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四首 》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选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鹧鸪天 建康上元作 赵鼎 赵鼎(1085—1147),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与李光、李纲、胡铨合称“南宋四名臣”,有《得全居士词》。今存词句45首,早期所写多为闲情绮语,南渡后所作多家国乡关之思。靖康之变后,汴京沦陷,宋微宗、钦宗被金人俘虏,北宋王朝宣告灭亡,赵构被拥立为帝,重建政权,是为南宋,驻建康,作者随驾到达建康。曾举荐岳飞收复中原,后被秦桧所害。 1、从整首词的内容来看,作者的思维跳跃性比较大,想一想,作者是按怎样的结构写的?情感变化怎样? 现实——回忆——现实 悲凉——欢乐——悲怆 2、“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点明了哪些要素? (1)时间(元宵) (2)背景(客路) 5、你认为此词的词眼是哪句话? “分明一觉华胥梦”。因为从梦幻中醒来,再回头看眼下的惨痛现实,黍离之悲涌上心头,禁不住“东风泪满衣”了。 3、有人说“花弄影,月流辉”中的“弄“与“流”用得很好,你能知道好在哪里吗? “花弄影,月流辉”是乐景,“弄”字写出了花枝的袅娜,“流”字写出了月光的皎洁 与动态,都采用拟人法,把升平的氛围呈现出来了 4、作者回忆过去的太平景象,有什么作用? 作者对过去太平景象的褒扬渲染,用意在于抒发对已经失掉了的过去的怀念和眷恋,用来和眼下的惨痛现实进行对比,从而反衬当前的惨象。 1、领会作品所抒发的志士爱国的情怀 2、对比手法的运用 3、结构完美,章法井然 走近陆游 陆游(1125~1210), 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年轻时曾多次应试,因秦桧嫉害,虽名列第一,终不被录取,秦桧死后,他才进入仕途。他是诗史上最多产的诗人,今集存诗九千三百余首。题材非常广泛,大多数是关于收复中原的爱国内容和主题。他一生以抗金报国收复中原为己任。尽管他报国无门,壮志未酬,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国事。 陆游和唐婉 陆游和唐婉是表兄妹,他们结婚后,情投意合,然而事情并不如他们所料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他的爱国诗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直抒胸臆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二) 托物言志 (三) 借景抒情 (四) 以梦述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荒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 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塑造了一个奔赴抗金前线英姿勃勃的爱国者形象。一个“觅”字,写出了年轻时候的陆游寻找建功立业以获取封候机会时的自信、自许和坚决执着的奋斗精神。 2、“尘暗旧貂裘”暗含了作者怎样的命运? 作者满怀报国杀敌之志,可如今“貂裘”已“旧”,且已覆上了厚厚的灰尘,久不得用,暗示了作者不受重用,爱国梦破灭,才能不能施展的命运。 3、词的上下片的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 上片激越,下片沉郁 4、“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三句话总结一生,审视现实。词人没有料到,一生虽有抗敌报国的壮志,却长期被投闲置散,运用对比手法,将现在的年纪老大,壮志未酬和过去的壮志满怀对比,表达了作者沉郁、悲痛的感情。 5、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这首词上片抒写为国杀敌的英雄气概,下片写壮志未酬,人老身退的惆怅、悲痛之情 1、体会作者英雄迟暮、壮志未酬的感情,以及词中炽热的爱国情怀及其表现的崇高美 2、对比手法 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过去对抗敌报国充满信心,现在年纪老大,壮志难成。 梦境与实际的对比,梦中驰骋沙场,精神抖擞,英勇杀敌;现实是身老沧州,投闲置散。 理想和现实的对比,理想是赶走侵略者,收复中原,流芳后世;现实是当朝者自甘偏安一隅,而自己废弃荒村 贺新郎 送胡邦衡待制 张元幹 梦绕神州路。 怅秋风,连营画角, 故宫离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 况人情,老易悲如许! 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 耿斜河、疏星淡月, 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 回首对床夜语。 雁不到、书成谁与? 目尽青天怀今古, 肯儿曹恩怨相尔汝? 举大白,听《金缕》。 张元干(1091~1161) 南宋词人,字仲宗,自号真隐山人,又号芦川居士、芦川老隐,福建永福人 。出身于世代仕宦家庭,自小有志于学,胸怀壮志。靖康之变时曾随李纲积极参加抗金斗争,后李纲被罢免,他也因而得罪。不久,汴京沦陷,他避难江南,后愤于秦桧的卖国行径,休官还乡。他的词,在靖康之变前,多是婉约清丽之作,战乱后,词风多有慷慨之音。他和张孝祥的豪放词作,上继苏轼,下启辛弃疾,被看作是豪放词派继往开来的词作。 鉴赏思考: 1、词的开头写景有何作用? 借景抒情,表达对沦陷区的感伤和怀念之情感。 2、“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社会图景? 描绘了一幅北宋沦亡,金人肆意侵略,乡村野兽横行,一片荒凉之景 3、词中哪一句话与杜甫的诗“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意思相同?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 4、“目尽青山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是什么意思 ? 我们放眼天下,胸怀古今,哪能儿女情长,在分别时尽说些恩怨私情之话呢? 5、词的上片和下片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上片感叹时局,反映金兵侵略带来的灾难;下片抒写依依分别之情,勉励友人振作精神继续斗争 6、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品格? 刚正不阿,坚持正义,凛然无畏的气魄和深切同情友人的品格 鉴赏要点: 1、领会词中“忠愤气填膺”的强烈正义感、大无畏精神和深沉爱国思想。 2、明畅的抒情脉络结构与形象的语言相结合柳梢青春感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 春入愁城。 笛里番腔,街头戏鼓, 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 想故国、高台月明。 辇下风光,山中岁月, 海上心情。 作者简介: 刘辰翁(1232—1297),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人。1262年考进士时,因在廷试对策中得罪了权臣贾似道,被降为丙等。文天祥起兵的时候,他曾参与活动。南宋灭亡后,隐而不仕。刘辰翁的诗文词很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其词不假雕琢,悲咽沉痛。他是南宋遗民中,反映爱国思想最深切感人的一位词人。 1、春感实际上是写元宵之感,哪些词语可看出与元宵有关? “银花”、“戏鼓”、“月明” 2、开头三句给全词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泪”“愁”等字给全词笼罩了愁苦悲伤的气氛。 3、“银花洒泪”是什么修辞手法?你还能从古诗中举出其他的例子吗? 拟人 “感时花溅泪”——杜甫《春望》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送友人》 4、“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不是歌声”表达了作者义愤填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5、词中运用苏武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用苏武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执著的民族气节 鉴赏要点: 1、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亡国的悲歌。对南宋故国表示深沉的怀念,对元统治者表示切齿的痛恨,抒发了亡国的深哀巨痛,充满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2、从想象落笔,虚处见意 郑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