景,别的都“昏昏沉沉”记不得,唯独“记

得是中的第七名”。课文深刻刻画了范进这个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典型形象。 

小结: 

本文着力刻画了范进这个热衷科举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描述了穷秀

才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经历,深刻揭露并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揭露了封

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 

(二)胡屠户 

提问: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课文从哪几个方

面写出这些变化?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胡屠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教师

提示:可从中举前后,胡屠户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入手) 

讨论并归纳: 

1.从语言描写: 

中举前,胡屠户可以任意辱骂范进,说他是“现世宝”“因我积了甚么德,

带挈你中了个相公”并训斥他“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骂他“是个烂忠厚没用

的人”范进因去乡试设有盘缠,向胡屠户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吐在脸上,骂了一

个狗血喷头“不要失了你的时”“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说他中相公是宗师看见他

老,不过舍与他的,骂他长相“尖嘴猴腮”,骂他野心“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

吃”。范进到城里乡试,家里饿了两三天,被胡屠户知道又骂了一顿。 

中举后,大家请胡屠户“治疯”,胡屠户作难道:“虽然是我女婿,如今却做



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称范进是“贤婿老爷”,夸

范进“我的这个贤婚,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

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说他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

老爷”。 

2.从动作描写: 

中举前,范进进学回家,胡屠户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来贺喜,吃到日

西时分,吃得醉醺醺的,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范进向他商议到城里去乡

试的盘缠,被他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中举后,胡屠户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前来贺喜。众人请他“治疯”,

胡屠户“作难”,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

小心收起,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凶神

似的走到范进跟前,一个嘴巴打将去,心里到底还是怕的,那手早颤起来,不敢

打第二下。打完不觉得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

弯不过来,想一想,更疼得很了,连忙向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胡屠户跟着范进

回家时,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看见张乡绅

来拜见,他忙躲进女儿房里,不敢出来。直等他上了轿,才敢走出堂屋来。范进

给他两锭银子。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假装推脱。听了范

进的话,他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 

小结 

小说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写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

成鲜明的对比,使他的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

典型市侩的性格,跃然纸上。 

(三)张静斋 

提问:张乡绅张静斋是作者刻画的一个次要人物,范进中举后,张乡绅为

什么来拜会,又送银又送房? 

讨论并归纳: 

张静斋一见范进中举的题名录,当天就来拉拢,开口“亲切的世弟兄”,闭

口“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还送了50两银子,一所“三进三间”

的房子。他结交新贵,为的是攀附范进宗师周学道和汤知县,来巩固和扩大自己



的权势。 

(四)众人 

提问:范进未中举前,家里断粮有没有乡邻来接济?中举后乡邻有拿鸡蛋来

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范进疯了都是众邻

居来帮忙这表现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众乡邻对权势者或敬畏或谄媚,对不幸者冷酷无情。表现了封建社会的世态

炎凉。 

小结: 

课文用对比的手法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

着重刻画范进癫狂的丑态与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批判的锋芒不仅对

着科举制度而且指向整个封建社会。 

 

二、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 

提问:讽刺是本文突出的艺术特征,找找全文可笑的地方,想一想在笑的背

后隐含着什么? 

分析讨论并归纳: 

在笑的背后隐含着作者对科举制度怀着深恶痛疾的态度,作者痛感科举制度

已把读书人腐蚀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作者借小说人物的塑造,深刻揭露封建科

举制度的腐朽以及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 

三、布置作业(三选一) 

1.读《儒林外史》,谈谈作者还讽刺了哪些人物哪些事,《儒林外史》是一部怎

样的小说?你还有什么感想。 

2.运用《范进中举》中的描写人物的方法,用几句话写一写身边的同学,请不

要出现所写同学的名字。(可以是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

要求:写出人物的特点。200字左右。 

3.与《孔乙己》进行比较阅读。 

 

骆素芬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