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备课参考2(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手机版


 4.2 炼句

语言表达中正确而又巧妙地选择使用不同的句式,同样也很重要。因为句子的变化也能“传情”和“达意”。补充课堂活动中提到的怎么描写“路上一匹飞奔的马踩死一条狗”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在一篇文章和一个文段里选择什么句式,要考虑上下文、语境,甚至表达重点等多种因素。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说,文学写作中选择句式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种句式之间的关系。

一、短句和长句

语言表达中是用短句还是长句,虽然有些只是个人的风格,但也具有不同的表达效果。长句的特点是信息量大、逻辑严谨、细致准确。因此在下定义或者表达复杂判断推理的时候,就需要用长句。比如毛泽东的名句:“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说的办。”而短句则具有简练明快、色彩多样、易于上口的特点,所以像宣传口号或广告语就不宜用长句,而应用短句。例如“一国两制”,“科教兴国”,“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味道好极了”,“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等,由于短小精炼,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文学作品中更多是用短句。例如秦牧写《长街灯语》:“北京的街灯,有的是圆球状,像是一颗珍珠,放大了几万倍;他们集织在一起的时候,又很像一串葡萄。有的是玉兰花蕊状的,或含苞待放,或微微绽开;北京饭店那头,灯光又很像一朵朵梅花了。我常常被这灯景迷住,从心里赞叹道:‘真美!’”这种描写景物的句子如用长句,就不如此处用短句一层一层、一点一点往下说,来得晓畅。又如郭沫若《屈原》中一段台词:“光明啊,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我知道,你的本身就是火。你,你这宇宙中最伟大者呀,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这段话都用短句,所以才有急促迅速、热烈奔放的效果。

二、肯定句和否定句

同一个意思往往可以用肯定句,也可以用否定句。例如“他比较骄傲”,“他不够谦虚”,意思差不多,但前一句是肯定句,后一句就是否定句。一般说,肯定句比较直率、明确,否定句则相对委婉、平和。正因为肯定句和否定句有这样的特点,所以有些话不宜直说的时候,就要用意思相当的否定句。例如某人病了,别人常常会这样问他:“听说您最近身体不大好。”用“不大好”来代替说“生病”,就淡化了这一类本来不好的事情。又如碧野《天山景物记》中“如果哪一天你有豪情去游天山,别忘了通知我一声,也许我能给你当一个不很出色的向导呢”。其中用否定句“不很出色”显得幽默得体,如果换用肯定句“较差”、“很坏”,就会显得粗俗而远没有这种韵味了。当然如果是双重否定句,那么负负得正,反而会比一般肯定句的语气更强烈,有时候也需要用这样的句子。比如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种理论阻碍农民运动的兴起,其结果破坏了革命,我们不能不坚决地反对。”说“不能不”就表示只能如此。陈华《拉萨的街市》:“到拉萨的游人,没有不去八廓街的。”说“没有不”就表明全部如此,没有例外。

三、陈述句和疑问句

一般叙述或描写一件事情多是用陈述句,提出问题才用疑问句,这个不用多说。但是疑问句中也有两种特殊句式,一种是设问句,一种是反问句。因为这样的句子实际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所以往往具有特殊的表达效果。“设问句”是先提出问题,再自己把答案说出来。例如马烽《结婚现场会》:“在农村工作过的同志,大多参加过各种各样的现场会。你参加过‘结婚现场会’吗?大概没有,我参加过。”用了这样的设问句,马上就能吸引读者的注意,也像是在聊天,显得亲切自然。钱钢《唐山大地震》在全文最后用了个设问句:“我无法想像孩子们的父亲在亲手制作这只骨灰盒时会是怎样的心情。孩子们去了,独独扔下了孤寂的他。究竟是死去的人更不幸,还是活着的人更不幸呢?”这个句子看起来是有问无答,其实这种设问的答案谁都能理解:大地震之后,死对于生而言当然不幸,但生者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又何尝不是一种不幸。“反问句”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义,也就是说问句本身就包含了肯定答案。例如“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繁花无边的天山呢”,“光靠宣传婚姻法能解决多少问题呢”,“难道我这样做不是为了大家好吗”,都是反问句。这种句式不但意义上是肯定的,语气也远比一般肯定句强烈。

