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谏与止谤》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版高二上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本文对“读”的内容的简法叙述和联系实际的“感想”(议论)的有机结合,从而理解并掌握写作“读后感”的基本方法。

(二)理解本文引用古人的故事和古代的名言对突出文章重点以及增强论述中心力量的作用。

(三)理解运用对照写法展开论述的作用。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课文“预习提示”中说:“可以说对照方式的论述是贯穿全篇的。”请思考课文是怎样采用对照式的论证结构来展开论述的?

分析:文章前四段主要评述齐威王勇于纳谏的大智与风度,第5段用“事因难能,所以可贵”作为过渡,用周厉王止谤的行径和结果与前四段对照。接着第8段又用“追古思今”作为过渡,再以现今有些领导同志对待批评的态度和“四人帮”的所作所为与前7段对照,形成了一个双重式的对照结构。通过这些对照,使作者赞扬齐威王勇于纳谏的大智与风度,抨击周厉王及“四人帮”止谤的观点更加鲜明,也使作者所提出的当今各级领导同志应“悬赏纳谏”的建议更显得入情入理,使读者读后不由不同作者发出一样的感慨:要勇于纳谏,止谤不会有好结果。

(二)本文引用了不少古代的名言,提到一些古人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用?

答:引用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文章所要论述的有关重要问题。如第2段开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就是说明人有错误并不意外,重要的是“改过”。有了“改过”之心,当然就不怕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它是能否“纳谏”的前提。所以这里引用古人的话为下文赞赏齐威王能勇于纳谏的好作风提供了“理由”。在论说文中起到理论论据的作用。

又如第2段“唐太宗与魏征”和“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的运用,从正反对比中说明了“纳谏”的不易和难能可贵,从中推出“勇于纳谏的齐威王”值得赞赏的“理由”。

总之,引用古人名言,提及古人故事,表明了作者的观点非主观臆想或一孔之见,而是有着广泛的史料基础和充分的依据的,这使文章丰富深刻,更加令人信服。

(三)本文的语言具有什么显著特点?

答:文章的语言十分考究,不但用词丰富、准确,而且使用了排比、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显得生动并富有节奏感。对仗的使用如“行为万世师,言作万世法”,“倾听逆耳之言,采纳美芹之献”等等。另外文中还用了不少四字句,不但显得工整,有节奏,而且也很凝练有力,如“读好文章,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生动亲切,娓娓动听,饶有情趣”等等。文中还用了许多比喻,如“如饮醇酒”、“如故人重逢,格外亲切”、“像不干净的身子洗了个清水澡”等等,都非常贴切,生动。

精读导读: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之所以动人,不仅由于它的意义,也还因为它那委婉而讽的进谏方法。这样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邹忌并没有板起面孔,摆出义正辞严的态度,反之,却以与徐公比美、妻妾评议之闺房琐事出之,如果遇到一个暴君,责以亵读之罪,也是责无旁贷的。这种构思,这样笔法,与《触龙说赵太后》如出一辙,而同样奏效。这么写,生动亲切,娓娓动听,饶有情趣。这篇文章,用了大半篇幅作了譬喻的描绘,三个人物的情态和心理,真实透彻,入情入理,令人信服。譬喻止于“皆以美于徐公”,接下去,“今齐地方千里”来个陡转,入了正题。由于妻妾、朋友的“私臣”,联系全国上下“莫不私王”,譬喻与正题扣得极紧。谏议的结果是“战胜于朝廷”。

①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什么?

②本段文字中有一个词语用得不够恰当,试指出来。

③本段论《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什么要涉及到《触龙说赵太后》。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解题。

课文正标题和副标题的关系:正标题概括出文章论述的中心;副标题指明“有感”的依据和由来,对正标题既有补充的作用,又有把感想限在一定范围内的集中作用。

(二)阅读全文。

利用“自读提示”划出文章议论的重点和对照写法的所在以及引用古人的名言、故事,理解它们对论述中心所起的作用。

(三)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问:文章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各部分写作的要点是什么?

答:第一部分(前七段)第二部分(后六段)。

第一部分重点是提出《邹忌讽齐王纳谏》和《召公谏厉王止谤》两篇读过的文章,并作鲜明的对照,肯定“大有可以借鉴之处”。

这一部分首先点出“纳谏”的不易。在赞赏齐威王的同时举“唐太宗与魏征”和“比干、屈原的悲惨故事”正反对照,充分说明他的难能可贵。

接着用《召公谏厉王止谤》中的周厉王的所为和下场与齐威王相对照,有力地证明“纳谏”是正确的、必要的;“止谤”是错误的。

这一部分的末一段,即第7段在上面两相对照之后,自然而然地作出“历史是一面镜子”“大有可以借鉴之处”的论断;从而归结上文、领起下文。

第二部分重点是首先联系现实,针对一些“怕听逆耳之言”的人,批评他们的错误行为。接着回到第一部分论述“纳谏的不易”这个中心,引出对《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巧妙的构思和笔法的评论。最后归结到全文的“悬赏纳谏”(主动地勇于纳谏)这个中心,结束全文。

2.文章前后两大部分有什么联系?对你自己写作“读后感”有什么启发?

