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备课参考1(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手机版 | ||||
一、本节学习重点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进行“汉外比较”,使学生对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交际工具——汉语,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学习重点是了解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几个主要特点:汉语有区别意义的声调;汉语没有词的形态变化;汉语的虚词和语序很重要。 二、课堂活动指导 2.1 课本课堂活动 ●比尔为什么会闹笑话 这个课堂活动以外国人说汉语常常出错的“音节的声调、词语的搭配、名量词和动量词”三个问题,引入对汉语若干特点的讨论。 一、课堂活动步骤 (1)阅读或表演。请学生阅读课文,或者在课堂上模拟中外人物,现场表演这三个故事的情景。然后讨论,鼓励学生开放式思维,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讨论意见分别列在黑板上作为分析时的参考。 (2)分析和讲解。教师应分别讲解外国人说汉语时闹笑话的原因。故事“杯子?被子?”主要说明汉语“声调”的重要;“男狗?女狗?”主要说明汉语的词语搭配特点;“我给了他一刀?”主要说明汉语“名量词、动量词”的用法。 (3)举例和思考。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在学习外语过程中闹过的笑话或者犯过的错误,想想是汉语的什么特点影响了外语的表达,从而进一步了解汉语和外语的区别,加深对汉语特点的认识。 二、相关知识补充 (1)声调。声调是汉语等少数语言特有的语音现象,是依附于音节(汉字)的音高变化。音节(汉字)的声调不同,意义也就不同。不但对外国人来说声调是学习汉语语音的最大困难,对于汉语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声调也是一个难点。 (2)词语搭配。不同语言中有些词语的意思看起来相同,其实并不是严格对应的关系,只是部分重合。除了教材上提到的“男、女”与“male、female”的区别之外,又如汉语的“大”也不完全等同于英语的“big、large”等。如汉语可以说“年纪大”,英语里年龄却不能用“big”或“large”修饰;而英语“agreatcity”,在汉语中可以译成“大城市”。 (3)量词。量词是汉语的一种重要词类,分为名量词、动量词和时量词。汉语在表示名物的数量时一般要在名词前面加上“个、本、辆、件”等名量词。名量词与名词有各种习惯性搭配,如“狗、鱼、蛇”用“条”,“猪、牛”用“头”,“马”用“匹”,“鸟”用“只”等。使用什么名量词当然也有一定道理,如“条”一般用于长条形的物体,如“鱼、路、标语”等;“张”一般用于能展开的较薄的物体,如“纸、地图、照片”等。但也有一些量词由于历史原因现在一下子说不出什么道理,比如为什么“牛”论“头”,“马”却论“匹”。汉语也有直接用“数词+名词”的形式,如“给了一刀、踢了一脚、看了一眼”等,但都出现在动词后面,是表示动作的量,“刀、脚”实际上也变成了量词,即动量词。典型的动量词还有“去过一次,叫了一声”等中的“次、声”。此外汉语中还有出现在动词后面表示时间的量词,如“等了一会儿,玩了三天”等中的“会儿、天”。 2.2 补充课堂活动 ●我教老外学汉语 这个课堂活动通过分析外国学生使用汉语虚词不恰当而造出的病句,了解汉语几组虚词的作用。活动可以分以下几组进行: (1)“不≠没”,“又≠再” 先请同学们看几个例句: ①来中国以前我不学过汉语。 ②我眼睛近视,所以昨天不看见你。 ③我一直对战争片没感兴趣。 ④她的男朋友以前没抽烟,没喝酒。 ⑤他才丢了钱,昨天再丢了书。 ⑥今天我再发烧了,还不能去上课。 ⑦我没听清楚,请又说一遍吧。 ⑧别着急,又等一会儿他就会回来。 汉语缺少词的形态变化,即动作的时态主要不是由动词本身来表示,而是通过时间名词、时间副词、时态助词或上下文中特定的词语来表示。汉语中有一部分副词在意义上大体相同,区别就在于有的只用于已发生的动作动词前,有的只用于未发生的动作动词前,有的则要用在经常发生的动作动词前。