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生于忧患》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人教版九年级)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手机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作者出处】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被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孟子》儒家经典著作。

【字词积累】畎亩 (quǎn)     傅说 (yuè) 胶鬲 (gé)  拂士 (bì):同“弼”, 空乏 

三、解释重点实词。

【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间、田地。【举】被举用,被选拔。【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是】指示代词:这。【苦】原来是形容词,使……痛苦。【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饿】使……饥饿。【空乏】资财困乏【拂】违背【乱】扰乱。【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动】使动用法,使……惊动。【忍】使动用法,使……坚韧。【曾】与“增”通假,增加。【恒】常常。【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虑】思虑。【作】奋起,有所作为。【色】脸色。【征】征验,表现。【喻】了解。【入】国内。【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通“弼”,辅佐。【出】国外。【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生】使动用法,使……生存发展。【死】使……委靡死亡。【于】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在”

四、通假字  1、衡于虑 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2、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读bi,辅佐  

3、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五、【古今异义词】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是:(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2、饿其体肤饿     饿:古义:严重饥饿,能威胁人的生命。今义:与“饱”相对,指一般的肚子饿,

3、举于版筑之间     筑:今义:建筑、修路         古义:捣土用的杵 

4、举于士                 士: 今义:士兵          古义:狱官 

5、所以动心忍性      所以:古义: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六、【一词多义】。于:1.舜发于畎亩之中(从)2.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3. 征于色(在)

                                        4. 生于忧患(由于,在)                   

 而:1.而后作(承接连词)       2.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                                 

 发:1.发于畎亩(举,被任用)  2.  发于声(表现)                        

拂:1.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  2.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国 :1.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防。2. 国恒亡:国家

 七、相关成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内忧外患

【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的劳作中被推举出来,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奴隶市场被赎回并委以重任。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首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身体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让他的资财缺乏而贫困,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困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上,吟咏叹息在声音里,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1.写成才的客观条件的句子(思想、生活、行为等方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行拂乱其所为。

2.写个人成才的主观条件的句子(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的好处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 短文开始一连用六个排比,举出事实说明逆境能成才。顺此事实,作者认为要成就大业就要在思想、行动、生活三方面经受磨练。第二段扣住第一段中的“动心忍性”这四个字稍稍展开论述,先论述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再揭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最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本文的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   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   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   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   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其结果才能动心忍性,(受磨练的益处)增益其所不能。

4.、上天要把重担加给某个人,必须要从哪几个角度来磨练他?答:心理、身体、生活遭遇(生活、思想、行为)。

5.、 经过遭遇困境后,得到的好处是:改、作、喻。“是人”指的是第一节中列举的名贤一类人物。

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针对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问题提出论述的。

7..试比较分析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答:在经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8.、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

答: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说明了成功人士必须经历一番磨练。

9. 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的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本段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10.“人恒过…国恒亡”段内层次是:第一层:“人恒过到而后喻”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第二层从国家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从个人作为推论到国家治理,一正一反,相得益彰。

11、学过这篇文章以后,你懂的了什么道理?答:艰苦的环境的磨练,对人的成材有促进作用。

12、中心论点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启示?答:这句话也含有很深的哲理,它能激发人们自强不息,战斗不已。

13.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答: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安彦斌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