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提分卡:熟语(一)(高三必修备课资料)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高考复习指导 手机版 | ||||
永昌一中 张含光 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但从目前的高考命题看,仍基本上考成语,其它的很少考到,因此,备考仍以成语为主。此考点几乎每年必考,应全面、系统、认真备考。2009年、2010年除福建、上海等极少数地区外,其它高考试题均就此考点设题。成语的误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类型。 1.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熟语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整体性等特征,有丰富的人文背景。因此我们在运用熟语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其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同时必须准确理解其中一些含有生僻义的关键语素,切忌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例如:“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误解为团结起来力量大。 2.色彩不分,褒贬失当 熟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不同的熟语常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并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变化,我们在使用时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失误。 例如:《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活画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腐儒形象。 “胸无城府”比喻为人坦率,没有心机,是褒义词。把此词加于无能的腐儒蒋干身上,明显犯了褒词贬用之误。但是有时为了收到特殊的修辞效果,有意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就不应视为错误。 3.对象不当,张冠李戴 有些熟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词义有所侧重,适用的对象也就不同。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人,有的指物;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专用于写文章或文学艺术,等等。如果对这些熟语的适用对象缺乏了解,就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例如:民谣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足见贾府金玉之多,简直达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 “汗牛充栋”只用来形容书籍很多,不能指金玉之类,例句中属误用。 4.范围不清,轻重失当 有的熟语适用范围有大小,词义有轻重,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范围大小或词义轻重适度的熟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重词轻用或轻词重用等错误。 例如: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好好复习,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词义很重。例 句中用在“考生”身上犯了“重词轻用”的错误。 5.功能混乱,搭配不当 熟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会不同。如果对句子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搭配不当、功能混乱的错误。 例如: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例句中“自惭形秽”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该词已隐含有“感到”之意,故该句不能再用“感到”一词。 6.不合逻辑,事理不通 不合逻辑是指所使用的熟语与整个句子的意思不符甚至矛盾。有时从意义上乍一看,似乎没有错误,但从逻辑角度考虑则可能事理不通。 例如:领导者应该在问题未出现之时就未雨绸缪,而不应在问题出现之后惊慌失措。 例句中“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事先”显然与“出现之时”矛盾。 类似的还有“受贿之初就心有余悸”“曾几何时将大展宏图”“问题未发现前就应防微杜渐”等。 词语的复习是一个巩固积累的过程,在识记时可以把读音、字形和意义的理解应用结合起来,尽量把这个考点放到大语文环境中去复习。要按照语文的学习规律,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生活实际。 某些成语意义比较接近,考试中有些题目就是要求我们辨析其意义或用法上的差异。如果不能明辨其差异,自然就难以选出正确答案,备考时必须注意。 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安之若素/随遇而安】均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能安然处之的意思。前者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素:平日、往常);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但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弄颠倒了;后者重在强调舍弃事物的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形容轻重倒置。 【病入膏肓/不可救药】都表示病情严重,无法医治。前者偏重于“病”,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于“救”,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不刊之论/不易之论】都有不能改变之意。前者强调言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刊:古代指削除刻错了的字);后者重在强调言论内容正确、不可改变。 【不胫而走/不翼而飞】均可形容消息、言论等传布迅速。但后者还多用于形容东西突然消失。 【饱经沧桑/饱经风霜】都指阅历深。前者侧重于经历过很多世事变迁;后者则侧重于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不堪设想/不可思议】都有不能想像之意。但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的、不能理解的事情或道理。 【参差不齐/良莠不齐】都指不整齐。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致,后者指好人坏人都有;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长短、大小不齐,后者指好的坏的混在一起。 【如虎添翼/为虎添翼】前者比喻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也比喻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后者则比喻帮助恶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另眼相看/刮目相看】都有特别看待之意。但前者作横向比较,表示对某个人或某种人的看法不同于一般;后者作纵向比较,表示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风言风语/流言蜚语】都表示没有根据的话。前者还指私下里议论或暗中散布某种传闻;后者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的话。 【耸人听闻/骇人听闻】都含有使人吃惊的意思。其区别在于,用“耸人听闻”时,所说的是故意夸大了的事,甚至未必是事实,说者的目的就是要使人震惊;用“骇人听闻”时,说明发生的事是事实,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挥金如土/一掷千金】都形容极度挥霍。前者偏重于对钱财的轻视、毫不在乎;后者偏重于一次花费过多。 【恋恋不舍/流连忘返】都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前者适用 范围广,可指一切所留恋的人、事、景等;后者则侧重于对景物的留恋。