最有代表性的是副词“又”和“再”、“不”和“没”。上面一组句子的错误就在于没有注意句子中动作发生的时间而用错了副词。如①、②两句表示已发生的情况,应该用“没”;③、④两句表示经常性的情况,应该用“不”;⑤、⑥两句表示已发生的情况,应该用“又”;⑦、⑧两句表示未发生的情况,应该用“再”。 (2)“或者”还是“还是” 先请同学们看几个例句: ①你用汉语还是英语讲都可以。 ②他每天晚上12点还是1点才睡觉。 ③你喝点什么?啤酒或者可乐? ④你们是明天回国或者后天回国呢? 汉语里有一部分虚词的用法要受到句子类型的限制,比如连词“或者”和“还是”就是这样。而外国学生在使用这些虚词时,常常忽略句式的区别。所以这一组句子的错误就在于不同句式中选用的连词不当。如①、②两句是一般陈述句,不能用“还是”,应该用“或者”;③、④两句是疑问句,不能用“或者”,应该用“还是”。台湾国语、新加坡华语可以把“或者”用在选择问句里,这里指的是普通话的情况。 (3)让人头疼的“了、着、过” 先请同学们看几个例句: ①在一个村子里住一对老夫妻。 ②她马上拉妈妈的手到小卖部里去了。 ③妈妈拉自己的儿子上楼了。 ④他们正吃饭着的时候外边下起雨来。 ⑤我看见老师正在操场跑步着。 ⑥哥哥跟弟弟正在房间里拼命吵架着。 ⑦我昨天感冒了,老流了鼻涕。 ⑧以前我几乎每年的冬天都得了感冒。 ⑨我很小就发现了我喜欢中国。 ⑩吵架过后,他请求了我原谅他。 11我在大学学习时打乒乓球过。 12来中国以后我一次也没有回日本过。 13他长这么大从没有谈恋爱过。 汉语里“了、着、过”这几个时态助词(动态助词)是最能代表汉语语法特点的虚词。但是因为很多外国学生的母语中都没有与“了、着、过”对应的词,因此这些词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该怎么用,就成了最让外国人头疼的问题。上面这一组句子的错误就在于:①、②、③几句中的动词后该加上“着”;⑦、⑧、⑨、⑩几句中的动词后不应有“了”;④、⑤、⑥几句中的“着”应直接放在动词(吃、跑、吵)后面;、、几句中的“过”应该直接放在动词(打、回、谈)的后面。由此可见,汉语“了、着、过”的用法各不相同,并且非常复杂。请同学们思考其中有什么规律。此题只是给学生一些汉语语法的印象,不需要让学生找出严格的答案,教师也不必给出解释。 三、课后练习指导 3.1 “小试身手”解析 一、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从一个外国人的评论中看出汉语的一些特点。要指导学生结合自己学过的外语,举出汉语和外语不同特点的各种实例。参考答案:汉语的特点包括:汉语以语序、虚词等为主要的语法手段,而不是以词的形态变化为主要语法手段;汉语是有声调语言,音节的声调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汉语有丰富的语气词,表示句子的各种语气;汉语还有量词,包括表事物量的名量词、表动作量的动量词和表时间量的时量词,等等。举例略。 二、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动词没有时态变化”这一汉语语法特点。要帮助学生从这两首诗里发现,除了句中有表时间的名词(“今”)和副词(“曾”),汉语动词在入句后并没有时、体、态的形态变化。因此判断句子中的动作和行为究竟发生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甚至读者的历史知识去体会。而正是这样的特点使古代诗歌留给人们丰富的想像空间,意味隽永深远。李白的两首诗歌能表现出“朦胧美”,就是由于这个原因。 三、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汉语和外语在词语意义上的差异。在不同语言里,人们对词义的理解很难完全等同,即使有的表面词义相同,词语的文化内涵、象征意义也会有差别,相同的颜色在不同语言中的象征义就是如此。例如,在英语中,白色被看成圣洁的颜色,用于婚礼仪式;而在汉民族文化里,白色是悲痛的色彩,用于丧葬仪式。英语中红色多是与“战争、流血、恐怖、淫荡”等联系在一起的;而汉民族传统上就比较喜欢红色,即所谓“尚赤”,因此汉语中“红色”大都是褒义的,具有“热烈、喜庆、欢乐、革命”等意思。 3.2 补充练习题目 一、汉语和英语都有公共场所的提示语,但表达上却大异其趣。