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最后一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土地的誓言》 练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 手机版


《黄河颂》

1.测一测你的注音速度。

巅(    )              澎湃(    )(    )          狂澜(    )

屏障(    )              哺育(    )           九曲连环(    )

2.你了解作者吗?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人,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3.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4.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

5.如何理解黄河是“屏障”?

6.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7.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8.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9.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10.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11.写出与黄河有关的历史人物故事。

12.搜集有关黄河的诗词歌谣。

13.“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这句话是哪位伟人说的?

14.黄河流域有许多古战场,你能举出几处吗?

15.你能列举出沿黄各省区一些著名的石窟吗?

16.你对保护母亲河——黄河有什么建议或措施请写在下边空白处,你们有什么行动吗?

附参考答案

6  黄河颂

1.diān  pénɡ  pài  lán  zhànɡ  bǔ  huán

2.略

3.反复出现,将全诗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4.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5.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6.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7.略

8.首先应感受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魄,其次应注意: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

9.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10.略

11.姜太公钓鱼

12.略  13.毛泽东

14.牧野古战场;崤山古战场;巨鹿古战场;昆阳古战场;官渡古战场。

15.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须弥山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其中云冈、龙门、麦积山、敦煌号称我国四大石窟。

16.略

7  最后一课

一、基础部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宛转(wǎn)      钥匙(yuè)       懊悔(ào)

B.哽咽(yàn)       肃静(sù)       祈祷(qí)

C.踱步(duó)       锯子(jù)        郝叟(hǎo)

D.诧异(chà)       糊涂(tǔ)        赚钱(qi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手势 溜水 铁杆 杠子

B.奴隶 钓鱼 忠诚 干脆

C.纪念 塞进 坐位 旷课

D.皱边 代价 口齿 晴朗

3.选词填空。

(1)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__________(A.喧闹 B.热闹  C.喧哗)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

(2)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__________(A.安静   B.平静   C.肃静)。

4.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体裁是小说。

B.本文描写的故事发生在普法战争时期,在内容上着重写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和祖国语言的深深的爱。

C.文章按照小弗郎士思想感情的变化逐层展开,而主人公却是韩麦尔先生。

D.韩麦尔先生服饰的不同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阅读下文,完成5~9题。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语话唱歌吧!”

5.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字帖(     ) 强迫(     )

6.这里的“我”指__________,用第一人称写显得                             

7.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其深刻含义是什么?

8.画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写出了小弗郎士心里的恐惧,他害怕敌人伤害他喜欢的鸽子。

B.这句话用感叹句写出了小弗郎士的愤慨,表现出他憎恨侵略者,热爱祖国的感情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C.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意在表现小弗郎士喜欢鸽子,希望鸽子用法语唱歌。

D.这句话通过写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表现他是个淘气不爱学习的孩子,上课精力不集中,走神看鸽子。

9.你认为这是一堂什么样的课?

阅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0.开头写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其作用是表面(          )写当时自然环境的句子有(                                                       )其作用是(                                     )

11.文中出现了几次“可怜的人”,说说每次出现时的含义:

12.文中出现几次“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说说每次的含义:

13.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的原因是(                                          )他为什么要使尽全身力量去写那两个大字,原因是:(                             )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

一个有四个国籍的“鸽子”

①在世界音乐的五彩天空里,飞翔着一只美丽的“鸽子”,这就是那首著名的民歌《鸽子》。这首歌曲诞生于19世纪,旋律优美动听,歌词生动感人,多少年来,一直被世界各国的人们喜爱和传唱。

②要问起它是哪一个国家的民歌,就连专家都不能做出准确的回答,因为西班牙人、古巴人、墨西哥人、阿根廷人都说这首歌是他们的,互不相让,以致世界各地在刊行这首歌曲时,有的印着“古巴歌曲”,有的印着“西班牙歌曲”……

③这种“主权”争端从它诞生之日就开始了。争端首先从作曲者展开。作曲家是西班牙人依拉蒂尔,西班牙是依拉蒂尔的祖国,依拉蒂尔在古巴谱写这首歌曲的,我古巴就是这首歌曲的故乡,自然就引起了西班牙与古巴的争论。

④看着他们争论得挺热闹,墨西哥人也坐不住了,他们认为“主权”应有墨西哥一份,理由是这首歌曲是由墨西哥人首先演唱并使它走红的。

⑤不久,古巴人又找到了新的论据:歌曲的曲调是运用哈瓦那民间舞曲《哈巴涅拉》的节奏为基调的。这个根据一经提出,没想到又引出一个新的对手——阿根廷。他们说,《鸽子》的曲调以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符为主要特点,这却起源于阿根廷。因此阿根廷人认为这首歌曲的故乡应该属于他们。

⑥一百多年过去了,“主权”似乎应为他们共同拥有,但甚至也可以说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10.题目中“鸽子”上面的引号是表示(    )

A.表示引用和强调   B.表示强调和比喻

C.表示强调和讽刺       D.表示特殊意义

11.民歌《鸽子》受人喜爱的原因是什么?

12.你认为②段中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什么?

