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提分卡:标点符号(二)(高二必修备课资料)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高考复习指导 手机版 | ||||
永昌一中 张含光 (一)括号分句内括号与句外括号两种。点号与它们的关系比较复杂。这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要辨别其使用是否恰当,须考虑文意和语气。 (二)句内括号要紧贴在被注释词语后,被注释词语后的点号要放到括号的后边。例如: 括号的用法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的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三)句内括号的注释语中有标点时,最后一个标点(问号与叹号除外)应省去。例如: ①他撰写的《上古音的声韵配合规律》(载《中国语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在学术上颇有创见。 ②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表示作者(编者?校者?)还拿不定主意呢? (四)句外括号前面正文的标点仍放在括号前面。例如: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热烈地鼓掌) (五)句外括号内的注释语如不成句,最后不用标点;如是完整的句子,句尾标点则不省。例如: 革命文学家,至少是必须和革命共同着生命,或深切地感受着革命的脉搏的。(最近,“左联”提出了“作家的无产阶级化”的口号,就是对于这一点的很正确的理解。) (六)句外括号内的注释补充如果与前文关系特别密切,其用法同句内括号。例如: 但是今天,假如时代能尖叫的话(我们的时代当然像是能尖叫的),那么机器时代正尖叫着要停下来。 此外,括 号和破折号都可以注释前边的话,二者的区别大致是:内容重要,属于正文部分的,用破折号;内容不太重要,不是正文的一部分,只是注释,没有它也不影响意思完整的,用括号。 (一)省略号前如果是句号、叹号、问号,说明前面是完整的句子,那么句号、叹号、问号应保留。例如: 不受制约的权力将产生腐败现象。但是,谁来制约?谁来监督?谁能制约?谁能监督?……尚有一系列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省略号的用法 (二)省略号前如果是顿号、逗号、分号(句中点号),则顿号、逗号、分号要省掉。例如: 一群马,在公孙龙眼里是“非白马”,是黑马、青马、黄马、棕马……的综合。 (三)省略号后的点号一般应省掉。因为连文字都省了,点号自然也不必保留。例如: 雄伟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著名的建筑之一……那壮丽的廊柱,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绚丽的图画。 (四)用省略号标明文中省略了的话,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引文的省略,一种是列举的省略(其作用相当于“等等”“这类”,但二者不能并用)。例如: 她打扫卫生不认真,对待孩子不耐心,买菜报花账,好吃懒做,等等……真让人忍无可忍! 此句中“等等”与省略号不能连用,应删除“等等”及其前的逗号或把省略号改为逗号。 (一)书名号可以用来表示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影片名、戏曲名、歌曲名和法规文件名等;而专栏、专题、丛书、单位等名称一般不用书名号。 《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编者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沛(现江苏沛县)人。 (三)使用书名号时,不能将书名号后面的普通名词插进去。如不能将“《读者》杂志”写成“《读者杂志》”。 1.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标点符号的位置 3.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这四种符号上下居中。 4.着重号、专名号和波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下边,可以随字移行。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啦、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B.张依朋把自己的烦恼,苦闷,一股脑儿地向王校长倾诉着,说话中间还不停地叹着气。 点号 C.全国传染病疫情显示,去年导致人员死亡,数量居前五位的病种为:肺结核、狂犬病、艾滋病、乙型肝炎和出血热。 D.谁也不能突出,如果你想比别人多做、多干、多拥有,那就甭指望有好日子过。这是平庸社会信奉的一条多么可怕的生存法则! 【解析】 A.并列的成分后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间使用逗号。应把顿号都改为逗号;B.“烦恼,苦闷”属于句内并列词语,不需要用逗号,中间应该用顿号或不用标点符号;D.“多做、多干、多拥有”在句中作谓语,并列谓语之间不能用顿号,应该把顿号改为逗号。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细看这妇女,不过三十二、三岁,头发散乱,微长的面孔有些憔悴。 B.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C.在这次艺术活动中,许多丰富、多彩的文娱节目,富有民族文艺的特点,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 D.近年来,海外学者颇强调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文化,提出了“返本开新”的口号,即返传统儒家之本,开科学、民主之新。 【解析】 A.“三十二、三”属于约数,中间不用顿号;B.“月考核、季评比、年总结制度”之后的顿号应改为“和”,把后一个“和”改为“以及”,使层次清晰;C.“丰富多彩”“成千上万”是相互联系紧密的并列词语,又是人们熟知的,不需要停顿,应把顿号去掉。