比如下面的例子,如果照字面直译,会发现英语的提示语在汉语里似乎都不大能说。请观察汉语与英语在提示语表达上的特点,并再找一些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察结果。 ①油漆未干! Wetpaint! ②非公莫入! Noadmittanceexceptonbusiness! ③照常营业。 Businessasusual. ④谢绝参观。 Inspectiondeclined. ⑤保持安静。 Silence. 二、汉语和英语语序不尽相同。请观察下面汉语和英语句子里画线部分在句子里的位置,比较二者的差别。 ①他耐心地做他的工作。Hedidhisworkpatiently. ②她恰好站在我后面。Shestoodexactlybehindme. ③这是昨天来看你的那个男人。Thisisthemanwhocametoseeyouyesterday. ④约翰是使大家都感到亲切的人。Johnisamandeartoall. ⑤你正在读什么呢?Whatareyoureading? ⑥他一句话也没说。Hedidn’tsayanything./Hesaidnothing. ⑦这电影我们看过。Wehaveseenthismovie./Thismoviehasbeenseenbyus. 三、请先在下面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英语词语“high/tall”,再查阅英语和汉语的词典总结一下:汉语中的“高”和英语中的“high/tall”相比,哪些义项和用法是重合的,哪些义项是不同的或者是在汉语或英语中没有的。 ①Heisa man. ②Therearemany mountains,longriversandbiglakesinthecountry. ③Thesunrose inthesky. ④in spirits(兴高采烈的) ⑤Hehasfriendsin places.(他有不少身居高位的朋友) ⑥Ihavea opinionofherwork.(我对她的工作评价很高) ⑦Youcanseethecityfromthetopofthe building. ⑧It’s timeweweregoing.(我们该马上走了) 四、试修改下面这些外国学生写的病句,并说说这些错误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①我还把今天的家庭作业没做完。 ②小偷儿被警察已经抓到了。 ③都我们班同学喜欢这个电影。 ④我们不非常同意你的意见。 ⑤同学们练习打排球在操场上。 ⑥我的汉语水平好一点儿比他。 ⑦我们来到中国为了学习汉语。 ⑧我们要团结问题讨论一下。 五、在汉语中,有些形容词是可以重叠的,如“高兴/高高兴兴,漂亮/漂漂亮亮”。但也有些形容词不能重叠:如“高兴”可以重叠,“愉快”就不行;“漂亮”可以重叠,“美丽”就不行。请把下面能重叠的形容词挑出来,并各造一句。 认真,努力,舒服,凉快,容易,重要,伟大,安静,幸福,友好, 干净,健康,精彩,清楚,方便,丰富,满意,复杂,简单,着急 六、“有点儿”和“一点儿”都可以表示程度不深,但用法并不相同。如外国学生常常说“他今天一点儿难过”这样的句子,就因为分不清“有点儿”和“一点儿”的区别。请比较下面的几组形容词作谓语的句子,看看哪句对,哪句不对,并找出在形容词谓语句中使用“有点儿”和“一点儿”的规律。 ①东西有点儿贵/不贵。 东西一点儿贵/不贵。 ②东西有点儿便宜/不便宜。 东西一点儿便宜/不便宜。 ③房间有点儿干净/不干净。 房间一点儿干净/不干净。 ④房间有点儿脏/不脏。 房间一点儿脏/不脏。 ⑤请你慢有点儿。 请你慢一点儿。 ⑥你有点儿慢了。 你一点儿慢了。 3.3 补充练习解析 一、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汉语和英语在表达习惯上的差异。汉语的提示语基本上每句都要有动词,以动词为中心;英语的提示语则可以不用动词,以名词为中心。这样的例子还有:“禁止停放车辆-Noparking”,“游客止步-Novisitors”,“当日有效-Thisdayonly”,等等。 二、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汉语和英语的语序差异。①、②两句:汉语里副词只能放在动词前面,英语里可以放在动词前面、动词后面或宾语后面,后两者更常见。