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优美,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字斟句酌,细心研读种种哲言睿语。 2、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阐述、赞美理想的熏陶感染中,净化灵魂,提高人生境界。 2、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1、朗读训练 2、通过关键的诗句,探究全诗的脉络 3、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1、体会诗歌构思精巧、语言精美的特点。 2、理解诗中的意象。 3、联系生活体验,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联想想像法、讨论点拨法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理想”两个字我们从小就听说过,并且从小到大老师一直会问,你们的理想是什么?现在,我们暂且不讨论大家的理想是什么,一起来用这个词造个句。 师:理想是种子,让贫瘠的心田变成绿洲。 理想是船浆,荡起驶向彼岸的生命之舟。 理想是翅膀,承载起翱翔于蓝天的力量。 现在请同学们来试一试,发挥想象,每人造一个句子。 生: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把这些句子连接起来,我们每个人都有潜力成为一名诗人了。在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王家新的一首诗《在山的那边》,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流沙河的一首关于理想的诗,看看诗人笔下的理想有着怎样深厚的含义,看看这两首诗是否有某些相通之处。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来听一段范读,同学们可以根据范读,划分诗句朗读节奏,也可轻轻地跟着默读。 二、朗读 1、师播放音频文件范读 2、再次播放范读,生跟读一遍 师:下面我再将范读播放一遍,请同学们注意听其中的语调、音律和词语的轻重缓急,自己轻声地跟着朗读一遍,体会诗中的情感和韵味。 (生有感情地跟读) 3、正音、正字。 师:将书P29的字词齐读3遍 4、自读 师:好的,刚才已经听了两遍范读,前几个星期我们已经反复地强调过,朗读要根据文中内容和情感的变化来调整语气和节奏。在这首诗中,共有12个小节,根据内容和情感的转换,我们要注意对朗读语气作这样的把握:第1小节,明朗坚定的语气,2~7小节,悲壮沉思的语气,8~11小节,劝告警醒的语气,12小节,欢快奋发的语气。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训练,揣摩这些语气的不同。 5、分小组朗读 师:下面,我们要进行一个小型的诗歌朗读选拔赛,每组读3小节,其他三组做评委,对朗读的这一组做出点评,看看哪一组读得最好。 6、各小组作朗读点评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比赛,同学们的朗读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了,很好。我们反复强调,语文,尤其是诗歌,只有通过不断地朗读,背诵,才能逐步理解诗句的含义,品味作者的情感。下面,我们具体来探讨每一小节的诗句。 三、精读研讨 1、品读第1节 师:这是一首哲理诗,现在再将第1小节的诗齐读一遍,四人小组讨论、思考: a) 这一小节的四句诗有什么特点? b) 这一小节的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c) “路”、“黎明” 指的分别是什么? 生:第一节诗句之间好象是一个连环套,一句扣一句,读起来很有气势。 师:对了,在这一小节中,下一句诗的开头就是上一句结尾的词。这种“以上句末尾的词语作为下句开头的词语”的修辞方法叫做“顶针”,又叫“顶真”。我们还可以形象地称作“蝉联”、“接龙”、“连环套”等。那么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是什么呢? 生:使得句子之间环环相扣,气势连贯。 师:很好,今天我们又学了一种新的修辞手法。那么在这一小节中,诗人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 生:用了4个比喻,分别把理想比作“石”、“火”、“灯”、“路”。 师:很好,这里运用了4个比喻,使“理想”这一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生动、通俗易懂。那么,这里的“路”和“黎明”又分别指什么呢?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生:“路”指人生前进的方向,“黎明”指理想境界。 师:很好,把这个意义加进去,诗句就变成了“理想照亮了前进的方向,引你走到理想世界。”这里用了四个比喻,重点放在后两句,生动形象地告诉人们,理想是前进的方向。这一小节起到一个总领全诗的作用,总说理想的意义。下面几个小节,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理想的意义作出诠释。 第二课时 一、精读探讨 1、品读2~7 师:上节课,我们举行了一个小型的诗歌朗读比赛,这节课上,我们要举行一个诗歌评论会,请同学们再次展开讨论,说说你们最喜欢哪句诗,或者哪一小节的诗,为什么,好处体现在哪里?每位同学做一个小小诗歌评论家。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 生: 明确: ①第2节: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理想。 理想具有时代性、层次性,社会不断进步,理想也不断提高。(也运用顶针,从生活状况、社会秩序两个角度说。) ②第3节: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珍珠链”:把理想比作珍珠,从古到今,人类的理想有如串起来的珍珠链。 “脊梁骨”:一代一代人的理想,使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理想是人类不断奋斗的精神动力。 ③第4节:重点在后两句,理想的实现,往往要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艰巨性和长期性。 罗盘,导引方向——理想使人明确方向 船舶,载你远航——理想必然能够实现 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理想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④第5节:理想给人力量 微笑地观察生活——理想使人乐观 倔强地反抗着命运——理想使人充满斗志 使你忘记鬓发早白——理想使人充满活力(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⑤第6节:为崇高的社会理想奋斗,往往要牺牲个人利益 理想应是崇高的社会理想,而不是“黄金梦” 牺牲:黄金梦的破碎,个人利益; 获得:自私心得到洗濯,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理想实现后的喜悦。 ⑥第7节:为理想而奋斗的人,不被人理解,甚至遭到反对,从而使奋斗者陷入寂寥的境地。 寂寥里的欢笑——享受斗争的欢乐 欢笑里的酸辛——遭人误解、反对 第三课时 一、精读探讨 1、品读8~11小节 师:后面几个小节的诗句较难理解,我给每个小节设置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只要理解了这几个问题就可以了。 a) 第8节中“大写的人”是指怎样的人? b) 第9节中,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说明了理想具有什么作用? c) 第10节中,请你举一个例子,说明理想被“玷污”或“扒窃”,“考验”指什么? d) 第11节中,为什么说英雄“可厌”、庸人“可笑”? 明确: a) 大写的人——真正的人,崇高的人,伟大的人 b) 比喻,理想能让罪人恢复正常人的灵魂,引导浪子走回正轨,理想的教育引导作用。 c) “十年”间,共产主义理想被玷污,共产主义信念被动摇(扒窃),考验你是否能识别真假,对真正的理想坚定不移。 d) 英雄夸耀当年,不再立新功,躺在功名簿上争名夺利,因此可厌;庸人不愿意为改变眼前的环境而奋斗,因此可笑。 二、品读第12节 师:“理想开花”、“理想抽芽”比喻的是一种怎样的现象? 生:今天的理想之花,结出明天的甜果,今天的理想之芽,长成明天的浓荫。 师:很好,概括起来,也就是说,树立了理想,不懈地为之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结句为什么这么写,而不是照应开头?形容的是怎样的一片景象? 生:象征大好形势,新的历史时期,丽日当空,春色一片,是中国人民实现自己理想的最好时代。 师:很好,以这样的诗句做结,诗人是在鼓舞我们树立理想,并为之奋斗。 下面,我们将这首诗的脉络再做一次梳理。 板书: (1)总说理想的意义 (2~3)理想的历史意义 (4~7)理想的人格意义 (8~11)理想的人生意义 (12)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 全诗赞扬理想的意义,鼓舞人们,人生一定要有理想,并为之奋斗 三、练习研讨 师:看课后研讨与练习一(3) 《在山的那边》: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理想》: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进取的心。 以上诗句都说,到达理想境界的征途是漫长的,一次次失望是折磨人的。 四、作业布置 1、模仿第一段,写一段诗句,以爱心、亲情、生活、追求等为客体。 2、同步练 Miss朱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