四、常式句和变式句

句式的变化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成分位置的变化,即有时需要适当调整句子中成分的顺序而形成各种变体句式。这不但可以突出语句的重点,照顾语句的连贯,有时还可以化长句为短句,协调语句的语音和节奏。《国际歌》的第一句话:“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里就用了一个倒装句(主语和谓语易位),从而突出了“起来”这个重点。徐迟《哥德巴赫猜想》:“他只知攀登,在千仞深渊之上;他只管攀登,在无限风光之间。”这一句,把本来用作状语的介词结构放到了句子末尾,使句子表达出更强烈的情感,也富有诗句的韵味。至于像汉语中的把字句、被动句、存在句等各种变式句型,在语法和语义上都有突出话题、凸显焦点、形成特定句式意义的作用,在有特定语境和表达的需要时就需要选用。句式变化另一种情况是语气色彩的变化,即有时句子的意义不变,但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象,适当调整句子的语气和感情色彩。比如某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有一道题目,要求模仿下面两个例句,把前一种说法改为后一种说法:例句前一句是“严禁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例句后一句是“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这两句话的意思虽然差不多,但前一句是一种生硬的命令、训诫语气,听了不免让人反感;而后一句则是一种委婉的提醒、劝告语气,不但更富有人情味,也颇有艺术性。不难想见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也会有天壤之别了。

五、参考文献链接

●名家如是说: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故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一字非少,相避为难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振本而末从,知一而万毕矣。

清•纪晓岚评刘勰《文心雕龙•卷八》曰:胸富卷轴,触手纷纶,自然瑰丽,方为巨作,若寻检而成,格格然着于句中,状同镶嵌,则不如竟用易字。文之工拙,原不在字之奇否,沈休文“三易”之说,未可非也,若才本肤浅,而务于炫博以文拙,则风更下矣。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近人挟以斗胜者,难字而已。

南宋•洪迈《容斋续笔》:吴中士人藏王荆公诗草,由“到”改“过”,改“入”,改“满”,凡如是十许事,始定为“绿”。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卢延让《苦吟》: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沈阳(语言与文学创作,《语言学常识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文学写作当然必须讲究语言文字,具体说就是要讲究使用什么样的词语和句子。但是对于文学写作中怎么选择使用词语和句子,可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一种意见是说,主要是使用的词语和句子要“美”;再一种意见是说,主要是使用的词语和句子要“准确”;当然还有一种意见是说,使用的词语和句子既要“美”又要“准确”。

一般的人,也包括一些搞文学创作的人,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倾向于第一种意见。因为在有些人看来,文章写得好不好,就是看词语和句子用得美不美。这种看法当然不能说都不对。古往今来都有许多的确写得极其优美的辞句篇章,使人读后不禁叹为观止。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王勃《滕王阁序》就写得极尽华美,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又最为后人所称道。杜甫诗中“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一联写得美艳动人。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千古传诵。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写景的词句也是很美的,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但是词句写得美还只是文章写得好的一个方面,而且恐怕也不是主要的方面,关键要看写的是什么内容。单纯追求词句形式上的美,就势必走上歪路。六朝的骈体文,不能说词句不美,但内容大多空虚,无非是美辞艳句的一再涂抹,所以绝算不得是好文章。现在有些人误认为文章的词句就是要华丽,所以不问内容,不分场合,堆砌一大堆不必要的形容词,有的滥用成语,有的还生造词语,其效果就往往东施效颦、适得其反。所以如果只用“美”来概括文学写作中对词句的选择使用,不仅不正确,而且还有害。

