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知识简介(人教版高二备课资料)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手机版 | ||||
元杂剧即元代的戏曲。杂剧,最初是一个总的名称,意即各类的戏。杂剧约始用于唐末,宋金两代虽已有杂剧名称,但所包括的内容,有歌舞、滑稽表演、杂耍,讲唱文艺等类的技艺,仍然不是纯粹的戏剧。到了元代,在前代“杂剧”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真正的元代戏剧。他在十三世纪后期繁荣起来,形成我国文艺史上的奇观。元代杂剧是综合表演、说、唱、音乐、舞蹈的艺术形式。每本通常四折,一般按照剧情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束来划分。有时为剧情的需要,在四折之外,加上“楔子”,有的穿插在剧本中间,相当于现代剧中的过场,有的放在剧首,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每本杂剧的末尾有两句、四句或八句诗句,概括全剧的内容,叫“题目正名”。元杂剧的唱词占比重很大,在音乐上要求严格,每一折由联缀同一宫调(乐调)的若干支曲子组成。一折中不变调子。杂剧剧本的组成,包括唱(歌唱)、白(道白、对白)、科(动作、表情)三部分。全剧一般由主要演员一人来唱,其他角色有白无唱。主要的角色通常是“正旦”或“正末”,故剧本分“旦本”或“末本”。 元杂剧角色上一般分末、旦、净、杂四大类。末,多扮演中年男子。正末指剧中的男主角。旦,扮演妇女的角色。正旦指剧中的女主角。净,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人物,通称花脸。杂,扮演杂差、百姓等人物。 (选自:高中语文读本助读) 杂剧的结构体制 杂剧这种戏剧形式开始于宋代,成熟于元代。 元杂剧的艺术形式:每本一般由四折构成,也有再加一个楔子的。楔子是一个短场戏,放在全剧的开头或加在四折之间,起序幕或过场的作用,但不能放在末尾。每一折戏相当于今天的一幕,用同一宫调内的套曲,押同一个韵脚,联套次序有一定的规律,伴奏以弦乐为主。在演员的表演方面,已具有唱念做打的表演特点,角色也有了细密的分工,剧中男女主角分别由正末和正旦扮演,男女配角由冲末和贴旦扮演,此外还有扮老人的孛老、扮老妇人的卜儿、扮小孩儿的袜儿、扮皇帝的驾、扮秀才的细酸等各种角色。每一本戏由一个演员主唱到底,主角才能唱曲,配角只能说白。在舞台表演上,演员除了唱以外,还有科、白。科是表演动作和舞台效果;白是道白,对情节、人物起连贯作用,以元代口语为基础,分对白(对话)、独白(说心里话)、旁白(背云)、带白(带云),而且必须先白后唱,这也是杂剧的定格。 (选自:高中语文读本助读) 戏剧文学的鉴赏和元代杂剧的有关知识. 戏剧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艺术样式组合起来的综合艺术。从作品类型分有喜剧、悲剧、正剧;从题材区分,有历史剧,现代剧,?话剧;从结构分,有多幕剧,独幕剧。例如《雷雨》,它是悲剧,现代剧,多幕剧。 戏剧冲突是生活中矛盾冲突的集中而强烈的反映。戏剧中人物,情节都是通过戏剧冲突来表现的。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物台说明。人物语言就是台词。 台词对白和独白。戏剧语言应该明白易懂,有潜台词。潜台词即为“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鉴赏戏剧应该善于领会潜台词。 元杂剧是元代兴盛起来的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元杂剧的单位是“折”,一折即为一幕。一般是一本四折一楔(xiē),楔子在正文之前,起“序幕”作用。元杂剧剧本由唱料白组成。唱是唱词和曲调,科是动作,白是说白。白又说“真白”,宾是对话,白是独白。白又分对白和独白,旁白。元杂剧的人物有末(男子)、外末(老年男子)净(花脸)旦(女角)正旦(女主角)卜儿(老妇人)丑(小花脸)等。 我国十大古典悲剧和戏剧 十大古典悲剧 窦娥冤[元]关汉卿 赵氏孤儿[元]纪君祥 汉宫秋[元]马致远 精忠旗[明]冯梦龙 琵琶记[明]高则成 娇红记[明]孟称舜 桃花扇[清]孔尚任 长生殿[清]洪升 清忠谱[清]李玉 雷峰塔[清]方成培 十大古典戏剧 救风尘[元]关汉卿 西厢记[元]王实甫 看钱奴[元]郑廷玉 墙头马上[元]白谱 李逵负荆[元]康进之 幽闺记[元]施君美 中山狼[明]康海 绿牡丹[明]吴炳 玉簪记[明]高濂 风筝记[清]李渔 马占才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