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导学提纲 (鲁教版八年级上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手机版 | ||||
课型:新授课 编者: 执笔: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2、 学习本文用小标题的方式进行写作的方法。 3、 了解中国两弹的发展过程,体会新中国的强大,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学习重难点】 用小标题的写作方法 【课前预习】 1、利用工具书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筹( )划 彷( )徨( ) 仰慕( ) 妇孺( )皆知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筹划: 彷徨: 仰慕: 马革裹尸: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课堂学习】 一、情景导入 中国的原子弹是哪年成功爆炸的?氢弹呢?谁知道是谁为中国的两弹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谁被称为中国的“两弹”元勋?是邓稼先。百年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是“任人宰割”的时代,但中国人最终“站起来了”。邓稼先为中国人的“站起来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自主合作学习 1、出示目标 2、交流预习情况,展示预习成果 3、朗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这篇课文的主题是什么?是分哪几部分来讲的? (2)这一课用的是小标题的形式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六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3)你认为邓稼先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 (4)邓稼先对你的学习、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你将会学习他的哪些品质? 三、点拔讲解 1、本文主题 2、分析邓稼先的品质 四、练习测评 1、组词 筹( ) 敛( ) 慕( ) 孺( ) 2、在写邓稼䅀前,为什么要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 3、奥本海默是一个什么人,他与邓稼先有什么不同? 五、布置作业 利用课外资料了解杨振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口味本文的语文,结合语境,赏析精彩的句段。 感情邓稼先为科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 细细体味文章中的重要句子。 【学习重难点】 文章的内容及语文特色。 【课堂学习】 一、情景导入 二、自主合作学习 1、出示目标。 2、检查第一课时内容,展示检查结果。 3、朗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解释这两句话。 (2)“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3)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色?(提示:句式多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什么意思?用这句话能概括邓稼先的一生吗?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如果你处在邓稼先的位置,你会怎样做? 三、点拔讲解 1、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突出) 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对比) 2、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国外有什么不同?你是怎样来认识的? 3、这一课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找出课文中的例子来说明。(句式变化多变,长短句的交替运用) 四、练习测评 1、这篇文章作者并没有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做详细的介绍,你是怎样认为的?如果你来写,你会怎样写? 2、邓小平同志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你认为邓稼先的邓小平有什么相同之处? 五、布置作业 课外了解对我国发展有巨大贡献的科学家还有哪些?都做出了什么贡献? 邓稼先概述 1948年至1950年去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1950年10月被分派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原子能研究所副研究员,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中国核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邓稼先生平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父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父亲是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曾担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哲学教授。1925年,母亲带他来到北京,与父亲生活在一起。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1935年,他考入崇德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 他从青少年时代就有了科技强国的夙愿,将个人的事业与民族的兴亡紧密相连。 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七•七”事变后,全家滞留北京,他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在父亲安排下,16岁的邓稼先随大姐去了大后方,在四川江津读完高中,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受业于王竹溪、郑华炽等著名教授。抗日战争胜利时,他拿到了毕业证书,在昆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京大学教职工联合会主席。 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这位取得学位刚9天的“娃娃博士”毅然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祖国。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在北京外事部门的招待会上,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他说:“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 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3年,他与许鹿希结婚,许鹿希是五•四运动重要学生领袖、是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的长女。1956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邓稼先就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后,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准备有关俄文资料和原子弹模型。1959年6月,苏联政府终止了原有协议,中共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搞出原子弹、和人造卫星。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后,一面部署同事们分头研究计算,自己也带头攻关。在遇到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字时,邓稼先在周光召的帮助下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关系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 中国研制原子弹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尖端领域的科研人员虽有较高的粮食定量,却因缺乏油水,仍经常饥肠响如鼓。邓稼先从岳父那里能多少得到一点粮票的支援,却都用来买饼干之类,在工作紧张时与同事们分享。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日夜加班。“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道他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他冒着酷暑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8年的单身汉生活,有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又任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年7月16日,国务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外国有一本书,题为《比一千颗太阳还亮》,说的就是邓稼先,他献身的事业,亮过一千颗太阳! 1986年7月29日,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元勋邓稼先病逝于北京。 历史没有忘记他们!198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60周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长达12集的电视片:《让历史告诉未来》。在第8集里,有这样的画面和解说: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壮丽场面展现在荧光屏上,欣喜若狂的中国人民、套红的《人民日报》号外……,邓稼先先生的高大身躯也出现在荧光屏上。 附答案: 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chóu pánghuáng mù rú 2、意思。 筹划:想办法,定计划。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仰慕:敬仰思慕。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示呕心沥血竭尽全力,贡献出自己的一切。 合作学习: 1、主题: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分六部分来讲的。 2、小标题:使用小标题,便于将众多的材料分门别类地组织,从多个方面或多个角度来展示材料、表达主题,使行文条理清楚;能吸引读者,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在阅读过程中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意图,在阅读全文后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见《教师教学用书》P70。 其余的全部在《教师教学用书中》。 于风伟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