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听惊雷 --谈引导学生发现和创新 (教学总结)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总结 手机版


        教学的境界在于有疑处解疑,无疑处生疑。在固有的成见中发现一点新意,于平凡之处见出不平凡。我在第四次教学小说《失街亭》时,打破常规,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了探索,小有收获。

      教学之初,先让学生谈谈对诸葛亮和马谡的印象,学生大都谈到诸葛亮足智多谋,严谨细心,思虑周到,赏罚严明;马谡刚愎自用,纸上谈兵等。

     我又设一问:“马谡失街亭除了他的性格缺陷外,还有什么原因?”

     学生答:“军事指挥上有不足。”

     我又趁机追问:“指挥上有什么不足没守住街亭?”

     学生七嘴八舌:不该驻扎在山上,不该不听王平的意见,对司马懿估计不足等。

     我又一问:“诚然以上都是原因,那最根本的一点是什么?”

     学生沉默,翻找课本,思索。

     突然一学生小声嘟囔:“诸葛亮没让他攻打魏军呀。”又有几个学生断续相应。

     看看差不多了,我让那个学生详细谈谈自己的见解。他说:“最初诸葛亮问‘谁敢引兵去守街亭’,还有‘如所守无危,则是取长安第一功’,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只是派他去守街亭,没让他主动进攻魏军。和诸葛亮的战略意图相背离。”

    随后一个学生又加以补充:“他驻军在山上,‘凭高视下,势如劈竹’,督军进攻。”

   我概括说:“马谡违背了诸葛丞相的意图,不守反而进攻,失了街亭,那么还能不能反映出诸葛亮的严谨周到,谨慎细心?如能体现的话,哪些地方体现的?”

    学生1:“能体现。先是不让马谡前往,后来又反复告诫,并且又派王平做副手。”

    学生2:“还派高翔、魏延据守在街亭周围,让老赵云在后面接应。”

    我说:“看诸葛丞相安排得多周到啊!”

    马上有学生反驳:“并不周到,其实诸葛亮并不信任马谡。”大多学生感到意外,台下议论不断。

    我马上让他具体说一说。

   “首先马谡请命时,诸葛亮拒绝了他,后来又让他立军令状,又派了那么多人做护卫。这里有担心更是不放心。”

    又有一学生补充:“其实诸葛亮完全没必要这么安排,派一放心的将领不就行了。”

   “分析地有理。尽管有疑虑,他还是派出了马谡,知道为什么吗?”我问。

    沉默一会,一个学生试探地说:“可能二人关系好吧?”一些学生笑了。

   “确实如此,”我说,“诸葛亮和马谡的哥哥关系很好,并且马谡也确有才华,曾多次为诸葛亮出谋划策。看来诸葛亮也徇私情啊。”

   “那是不是诸葛亮就不伟大了?”一学生问。

    我说:“诸葛亮首先是人,身上也有不足,一时感情重于理智,周而不密,用人失察,也是有的,但这并不会掩盖他的光辉形象。今天的探索很有成效,发现了不少问题,这样我们概括一下失街亭的原因是--”

   学生(纷纷):“马谡刚愎自用,不按诸葛亮的意图办,诸葛亮用人不当。”

   我最后借机问:“马谡不按丞相的意图守街亭,是没明白诸葛丞相的意图还是有意为之?请大家课下查找《三国演义》寻找答案。”

 

任鹏

相关链接:教学总结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