13.请你简答一下文中四个国家争夺《鸽子》“主权”的理由。

14.你主张《鸽子》国籍的归属权应属于哪个国家?为什么?

★试一试

15.哪一个人不爱自己的母亲,哪一个人不爱自己的祖国,古今爱国忧民的杰出诗篇很多。读后往往使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打动你呢?最能激发你的爱国热情呢?请你写出一两句来。(古今不限)

参考答案

一、1.C   2.C

3.(1)A   (2)C   4.C

5.tiè   qiǎnɡ

6.小弗郎士   真实亲切

7.比喻。烘托出教室里的爱国气氛,也说明了小弗郎士领悟了此课意义,由幼稚变成熟,具有爱国主义情感。

8.B   9.爱国主义教育课。

二、10.D

11.旋律优美动听,歌词生动感人,融合了各国人民的艺术风格。

12.有的印着“墨西哥歌曲”,有的印着“阿根廷歌曲”。

13.①作曲者依拉蒂尔是西班牙民歌作曲家。②依拉蒂尔是在古巴谱写这首歌曲的,并运用哈瓦那民间歌舞曲《哈巴涅拉》的节奏为基调。③这首歌曲是由墨西哥人首先演唱并使它走红。④这首歌曲的曲调和怀乡情调与阿根廷的探戈音乐相似。

14.属于世界各国喜爱和传唱它的人们,因为一曲《鸽子》融合了各国人民的艺术风格和感情、智慧,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15.略

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一、基础部分

阅读下文,完成1~6题。

①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

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    )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②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    )万里。有时流到很(    )的境界,两岸丛山(    ),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③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④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                        。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

⑤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1.为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浊流(      )阻抑(      ) 曲调(      ) 崎岖(      )

2.为段①②空缺填上适当词语。

3.为文中横线上补写句子。

4.文章②、③两段都说到两种境界,哪两种境界?表意的重点在哪一方面?

5.这篇文章通篇运用比喻,试找出一处,加以体会。

6.文章思路清晰,请你根据文章思路完成下图。

人类历史道路→(    )→(    )→中华民族史路→(    )。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文,回答7~11题。

__________

               孙 犁

正月里我常替抗属写信。那些青年妇女们总是在口袋里带来一个信封两张信纸。如果她们是有孩子的,就拿在孩子的手里。信封信纸使起来并不方便,多半是她们剪鞋样或是糊窗户剩下来的纸,亲手折迭成的。可是她们看得非常珍贵,非叫我使这个写不可。

这是因为                          

那天,一个远房嫂子来叫我写信给她的丈夫。信封信纸以外,还有一张小小的照片。

这是她的照片,可是一张旧的、残破的照片,照片上的光线那么暗,在一旁还有半个“验讫”字样的戳记。我看了照片,又望了望她,为什么这样一个活泼好笑的人,照出相来,竟这么呆板阴沉!

我说:

“这相片照得不像!”

她斜坐在炕沿上笑着说:

“比我年轻?那是我二十一岁上照的!”

“不是年轻,是比你现在还老!”

“你是说哭丧着脸?”她 甲 ,“那是敌人在的时候照的,心里害怕得不行,哪里还顾得笑!那时候,几千几万的人都照了相,在那些相片里拣不出一个有笑模样的来!”

这是她从敌人的“良民证”上撕下来的相片。敌人败退了,老百姓焚毁了代表一个艰难时代的良民证,为了忌讳,撕下了自己的照片。

“可是,”我 乙 ,“你不会另照一张给他寄去吗?”

“就给他寄这个去!”她 丙 ,“叫他看一看,有敌人在,我们在家里受的什么苦楚,是什么容影!你看这里!”

她过来指着相片角上的一点白光:“这是敌人的刺刀,我们哆哩哆嗦在那里照相,他们站在后面拿枪刺逼着哩!”

“叫他看看这个!”她退回去, 丁 ,“叫他坚决勇敢的打仗,保护着老百姓,打退蒋介石的进攻,那样受苦受难的日子,再也不要来了!现在自由幸福的生活,永远过下去吧!”

这就是一个青年妇女,在新年正月,给她那在前方炮火里打仗的丈夫的主要内容。如果人类的德性能够比较,我觉得只有这种崇高的心意,才能和那为人民的战士的英雄气概相当。

7.选一句话填入第二段横线上(    )

A.家里太穷,她们买不起象样的信纸信封。

B.战争实在残酷,家家户户已经山穷水尽。

C.觉得只有这样,才真正完全的表达了她们的心意。

D.为了方便、节约,不浪费纸张。

8.给文中画线的甲乙丙丁四处选恰当的语句。

A.郑重地说         B.好奇地问 C.嘻嘻地笑了       D.又抬高声音说

甲            乙            丙            丁           

9.本文最后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0.末段中“这种崇高的德性”具体指什么?

