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掌握小说故事情节,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 2、疏理文章中主要人物的变化,揭示小说主题。 3、通过文章主题的挖掘,感受当时社会的道德和价值取向。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故事情节,疏理文章中人物的变化。 难点:结合现实社会、自身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 [教学设想] 学生对学习小说大都有较浓厚的兴趣,他们很关注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看过小说之后印象较深的就是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教师关键要引导学生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丰富内蕴。在分析人物性格时,力求创设情境,要抓住一个“变”字,通过变化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的能力、概括的能力,用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创新、多元评价作品的主题,领会其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认清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金钱观、人生观、价值观。本课适宜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诵读式等方法进行教学。这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欣赏水平的提高。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跳读课文,感知内容及故事情节,把握文章主题。 第二课时: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描写,掌握塑造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掌握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设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课 以郑智化的flash动画《蜗牛的家》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本文。 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有关小说中“我”的主要情况。 2、摘录文学常识:莫泊桑。 3、回顾小说的相关知识,提示学生阅读小说的方法。 4、跳读课文,摄取信息。 从故事情节入手,分析情节的变化,掌握故事情节的层次。即: 盼于勒 赞于勒 见于勒 躲于勒 和作探究: 1、以故事情节入手,分析人物的变化。 挥霍无度 经商发财 穷困潦倒 赶于勒 盼于勒 见于勒 躲于勒 2、再读课文,找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的不同方面的变化。 态度上: 称呼上: 分析“变”与“不变” 变的:(1)于勒的经济地位在发生变化。 (2)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和称呼在变。 不变的:菲利普夫妇的观念没变,即:金钱至上的观念没有改变。 提示主题: 直接原因:菲利普夫妇的金钱至上(认钱不认人)的观念。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人与人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对联: 十年思盼,天涯海角,同胞好似摇钱树 一朝相逢,近在咫尺,骨肉恰如陌路人 以法国著名作家左拉的评语来揭示文章主题。 质疑解惑: 1、学生针对文中不理解的问题说出来,大家共同探究分析。培养语文概括能力。 2、教师也可以提问: A、文中的主人公是谁? B、文章为什么要采用第一人称来写? C、于勒的两封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八、课内小结: 鼓励学生自我进行课文的总结。 九、课外延伸及作业 1、如何看待亲情、友情甚至爱情与钱间的关系。 2、作业: A、分析人物形象。 B、找出环境描写及分析作用。 C、课外片段训练: 于勒富有归来时: 父亲和贫穷的于勒相视时: 段长顺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