主张第二种意见,也就是文学写作中使用的词句一定要准确,主要可能是一些态度比较严谨的人。他们对花里胡哨的文字很看不惯,因此特别强调写文章用词造句要准确。但是什么是“准确”有时却也不容易说清楚,过分强调准确,往往又会流于刻板,也就是过分苛求语言文字的“正确”和“规范”。这样一来,规矩太多,句句都要合乎语法,都要讲究“无一字无来历”,都要符合“某个旋律”,结果文学的灵性可能就会被压制了,文章的个性也就被抹杀了。科举考试的八股文,就是这一类做法的恶果。“文革”期间的样板戏,差不多也是这样的作品。所以尽管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或情况下,比如当不少人的语言文字水平还不过关的时候,或者是当单纯追求形式的写作风气盛行的时候,先要求使用的词句“准确”和“正确”,这当然是对的。有的人还认不了几个字,连封信也写不了,就得先要求他把词句写“正确”、写“通顺”。“文革”期间不管写什么文章一上来总要先说上什么“全国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莺歌燕舞、阳光普照,东风吹、战鼓擂”等一大堆套话假话,这种时候也确实应该强调要把话说“准确”、说“实在”。但是说文学写作中对词句的选择使用只有“准确”或者“正确”这个标准,那就至少是不够全面的了。

因此对文学写作中的词句使用比较全面的要求是上面说的第三种意见,即文学写作中使用的词句既要“美”又要“准确”。或者说“美”得要“准确”,即所谓“添一分嫌肥,减一分嫌瘦”;“准确”得也要“美”,即所谓“淡妆浓抹总相宜”。真正好的文学作品,甚至就是一篇普通的文字,都必须选择“恰到好处”的词句。而这种“美”和“准确”又往往是不露斧凿的,看似漫不经心、平淡无奇,却又意蕴深远、回味无穷,因此更是选择词句的极高境界。这样的例子众口皆碑:例如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几近平常口语,却又字字珠玑。《红楼梦》写林黛玉临死前只说了一声“宝玉,你好……”,这话虽然极其平常,但在此情此景却只有这样说才切合黛玉的身份和她与宝玉的微妙关系,也只有这样说才能表达黛玉最强烈的感情和包含最丰富的意义;如果改用别的任何一句话,都显然不如这句话余音绕梁、意蕴无穷。像这样的一些词句,当然就不仅是“准确”的,也是“美”的,似乎可以用一个“妙”字概括。

文学写作中遣词造句要做到既“美”又“准确”,就涉及到怎么选择和使用词句。古人早就有所谓“炼字”、“炼句”说,一个“炼”字就说明文学写作中选择使用词句不但极其重要,而且也绝非易事。人们常常溢美文学大家选择使用词语和句子有所谓“随手拈来”或“神来之笔”。但其实在看似“神来”、“随手”的背后,更多的恐怕还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还是“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还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这些说的就是文学写作中选择词句需要下的功夫。而从语言的角度看,文学写作中怎么选择和使用词句,当然不能光说一句“呕心沥血”或“一分灵感加九十九分汗水”就一言以蔽之,还多多少少需要讲一些道理。有的人可能对这些道理并不以为然,他们觉得只要“读书破万卷”,就能“下笔如有神”,只要“熟读唐诗三百首”,那么“不会作诗也会吟”,甚至也有人不无调侃的说“一不留神就成了作家”。这些说法当然也不算错,写文章本来也早就有人提出过“文无定法”或“师法自然”的说法。但是这更多的只是指不要拘泥规则,不是说就不需要规则。事实上写作中遣词造句孰优孰劣还是有客观尺度的。老舍先生在《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一文中对此就有很精辟的论述:“比方写一个长辈看到自己的一个晚辈有出息,当了干部回家来了,他拍着晚辈的肩说‘小伙子,“搞”得不错啊!’这地方我就用‘搞’,若不相信,你试用‘做’,用‘干’,准保没有用‘搞’字恰当、亲切。假如是一个长辈夸奖他的侄子说‘这小伙子,做事认真。’在这里我就用‘做’字,你总不能说‘这小伙子“搞”事认真’。要是看见一个小伙子在那里劳动得非常卖力气,我就写‘这小伙子,真认真干。’这里就用上了‘干’字。像这三个字:‘搞’、‘干’、‘做’,都是现成的,并不谁比谁更通俗,只看你把它搁在哪里最恰当、最合适就是了。”关于文学写作中选择使用词语和句子的道理,说的其实就是这样的一些内容。

