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教学设计)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目的: 1、结合注解,疏通词句,读懂文章大意。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3、结合本文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4、领略本文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培养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1、结合注解,疏通词句,读懂文章大意。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3、结合本文结构,了解演讲词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教学难点: 1、结合本文结构,了解演讲词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领略本文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培养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 第一节 一、导入: 北京大学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今天我们随从蔡元培先生走进北京大学,了解这所百年名校的前世今生。 二、作者简介: 蔡元培(1868—1940)字卿鹤,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是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家,中国近代学术与教育的奠基者。1917-192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任职期间,锐意改革,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毛泽东称他为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首倡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积极推行义务教育和社会教育。积极倡导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三、演讲背景: 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戊戌变法”失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他们来上学时,有不少人 还带着听差。这些人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法混资历、找靠山。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并主持开学典礼,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说。 四、演讲辞: 1、定义: 为准备演讲而写成的文稿。 2、演讲辞该怎样写才能在演讲时取得良好的效果?即演讲辞有怎样的特点? 可说性、可听性:演讲是用口讲的,是讲给听众听的,所以语言要通俗易懂、精彩形象、尽量口语化——这样才能吸引听众。如果语言枯燥无味,听众很快会打呼噜的。 针对性:演讲要面对很多听众,而听众都是带着目的来的,所以演讲一定要有针对性,讲听众关心的、想听的东西。 鼓动性:演讲的目的是为了感染听众、鼓动听众,所以写演讲辞的时候要注意怎样才能抓住读者的心,怎样才能使语言具有感染力。 思想性:为了让听众有所收获,演讲辞必须有内涵,有思想,入耳有益。 条理性:演讲是一讲而过的,听众没有时间慢慢理清思路,细细推敲字句,所以演讲辞要观点鲜明,思路清晰。 五、整体感知,把握演讲思路: 1、分角色朗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A、找错:标记同学朗读过程中读错的字。 B、概括每段中心,理清文章思路。 小结: 肄(yì)业 提携(xié) 弭(mǐ)谤 孜孜(zī )求学 造诣( yì ) 冶(yě)游 塞(sè)责 贻(yí)误 砥砺(dǐ lì) 鲜(xiǎn)不为 卓(zhuó)绝 力矫颓(jiǎo tuí)俗 轻侮(wǔ) 庶(shù)于道德无亏 相勖(xù) 訾詈(zǐ lì) 店肆(sì ) 能裨(bì)实用 会晤(wù) 商榷(què) 刮目相见:比喻另眼看待。 时阅数载:时间经过几年。阅,经过。 长足:形容进展迅速。 长(zhǎng)斯校:当此校校长。 肄业:这里是就学,学习的意思。 指摘:批评指责。 干禄:求取功名利禄。 终南捷径: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提携:比喻在事业上提拔帮助后辈。 姑不具论:暂且不作论述。 弭谤:消除、平息毁谤。 孜孜求学:勤勉,不懈怠 造诣:指学问、艺术等达到的程度 容有底止:或许能相当深。 宗旨既乖:宗旨既然错误。乖,错误。 冶游:四处游玩。 束之高阁:比喻放着不用,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 敷衍塞责: 指工作不认真负责,表面应付了事。 当轴:比喻居于政要地位。 砥砺:磨练。 卓绝之士:超过一切,达到绝点。 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作榜样。 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贷,推卸。 营营:形容辛苦劳累。 庶于道德无亏:希望。 切磋:比喻共同学习,互相研究讨论。 开诚布公:揭示内心的诚意,坦白无私,公正地谈出自己的看法。 道义相勖:道义上相互勉励。 訾詈:指责,诋毁,谩骂。 规行步矩:举动合乎规矩,毫不苟且。也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店肆:店铺。 视事:到职开始工作。 