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前者指守本分,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后者则多指拘泥于旧的准则,不敢稍作变通。 【标新立异/独树一帜】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与众不同的意思。前者偏重于显示差异,与一般不同;后者偏重于创造出独特的风格,自成一家。 【博闻强识/见多识广】都含有见识广的意思。前者偏重于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多用于书面语;后者偏重于阅历深,经验多,多用于口语。 【大公无私/铁面无私】都表示没有私心。前者表示一心为公或处理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后者指公正严明,不讲情面。 【得寸进尺/得陇望蜀】都比喻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前者侧重逐步紧逼,要求越来越高;后者强调的是得到这个,还想那个。 【阿谀逢迎/趋炎附势】都有巴结奉承之意。前者指迎合别人的意思,说好听的话;后者指奉承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耳闻目睹/耳濡目染】都有耳朵听到、眼睛看到的意思。前者强调亲耳听见,亲眼看见,受没受到影响则不管;后者强调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防患未然/未雨绸缪】都表示事前做好准备。前者强调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后者重在做好准备。 【孤注一掷/破釜沉舟】都有最后拼一下以求胜利的意思。前者比喻在危急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注:赌注,赌博时押上的钱),多含贬义;后者则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多含褒义。 【固执己见/一意孤行】都有不听劝告的意思。前者的侧重点在于顽固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后者的侧重点在于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故步自封/抱残守缺】前者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后者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厚颜无耻/恬不知耻】都形容不知羞耻。前者强调脸皮厚;后者强调做了坏事满不在乎、不以为耻(恬:满不在乎;坦然)。这两个成语常可通用。 【巧夺天工/鬼斧神工】都指技艺高超巧妙。前者侧重指胜过天然,后者侧重指非人力所能做到。 【谈笑风生/谈笑自若】都有谈话时有说有笑的意思。前者表示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多用于形容平时谈话;后者表示说说笑笑,跟平常一样,多指在紧张或危急的情况下的谈笑。 【义不容辞/责无旁贷】都含有应该承担,不能推辞的意思。前者偏重于道义上不允许推辞;后者偏重于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贷:推卸)。 【每况愈下/江河日下】都有越来越坏的意思。前者偏重于笼统地表示情况越来越坏;后者偏重于指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瑕不掩瑜/瑕瑜互见】都表示同时具有优点和缺点。前者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后者比喻有缺点也有优点,优缺点没有主次之分。这两个成语不能通用。 【销声匿迹/偃旗息鼓】前者多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后者多指停止战斗,也比喻停止批评、攻击等。 【斑驳陆离/光怪陆离】适用对象有区别。前者只用来形容色彩繁杂;后者除形容色彩繁杂外,还可以用于形容现象奇异。 【置若罔闻/置之度外】前者指对批评、劝告、请求、抗议等不予理睬;后者指不把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一挥而就/一气呵成】前者形容书法、绘画或写作熟练敏捷;后者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还可以用来比喻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1.容易误释词义的成语(例句中使用正确的不再解说) 【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诗经•豳风•七月》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易误成语辨析 这里的七月是指农历的七月,“流”指向下运行,“火”是一星宿名,即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又称“大火”,每年农历六月的黄昏时刻,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以后便渐渐偏西向下沉落,所以叫“流火”,这时酷热开始减退,天气渐渐地凉了起来。 如:俗话说:七月流火。今天,扬州的气温蹿至今年入夏以来的最高点,达到37度。(此处不解词义乱用。) 【明日黄花】原意是说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没有什么好玩赏的了。后用以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如:这篇通讯虽然写得不错,但报道不及时,已是明日黄花了。 【弹冠相庆】指一 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如:今年学校又新建住房四栋,“五一”前后将有126名青年教师乔迁新居,因此他们个个都弹冠相庆。(“弹冠相庆”用在此处不合文意。) 【木人石心】比喻人不受诱惑,意志坚定。如:可是甘米莉似乎在一刹那间将自己的心打造成铁一般,木人石心,不为所动,仍然是那副闭目的模样。 【安土重迁】形容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重,不轻率。如: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该词用在此处错误。) 【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各种自然之物,后泛指任意糟蹋东西。暴,糟蹋。殄,灭绝。如:对那些玩忽职守、暴殄天物、浪费国家财产的人必须绳之以法。 【不经之谈】指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经,正常。如:这和尚疯疯癫癫地说了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 【不足为训】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训,准则。如:安全隐患越来越严重,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了火灾。(此处将“不足为训”的“训”错解为“教训”。) 【差强人意】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差,稍微。如:刚才放的那几首歌都不大好听,只有这一首还差强人意。 【党同伐异】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袒护,跟自己意见不同的就加以攻击。原指学术上派别之间的斗争,后用来指一切学术上、政治上或社会上的集团之间的斗争。党,偏袒。如:我们必须指出,任何人都不能唯我独尊,甚至党同伐异。这种政治文化绝对不是健康的。 【分庭抗礼】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抗,对等。如:办公软件市场已经从原来微软一枝独秀,逐渐走向国内外产品分庭抗礼的局面。 【毫发不爽】形容一点也不差。爽:差错,失误。如:小王今天淋了雨,周身湿透,毫发不爽,应赶快吃点预防感冒的药。(“毫发不爽”与生病无关。) 【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程,衡量,估量。如:中国的兴盛是可以计日程功的。 【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假,借用。如:借书最忌全书一套借去一本,而且久假不归,使全书成为残本。 【劳燕分飞】比喻人别离(多用于夫妻)。劳,伯劳,一种鸟。如: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一体的夫妇,也会有劳燕分飞的一天。 【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如:一道神秘白光袭倒七百多棵大树,武汉东湖风景区22日晚发生的这一令人费解的大怪事,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如:他经过认真学习,终于改掉了文不加点的坏毛病。(此处将“文不加点”错解为“不加标点”。)