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的人物塑造 (人教版七年级)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手机版 | ||||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在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按照生活的原型,采用白描手法,真实地再现了鲁迅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阿长是一个旧式劳动妇女的典型。作者穷其形、尽其相,使人物形象呼之欲出,鲜活动人。这主要得益于作者“抑”和“扬”写作手法的成功运用。 一、先抑后扬 文章通过对儿时往事的追忆,表达了作者对阿长这样一位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劳动妇女的深切怀念之情。 作者开头并没有直接颂扬阿长的美德,而是写了她不少“我”所不喜欢的性格特征,有的甚至是缺点:她卑微,连自己的姓名都很少有人知道;她多事,总喜欢背地里“切切察察”,论人长短;她粗心,夏天睡觉时常常肆无忌惮地伸开双手双脚,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以至于“我”的母亲委婉地告诫她时,她内疚得说不出话来,但过后依然我行我素;她丑陋,不仅黄胖而矮,而且颈上还长有许多灸疮疤;她愚昧无知,有许多陈腐而烦琐的“规矩”,而这些“规矩”又是荒唐之至的。况且,她与“我”还有谋害那隐鼠之仇……所有这些都是作者对阿长的“抑”。正是这些“抑”为后面的“扬”起着铺垫作用,使得后面的“扬’显得酣畅淋漓。因此,前面的“抑”是后面的“扬”不可缺少的材料。 二、抑中有扬 虽然文章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着力刻画阿长这一人物形象,但作者在“抑”的同时,也有“扬”的成分,即在“抑”中隐含了“扬”的因素。 正是因为阿长地位低下,才永远值得“我”同情和怀念。阿长也正是为了“我”的平平安安,才让“我”恪守她的所谓“规矩”。如过年让“我”吃福橘,是因为她衷心希望“我”一年里“顺顺流流”;即使夏天睡觉双手双脚张开,摆成一个“大”字,但作者在叙述这件事时,字里行间却流露出对她“任性适情”的肯定;她背地里喜欢论人长短,“切切察察”地令“我”讨厌,可是这其中也表现了她率真和正直的可贵性格;她不“罗嗦做作”,“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至于向“我”叙述长毛的故事,更是令人刮目相看,虽然有时流露出迷信色彩,但她却能侃侃而谈,绘声绘色。恐怖处令人变色;幽默时,使人捧腹;精彩处,让人咂舌。 三、扬中有抑 阿长为“我”讲述长毛的故事,可谓“扬”了,而其中却隐含了“抑”内容:阿长对长毛的概念是很模糊的,她把“长毛”与一切土匪强盗混为一谈,而她所讲的故事又都是迷信、荒唐之官。所有这些,字里行间隐约显露出她思想上愚昧落后的一面。 关于《山海经》一事,那更是作者印象最深、最能表现阿长美德的事情了。尽管“我”渴慕《山海经》而不得,“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可是当“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文章在这里突出了“我”对她的不信任态度,这便是“抑’。另外,长妈妈连《山海经》书名都不知道,说成“三哼经”更显示出她的无知。可是就是这个愚昧无知的女工,出人意料地把“我”朝思暮想的、最心爱的“宝书”给买来了,而这个“伟大的神力”是完全来自于她的心诚。她助“我”为乐,对“我”体贴入微;她想“我”之所想,谋“我”之所求。她的品质是高尚的!这怎能不使儿时的鲁迅为之感动、没齿不忘呢?又怎能不引起鲁迅先生对阿长的深深怀念呢? 总之,作者在描写阿长这一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先抑后扬的艺术手法,抑中有扬,扬中有抑,亦抑亦扬,才使人物有血有肉,鲜活感人。这个人物既有个性化又有复杂性:卑微中隐含着高尚,愚昧中闪耀着智慧,粗犷中流露出细腻,荒唐中体现着真诚。 追忆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