③、④两句:汉语里的定语(无论多长)都只能放在名词前面,英语里形容词短语和从句作定语基本上都要放在所修饰名词的后面。⑤句:在特指疑问句里,英语的疑问词要前移到句首;汉语的疑问词则不需要移动。⑥句:汉语在表示“完全没有、完全不”意思的否定句里,“一……”(如“一句话”、“一点儿饭”)常需要提到谓语部分前面;而英语“anything/nothing”仍放在动词后面。⑦句:汉语里宾语名词前移到句首时,动词不需要有任何变化,而英语里如果主动句的宾语前移到句首,句子要变成被动语态。 三、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汉语和英语词语意义和用法的差异。各句填入的词语分别是:①tall,②、③、④、⑤、⑥high,⑦tall/high,⑧high。①至⑦句中的用法和汉语基本上是重合的。而⑧句中“hightime”表示该做某事的时候了,“high”表示“时间趋于顶点的,全盛的”;汉语里“高”没有这样的用法。汉语里“高”还可以作敬辞,用来称赞别人,如“高见、高论”等,英语里则没有这样的用法。 四、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汉语一些常用虚词的用法特点。参考答案:①我还没把今天的家庭作业做完。(“没、不”只能放在“把”前面,不能放在“把”后面。)②小偷儿已经被警察抓到了。(副词应该放在“被”前面。)③我们班同学都喜欢这个电影。(“都”作范围副词应该放在它所限制的主语名词的后面,即谓语动词的前面。)④我们不很同意你的意见。(“不”不能加在“非常”前面,但可以加在“很”前面。)⑤同学们在操场上练习打排球。(汉语的介词结构状语要放在谓语动词前面。)⑥我的汉语水平比他好一点儿。(汉语比较句的格式是“名词1+比+名词2+形容词”,即介词结构要放在谓语动词前面。)⑦我们为了学习汉语来到中国。(“为了学习汉语”是表示目的的状语,要放在谓语动词前面。)⑧我们要讨论一下团结问题。(汉语动宾结构的宾语一般都应放在谓语动词的后面,即使放在谓语动词前面,通常是放在句首作全句的话题。) 五、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汉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特点,即部分形容词可以通过重叠形成表状态的词语(状态词)。至于哪些形容词能重叠和哪些不能重叠的规律,教师不必作出解释。例子中能重叠的形容词有“认真、舒服、安静、干净、健康、凉快、清楚、简单”等。造句示例:“我又把账目认认真真地核对了一遍。”其余略。 六、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汉语词语搭配的特点。首先通过语感可以判断其中有些句子是正确的:①东西有点儿贵。/东西一点儿不贵。②东西有点儿不便宜。/东西一点儿不便宜。③房间有点儿不干净。/房间一点儿不干净。④房间有点儿脏。/房间一点儿不脏。⑤请你慢一点儿。⑥你有点儿慢了。其他各句都是错误的。从正误句的对比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1)词语搭配的语序特征。“有点儿”只能放在形容词之前;“一点儿”既可以放在形容词之前,又可以放在形容词之后。(2)词语搭配的选择限制。“有点儿”在形容词前时,既能修饰形容词的肯定形式,又能修饰形容词的否定形式;“一点儿”放在形容词前只能修饰形容词的否定形式。(3)词语搭配的色彩区别。“有点儿”后的形容词多半是消极意义的或贬义的,“有点儿不”后的形容词多半是积极意义的或褒义的;“一点儿不”后的形容词没有这种限制。 四、专题知识扩展 4.1 语言 “语言”是个总称,其实人们能够说得出的语言无非是汉语、英语、俄语、阿拉伯语等具体的语言。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语言?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大略的统计——约5000来种。这几千种语言中使用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语言主要有:汉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印地语、印度尼西亚语、阿拉伯语、孟加拉语、日语、葡萄牙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旁遮普语、朝鲜语、泰卢固语、越南语等。