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如:他花钱很随便,真是大方之家。(此处将“大方之家”错解为“花钱大方”。) 2.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含辨析例句) 【侧目而视】意为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如:小李得了冠军,尾巴翘到了天上,对朋友竟然侧目而视。(这里错解为“不屑正眼相看, 瞧不起人”。) 【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如:张老师针对班上学生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良莠不齐”不能用于形容学习成绩参差不齐。)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如:那个时候,张大爷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十分令人痛心,到头来只落得个马革裹尸的结局。(这里将“马革裹尸”错解为“死得很惨,死后连棺材和埋葬的地方都没有”。) 【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如:小东初中未毕业就混迹社会了,性格封闭孤傲的他对周围的人常常表现出敌对情绪,他最终因为自己的危言危行付出了惨重代价。(“危言危行”的“危”不是指危险,而是指正直。) 【万人空巷】并不是指街上空无一人,而是说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欢迎、庆祝等盛况。如: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本句从语意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因此“万人空巷”用在此处错误。) 【三人成虎】原指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虎,听者就信以为真了 。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如: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这里将“三人成虎”错解为“很多人在一起就会像老虎一样力量强大”。) 【河东狮吼】比喻悍妇发怒。如: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河东狮吼,巨龙腾飞指日可待。(这里将“河东狮吼”错解为“东方睡狮醒来,发威长吼”,致使意义、适用对象、色彩均不当。) 【下里巴人】指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如:一些人对中国的茶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进口饮料。(这里错解为“普通的乡下人”。) 【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极纯熟的地步。如: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目无全牛。(这里错解为“眼里看到的都是支离破碎的东西”。) 【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劲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如:成都五牛俱乐部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实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这里错解为“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 【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如: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该词与衣服不合身无关。) 【噤若寒蝉】形容不敢做声。噤,闭口不做声。如:天突然变凉了,同学们衣衫单薄,一个个噤若寒蝉。(该词和寒冷没有关系。) 【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如:上个月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此处用来形容消费者,明显是望文生义。) 【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如: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的言论都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这里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涣然冰释】比喻相互间的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如: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今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这里错解为“冰块解冻”。) 【惨淡经营】原指作画之前,先用浅淡颜色勾勒轮廓,苦心构思,精心布局。后来形容苦费心思地筹划并从事某种事业或工作。如:夫妻俩惨淡经营着这家小店,生意一直很红火。(该处运用正确,但因后有“红火”,容易被判断为错误。)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如:解决好职工和学生的冬季取暖问题,是学校领导首当其冲的任务。(望文生义) 3.容易用错对象的成语(含辨析例句) 成语适用的对象和范围一般比较固定,具有很强的单一性。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便会使陈述和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造成误用。 第一类:人、物不分 【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如: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该词不能用来形容花木。) 【楚楚动人】形容女人打扮得漂亮,姿态娇柔,能打动人。如: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了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该词一般不用于形容文章。) 【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如: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该词只能用于指人,不能用于指物。) 【倚马可待】原意是站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很快就可以完稿。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如: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该词不用来形容做事。) 【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如:《大河之舞》自1994年首演以来便炙手可热,并且引起了全球的踢踏舞热潮,更是被全球艺人一致推崇为当代最具爱尔兰民族风格的经典音乐剧。(该词在此处用错了对象。) 【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如:博物馆里珍藏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鱼、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美轮美奂。(这里用来形容石刻作品中的花鸟虫鱼和人物形象,显然是陈述对象的误用。) 第二类:谦、敬不分 【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如: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荜生辉。(该词只能用于自己,这里却用在 别人身上,显然不够得体。) 【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如:会议开始时气氛有些沉闷,主持人建议李教授先来一段开场白,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该词用在这里颠倒了主从或尊卑关系,显然不正确。) 【忝列门墙】谦辞,“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如:你身为师傅的入室弟子,却干出这种丢人的事,真是忝列门墙。(该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 张含光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