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明考上了清华大学;王芳上了财贸学院;我当了餐厅服务员:我们都能开创自己的美好未 来。 B.避讳,不仅是语言艺术问题,更是对待别人的态度问题。常言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说话时,不能口无遮拦。 C.打陀螺讲求技巧,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 D.他到处收集有关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不拘泥于前人的说法,终于有了新的发现。 【解析】 A.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分句间用逗号,不用分号。应把分号改为逗号;C.一逗到底,层次不清。第一个逗号改为冒号,第三、第五个逗号改为分号;D.顺承关系的复句中间不能用分号。应把分号改为逗号。 【答案】 B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记者在农村一些地方采访,不少村民反映:近年来农村干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财务不公开,大吃大喝,拉帮结派,欺上瞒下等。 B.2月15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盛华仁指出:本次“两会”将对驻会代表严格要求,不允许各省市代表自带厨师、食品和加工原料。 C.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 D.民主生活会上,大家给他提意见,批评他:老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观念的毛病。 【解析】 A.“反映”后面是冒号,“问题是”后面又是冒号,这是不符合标点符号使用习惯的。在同一个句子中,冒号一般只能用一个,否则便会面目不清。两个冒号中应有一个改为逗号;C.冒号只管到“作业到深夜”,所以不能用冒号,或把最后一个逗号改为句号;D.中间停顿很小,不能用冒号。 【答案】 B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萨特的《墙》道出了世界的荒谬,无罪的被处死,戏弄敌人变成成全敌人,抱必死决心的偏不死,藏起来的偏被抓,想给敌人开玩笑,却被现实所捉弄。 B.“科学把距离缩短了,”墨尔基阿德斯吹嘘说,“要不了多久,人们不用离开家门,就能看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 C.他又付了五个里亚尔,就像把手放在圣经上为人作证那样,把手放在冰块上高声说道:“这是我们时代的伟大发明。” D.鲁迅以表现人生、改良人生为创作目的,他所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华老栓、阿Q、祥林嫂……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 【解析】 A.“无罪的被处死……却被现实所捉弄”,这些种种情况是对荒谬情况的列举,因此荒谬后面用冒号。 【答案】 A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鲁迅的作品入选中学教材最多,如:《祝福》《记念刘和珍君》《阿Q正传》等。 B.他的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C.我外出,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 D.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企业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解析】 C.分号是正确的。该处若用逗号,不能清楚地表示出前后两个分句的并列关系;若用句号,则割裂了语句完整的意思。A.“如”即有提示作用,应去掉冒号; B.并列性的谓语或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本句补语“真实”“感人”之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D.冒号提起的内容只到“工作人员”,其后应用句号。后面讲的是另一个问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案】 C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哈,China,”检查官看了一眼我的护照,冲我一乐:“frie nd。” B.但是,对于“连锁‘连’的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很多的文化企业并没有回答得很好。 标号 C.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当功利之心和尘俗之念急剧膨胀,当悲壮的故事已变为明日黄花,赵公元帅和孔方兄势必成为吸引众庶千夫的强力“磁场”。 【解析】 A.“检查官看了一眼我的护照,冲我一乐”是交代说话人情况的,前后都是说话人说的内容,所以“一乐”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C.这里的“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前是逗号,表示话还未完,领起的“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只是整句话中的一部分,因此句号应放在引号外; D.“赵公元帅”和“孔方兄”都应加引号,这里是特殊称谓,而“磁场”的引号应去掉。 【答案】 B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獾正肥哩。 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獾肉七斤油啊。” B.总之,在任何工作中,都要记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C.