详悉:详细知道,了解。 潜修:深入钻研。 能裨实用 :裨:有益。 旁稽博采:广泛查考。 无虞(担心,忧虑)缺乏: 会晤:会面,见面。 商榷:商讨。 第一部分(1段):一线渊源(作者开头简单交代自己往昔与北大的交往,显示自己在感情方面与北大的联系。 ) 第二部分(2-4段): 三点希望 ①抱定宗旨 ②砥砺德行 ③敬爱师友 • 第三部分(5段):两件事 • ①改良讲义 ②添购书籍 第二节 一、复习上课时所学词句。 二、分析全文: 1、今天我们学的是演讲辞中的一种——就职演说,即担任某一职务,在走马上任、宣誓就职时发表的演说。同学们想一想,假如现在你担任了某一职务,要来写一篇就职演说,你会怎样写?说说你的内容要点。 说说我的工作方法、策略,任期内要实现的目标;谈谈自己上任后会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要达到什么目的;除此之外,对听众提出一些希望,希望他们认真监督、大力支持、积极配合等,便于更好的开展工作、实现目标,也就是说“争取民心,为我所用” 重点集中在施政纲领方面。 2、比对一下,蔡元培的这篇就职演说与我们构思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与我们的构思不同? 作者一上来就开门见山,对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倒没怎么提自己的施政纲领。这有点出乎意料。 我们的重点在自己,主要谈自己的施政纲领;作者的重点在听众,主要谈对学生的要求。 3、在文中,北大新校长蔡元培对青年学生提出了哪三点要求?并代蔡校长向大家具体解释一下。 “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 “抱定宗旨”是指要抱定研究学问的宗旨,刻苦求学,这是在学业上的要求; 同时不要被流俗影响,要能“砥砺德行”,这是在品行方面的要求; 另外,在个人修养上,要尊敬师长,团结友爱,与师友和谐相处。 4、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演讲辞的特点,其中特点之一就是演讲辞要有针对性。针对问题,观点鲜明,中心突出。那么“抱定宗旨” 这一建议是针对当时北大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抱定宗旨”针对的是北大的不良学风和学生求学宗旨的不正大。 从“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可以看出,当时北京大学学风腐败,很多学生学习心态不正确,不是以研究学问为宗旨,而是以做官发财为目的,把大学当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所以作者要求学生首先要抱定研究学问的宗旨。 5、在作者看来,学生求学宗旨不正大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学生无心向学:平时敷衍塞责、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只求混个文凭,借此活动于社会。(对学生个人的影响) 在校内会对其他同学造成恶劣的影响,会对整个校风造成影响,使得北大校风变得腐败不堪。(在校内对北京大学的影响) 对社会也贻害无穷:“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又误人。也就是说,求学宗旨不正大不仅害了学生本人,也害了社会;同时使北大学风变得腐败不堪。正因如此,作者才首先提出要“抱定宗旨”。 6、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学生知道求学宗旨是否正大? 首先要知道大学的性质。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就是说,大学是专门研究学问的地方,不是升官发财的阶梯。从对大学的定性可以看出,作者希望大学能成为不被流俗污染的真正的学门净地,作者把它作为第一个希望和要求提出,足见其重视程度。 7、第二个要求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提出第二条“砥砺德行”的要求,是因为当时整个社会风俗败坏,道德沦丧,而北京社会尤为恶劣,文中说“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可见大学生也深受污染。而风俗之好坏,又关系到国家之兴替。所以北大学生必须能“砥砺德行”“以身作则,力矫颓俗”。 8、作者为什么认为大学生要负起“力矫颓俗”的责任? 因为大学生在社会上地位很高,有较大的影响力,所以肩此重任,责无 旁贷。 9、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砥砺德行”“以身作则,力矫颓俗”? 最好的方法是以正当之娱乐,代替不正当之娱乐。这样才能无亏于道德 而又有益于身体。 10、继续分析一下第三个要求“敬爱师友”。 作者在提出“敬爱师友” 这一段时没有直接描写学生势利无比、不懂“敬爱师友”的文字,但其他地方有没有提到? “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深浅,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学生道德沦丧、功利至上的情况严重到了什么地步,由此可见一斑。正因为如此,作者才提出要“敬爱师友”。 11、在作者看来,提倡“敬爱师友”有什么好处? 尊敬老师,能使求学更为便利。学生友爱,能相互切磋,促进学习;有时自己做得不好,但又不知道,别人可以指出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相互提点,才能共同进步。蔡元培要求学生“敬爱师友”,不仅是为了改善校风,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促使他们更好地发展。 12、作者“为了学生”这一思想在这篇文章的其他地方还有没有体现? 其实前面的两点要求针对的是现实弊端,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好;后面的两点计划也一样,改良讲义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学习,购置图书是直接为学生服务。