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递进作文训练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手机版




郑州市金水区庙李学区 刘国强

联系作者 访问专辑

  说明:在我的专辑中还有其它国家级省市级获奖论文及精美课件,欢迎访问。本文部分内容与我的另一篇论文《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相似,但侧重点不同,一个侧重于活动开展,一个侧重于作文训练。

  现在,学生不会写作文,不会观察、思考周围的事物,怕写作文、讨厌写作文,这在教学中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这也是一种很可怕的现象,之所以可怕,并不是因为这样学生就得不到试卷上的“30大分”,而是因为学生不能很好地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感知周围的事物,不能很好地用口头、书面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这会使学生在未来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成为“聋子”、“哑巴”,从而大大削弱他们的社会竞争能力和他们为社会奉献的“功率”,我们所教育的“人才”的质量将大打折扣。

  近年来,我们学校正是由于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很重视作文教学工作。“四递进”作文训练法就是我们作文教学改革尝试的一个方面。所谓“四递进”作文训练法就是本着循序渐进、脚踏实地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按着“由读到写--由静到动--由虚到实--由练到用”的顺序逐层递进,全面地训练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口头、书面表达能力的方法。

  首先简述一下我们的出发点。我本人长期从事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我发现学生的作文能力相对较差,滞后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和分析研究,我们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①作文训练缺乏系统的连贯性,训练脱节,学生不能适应高年级作文的要求;②作文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无从入手;③训练形式不够灵活,缺乏趣味性,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④长期不当的作文训练方法,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从而马虎应事,不能认真地投入。因此我们作文教改尝试的着眼点就放在了寻找一种既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体现出由简到繁的层次递进的作文训练形式上。这也是我们“四递进”作文训练“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原则确立的基点。

  下面介绍一下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由读到写。

  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知识的一种高度概括,写文章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其难度的,它决不会是一幢凭空而起的空中楼阁。我们“四递进”训练的第一个递进层次,就是由读到写的递进,由读而始,读中悟法,“读”而优则“写”。“由读到写”的“读”,不仅仅是读书,它包含三层含义。

  1、读写结合。读中含写,写中用读,读写结合已成为我们作文教学的共识。我们语文课本上的每一篇文章,只是一个例子,我们在教学中只想方设法让学生单纯地掌握住这个例子本身,其意义是不大的。我们只有把这些例子当成是“工具”,利用课文这个例子“工具”以达到训练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目的,意义才会更大。古人云:“醉翁之意不在酒”,我们在把功夫下在“例子”上的同时,时时应记住我们的“意”应在例子之外。

  我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就很注意把握好“意在何处”的问题。在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外,也很注意读写的结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方法,赏析作者的谴词造句的功夫,研究作者布局谋篇的手法,领会作者表情达意的艺术,让阅读教学真正为作文教学服务,让一篇篇的生动形象的例子真正成为学生写作之路上的一块块直观切实的铺路石。

  2、范文引路。写作之前给学生提供一些范文,这也是一种“读”。在训练起步阶段必须给学生提供一些范文。学生的作文是由模仿而始的,课本中的一篇篇的课文虽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但仅靠这些还是不够的。因为这些例子大多都是作者的由感而发,由情而发,并不是单单为学生做例而作,它们或许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近,或许与本次习作的要求不切,或许与学生的思想认识不实,所以每次习作之前,教师还是要另备一些更近、更切、更实的范文,来为学生指路。也就是说,课文是全面指引学生提高阅读、写作能力的大例子,而范文是指导学生本次习作的小例子,它更有针对性。这些范文可以是教师写的下水文,也可以是往届学生的优秀习作,或者作文报刊上的文章。

  3、详细的指导。学生的写作基础差,为了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还必须给学生以更详细的写前指导,让学生明确习作题目的要求,掌握一些写作的方法,了解写作中的注意问题等等,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更为抽象的“读”。指导的越详细,学生写作的难度也就越小,这对于写作起步阶段的学生是很重要的,这一阶段是一个“扶着走”的阶段,随着学生能力的不断提高,就可以逐步地放开手,让学生在写作的海洋中畅游。

  二、由静到动。

当学生到了“读”而优则“写”的阶段后,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写什么的问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很有限的,而他们周围的事物却是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着的,如果能让周围的事物“定格”,学生写起来就会容易多了。

  1、看图片写文章。

  能不能让学生周围丰富多彩的事物“定格”呢?能,这就是我们常用的看图写文的形式。其优越性表现在:①看图写文“定格”了生活,让事物都“静止”了下来,可以使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去观察、感受原本稍纵即逝的事物,能获得更丰富的观察材料;②生活和周围的事物是“无限”的,而图片是有“框”的,它缩小了观察的范围,只“框住”了生活中最精彩的“一小块”,而去除了多余的枝节,降低了学生观察的难度;③便于反复观察,观察的不够深入,指导后还可以继续去观察,对学生认真的观察态度,良好的观察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