答:第一部分主要在简要叙述《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件事,并用《召公谏厉王止谤》与之对照,突出“纳谏不易”和“纳谏”的好处、“止谤”的害处。为下文论述打下基础。但是这一部分不单是叙述古人的事,而是以议论带起叙述,使叙述服从议论的需要。这是写作“读后感”必须注意的。

在这一部分初步展开议论的基础上,第二部分深入论述“纳谏”的必要性(批评那些不肯纳谏的人),表明了本文写作的针对性和实际意义。后面肯定《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委婉而讽”的进谏方法,虽说是构思、笔法的巧妙,但问题的实质还是决定于能否“纳谏”。这样主次分明、中心显豁,加上最后肯定“纳谏”的巨大好处,就使全文浑然一体,两大部分相互依存,联系十分紧密。

写作“读后感”也有个观点和材料相统一的问题。决不能单是罗列材料而缺乏鲜明的观点,也不能只有空洞的、教条的观点,而没有确实的经过选择的材料。作为议论文的“读后感”,也一定要以观点统率材料,不过在写法上应当活泼(如本文以议为主、夹叙夹议)一些。

3.本文中引用了不少古代的名言和提到一些古人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举例)

答:引用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文章所要论述的有关问题,如第2段开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就是说明人有错误并不意外,重要的是“改过”。有了“改过”之心,当然就不怕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它是能否“纳谏”的前提。所以这里引用古人的话为下文赞赏齐威王能勇于纳谏的好作风提供了“理由”。在论说文中起到理论论据的作用。

再如第2段中“美芹之献”(辛弃疾)“唐太宗与魏征”和“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的引用,从正反对比中说明了“纳谏”的不易和难能可贵,从中推出“勇于纳谏的齐威王”值得赞赏的“理由”,也就是作者在本文中认为“纳谏”是正确的,“止谤”是错误的这一中心论点的实例论据。

  

课堂教学设计Ⅱ

  

一、教学目标

(同“课堂教学设计Ⅰ”)

二、难点、重点分析

(同“课堂教学设计Ⅰ”)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速读测试。

1.本文题目是:________。

2.本文作者是:________。

3.本文出处是:__________。

4.“纳谏”与“止谤”各指哪篇文章而言?

5.这篇文章谈的是重读《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感想,突出了______的纳谏这一点,并同时提及______止谤的事实,赞扬了宽大明智、精神高尚的______,批判了箝住民口.沾沾自喜的大暴君______,揭示出作国君的______,是何等重要。

6.本文的主旨还是以古喻今,告诫_______要________。

7.文中引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什么(在下面答案中选择)?

A.人人都有过错。(    )

B.人有过错,谁都能看得见。(    )

C.有错难免,改了就好。(    )

8.“谏难,纳谏更难。要得到成果,需要双方合力”。“有圣君,有贤臣,使政治稳定,国泰民安”,文中举了哪两个这样的例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在联系实际发表了感想之后,又顺便论及进谏与纳谏的关系,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

10.课文最后一段“如若不信,盍试为之”的作用是什么?

测试记录:

阅读速度:______字/分钟

理解率:______%

阅读效率:______字/分钟

(二)激疑质疑。

1.理清本文的论证层次,说说本文的论证特点。

2.本文语言简练,形象生动,说说作者是怎样达到这一效果的。

(三)精读导引。

这两个题目,目的都在于探讨本文写作上的技巧,一是关于论证方法的;一是关于语言的。认真分析这两个特点,不仅可以加深对本文的理解,而且可以有助于今后的写作。

(四)疑难讨论。

1.本文论证层次是:

第一部分,用比喻提出所读的文章,扣题,以引起下文;

第二部分,借《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追古思今,加以对照。

第一层,追述历史,说明纳谏之可贵和止谤的危害。

第二层,联系现实,与历史相对照。

第三部分,谈作者的具体感受:

其一:既要有敢谏的良臣,又要有能纳谏的贤君。

其二:进谏也要讲求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第四部分,根据历史教训,向各级领导提出忠告。

全文总体结构是层进式结构:由“重读”引起古今对比→由对比而引起感想→由感想而提出忠告。层层推进,步步加深。在第二部分中则主要采用了对照式结构。

2.本文语言不仅简练、准确,而且使用了对仗句、四字句、比喻句等,使文章形象生动,有节奏感。例如:“行为万世师,言作万世法”、“倾听逆耳之言,采纳美芹之献”、“批‘龙鳞’,逆‘圣听’”(对仗);“读好文章,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下令群臣,遍及全国,面刺错误,指陈弊病”,“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以棒止谤,冤狱累累,人力无穷,天网恢恢”(四字句);“如故人重逢,格外亲切”、“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冰棍对付热情”(比喻)等,读来琅琅上口,和谐协调。此外还用了不少典故,如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唐太宗与魏征的故事等,不仅使文章更生动、形象,更增加了其深刻性。