作为校长,作者明确提出要求,直指社会的黑暗和北大的流弊,谁都知道他是想把北大办好。办好北大的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 三、欣赏蔡元培先生的伟大人格魅力。 1、你认为蔡元培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说明理由。 A、作者一上来连客套话也没说,就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可以看出蔡元培他对北大的学生要求很严格,是个严厉的人。他不说客气话,也不说理想、目标之类让人觉得虚幻的话,一点虚的都没有,全来实的,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理性、务实的人。 B、他敢于挑战流俗和时弊,而不是向它们妥协,是个勇于改革的人。他不仅是个校长,也是一个改革家。他是以战斗者的姿态踏上北大校长之位的,做校长不是为了名利,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挑战,为了改革,为了建设一个一流的大学。他是一个改革者,也是北大的舵手,是开拓者。他提出的三点要求,直指弊端,针针见血,看得出他是一个很有办法、有谋略的人。也就是说,蔡元培不仅是一个敢于挑战、决不妥协的改革家,而且是完全有能力把改革搞好的有办法、有谋略的人。 C、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凡新官赴任,都会做几件轰轰烈烈、有影响的大事,以显示才干和胆识,树立形象和威信。蔡元培的这两把火确实小了点,这两件事情虽小,却是建构一个优秀大学的基本条件,也是改良北大流弊、树立健康校风最迫切需要的,都很重要。改良讲义可以改变学生懒惰的毛病,使那些平时不看书,考试突击讲义的混文凭的学生没有空子可钻。添购书籍是为了购置更多的新书,跟上形势的发展,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这两把火恰恰反映了蔡元培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的务实作风,说明他不是好大喜功的人。 四、拓展、提升:了解本文巨大的现实意义 。 1、你对蔡元培的话有无感触?他的三点要求中最触动你心灵的是哪一点?画出来,谈谈你的感想。 A、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二点“砥砺德行”。蔡元培说当时社会风俗败坏,道德沦丧,“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我觉得现在也好不了多少,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思潮盛行,败德毁行的事情,一样到处都有。正如作者说的,“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连大学生都很难避免被流俗污染,更何况我们中学生?现在的中学生拍拖早恋、抽烟酗酒、沉迷游戏、打架斗殴等现象都有,甚至很普遍。所以,蔡元培的“砥砺德行”,对我们仍有极为重要的教育意义。不说“力矫颓俗”,起码要品行端正吧。希望我们都能像蔡元培所说的,砥砺德行,以正当之娱乐,代替不正当之娱乐,追求无亏于道德、而又有益于身体的娱乐方式和业余爱好,做一个健康正派、品行端正的中学生。 B、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抱定宗旨”。当年北大有无心向学、只为升官发财而读书、在学校混文凭的学生,现在这样的学生更多。选科不是选自己喜欢、真正想读的,而是选发展前景好的;报考大学专业也一样,只看热门不热门,出来工资高不高,不看适合不适合自己。功利至上,只为升官发财而读书。在学校混日子的就更不用说了,平时无所事事,放荡冶游,考试则开夜车,临时抱佛脚,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甚至作弊、抄袭,样样都来。所以无论大学还是中学,所有的学生只要进了学校,都必须首先“抱定宗旨”,认真学习。 C、我觉得“敬爱师友”这一条也很重要。我们这一代人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公主”“小皇帝”,自小养尊处优惯了,惟我独尊的优越感很强,比较自私,也比较自大,很多人不懂得尊重人,连最基本的礼貌也不会。在学校不懂得尊重老师,也不懂得与人相处,学生之间不要说互相勉励、互相促进,连平等交往、友好相处也不容易。所以“敬爱师友”,是做一个好学生的最基本要求。 五、学习课文其它写作特点 1、感人肺腑的情思 : 在演讲的全过程,作者讲述任何问题时,都倾注了无比的热情。他五年 前任职教育部时就对北大做出贡献,早已情系北大;走马上任之初,即针对时弊,殷殷教导青年学子改变观念、学风,热切关注;每提一点要求,都真诚表达自己对现实的看法、对事理的理解和对青年学子的诚挚期待;对青年学子近期应做事两项事,也同样是带着满腔热情来进行解释和开导。 这篇演讲的巨大说服力,除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因素之外,感人肺腑的情感因素也起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2、古朴典雅的语言 : 本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作,带有古朴典雅的特点。 这是因为在那个年代,正是新文化运动的前期,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而新旧两种文体并行的时期,当时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但作者在语言运用方面,独出心裁,别具一格。他的文章的基本格式是文言文,用了文言文语汇和句式,但造语浅显,带着许多口语口语成份,这就比古文容易接受理解。因此,这篇演讲稿,演讲起来,能够让听众听得懂,好理解。因此,这篇演讲稿读起来,有文言的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的特点,又有口语明快易懂、容易接受的好处。 王斌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