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备课参考1(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手机版


一、本节学习重点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梳理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修辞格)。学习目的是对一些常用的修辞格做更细致的描述,以及辨别部分修辞手法的异同,帮助学生提高在语言表达中准确、灵活地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二、课堂活动指导

2.1 课本课堂活动

●“广告修辞大擂台”

这个课堂活动主要是通过广告语,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汉语的一些常见常用的修辞手法。

一、课堂活动步骤

(1)辨认广告语中的修辞手法。学生对修辞格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启发他们列举已知的修辞格。然后让学生逐条辨认广告语中都用了哪些修辞格(一条广告语中可能使用了几种不同的修辞格)。

(2)说出判断修辞手法的理由。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就对各种修辞格最鲜明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课堂活动中给出了一些广告修辞中的败笔和平庸之处,请学生试着修改或重写这些广告语,“化腐朽为神奇”。

(3)运用修辞手法创作广告语。让学生收集更多各种平面媒体上的广告语,仿造课文活动的模式进行优劣评判,并创作新的广告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在创作中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二、相关知识补充

(1)镶嵌。这是课堂活动中提及但未作解说的修辞格。镶嵌就是在语句中加入其他的词语。又分两类:有时为了把话说得舒缓些或者郑重些,故意加几个无关紧要的字来衬托重要的字,以加虚词和数字为最常见。例如:“冤哉枉也、其容其易、既雅且静、堂哉皇哉、瞎三话四、歪七扭八、五光十色。”另一类把能表达内心真情实意的词语巧妙地、天衣无缝地嵌进诗文中去。《水浒传》第六十四回的一首诗也运用了这种修辞:“芦花滩上有扁舟,俊杰黄昏独自游。义到尽头原是命,反躬逃难必无忧。”把嵌入每句诗中的第一个字合起来,就是“芦(卢)俊义反”,赚得卢俊义上山入伙。课文中的广告语(11)是把“联通”嵌入诗句,(18)是把“长虹”嵌入诗句。

(2)摹绘。这是课堂活动中提及但未作解说的修辞格。摹绘就是摹写对事物的各种感觉。生活的景象丰富多彩,事物的情况纷繁复杂,文章写得好,就应该把生活景色的色彩、声音,把人们对事物情状的具体感受如实地反映出来,做到“有声有色”。对事物的摹绘可以是摹声、摹色、摹形、摹状。活动中的广告语(18)用的就是摹色的手法,把彩虹的颜色一一临摹下来。

2.2 补充课堂活动

●“迷人”的修辞

这个课堂活动通过猜字谜,进而分析字谜中的修辞手法,使学生学会在语言表达中灵活地运用修辞格。

(1)谜语中的修辞手法

相传清朝才子纪晓岚曾给乾隆皇帝出了则谜语,谜面是一副对联: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狗猫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却是妙文。

这既是一副对联,又是一则字谜。上联说:不黑不白不红不黄,“青”也,和狐狼狗猫半边相同,“犭”旁也,合为“猜”字,当然是“既非家畜,又非野兽”。下联道:诗有词有论语有,“言”旁也,对四面一片模糊,方向不清,“迷”也,合为“谜”字,所以“虽为短品,却是妙文”。这副对联的谜底就是“猜谜”二字。

制谜与猜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内容,是人民集体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我国的谜语历史悠久,很多谜语不仅具有知识性,而且语言表达也趣味无穷,引人入胜。有些精彩的谜面形式多样,修辞手段也十分丰富。

(2)“迷人”的修辞手法

下面就以谜语为主题,讨论一下谜语里的修辞谜。猜猜下面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并分析这些谜语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千人万人织锦绣,曲背弯腰汗直流,

本来一片汪洋海,转眼之间变绿洲。(打一农业活动)

B.长长的黄鳝,短短的泥鳅,

弯弯的虾米,倒挂的石榴。(打一日常工具)

C.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衫,坐在绿洲上。(打一植物)

D.丈夫的外祖母(打一四字格词语)

E.玉门关(打一句五言唐诗)