11.给文章加一个题目。

12.将下面这段话补写完整。

下雨,如果适量,则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如果过量,则会成灾;               ,

                     ,                         ,                          ,                     ;游戏,如果适度,可以愉情悦性,如果过度,则会荒废学业。总之,凡事都有个度,否则,就会走向反面。

参考答案

一、1.zhuó   yì   diào   qī

2.雄健   一泻   逼狭   叠岭

3.是一股崎岖险阻的道路

4.第②段的两种境界是:宽阔,逼狭。重点在逼狭、险峻。第③段的两种境界是:坦荡平原,崎岖险路。重点在崎岖险路。

5.如“浩浩荡荡”比喻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

6.(人类历史道路)→民族生命过程→人类历史生活→(中华民族史路)→中华民族精神

二、7.C   8.甲C   乙B   丙A   丁D

9.画龙点睛突出主题思想,使之更鲜明。

10.人民鼓励军人在前方英勇杀敌,不让苦难重来,保卫幸福生活的觉悟。

11.相片(照片)

12.略

9  土地的誓言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炽痛(zhì)       胸膛(tánɡ)       喷涌(yǒnɡ)

B.仰望(yánɡ)      白桦(huā)       呻吟(yīn)

C.斑斓(lán)       召唤(zhào)      缠绕(chán)

D.默契(qiè)       山涧(jiàn)       浆液(jiānɡ)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汇合 燃烧 喷涌 B.泛滥 惊醒 跳跃

C.嗥鸣 孤仙 碧绿 D.呼唤 皮鞭 土壤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炽痛:热烈而深切。

标直:笔直。

B.嗥鸣:(野兽)大声嚎叫。

亘古:远古。

C.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污秽:肮脏的东西。

D.怪诞:鬼怪的诞生。

默契:双方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4.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

A.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B.“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运用了排比的手法。

C.题目“土地的誓言”是“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D.本文的写作时间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之时。

阅读下文,完成5~8题。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                           。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壤是香的。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辗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                       。

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边呼唤。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乃是我家乡。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__________。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5.为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镐头(      )  辗(      ) 丰饶(      ) 污秽(      )

6.为文中横线处补写课文原句。

7.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句中“她”指的是土地,隐含将土地做“母亲”的意思。

B.这句话运用了呼告的手法,直接对着土地抒情。

C.这句话将倾诉对象拟人化。

D.“我答应过她”是指“她”曾经请求过我。

8.概括本段文字的内容。

附加题:

9.说故乡在呼唤我,实际是(                                          )说地底下的岩浆在翻滚实际上是说(                                              )

10.“泛滥,埋葬”在文中似乎用得不当,应如何理解?

泛滥用得好,是因为                                                             

埋葬一词用得好,是因为                                                         

参考答案

1.C   2.C   3.D   4.D

5.ɡǎo    niǎn   ráo   huì

6.我不能离开她   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   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

7.D

8.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牺牲。

10  木兰诗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鞍鞯(jiān)        溅溅(jiān)         啾啾(jiū)        

B.红妆(zhuānɡ)       霍霍(huò)      可汗(hán)

C.唧唧(jī)       朔气(shuò)      燕山(yān)策勋(xūn)

D.胡骑(qí) 金柝(tuò)      赏赐(cì)

2.下面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但闻黄河流水(但是)                万里赴戎机(奔赴)

B.出郭相扶将(外城)                  朔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

C.关山度若飞(度过)                  愿驰千里足(奔驰)

D.雌兔眼迷离(眯着眼)                愿为市鞍马(集市)

3.下面是对木兰的几种评价,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B.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战争政策的否定。

C.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古代人民要求男女平等的愿望,而且反映出他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D.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爱国精神,而且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抗议。

4.按要求默写。

(1)《木兰诗》选自宋代__________编的___     _______,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

__________        _。

(2)描写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的诗句: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木兰军营中苦寒生活的句子: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

(5)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5~9题。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5.解释加点的字。

当户理红妆(    ) 著我旧时裳(    )

6.找出文中的两个通假字。

7.“火伴皆惊忙”后的冒号有什么作用?

8.这节诗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这节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时有好几个场面,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中欢乐的气氛                 B.木兰喜不自禁的激情

C.木兰见到伙伴时喜剧性的场面     D.木兰对已失岁月的怀念与感慨

10.写出征前准备工作繁忙有序的句子是                                         

写木兰替父从军原因的句子是                                                  

写木兰忠孝两全的句子是                                                      

写木兰思恋父母的句子是                                                       

写路途遥远,矫健身姿的句子是                                                

正面写木兰机智勇敢的机智是                                                     

侧面写木兰机智勇敢的机智是                                                    

表现木兰不图名利的机智是                                                       

侧面写木兰功劳美德的机智是                                                      

作者从侧面来赞美木兰机智的句子是                                               

11.作者详写出征前后,略写战斗过程,是因为                                             

12.木兰是一个                                                                   的人,所以一千多年以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13.翻译: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4.出自本课成语有                                                              

参考答案

一、1.D   2.B   3.A

4.(1)郭茂倩   《乐府诗集》   乐府民歌   (2)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门   穿

6.“帖”通“贴”   “火”通“伙”

7.提示下文。

8.排比   对偶   9.D

 

余国福

相关链接: 七年级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