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刑架下的报告》学案 (北师大八年级)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手机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锻炼概括能力。

3.理解革命者面对严刑拷打时的不屈精神。

4.运用比较的方法全面理解革命者的形象,体会课文的语言风格。

二、学习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锻炼概括能力。

2.运用比较的方法全面理解革命者的形象。

三、学习难点:

1.理解革命者面对严刑拷打时的不屈精神。

2.运用比较的方法全面理解革命者的形象和文章的语言风格。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2.识记并掌握文中的字词

3.理解课文内容,锻炼概括能力。(重难点)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预习导学,资料助读

走进作者:

这是一本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品,又被译名为《绞索套着脖子时的报告》。 作者是尤利乌斯 • 伏契克,捷克斯洛伐克的优秀共产党员,著名的反法西斯战士和作家。 

创作背景:

1942年4月24日,由于叛徒的出卖,他不幸被捕,囚禁于庞克拉茨监狱。在牢狱中他身受酷刑,刚毅不屈,英勇地进行斗争,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绞刑架下的报告》不是一般的报告文学作品,它是在身受摧残,又被严密监视的极端艰难的情况下,从“死神那里窃取的时间里”,用生命写成的壮丽的英雄诗篇。这部作品共约七万字,分八章。开头三章——“二十四小时”、“临死的痛苦”(又译“弥留”)、“二六七号牢房”,记叙被捕时的情形和最初一个时期的狱中生活。 

    伏契克于1943年9月8日英勇就义。烈士的英雄形象已经超越捷克的国界,活在世界革命人民的心中。从中获取丰富的营养 。本文节选自长篇报告文学《绞刑架下的报告》的第一章《二十四小时》。

“报告”是一种文学体裁,内容强调真实具体。“绞刑架下的报告”说明了这篇文章是作者在临刑之前写下的,叙述的是事件的真相,是真实可信的,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

 

(三)自读课文,勾画字词,并写在下面

生字:

 

 

词语:

 

 

(四)自主学习,

1•快速浏览,整体感知

围绕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简要概述文章内容。

 

2•按“读了作品,我觉得伏契克是一个  的人”的格式,谈谈你对主人公形象的感悟,并说出你的理由。

 

(五)预习检测

给加线的字注音并解释成语。

跛脚      瞄准        捍卫    

酣睡      菜贩        濒临     

恪守      乱踹        一绺     

赤手空拳   突如其来

于事无补       无济于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革命者面对严刑拷打时的不屈精神。

2.运用比较的方法全面理解革命者的形象,体会课文的语言风格。

学习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学生回忆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

从文中勾画出表现作者不屈、乐观、爱国的相关语段,体会作者的人格魅力。

(三)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1•文中作者在遭受敌人的严刑拷打时有怎样的表现?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你怎样理解作者遭受毒打时数数的行为表现?“咬烂了嘴唇”这一细节描写暗示了什么?

 

 

3•你能体会到作者对自己的战友、亲人是有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4•工人上班、孩子上学、情人话别等宁静平和生活的联想,还表现出作者怎样的精神境界?

 

 

5•文章哪几个方面使人感到镇定平静的面对毒打和折磨?这镇定和平静突出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品质?

(四)巩固提升

1.文中有好几处列举数字的描写,如表示时间的点数,敌人抽打的次数等。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读课文的92至94自然段,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没有心”和“我有心的”这两句话的含义。

 

(_五)拓展延伸:

用“伏契克先生,学了你的文章,我理解(懂得、感悟、明白)了……”为开头写一段话,谈谈你的感受.

 

 

张文英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