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语言。一是从语言的主要功用看。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之所以能生存,就因为彼此能合作,而人们在合作中相互交流信息就是要靠语言这个工具。语言也是人类进行思维所依赖的工具:人思考问题,都必须依附于某种语言,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还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工具: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最终也都是通过语言(特别是书籍等语言文字资料)加以保存的。二是从语言的客观存在看。所有语言都是有声语言,都是用来表情达意的。语言是一种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也是一个有规则的结构体。三是从语言的表现形式看。语言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口语”就是人们嘴里说出的话,是语言最根本的表现形式,所有的语言都一定有口语;“书面语”是将口语提炼加工后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形式,不是所有的语言都有书面语。 从语言的“历时”演变(也就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的角度来划分不同的语言,就可以建立“语言的谱系分类”,也叫作“语言的亲属关系分类”。顾名思义,就像人有代代相承的亲属关系和家谱族谱一样,语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有同宗异族和远近亲疏的关系。根据各种语言在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是否有共同的来源,或者说根据语言的亲缘关系对语言进行的分类,就是语言的谱系分类。语言的谱系分类是个层级系统,通常从大到小分别叫作:“语系-语族-(语支)-语言-方言-次方言(土语)”。其中最大的类叫作“语系”,属于同一个语系的语言都有古老的共同来源。人类语言最主要的语系有七、八个(也有分更多的),其中“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是两个最大的语系。二者除了地域分布不同外,在语言特点上的主要区别是:汉藏语系的语言都有区别意义的声调,印欧语系语言都没有;印欧语系的语言都有词的形态变化,汉藏语系语言基本上都没有。语系下一级叫作“语族”。比如印欧语系下面就分成了“印度语族、伊朗语族、斯拉夫语族、日耳曼语族、拉丁(罗曼)语族”等。同一语族的语言不但有相同来源,相似点也更多。语族下面就是“语言”(中间还可增加“语支”一级)。比如日耳曼语族就包括“英语、荷兰语、卢森堡语、佛莱芒语、德语、丹麦语、瑞典语、挪威语、冰岛语”等,这一级牵涉到语言与民族、语言与国家的关系。语言再往下则是同属于一个语言的方言和次方言(土语),比如汉语就有北方方言、吴方言、粤方言等七大方言,方言之间在语言特点上的差别就更小。 从语言的“共时”状态(也就是语言同一历史阶段的状况)的角度来划分不同的语言,就可以建立“语言的形态分类”,这也是最主要的“语言的结构类型分类”。其中一种主要的分类结果就是把人类语言分成“形态语”和“孤立语”,或者分成“综合性语言”和“分析性语言”。大致说,通过词的形态变化来体现各种结构意义的语言,就是“形态语”和“综合性语言”。形态语中又包括“屈折语、黏着语、多式综合语”等小类:屈折语主要是句子中某些词本身有丰富的形态变化,典型的如德语、俄语;黏着语主要是句子中某些词的形态变化表现为附在词前后的语素,典型的如维吾尔语、日语;而多式综合语则是句子所有成分都通过一个复杂的词来体现,如某些北美印第安语。汉语则是属于没有形态变化的“孤立语”和“分析性语言”。也有人认为,英语虽然在词形变化上看属于形态语,但在语序和虚词的作用上看,又接近分析性语言。 追忆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