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两首——鹊桥仙 苏幕遮》教学案例(人教版)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案例 手机版


 教学目的:

1、了解宋词的基础知识及作家经历。

2、领悟词中深远而优美的意境,并背诵诗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词的意境的领悟和词的背诵。

教学方法:

讲读与背诵结合

所需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鹊 桥 仙

秦观

一、关于宋词:

词产生于唐代,兴盛于宋代。词是一种配乐的诗歌。唐代传入了大量的西域音乐,称为胡乐。胡乐和民间音乐结合,称“胡夷里巷之曲”。这种音乐在宴会上演奏,称“燕(宴)乐”。词是配合燕乐的歌。这种配合燕乐的歌,字句有长短,故又叫长短句。晚唐时期,中国文学史上词独立成为一体,与诗并行发展。

词从产生直到北宋初期,都是风格柔婉,表现细致缠绵的感情,称为婉约派。到了苏轼,用词来抒写自己的抱负,创造了一种豪迈的风格,称为豪放派。到了辛弃疾,这种豪迈的词风进一步宏扬。

北宋:晏殊、晏几道父子、柳永、苏轼、李清照

南宋:陆游、辛弃疾、陈亮、岳飞等

二、作者简介:

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北宋词人。元丰进士,曾受学于苏轼门下,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后被苏轼荐于朝,历任太学博士等官职,后被贬,又徙郴州、雷州。以词著称于世,其作多写男女恋情,或感叹身世,风格轻柔,词情俱佳 ,尤能创造性的刻画人物形象,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有《鹊桥仙》(纤云弄巧)、《踏沙行》(雾失楼台)等。

三、词欣赏

(一) 注释:  

1、鹊桥仙:此调专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事。始见欧阳修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故名。又名《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双调,五十六字,仄韵。  

2、纤云弄巧:是说纤薄的云彩,变化多端,呈现出许多细巧的花样。  

3、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4、银汉:银河。迢迢:遥远的样子。暗度:悄悄渡过。  

5、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李商隐《辛未七夕》:“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金风:秋风,秋天在五行中属金。玉露:秋露。这句是说他们七夕相会。  

6、忍顾:怎忍回视。  

7、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语出宋玉《高唐赋》。  

(二) 评解:  

《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本词的内容也正是咏此神话。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柳永、苏轼、张先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织云弄巧”二句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聚会渲染气氛,用墨经济,笔触轻盈。“银汉”句写牛郎织女渡河赴会推进情节。“金风玉露”二句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作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织女缠绵此情,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佳期如梦”,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不说“忍踏”而说“忍顾”,意思更为深曲:看犹未忍,遑论其他?“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显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从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 

          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三)集评:  

张燕瑾《唐宋词选析》:秦观的这首《鹊桥仙》独具丰彩,是富有创造精神的好作品。它既没有慨叹会少离多,也没有抒发脉脉的相思。却自出机抒,歌颂坚贞不渝、诚挚不欺的爱情。 

    沈祖棻《宋词赏析》:这首词上、下片的结句,都表现了词人对于爱情的不同一般的看法。他否定了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了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文史知识》(1982.12):秦观的这首《鹊桥仙》上片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发抒感慨,下片词人将意思翻进一层,道出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真谛。这字字珠玑、落地若金石声的警策之语,正是这首词流传久远,历久而不衰的关键所在。

苏幕遮

范仲淹 

一、作者简介: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幼年孤贫,刻苦好学。后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为官清廉,以生活简朴,品德高尚著称于世。死后谥“文正”。所著散文具有鲜明的政治内容,《岳阳楼记》,熔叙事、描写、议论于一体,兼用骈散写法,颇具诗意。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词仅传五首,写边塞生活,意境开阔,风格豪放,对开拓词的题材领域有一定的作用。尤其以《渔家傲•秋思》及《苏幕遮•碧云天》有名。有《范文正公集》 

二、词欣赏

(一)词意概括

《苏幕遮•碧云天》是范仲淹抒写相思离恨的名篇。上片写景:蓝天如洗,落叶满地,波光粼粼,水天相接。烟雾蒙蒙,寒意葱茏。芳草萋萋,夕照山水。下片因景生情,这明丽旷远的秋景,无一不勾起客居他乡的游子难以排解的思乡之情。

(二)上片分析  (写景)

    起首两句,点明节令:高高的天穹里,云彩呈现出湛清的颜色;广阔的原野上,铺满了败落的黄叶。这两句从高低两个角度描绘出一副典型的秋景。

角度:近观

三、四句,绾合上两句,点明所写为秋景,它连绵伸展,和远处的水波相连,带着寒意的空翠的烟雾笼罩着水面,显得迷蒙凄清。此处以“波”代“水”,显得更为生动形象。

角度:远望

“山映斜阳天接水”,此句将天、地(山)、水三者容纳在一起,展现出一副融汇浑成的景象:夕阳映照着远处的山峰,水波与远处的天空相连接。

“夕阳”,点明了是傍晚时分的秋色。

纵观上文,已把词人所及范围的秋景写得淋漓尽致了。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转到怀人,写法上虚虚实实:芳草无边无际,似乎比天涯还遥远,自然界的青草是没有感情的,然而文人却常常用它引发离情别恨。如:李煜《请平乐》有“离恨恰如青草,更行更远还生”。此句为下文的抒情作了自然的过渡。

(三)、下片分析    (抒情)

“黯乡魂,追思旅”,此句化江淹的《别赋》而来:“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写因思念家乡而心神悲伤。“追”,追随《这里有纠缠之意。意思是羁旅的愁思萦绕心头,拨不去,撇不开。它们在什么时候才能从词人的心头抹去呢?“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只有夜里美好的梦境把他留住才能达到。可人的好梦是不多的,而愁思满怀的人更难得到好梦,意思是说:相思愁旅无时无刻不梗在心头。

“明月楼高休独倚”,意为夜间难入眠,尽管月光皎洁,高楼夜景很美,也不要去欣赏,因为独自倚栏,更会增加惆怅之情。不倚楼最多不能增愁,却不能减愁,为了消愁,只能借酒排遣:“酒入愁肠”,但酒没有浇去心头愁苦,却反而变成了泪水,使人倍加伤情,倍加怀念远方的亲人。

    

       

         

 

谢老师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