  但是我们应当把目光放得更高更远,选取合适的图片,运用灵活的训练方式,打破传统的看图写文的局限,以收到更显著的训练效果。

  首先是图片的选择。图片选取的原则应有两点:①学生喜欢,乐于接受,能调动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②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可供看图写文所用的图片,决不仅仅是课本上的区区的一、两幅图,它的选取是多样多姿的。可以是一幅妙趣横生的小漫画,也可以是一幅精美的故事插图,一张学生喜闻乐见的影视剧的剧照,或者是学生美术课上的一幅作品,一张师生生活的照片,学生心目中的卡通名星像......这些都可以拿来用。如我曾选取了一张电视剧《还珠格格》中小燕子招蝶不成反引蜂的剧照,让学生写片断,图片一出示,学生就兴奋地议论纷纷,取得了较好的训练效果。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图片”的选取也应随之提高难度,可以选取一幅抽象的图案,一组连贯内容的图片,甚至可以是一处相对静止的真实景物,如教室、校园、马路、田野等,为今后向动、向实过渡打下基础。

  另外,训练的形式也应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的目的是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用更丰富,更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形式来进行看图后的“写”。看一幅图后,不一定只能用“写”这一种形式来表现观察所得,看图后说一段话,看图后就某一现象展开讨论、辩论,看图后编讲小故事比赛,看图后据图内容进行表演等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常用的方法。这样,通过多种灵活而又富于实效的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多方面的训练,学生的能力才能更快,更全面地提高。

  2、看影像写文章。

  让学生学会观察、表达静态的事物并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因为学生周围的事物永远都是处于变化运动之中的,由静入手,只是我们降低学生观察、表达难度的一种手段。当学生能有兴趣地,熟练地去观察和表达静态的事物时,我们就开始把学生的注意引向另一种“图”--动态的“图”,这就是影像,这是更深层次上的看“图”写文。这也是我们“四递进”训练的第二层递进,由静向动的递进。

  看电视电影是我们很重要的一种娱乐形式,有意义的电视,电影,录相学生乐于看,会给学生带来快乐,会让学生产生思考,我们做了把这些影像形式同我们的作文教学结合起来的尝试。我们每天放学后,都给学生布置看电视“作业”,新闻联播和动画片是每天必看的,另外在课堂上也经常利用录相机来回放一些片子,让学生进行“二次观察”。看过一部电影电视后可以组织学生写观后感,记录精彩的片断,刻画有个性的人物等;也不一定非要写,“纵容”着学生的兴趣,师生共同议论一下影视中的情节,交换一下对一些人物、现象、问题的看法,或者可以组织学生把影视中的某个片断自己来表演一下,这些都很有意义,学生很感兴趣,看似玩乐,其实学生的各种能力在不知不觉中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刚开始时可以只是无要求地由着学生的兴趣随便说,随便写,随便玩,慢慢地再提出要求,提高要求,把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引向更深的层次。

  另外,我还常给学生说,我们周围的人和事,也好比是一幅画,一部影视剧,我们要养成经常把日常看到的人、景、事在头脑中像放电影那样放一遍的好习惯,甚至还要在心中组织语言来形容、描绘一下。这样,我们观察表达的能力,都会更快地提高,我们学过的观察表达的方法才会运用的更纯熟,我们在观察和表达时才会从无方到有方,从有方到“无方”。

  三、由虚到实。

  前边提到的读也好,静也好,动也好,它们都是虚拟的,是用文字、用图片、用影像虚拟的生活或事物,不是学生真实的生活。由这种虚拟的生活向学生的真实生活过渡是我们训练方法的第三个递进层次。

  用文字、图片、影像虚拟的事物其共同点是可重复性,它们可以重复读,重复看,重复放,但真实生活中的事物是不可逆转的,同样的活动做第二遍也不会和第一遍完全一样,这就需要学生有更为敏锐的观察能力,更为丰富的情感世界。对于学生来说,由虚到实,从观察表达可重复的“虚拟的现实”到观察不可逆转的“真实的生活”其间是有一个巨大的认知和表达的跳跃层的。在由虚到实的递进过程中,我们还必须循序渐进,从实际出发,为学生降低层次递进间的坡度。

  组织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最佳的手段。十一二岁的小学生,他们好动厌静,他们对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很有兴趣,利用活动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全面提高学生观察、思维、表达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们在教学中很注意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