F.客来东方,歌讴且行。不从门入,逾我垣墙。

游戏中庭,上入殿堂。击之拍拍,死者攘攘。

格斗而死,主人被创。(打一昆虫)

G.墙里开花墙外红,思想采花路不通;

通得路来花有谢,一场欢喜一场空。(打一传统照明工具)

在猜谜语的同时也让我们来揭示一下其中的“修辞谜”吧:比如A的谜底是“插秧”,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插秧前和插秧后的秧田形象地比作“汪洋海”和“绿洲”。B的谜底是“秤”,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相似的句式写出秤的外形,把秤各个部件都拆解开来,一一打比方加以刻画。C的谜底是“荷花”,用了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先将荷花比作水中亭亭玉立的小姑娘,再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荷花的颜色和姿态。D的谜底是“婆婆妈妈”,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丈夫的外祖母即婆婆的妈妈,所以是“婆婆妈妈”。E的谜底比较难猜,这是依据“求凰格”制作的谜语,谜底要求三字以上,并配上“队、联、偶、缘、双、鸳鸯”等表示成对的字眼,谜底是李白的诗句“金殿锁鸳鸯”,其中“玉门”对“金殿”,“锁”对“关”,再加上附加词“鸳鸯”,则成谜底,所以可以看作是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F的谜底是“蚊子”,也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把蚊子的嗜血和嗡鸣的典型特点写得有声有色,妙趣横生。G的谜底是“灯笼”,用到了顶真的修辞手法,第二句的最后一个字和第三句开头的一个字都是“通”。

(3)尝试创作一些修辞谜

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制作出优秀的谜语。请同学们也选择一定的题材和修辞手法,自己制作谜语并互相交流。

三、课后练习指导

3.1 “小试身手”解析

一、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语言表达中运用排比等修辞的能力。参考答案: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运用五组排比,层层叠唱,整齐干脆,给人以连峰叠浪的节奏感,把关汉卿高傲不屈、我行我素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这是修辞形式和文章内容完美结合的典范。排比可以包含丰富的内容,表现连贯的语势,适宜于用来阐述道理,叙写景物或抒发感受。

二、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参考答案:第1句是比喻(暗喻);第2句是比喻(明喻);第3句是比拟(拟人);第4句是通感;第5句是比喻(借喻);第6句是比喻(暗喻);第7句是夸张;第8句是比喻(借喻)。试题解析:比喻有一定的结构形式,比喻里被打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连接词(喻词)”。比喻中不一定同时存在这三个要素,因此比喻又分三类:①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用“像、如、似、仿佛、犹如、像……一样、仿佛……似的”等连接词来联系本体和喻体。如第2句。②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用“是、成为、等于”一类连接词联系本体和喻体。如第1句。明喻和暗喻的区别在于所用的连接词不同。前者明确表示是在打比方,后者直接把“主体”说成是“喻体”,常带有强调或夸张的语气。如“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巴甫洛夫《给青年们的一封信》)第6句是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式,虽然没有出现连接词,但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了,所以是暗喻。③借喻。本体隐而不现,也不用连接词,而把喻体用在本体通常应该出现的位置上。和明喻、暗喻比较起来,借喻在比喻的形式上更为隐蔽;但也因为只出现喻体,喻体也就更加醒目,喻体所显示的本体的特征也因而得到突出。如第5句“总有月夜,世界有一半浸在银子里,另一半浸在墨汁里”,“银子”和“墨汁”都不是它们本来的意思,而是分别用来比喻月亮近处的夜空和月亮远处的夜空,只不过既没有用到连接词,也没有出现本体。借喻因为形式上的隐蔽,除了习用的说法之外,一般更要依赖语境才能体察出来。如第8句,若脱离了语境,就不容易确定其中的“孔雀”是“作品”。

三、本题通过仿写练习,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仿写要求所添加的项和已知项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结构相似,还要注意修辞方式也要一致。第1题和第2题都是比拟(拟人),第3题是比喻(暗喻),仿写的时候要抓住这些修辞手法的特点。本题可以让学生发挥想像力和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不苛求有统一的答案。参考答案:“橡皮:面容抹黑了,心灵的颜色却变纯净了。”“圆规:双脚分离了,步伐的轨迹却聚拢了。”“乐观者说,希望是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悲观者说,风是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的深处。”