●李庆荣(《现代实用汉语修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有删节)

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

一、准确朴实

“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刘勰《文心雕龙•议对》)古人认为,文辞应该以明晰洁净为高明,而不以堆砌华丽的辞藻为工巧。也就是强调要做到准确朴实。

当今的社会生活中,商务活动频繁,有关的合同、字据等等,用词一定要准确明晰,含混模糊会带来严重后果。《深圳法制报》曾经报道了这样一件事:李军接手了一桩防弹玻璃装修工程,向银星玻璃厂订购了79平方米玻璃,付清了30500元货款。后来,李又向银星厂订购50平方米玻璃,并预付了2万元货款。李给该厂经理周青代写了一张收条,写的是:

今收到防弹玻璃柒拾玖平方米,已付款叁万零伍佰元整,余贰万元整。

李军等来的并不是第二批订货,而是法院的一张传票。原来周青提出了诉讼,声称李军向银星厂求购防弹玻璃79平方米,价格共50500元,但仅付给了30500元,尚欠2万元。法院经过反复调查终于弄清了事实,宣判周青败诉。这一起纠纷问题就出在一个字的运用上:“余贰万元整”,“余”指什么?李军的意思是指给周全部金额中的剩余部分,即预付款;而周则钻了空子,指货款中尚未付与的部分。这一起本来不该发生的法律纠纷是一个教训,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文艺作品很重视词语运用的准确性,以此作为刻画人物的手段。例如:

巡 警  我给你挡住了一场大祸!他们一进来呀,你就全完,连一个茶碗也剩不下!

王利发  我永远忘不了您这点好处!

巡 警  可是为这点功劳,你不得另有份意思吗?(老舍《茶馆》)

以上是指三五个兵痞闯进门口强行要钱,巡警从中劝解,给了一点才离去。对这件事,王掌柜用了个“好处”,分量较轻,意思是并非帮了多么了不起的大忙;而巡警却用了个“功劳”,即做出了贡献;“论功行赏”,除原先已递给的钱外,还得“另有份意思”。用词的不同,准确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状态。

二、简洁有力

简洁有力是要求文字简省,但蕴含深厚,感情鲜明,表述具有力度。这个“简”,不是简单地指字数少,它是我国古代文论中所崇尚的一种很高境界。清代刘大櫆有一个精辟的阐述:“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味淡则简,气蕴则简,品贵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论文偶记》)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很赞赏前人的一则纪事:“《春秋经》曰:‘陨石于宋,五。’夫闻之陨,视之石,数之五,加以一字太详,减其一字太略,求诸折中,简要合理,此为省字也。”(《史通•叙事》)纪事颇简要,评述也是很精当的。

文章题目和新闻标题受字数限制,在简洁有力方面要求很高。重要词语一般只是一两字,但很有力度。例如:

长江变成“黄河”了——关于长江水土流失的报告(标题新华社记者李斌)

《报告》中说:长江给人留下的印象不是长,而是黄,水土流失犹如一种慢性顽症,强烈侵蚀着万里长江肌体的健康,威胁着国家的生态安全,成为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心腹之患”。标题用了个“长江变成‘黄河’了”,“黄河”,语意双关,使人触目惊心,具有振聋发聩的效果。而下面的例子词语力度不够,最好改一改:

*南京万人坑的累累白骨,揭露了当年日寇大屠杀的罪行。这个血淋淋的历史事实是不会被篡改的,今天不会,明天也不会!

此例有三处用了“会”。“会”表示可能。第一个“会”连同后面的“被”可改成“容”,第二、第三个“会”可改成“容许”。“不会”怎样只是一般地表示可能性,是一种判断、预测;而“不容(许)”则是表示主观意志。不过就此例来说,第二、第三个分句最好换个说法,全句可改成:

……这个血淋淋的历史事实是不容篡改的,今天篡改不了,明天也篡改不了!