  1、主题性活动。

  主题性活动就是根据学生生活的实际,根据学校工作的实际,确定活动主题,在明确的活动目标的要求下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如针对学生思想实质的“思想、行为检讨会”,各种少先队活动,主题班会等等。在主题性活动中,完成活动的目标是活动的主要任务,而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能力则是活动的“副产品”,这样就赋于了活动以多效性,一种活动,多种收获。在活动中,学生要进行对问题的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要写活动心得,这样不但达到了活动预期的“主题”目标,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能力,事半而功倍。

  2、娱乐性活动。

  娱乐性活动,就是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出发点,以娱乐学生为目的活动,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没事找乐”。如课余的一次扳手腕比赛,拔河比赛,象棋比赛,课间十分钟的一个小游戏,下雪后的一场雪仗,一次外出旅行,一次师生间开心的谈话等等。乐是目的,但又不是唯一的目的,在乐中,学生要想、要说、要写,乐中寓学,学中有乐。

  3、实事性活动。

  实事性活动就是针对国内外发生的大事,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活动。如建国50周年庆典,香港、澳门的回归,我国驻南使馆被轰炸,世界杯的举行,每逢这些重大的国内、国际事件,我们都组织学生开展读书、读报、看电视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练笔,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发展学生认知事物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表达的能力。如我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现场直播后的“在那激动人心的一刻”演讲比赛,在我国洪涝灾害中的“我为灾区伙伴献受爱心”活动,世界杯足球赛时的“精彩进球回放”活动等,这些活动都收到了较好的活动效果。

  在活动中的几点注意事项。①教师在活动前要有活动计划,活动的目的、形式、要求这些都要事先做好准备,这样才能保证活动更好地开展;②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同学生一起参与,同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一起乐,这样才会与学生有共同的话题,才会与学生有共同的感受,才会使活动更有实效;③在活动中不能给学生定过多的规矩,不能过于限制束缚学生,要让在活动中充分展现自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④教师要有跳出活动外的高远的目光,不能仅仅为活动而活动,由活动带来的“副产品”的意义有时往往要超过活动本身,在每次活动后都要组织学生想,组织学生说,组织学生写。

  四、学以致用。

  在前三个递进层次中,所有的一切都是教师为了训练学生而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和创设的,在一定的意义上来说,学生只是被动地在“练”,而练的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用,让学生由被动地练向主动地去用,主动地去表达自我,是我们训练的第四个递进层次。

这一层次的递进,也正是我们“四递进训练”的核心,让学生能自主地、自觉地、灵活地运用自己的观察、思维、表达等综合能力去感知周围的世界,去表达自我的情感,去实现外界与自我间的双向交流,这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小学生的“用”,只是一种相对层次较低的“用”,或者说是一种学中的用,用的目的仍是为了巩固“学”,这与成人工作、生活中的“用”是有一定的区别的。鉴于学生这种“用”的特殊性,我们仍要给学生创设必要的条件,让学生真正有“用”武之地。

  1、改进作文评价方式,让学生在改中用,在评中用。

  我们在作文批改中,完全放弃了传统作文批改中“教师一支笔”的现象,把作文评价分为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三部分,教师的评价成绩只“公平”地占了评价表中三分之一的权重,把作文评价的权力充分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在评中用,评中提高。

  2、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用武空间。

  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我们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用武空间,让学生多写、多说、多练、多用。如:让学生自办黑板报,手抄小报,这是每个学生必须进行的工作,其成绩要总入学生的期末语文成绩中;办学生广播站,让学生去写稿,让学生去播音;我校自办的油印小报《萌芽》更是学生练笔、交流的主阵营;开展故事会,朗诵表演,课本剧,校园生活剧等形式的竞赛。总之形式是很多的,只要我们把学生的成绩放到次之的第二位,把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真正地放在了第一位,我们的思路就会更广阔,就会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用武空间。

  3、给予细致的指导,完善学生的用武之道。学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摔跤、失误、出错是不可避免的,教师要给学生以热情的鼓励,细致的指导,在用中提高“方法”,完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用武之道。

  虽然学生的这种“用”是低层次的,是很幼稚的,但不管层次的高低,这种实战演习式的“用”必然会给学生今后在“战场”上的真“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我校“四递进”作文训练的一些具体做法,这里对本文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做两点说明。①作文的内涵和实质是很丰富的,作文能力就是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本文中提到的“作文”的概念实际上更侧重于指学生这种综合的观察、思维、表达的能力。②四个递进层次并不是机械的,独立的,界限分明的,而是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灵活组合的,可以说是读中有写,静中含动,虚中带实,学中蕴用。

  近几年来,通过我们的这种循序渐进的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种效果并不在于学生的作文“成绩”有了多大的提高,个别优秀学生的作文发表了几篇,获奖了几篇,而在于我们通过富有成效的工作,把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形成与学生快乐的童年生活更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使每一个学生在观察、思维、口头书面表达能力方面得到了积极的锻炼,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这才是我们所期盼的收获,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收获。

相关链接:作文指导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