3.2 补充练习题目

一、下面这段文字选摘自艾青的《绿洲笔记》,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请你运用所学的修辞知识写一篇描写景物的小短文,看看能恰当地使用多少种修辞手法。

鹡鸰在林带里鸣唱……,唱得树叶更绿了。五年前扦插在渠道上的柳树,原来只有手指头那么粗的,现在长得比胳膊还粗,齐齐的,成了三丈多高的又宽又厚的绿色林带,微风吹过,繁枝摇曳,鸟雀腾喧……阳光从树叶的很小的空隙洒到水面上,成了一片片飘动着的金色的薄片——整个黄羊湾垦区斗渠以上的二百多公尺的渠水就在这样的浓阴覆盖中静静地流淌。

二、下面是两副地名联,第①副出自抗日战争胜利时的报刊,第②副出自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请你说说这两副对联在表意和修辞上有什么精妙之处。

①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

②天山南北乌鲁木齐,雪域春秋扎西德勒

三、成语是汉语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有不少成语的构成形式都运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格。请看看下面这些成语都用到了哪些修辞格,分析一下修辞格对于成语表达的作用。

大笔如椽  味同嚼蜡  枪林弹雨  字字珠玑

冰消瓦解  鳞次栉比  排山倒海  羊肠小道

大动干戈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四、在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请说出下面一些诗句各自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②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③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④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五、判断对下面各句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

——后一“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

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

——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

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六、将下面8个诗句组成对联,请选出组合正确的一项。

①停车坐爱枫林晚  ②白铁无辜铸佞臣

③水淡性泊是我师  ④望帝春心托杜鹃

⑤青山有幸埋忠骨  ⑥竹直心虚乃吾友

⑦无边落木萧萧下  ⑧千树万树梨花开

A.⑦⑧/⑤②B.①④/③⑥

C.⑤②/③⑥D.③⑥/⑦⑧

3.3 补充练习解析

一、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艾青这段文字的分析,加强学生对修辞知识的掌握。答案略。

二、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对联的分析,加强学生对修辞知识的掌握。参考答案:第①副对联乍一看像是一副游戏联,三个国家名称对三个城市名称,字面算不得工整,意思也似不知所云。但是,如果放到当年抗日战争胜利的背景中,就可以看出这副对联的含义。日寇侵华,南京失陷,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终于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日本投降后,有楹联爱好者在报纸上遂以“南京重庆成都”作下联征求上联。这三个城市名称看似平常,可是连起来就包含了“南京重新庆祝成为首都”的意思,因“都”是平声,故只能作下联。不久有人以“中国捷克日本”为上联应征,三个国名连起来含有“中国胜利地打败日本”的意思。这样看来,该联不但国家名对城市名,即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而且上下两联均采用了语义双关的修辞手法,实在是一副耐人寻味的妙联。第②副是一副来自西藏和新疆的春联。首先春联选择了两地天然地理环境作为主题,“雪域圣地”与“天山美景”的开场无需多言,就给人无穷无尽的想像;其次天山是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它雄伟、挺拔,是新疆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天山南北的气候、水文、动植物分布以及自然旅游景观也都具有明显的差异。用“南北”二字概括描述新疆,言有尽而意无穷。和“天山南北”相比,“雪域春秋”的组合似乎稍显逊色。其实“春秋”更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的历史性和时间性与“南北”的地域性和方向性相对,同时又和“南北”一样有纵深延展的开阔感觉,这些都符合辽阔的西藏和新疆给人的印象。另外高山气候本来就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神奇气象,用“春秋”二字来概括,即使作为实义理解也非常恰当。再次“扎西德勒”对“乌鲁木齐”无论是音韵上还是意义上都是工整的,两者采取了相同的联想方式,即追求译音背后的意义。藏历新年人们见面时都要说“扎西德勒”,表示吉祥如意的意思。而“乌鲁木齐”是新疆的首府,新疆语的意思是“优美的牧场”,两个四字格的音译词都有美好的祝愿在其中。

 

追忆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