〖小资料〗

(一)“速读测试”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纳谏与止谤》

2.臧克家

3.1980年6月8日《光明日报》

4.“纳谏”指《邹忌讽齐王纳谏》,“止谤”指《召公谏厉王止谤》。

5.齐威王;勇于接受臣下的批评建议。

6.当今的各级领导同志;主动听取批评意见、认真改进工作。

7.C√

8.①唐太宗和魏征;②邹忌与齐威王。

9.关键是要勇于纳谏。

10.从内容上看是揭示作者写此文的主旨;从结构上看,与开头一段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为严谨。

(每题10分)

(二)召公谏弭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出,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曹史教诲,耆艾(国王之师傅)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先奏文学参考资科》

(三)关于词语。

1.[美芹之献]

《列子•杨朱》:“昔人有美戎菽、甘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蜇于口,惨于腹。众咽而怨之,其人大惭。”旧用“芹献”或“献芹”为自谦所献菲薄、不足当意之辞。

——《辞海》

2.[比干]

商纣王之诸父。《史记•殷本纪》:纣淫乱不止,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谏纣三日不去,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遂剖观其心。

按清程大中《四书逸笺》引《孟子杂记》云:“王子干,封于比,故曰比干。”

——《辞海》

3.[屈原]

战国楚人。名平,别号灵均。博闻强记,明于治乱。仕楚为三闾大夫,怀王重其才,靳尚辈谮而疏之,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冀王感悟。襄王时复用谗,谪原于江南,原作《渔父》诸篇以见志,导自沉汨罗而死。

——《辞海》

4.[从谏如流]

旧时用以形容君王乐于听取臣属的劝谏,接受意见。谏,旧指规劝君主或尊夫,使改正错误。汉代班彪《王命论》:“从谏如顺流,趋时如响起。”唐代韩愈《昌挚集•卷十四•争臣论》:“天子有不僭赏,从谏如流之美”。

——《成语词典》

5.[批“龙鳞”逆“圣听”]

触犯了龙喉下的逆鳞。比喻臣下敢于直言劝谏,触犯君王。批,触。逆鳞,倒生的鳞。《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有人婴(触)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战国策•燕策三》:“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成语词典》

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人不是圣贤,谁能没有过错。汉代班昭《女诫•和叔妹》:“自非圣人,鲜能无过”。清代汤斌《汤子遗书》卷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成语词典》

7.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顺从的就能昌盛,违抗的就要灭亡。

昌,昌盛。逆,违背。《庄子•盗跖》,“顺吾意则生,逆吾心则死”。《史记•太史公自序》:“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后汉书•申屠刚传》:“顺人者昌,逆人者亡(逃之),此古今之所共也”。

——《成语词典》

8.[天网恢恢]

天道的网是十分宽广的。指坏人是逃不出这个网的,作恶必然受到惩罚。天网:天道之网,指自然的惩罚。恢恢:宽广的样子。《老子•七十三章》:“天网恢恢,疏(稀,不密)而不失”。

《魏书•任城正传》:“又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是故欲求治本,莫若省事清心”。

——《成语词典》

9.[门庭若市]

门前和院子里像集市一样。形容来的人多,非常热闹。

庭,庄院。若,好像。市,集市。

《战国策•齐策一》:“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成语词典》

(四)语句。

“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

出自《论语•子张》载子定语。原句为:“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五)人物。

魏征(580~643),字玄成。《旧唐书》说他是巨鹿曲城人。但据《新唐书》和《旧唐书》的《地理志》,巨鹿郡都没有曲城。如据《北史•魏长贤传》(魏长贤是魏征之父),应作下曲阳(现今河北省晋县),后来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他生在隋末社会大动荡年代,曾为避乱出家作道士,后来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他投降唐朝。先事隐太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归唐太宗(李世民),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敢于直言谏诤,先后陈事二百余次,所言多被大宗采纳。令狐德芬,孔颖达、姚恩廉等奉诏修撰周、隋各史书,由魏征总加撰定,书成,进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病卒,唐太宗亲自写碑文,并为书石,又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可见唐太宗对他的信任。即使后来因他生前曾把所写的奏疏先给史臣诸遂良阅看,然后再交给唐太宗的事被人揭发,惹得唐太宗震怒,也只是取消公主与魏征长子婚约,令人拽倒所立碑而已。

魏征的奏疏,在封建时代享有盛名。《旧唐书》曾赞他“前代诤臣,一人而已”,又称他的奏疏“可为万代王者法”。他的奏疏的语言,也为人奉为典范。陆机的《文赋》指出奏疏的要求是“奏平彻而闲雅”,意为内容平正透彻,用语要从容得体,魏征奏疏是符合这个标准的。后来的陆宣公、苏东坡等人的著名奏疏都承袭魏征奏疏的语言风格。

  

——教学参考书(第六册)

 

杨卓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