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对联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语文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内容。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特有的文学样式,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与诗、词、曲、赋并称为我国传统文坛的五朵金花,应该继承,发扬光大。它始于五代,盛于清朝,弘扬于现代,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独领风骚的精品。它虽寥寥数语,却能独立成篇。有主题,有意境,有气势,有独立章法,有自身格律;或抒情,或写景,或状物,或咏事,可谓字字珠玑,她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综合学习内容,可以很好地激发初二学生对文化文学的热爱,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探求活动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喜爱这一类型的课程,感觉到新课程教与学与过去的不同,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二、设计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将独具特色的“口语交际”单列,是课改的重大突破和一大亮点。其目的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人的发展这个根本性的要求。如果说课堂学习是“一掬水”,那么课外学习就是“江河湖海”。因此,教师要依据教材,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拓展性地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丰富学生语言表达的“储备”,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在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和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师生交流、感悟对联文字背后的底蕴。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本年级组织的“古诗文比赛”语文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的根据学生前期收集的有关对联的知识文化,又结合课改的理念,精心设计。 三、教学目标 1、赏析对联,初步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 2、品读欣赏古今对联,使学生初步感受祖国精深悠久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 参与活动,激发兴趣。 五、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赏与对。 六、教学准备 教师: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搜集图片、音乐资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使文字、视觉与情感达到共鸣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1、阅读有关对联的课外读物,搜集对联,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 2、挑自己喜欢的一副对联抄写在纸条上,准备课堂交流。 七、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引题激趣 1、演示:《唐伯虎点秋香》片断 看后问:有没有看过这部电视影? 这个片断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幻灯片(1)出示: 一乡二里共三父子不识四书五经竟敢教唆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厘四两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恰恰 风风雨雨花花叶叶年年暮暮朝朝 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 八目尚赏,赏花赏月赏秋香 3、品评:请大家仔细品味一下这幅对联。有什么感受? 师生共同分析对联妙处,导入新课。 (二)、欣赏对联,初步感受 1、幻灯片(2)出示: 爆竹声声辞旧岁 梅花点点迎新春 春回大地千山秀 日照神州百业兴 勤劳门第春光好 和谐人家幸福多 2、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注意要读准字音。 3、当你大年初一,走在大街上,听着“劈劈啪啪”的炮声,看着贴在门上的春联,你不禁会…… 人们过春节充满着喜庆、快乐,春天到了天气还慢慢变暖了,大地万物复苏,所以有人说春联是梦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无限希望,有人说春联是画,描绘出秀丽的春光,请你也带着自己的感情来诵读这几幅春联吧! 【设计意图】:从春联入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春联,并有感情朗读, 由此引出其他类对联。 (三)、展示品读,感悟特点。 1、师: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许多对联,老师还叫大家挑自己喜欢的写在纸条上。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品读交流,并推选出一副大家公认的内容好、字也写得好的对联到黑板上来展示。 2、我们班同学对联选得很有眼光,字也写得好,老师对大家还有更高的要求,希望大家读得也好。我们请这些对联的主人读读自己的对联,读的时候,大家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如与好朋友合作,一人读上联,一人读下联,等等。 (学生赏读) 3、你们读得真好,从大家的朗读中我们可以看出,你们非常喜欢这些对联。那么这些对联为什么能这么吸引人呢?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所作的对联,加强对对联基本特点内容认识和了解,并 培养学生热爱对联文化的感情。 (四)、提问,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 1、请学生说说自己对对联知识的理解,有关对联的内容、形式等方面,能说多少说多少,一条也行,学生主动回答差不多了,再分发有关对联知识的材料。 2、结合分发的材料,学生自主学习对联的基本知识。 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常见的有春联(含节日联)、门联(含行业联)、喜联、挽联、堂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联、杂类等。(蓝轩客) 3、对联的基本知识 . (幻灯片3)出示: ①字数相等。一般情况下,在同一联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还须注意的是,上下联一般不能出现相同的字。 ②词类相当。上下联相应部分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具体地说,就是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副对副,数量对数量,方位对方位。 - ③结构相应。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 ④平仄相对。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字都为“仄”。现代对联的平仄要求已没有古代那么严格,但还须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上联末尾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用平声,即通常说的“仄起平收”。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是欣赏、拟写和做好任何一种对联题的先决条件。(还有不理解之处请学生提出) (五)、填词属对,训练语感。 1、师:对联这么美,大家愿不愿意再读几幅?请同学们给下列对联找朋友。读一读,注意内容、对仗和声律。(幻灯片3)出示: 物华天宝年年好 放歌高唱好河山 举杯喜迎新岁月 半含冬景半含春 柳垂千丝三江绿 人杰地灵处处春 几点雪花几点雨 梅开万树五岳红 2、张贴对联要根据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对象等适当选择。现在老师想把这几副对联送给亲朋好友,但又不知怎么送,同学们帮我参谋参谋,好不好? (幻灯片4)出示: ① 现出庐山真面目 留住秋水旧丰神 ②精神矍铄(jué shuò)似东海云鹤; 身体老健如南山劲松。 ③海枯石烂同心永结 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④谷乃国之宝 民以食为天 ⑤瓦壶水沸邀清客 茗碗香腾遣睡魔 ⑥悬将小日月 照澈大乾坤 上面哪幅对联适合送给开照相馆的朋友? ( 1 ) 我的一个亲戚茶馆要开张营业了,我要为他选择哪副对联? ( 5 ) 王叔叔的儿子要结婚了,我想送一幅对联以示祝贺,我要为他选择( 3 ) 父亲八十大寿,做女儿的我想送一幅对联给父亲祝寿,应该选 ( 2 ) 3、我们已经欣赏了这么多对联,在此摘取《笠翁对韵》中的几句,我们也来对一下,注意其中创设的情境和主题,注意押韵。 (幻灯片5)出示: (1)清对淡,薄对(浓) 结合李清照诗句“薄雾浓云愁永昼”。 (2)鱼书对(雁字) 教师引导:①鱼书:东汉末年的民歌《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②雁字:结合李清照词,老师背出“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3)鸡晓唱,雉朝飞 (红瘦)对绿肥 结合李清照诗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4) 骑马踏花归(举杯邀月饮) 教师启发:①宋太祖时翰林图画院招考题目“踏花归来马蹄香”的故事;苏轼回环诗“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课程资源分析:本人有此回环诗的书法拓片,拓于西安碑林,出示此拓片看学生会不会读出回环的四句诗,激发兴趣)②上联出自李白诗句“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再结合对仗知识引导学生,难点是“踏花归”对“邀月饮”。 【设计意图】:练习由浅入深,从对字、对短语,到对简单的句子,循序渐进,在整个过程中体会对联的特点与乐趣,从而热爱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 (六)、玩味对联,留余激趣。(机动) 师:对联可以读、可品,可对、可写,还可以算、可以猜呢。最后老师给大家出一副对联应用题,请大家猜一猜一位太爷爷的年龄:(幻灯片6)出示: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这副对联上下联都告诉了我们这位太爷爷的年纪,下课以后,请同学们去算一算,看谁能够算出来。(幻灯片7)出示: 上联:60×2+3×7=141 下联:70×2+1=141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对联的基本特点。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总结、感悟,这样学到的知识会更深刻。同时,了解对联的基本的特 点,也为写对联做准备。 (七)、小结今天的欣赏和对对活动,要大家明确: (1)对联种类多样,艺术手法丰富。 (2)对联需创设情境和主题,不单纯是文字游戏。 (3)对联是中国独特的艺术瑰宝。 (八)、探究作业:(幻灯片8)出示: (1)搜集整理玉林可见的对联,从对联的种类、内容、作法、鉴赏等角度进行分析归纳。 (2)以学习、生活、社会、时政中的任意一个为话题,尝试写一幅对联。 八、教学反思与回顾 1、该教学设计通过抓住学生最熟悉的电影片段引入对联,以“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为目标,围绕目标设计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先有课外的学习准备并以此导入课堂,按学生现有的认知规律,由学对的基本起步开始,参与一些对对活动,欣赏妙对,了解对联艺术手法,感受对联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让学生积极参与创设对联,欣赏与对对联,安排了课外探究作业。 2、在课堂中教师努力构建一种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通过激励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教学设计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英雄djx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