改笔突出“篡改”,感情色彩更浓,义正辞严,态度凛然。

三、新鲜活泼

心理学认为,人在同一时间内不能感知周围的一切,只能感知其中的少数对象。而刺激物的新异性能引起人的注意,即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语言,特别是标志事物的词,作为刺激物正是如此。所以人们特别重视词语的新鲜活泼。唐代韩愈提出“惟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清代李渔认为:“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闲情偶记》)都是强调的这个意思。

新鲜活泼的文章是和作家的创造精神联系在一起的。例如:

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鲁迅《社戏》)

如果说“看见地下有破的石马,草里有一个石羊”,就平淡乏味了;作家说:“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石雕都成了具有生命的动物,真是新颖别致。“倒”,因伤残而跌落;“蹲”,悄然蹲坐:这些用语活画出了孩子眼里新奇的世界,纯真而富于童趣。

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同样要求语言的新鲜活泼,尤其是新闻标题,编辑是很下工夫的,因为这样才能吸引人们阅读。例如:

农业专家西部行今开拔(北京晚报标题)

报道讲的是50多位著名的农业专家,将奔赴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等西北四省区,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咨询活动。标题不用常见的“出发”、“启程”,而用“开拔”,因为这个词常常用于驻军,表示由驻地或休息处出发,含有为西部大开发而征战之意。

春节假期过半,“122”“119”安安静静(北京晚报标题)

报道讲的是2001年春节假期已经过去的几天中,“122”交通事故报警台和“119”火灾报警台均无重大事故报警。标题不说“春节假期过半未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和火灾”,而是别具匠心,选取“报警台”这个角度来报道;而且也不直说“无重大事故报警”,而说“安安静静”,表现出了新世纪的第一个春节平安吉祥。

四、生动形象

生活是异彩纷呈、千姿百态的,艺术家总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多种艺术手段,如声响、色彩、线条等等去反映生活。使能具有艺术形象的具体可感性。语言文字是抽象的概念符号,它所描述的对象不能以直观的形式置于读者之前,但是唤起读者的形象感同样是极其重要的。文学被称为语言艺术,更讲求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它要求反映生活、描写人物,能做到细腻生动,真实可感。例如: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鲁迅《故乡》)

这一段写的是童年挚友闰土带着孩子来相见的情景。“躲在背后”,活画出了孩子“没有见过世面”,怯怯生生的神态。“拖”,传神之笔,既写了“孩子”怕见生人不愿出来,又写了闰土惟恐失礼的心理。“廿年前的”,寥寥数字,作者便把前面所描述的“闰土”形象叠印在了“孩子”这个人物上。“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写的是孩子,但是人们感受到的不只是孩子,而是“故乡”变得“萧索”、荒凉,没有“活气”,闰土的生计更艰难了。

写景状物,枯燥无味的叙述不能给人留下什么印象,而生动形象的描绘,则使人仿佛伸手可及,举目可见,如临其境,惊喜陶醉。例如:

一个多钟头以后,我们穿出了迷茫昏暗的后峡,这时眼前突然明朗起来,只见落日衔山,河谷里出现了闪光的梧桐树和随风摇摆的柳林。河的两岸麦田金碧,村屋点点。路边野玫瑰和七姊妹花香气扑人。沿着低冈一带草原平铺,牛羊在夕阳下把千万条黑影投落在绿草上……(碧野《雪路云程》)

文艺作品的词语讲求生动形象,其他作品也要求做到这一点。例如:

武汉一运猪车撞车百猪漫步立交桥,交通中断五小时(北京晚报图片标题)

图片为运猪车撞车后,立交桥被散落猪只阻塞的情景。标题说“百猪漫步立交桥”,一个“漫步”,表现了猪的神态,幽默中包含着对“撞车”事件的批评;同时也增加了作为晚报所要求的趣味性。

感觉中的主观形象是客观世界的模写,形象地表现出所说对象的形状十分重要,这样才能使人感到真切。例如:

中关村西区建设将首次大规模使用共同沟技术,这意味着“马路拉链”一个时代的终结(北京晚报标题)

几十年来,北京市沿街满地开挖铺设市政管线,给市民带来很大的困扰和烦恼,人们埋怨“去年开挖埋水管,今年开挖埋电缆”,不如安装“马路拉链”。“马路拉链”,想像新奇,生动形象,含讥讽之意。

 

追忆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