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赋》 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手机版 | ||||
学习目标: 1、领会赋中抒发的怀才不遇的忧思和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 2、学习本文以景写情、融情入景的写作方法。 3、掌握用典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4、体会赋的语言特色。 重点: 1、融情入景的写作方法。 2、赋的语言特色。 难点: 1、对作者忧思的理解。 2、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手法 3、文中典故的含义 课堂活动案 预习内容 1、作者小传 王粲(177-217) 汉末文学家。字仲宣,今山东邹县人。以博洽著称,初依刘表,未被重用。后归曹操,官至魏国侍中。他出身世家,少有才名,锐意进取,然生当乱世,羁留他乡,故作品多感时伤事,自悲不遇。代表作《七哀诗》、《登楼赋》。《登楼赋》最有名。有《王侍中集》。建安七子之一。 建安七子:王粲、孔融、陈琳、刘桢、徐干、阮瑀、应玚。 王粲是“建安七子”中地位最高,文学成就也最高的作家,《文心雕龙》称他为“七子之冠冕”。其诗、文、辞赋均有成就,与曹植并称“曹王”。邺下文人集团重要成员。 2、 写作背景 刘表因王粲相貌丑陋,又不拘小节,不予重用,长达十五年之久。《登楼赋》是王粲滞留荆州时登麦城城楼所写,赋中塑造了一位乱离人的形象,抒发了因久客他乡,才能不得施展而产生的怀乡思归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倾吐了期望天下统一太平,自己能施展才能,建功立业的情怀。全篇抒情意味很浓,“忧”字贯穿全篇,风格沉郁悲凉,语言流畅自然,是建安时代抒情小赋的代表性作品。 3、朗读课文,正确停顿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xié jū gāo xí Shǔ jì 挟清漳 倚曲沮 皋 隰 黍 稷 jiàn wēi yí yōng xì 轩槛 逶 迤 壅 隔 庄舄 qú Páo xiè qù chuàng 高衢 匏瓜 井渫 阒 凄 怆 4、疏通文意,找出文中重点字词解释在下面空白处。 5、朗读课文,梳理内容。 本文描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6、我的疑惑 关于本文的内容,你还有哪些问题,请写下来,与同学或老师交流。 课堂活动案 一、导入: 文人都喜欢用典,一来表示自己知道的不少,二来中国人向来讲究含蓄,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古今同情,也有寻找知音之感。搜索古今诗文,你会发现很多典故都是被反复引用的,比如“王粲登楼”。(投影打出有关的诗句,师读) 王粲登楼,字面意思就是一个叫王粲的人登上了一座高楼,这是一个司空见惯的动作,比如我上课就得登楼,可是由于是特殊的人,特殊的时代,特殊的情感,这四个字就不再寻常,而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请大家打开传统文化读本64页王粲《登楼赋》。 二、小组讨论预习内容 三、小组展示、教师点拨 1、作者介绍(分小组到黑板展示) 2、字句释义 (1)字词注音、解释。(分小组到黑板展示) (2)小组之间互相质疑、补充解答疑难字句。 3、速读课文,明确课文内容。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篇赋到底赋予了“王粲登楼”多少丰富的内涵。 本文描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明确;第一段:登楼所见交代登楼之因,描写登楼所见之景,以及引起的思乡之情。第二段:怀土思乡,写在城楼上遥望故乡,抒发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三段:伤时忧己,写迫切望治的心情,表达怀才不遇之忧 后人以“王粲登楼”作为怀念故国乡土的典故 晋代陆云说:“《登楼》名高,恐未可越尔。” 刘勰认为:“《登楼赋》为魏晋之赋首。” 4 、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篇抒情小赋。分析其艺术特色,必须紧紧抓住这种文体以抒情为主的性质,以及赋体的形式特征。 其主题可以归结为:通过登楼四望,抒发了浓重的思念故土之情,倾吐了怀才不遇、宏图难展的苦闷,表现了渴望舒展政治抱负的迫切心情。 艺术特色:情景相生 铺陈排比 清丽自然 四、延伸拓展(投影打出,结合注释朗读) 《七哀诗》 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滞淫:淹留。 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方舟:两船并行。溯:逆流而行。 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岩阿:山石高峻迂曲处。重阴:指山影阴暗。 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 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 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袂:衣袖 课后活动案 阅读诗词,答文后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______________,后四句_______________,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2. 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 调 歌 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 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苏轼在孤寂、愁苦、矛盾中思索,词中哪几句最能看出他的人生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试分析这首词流传千古的原因。(提示:可从艺术构思和思想内容两方面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你是怎样理解诗句“高处不胜寒”的?你能联系生活实际举这样的一个事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苏 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7. 从诗文的描写来看作者身处什么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作者当时正做太守,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性格? 网二丫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