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荆轲:勇+谋=亡(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师随笔)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手机版 | ||||
人们对项羽与荆轲的议论将成为一个永久的历史话题。这也难怪,两人身上确有诸多可嚼、可品、可议之处,单看两人的“绝命歌”,项籍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余兮余兮奈若何?”诗以“力量”与“柔情”的完美结合俘虏众心;荆轲则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辞中则以“悲境”与“悲情”的互为融合感染读者。但两人的生命结局都以悲剧告终:走上一条不归路。 本人倒认为,相对项羽而言荆轲的悲情色彩更浓。记得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将人生中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显然,荆轲人生中“有价值的东西”似乎比项羽多些,那就是:项羽有勇少谋或无谋,荆轲有勇有某甚或多谋。 先看荆轲之“勇” 一、受命之勇。荆轲本乃一无名之辈,变身刺客之前亦与燕太子丹素不相识,更无交情可言。好友田光引荐荆轲给燕太子丹,太子让他到秦国“劫秦王”,如不成,则“因而刺杀之”。荆轲早已明白,此行此举只能是“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但他还是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二、豪言之勇。往秦行刺之前,荆轲因为“有所待”,“顷之未发”,太子“疑其有悔改”,便急不可待地催促荆轲,此时的荆轲再也按捺不住,露出一句带有粗俗之气的豪言:“今日往而不返者,竖子也!”不等朋友到来就“请辞决矣”,可见其刚,更见其勇。 三、行刺之勇。荆轲至咸阳宫,有十三个代表性动作:一“笑”秦武阳,二“取”督亢图,三“奉”督亢图,四“发”督亢图,五“把”秦王袖,六“持”匕首,七“揕”秦王,八“逐”秦王,九与秦王“搏”,十“引”匕首,十一“提(击)”秦王,十二倚柱而“笑”,十三箕踞“骂”秦王。归结下来,“笑”“骂”为反差极大的情态词,其情绪的自然流露可见其真实、沉稳与勇武,其余为举动之词,其动作之连贯与娴熟,既说明荆轲准备之充分,更印证荆轲的机智与勇敢。 再看荆轲之“谋” 一、铺之以言。秦兵压境,太子丹恐惧,束手无策,急请荆卿。但荆卿很有处事心机,他知道太子丹与樊於期关系不错,信物——樊将军之“首”又非要不可,于是荆轲先在太子丹跟前陈述信物之事,让太子心中有数,正所谓炕上腊肉——有盐(言)在先。可见其计。 二、诉之以事。荆轲私下约见樊将军,然后说:“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其说话技巧之高明可见一斑:先撩拨樊将军最敏感的神经——父母宗族,再直陈其事——“今闻购将军之首”,此时的樊将军不动情才怪。 三、晓之以理。荆轲见自己的说话技巧见效之后,便顺水推舟使出晓之以理之术:“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既可报国恨,又能复私仇,一举两得,何乐不为?终于急得樊将军“为之奈何?” 四、告之以谋。荆轲见樊将军如此着急,心想水到渠成的时候到了,于是将自己的预谋和盘托出:“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并将刺杀秦王的大致经过顺便做了部署。 五、动之以情。因为荆轲的说话技巧,比如攻心术、说利弊、摆荣辱等,使得樊将军时时动心、动情、动容。如“仰天太息流涕”“ 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最终甘愿自刎献“首”。 六、备之以匕。在准备匕首过程中,荆轲一定与燕太子商量过如下细节:寻遍天下利匕,不惜重金购匕,令工匠“以药淬之”,拿活人做试验,如何藏匿匕首等等,可见其良苦用心。 七、配之以将。在挑选副将时,荆轲也作了充分的海选与论证,最终选定秦武阳,因为他十二岁就开始杀人,人们对他都是侧目而视,秦武阳无疑是最理想的人选。 八、贿之以物。考虑到行刺之路不受阻,更为消除秦王的疑虑,荆轲同样采取了自古通行且有效的一招——“持千金之资币物”行贿。果然,有诱饵,就有鱼上钩,一位车马官蒙嘉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主动为荆轲搭建起通往咸阳宫的桥梁。 浅议荆轲之“亡” 荆轲走了,正如他自己所说“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对于自己的“死”,他是知道的,也是有准备的,课文里其实早已透露了这一信息。他怒斥太子时就说过:“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这明明告诉太子:“我”必死无疑;易水送别,太子及宾客皆著白衣戴白帽,这明明是家乡父老为他“送葬”之举;歌声由悲凉至激愤,这分明是荆轲将要“驾鹤而去”的挽歌。荆轲也必须走上这条不归路,什么“匹夫之勇”的劝说,“武艺不精”的批评,亲族朋友的挽留等于他都无济于事了,因为他要去履行三个字,那就是“义”“忠”“信”。后人也大可不必去埋怨荆轲不自量力,如陶渊明所说:“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也就够了。 杨正枢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