我很欣赏哈佛校训上的一句话:“为增长智慧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和同胞走出去。”中国青年也应把“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D.王老师生病了,他 对同学们说:“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 了。” 【解析】 A.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八斤獾肉七斤油”是引用内容,用单引号;B.本题引者显然把引语作为完整独立的话来用,为了保持引语的完整性,末尾的标点应放在引号内; D.引号里面的内容是间接引语,不能用冒号和引号,人称发生变化,应该把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 【答案】 C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A.公刘曾经坦白:“假设我有一首诗——不敢奢望一首以上——能像《唐诗三百首》中的任何一首那样,为后世所认可,为子孙所传诵,我也就死而无憾了。” B.1月25日,温家宝总理专程到北京医院和协和医院,亲切看望了两位经济学界的泰斗——即百岁老人薛暮桥和108岁的陈翰笙。 C.一汽丰田销售公司向市场投放了纪念车型——特锐激情——同时还展开了“推荐用户可获赠车膜”和“装饰件优惠”等活动。 D.如果由于 与中国贸易,他们能得到更大的好处——经验证明实际是这样的,那么,在任何情况下,他们绝不会参与制裁行动。 【解析】 B.表示补充或注释时,破折号相当于一个“是”字。句中的“破折号”和“即”重复,应该去掉一种。如果作者有意要强调“百岁老人薛暮桥和108岁的陈翰笙”,那就应该去掉“即”,保留破折号,因为破折号有对后文的强调作用; C.把第二个破折号改成逗号,这里的“特锐激情”不是补充注释,而是正文的一部分;D.考查破折号和括号的区别,这里的“经验证明实际是这样的”属于补充说明,可以用双破折号或者括号。 【答案】 A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阿呀,米呢?祥林嫂不 是去淘米的么……?”好一会儿,四婶这才惊叫起来。 B.大年二十九那天,妈妈上街买了鸡、鱼、糖果、蔬菜、水果……等年货。 C.时隔不到一昼夜,这里又发生一次泥石流……不过这次规模不大。 D.唐先生教宋词,基本上不讲,打起无锡腔调,把词“吟”一遍:“双鬓隔香红啊——玉钗头上风……好!真好!”这首词就算讲过了。 【解析】 A.应将问号移到省略号之前;B.省略号后面不必再用“等”“等等”“之类”,应该把省略号去掉;C.应将省略号改为破折号。 【答案】 D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以《团结•友谊•发展》为主题的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今天在“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广场隆重开幕。 B.《史记•匈奴传》有如此记载:太初四年“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 C.“大家赶快作好准备,”张老师环视了一下周围的同学说:“接力赛马上就要开始了。” D.“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 【解析】 A.“团结•友谊•发展”是主题,书名号应改为引号。“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作为大家熟知的地名,可以不用引号强调;B.虽有冒号、引号,但引用的内容只是所说话的一部分,句末句号应移到引号外; C.前后引用的内容都是张老师说的,若“说”后用冒号,前面的话就没有着落了,两句话中间属于插入成份,应将冒号改为逗号。 【答案】 D 一、句内括号是一个难点,不能准确理解其用法,就会误判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站在村中心小学那几间破烂不堪的教室前(有两间的墙都倒塌了一半),感觉这里像是刚被敌机轰炸过。 B.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C.“防治手足口病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情,”省领导在慰问患者及其他人员时说:“必须坚持生命第一的理念,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D.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对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 大麻等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 【考生答案】 A 【现场点评】 句内括号应紧跟在被解释的词语后面,A项中括号应紧接在“教室”后面。考生会觉得“教室前”没法再拆分或者没必要把“前”再调到括号后,因此,误选A。C项中“说”后面不能用冒号应用逗号。D项中“持有毒品”“大麻等植物”后面的顿号都改为逗号。此题应选B。 【正确答案】 B 二、填空类的题,必须对整个语段做全局性的理解,否则很容易出错 在下列材料的横线处依次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2009年5月,他去北京参加全国优秀导游考试①____遇到一道考题②____英国小说家J③____希尔顿的小说④____消失在地平线⑤____里写到的⑥____香格里拉⑦____源自哪种语言⑧____法语、英语⑨____还是喜马拉雅山麓的一种方言⑩____答案是最后一个。 【考生答案】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现场点评】 这位考生没有认真推敲整个语段,②处本是对下有领起作用,但考生误以为说完了。③处本是人名中间的一个间隔号,考生误以为是解释。可见,整体把握语境非常重要。 【正确答案】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⑨, ⑩? 张含光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