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中于连性格的演变过程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手机版 | ||||
摘要 司汤达的名著《红与黑》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于连。长期以来, 对于连的评价众说纷纭。他出身低微却敢混迹于上层社会,他不断的努力追求着,性格思想也不断的变化发展着,因为环境,因为周围的人让他慢慢的成长渐渐的成熟。由反抗到妥协到最后的觉醒,他的人生有着不平凡的经历。 关键词 于连;反抗;妥协;平民意识觉醒 司汤达名著《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性格是复杂的,历来学者们对他的评价都是褒贬不一。他所处的环境,维立叶尔市市长家、贝尚松神学院、德·拉·木尔侯爵家、监狱;所遇到的人,西朗神父、德·瑞那市长、德·瑞那夫人、彼拉神父、德·拉·木尔侯爵、玛特尔;以及他的身份,家庭教师、神学院学生、秘书、囚犯,还有他所经历的事情等等,他的性格随着这些变化而发生着变化。从开始的反抗,到妥协,再到失败后的觉醒。 一 于连有一种强烈的反抗性格,在家里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他出身于一个木匠的家庭。他的体质不好,不及他两位高大的哥哥,而木匠需要的就是体质好力量大的人,所以在家里于连成为家里的累赘不能干什么重活。而在父亲眼里于连是“书呆子”“懒鬼”“畜牲”,经常会挨骂,甚至遭毒打,在这种环境下,使他从小就产生了不满和反抗的情绪。于连喜欢读书,尤其是喜欢拿破仑的《圣赫勒拿岛回忆录》、卢梭的《回忆录》,受到这些书里面的思想的影响,他反抗现实社会的意识更是在他心理上根深蒂固。在工作的时候,他不认真的看机械运转情况,而是埋头看书,其实这就是他心底对父亲对家庭的反抗。 于连的反抗性格在德·瑞那市长家表现得更为明显。到维立叶尔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是于连踏入社会的第一步,但是即使是在趾高气扬的贵族面前,于连仍不卑躬屈膝,阿谀奉承。在雷纳尔先生要和他签合同时,于连冷冷地回答:“不,先生,如果您想到辞退我,我只得走。一份合同让我受到约束,却不能让您承担任何义务,这不平等,我拒绝”。甚至市长夫人怜惜他贫寒, 没有衣服, 想送钱给他, 于连却决断地回答“我很年轻,夫人,可是我绝不低贱”。(本文译文引自漓江出版社,司汤达著,胡小跃译的《红与黑》)在当时的情况,拒绝接受主人的礼物,意味着对主人的侮辱,可是于连不管这些,他不喜欢这种馈赠方式就不接受。 再有一次,于连因为耽误了孩子一上午的功课,雷纳尔先生因此而大发脾气,但是于连也毫不示弱“他朝雷纳尔先生冲了过去,脸色比平时更苍白、更阴郁”反抗道:“您觉得别的家庭教师能这样使您的孩子们取得如此大的进步吗?”不容雷纳尔先生开口马上又说:“如果您说不,您怎能指责我对他们不尽心?”他越说越气:“我可以没有您而生活!”甚至还怒不可遏地叫到:“先生,出了您的大门,我知道去哪里。”在实际上居于一个仆人地位的青年居然对主人表现出不尊敬甚至斥责,可见于连的反抗精神是多么的强烈。最后雷纳尔先生做出了让步,把每月的薪金从三十六法郎提高到五十法郎,可是,于连不仅不买帐,还请了假。 而于连对雷纳尔夫人最初的情感也是反抗意识在作祟。一天晚上,于连和大家坐在树下乘凉。他手舞足蹈的比划着碰到了雷纳尔夫人的手,但是夫人马上把手缩了回去,但是于连却想,让这只手在碰到的时候不缩回去是自己的责任。这种“真责任”其实就是向蔑视他的雷纳尔先生和哇列诺先生报复的“责任”,是效仿英雄拿破仑征服美人的“责任”。带有浓郁的反抗意味。 在这一时期的于连,浑身散发着桀骜不驯的反抗气息。他憎恨富人,鄙视庸俗无能的雷纳尔市长,咒骂哇列诺。 二 人是慢慢会变的,于连随着经历的事情和环境的改变他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于连因为和雷纳尔夫人的事情败露后迫于无奈进了贝尚松神学院,投靠了彼拉神父成为了神学院的一名讲师。神学院阴森可怕,修道者多是些阴险、虚伪和追名逐利之徒,彼此间尔虞我诈。同时,不同教派矛盾尖锐,互相倾轧。在这样的险恶环境中,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于连开始慢慢的学会了妥协,反抗的光芒开始暗淡。为了向上爬,他尽力掩藏自己的真实思想,装扮成最虔诚最守教规的修道者。 他明明不信神,却假冒虔诚,强压心中的感觉终日“孜孜不倦地研究神学”,利用自己超人的记忆力把自己向来都认为毫无价值的《新旧约全书》和《教皇传》背得滚瓜烂熟,并且还“见人就背,必要时,可以从最后一句开始倒背回去,一直到第一句”。 他心底里明明崇拜拿破仑,却坚忍地把对拿破仑的如火热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总是在提拿破仑这个名字时加上几个带污辱性的词,还向人宣布自己要当神父。甚至他也曾经不顾生命危险爬到很高的地方装饰教堂,以此希望获取信任与宠爱。他虽然鄙视憎恨一些人的行为,可是最终却忍气吞声地适应他们。 或许在神学院里面于连的反抗意识尚残存,那么,等他到了德·拉·木尔侯爵家当秘书后,他的行为甚至是心理就完全妥协了。在面对着大资产阶级、封建贵族、教士三股势力共同筑成的森严壁垒中,他的心理发生了重大转变,他明白他的力量太薄弱,慢慢的,不再蔑视贵族,反而崇拜和向往贵族的出身。对于贵族加给他的侮辱轻蔑,他不反抗报复,反而承认自己的卑微下贱。这时的他已沉醉在诱惑和熏陶中,甘心成为奴仆。他热忱的帮助侯爵处理事务,当侯爵赐给他一枚十字勋章时他便发誓“我应当遵照给我这枚勋章的政府的意旨行动”。甚至还参加了反革命秘密会议,并冒死替侯爵传递情报来实践他的诺言,这时的他成为了一个死心塌地的走狗。 他虽然曾经以个人的力量激烈地反抗社会可最终却被社会无形的改造就范。他对贵族阶级采取了万般逢迎,千般讨好的态度,最后终于得到了他想拥有的东西。一个骑士封号、一份田产和一个骠骑兵中尉的军衔。 三 但是所谓的幸福往往来得难,去得却很快。雷纳尔夫人的一封告密信让侯爵取消了他与玛特尔的婚约。在激愤之下他枪杀了雷纳尔夫人被关进监狱。被捕入狱使他的地位一落千丈, 从贵族降为平民,从骑兵中尉坠为囚徒。一切发展进身的机会都失去了,一切显身扬名的美梦都破灭了,可是,正是这枪击惊醒了他的美梦,让他终于能冷静下来重新观察和思考眼前的社会现实。他在法庭上慷慨陈词,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平民阶级地位,说:他的犯罪并不在于开枪,而在于要突破等级制度;他之所以要被审判,是统治阶级借他来“惩戒一般青年——出身微贱,为贫困所困扼,可是碰上运气,稍受教育,而敢混迹于富贵人所谓的高等社会里的青年。”这时的他完全像是一位觉醒了的平民哲学家。经过多年来混迹上层社会的经历,现实的严酷终于让他认清复辟王朝和天主教会的本质,以及经济统治阶级的卑鄙、贪婪、腐朽和无能。但是他无论如何也不肯向他们低头。他想“我没有荣耀属于你们那个阶级,但我的灵魂绝不会低于你们”。这时的他,思想上已发生了质的飞跃,变得更成熟了。他看清了整个社会充满伪善和欺诈,毫无真理可言。他愤怒地喊:“我爱真理!但真理在那里?到处都是伪善,至少也是欺诈,甚至最有德性、最伟大的人也不例外。” 同时,他也终于认识到了什么是幸福。他终于知道,他最爱的是雷纳尔夫人,他不再有野心,和玛特尔在一起时,他感到心不在焉,甚至讨厌。他对她的“英雄主义”已经厌倦了。他完全投向雷纳尔夫人的怀抱中,在监狱中的他完全生活在爱里面,感受到了那发自内心才会有的爱的幸福。这也是他爱的觉醒。 最后,于连看透一切,平静坦然的选择面对死亡。重新找回了人格的尊严,找回了真实、找回了纯洁。 于连一直在变化着,我们依次能从他身上看到反抗、妥协、和觉醒等性格。每一次的转变都有无可奈何,但却都是情理之中,他是活生生的一个人,是一个能给我们很多启迪的不折不扣的勇敢年轻人。 参考文献 [1]斯丹达尔著 胡小跃译 《红与黑》 漓江出版社 2002 [2]郑克鲁主编 《外国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郁士宽 《从于连的矛盾性格评其悲剧命运》 文学教育 2008.11 [4]张轶韪 《于连形象再分析》 读书与评论 2007.01 追忆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