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桥边》(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设计)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梳理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情节,用乱数、不数、漏数来概括情节内容。 2.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旨,理解小说语言除了简练和不断妙用反讽之外,还有一种内在优美。 3.理解小说情节中的细节、情节的摇摆、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等技巧对情节运行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如何理解我对姑娘的爱,为什么要把她漏数。 2.如何让学生理解本文主旨。 3.本文情节是如何摇摆的,对其中细节的赏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小说与其它文学体裁相比,最大的魅力在于它能凭借紧张动人的情节,有力地攫住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欲罢不能的感觉。而其中短篇小说更以其短小的篇幅,紧张激烈的情节,给读者留有深深的体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短篇小说——伯尔的《在桥边》 二、研习课文,品味情节 1.文章篇幅较短,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并复述小说的主要情节。 [学生阅读课文,老师并巡视并提醒学生用简单的几个词来概括情节] 请一位起来复述课文内容 老师明确:我在桥边数人数,每次都故意把一个可爱的姑娘漏数掉。当然小说为了避免情节上的单调,我每次数的人以及数的方式并不一样。我们接下来就一起去看看“我”是怎么数的。 2.研读情节,赏析细节 (1)乱数 ㈠.怎样乱数? 讨论明确: 第三段:“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就送给他们几个。”“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当我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时,我就用五位数字表示我的慷慨。” ㈡.为什么乱数? 第一段:“整天,整天,我的不出声的嘴像一台计时器那样动着,一个数字接着一个数字积起来,为了在晚上好送给他们一个捷报。”这就是“我”的工作, “我”早已等同于一架“计时的机器”了。 这个工作对我而言是枯燥、无聊、单调、空虚、灰暗的。 ㈢.我想通过乱数表达什么? 我对这个工作不满意,但为了生存,“我”又无力抗争。我唯一能作的反抗就是故意制造不准确: “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时,就送给他们几个……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这些充满反讽和揶揄的笔调表露了“我”对这种生活的不满和反抗。 渴望意义的人面对无意义的世界, 会表现出厌倦。厌倦是一种既不肯接受又不想反抗的心态。我把厌倦看做无聊的一种形态,一种包含激情的无聊。(周国平) (2)、不数: 姑娘来的时候,和她同时过桥的人,我一个都没数。 ㈠.为什么此时会不数? 讨论明确:因为我心爱的姑娘此时过桥了,在单调、枯燥的工作中,姑娘的出现就像一泓清泉,冲淡“我”对毫无意义工作的不满,点亮了“我”原本灰暗的生活。这是主人公无聊生活中的唯一亮色了。 ㈡.姑娘在桥上经过的时候,我的心理感受是什么样子的? 讨论明确: 课文第三、四段: “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 “所有在这个时间走过的人,我一个也没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 “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动”“所有一切有幸在这几分钟内在我朦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过的人,都不会进入到统计中去而永垂不朽了” “这很清楚,我爱她。但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 “我在爱她。这是很清楚的,我在爱她。” ㈢.请全体同学一起齐读这两段,感受我的心理。 小结:“我”是真的在爱着她了!在姑娘过桥的那个瞬间,如此美好而激动人心的几分钟成了主人公的全部幸福所在了。 (3)、漏数 主任过来检查时,我把她一个人漏数了! ㈠.为什么这次我会数得如此认真? 讨论明确:主任统计员的出现,这直接关系到我的生计问题。“我”的内心由之前的“愉悦和欢快”重又跌回了谷底,“我”内心充满了紧张和矛盾。 ㈡.为什么我数得如此认真,但还是把她给漏数了? 讨论明确:表面上看,“我”为了生计,压抑住了自己对姑娘的感情,“因为我必须数,不能目送她过去”,而在内心深处,仍然是真挚的爱情和精神世界的真正寄托压倒了空洞无意义的职业——“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我这个心爱的小姑娘不应该被乘、被除、变成空洞的百分比。” ㈢.姑娘是我的什么?假如换一个姑娘,我会把她漏数吗? 毫无疑问,她是我追求的爱情,同时,她又不单单是爱情。那个“可爱的姑娘”代表“我”心中美好的事物,是我的精神寄托,并不代表我的现实追求,所以不具有特殊的固定性。换另一个可爱的人,甚至动物,“我”也会这么做。 ㈣.漏数有意义吗?作者想通过的漏数表达什么? “漏数”并不能改变现实什么,但它表现着对美好事物的维护、坚守,表现着一种精神追求。对姑娘的爱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主人公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他在这样的社会氛围、这样的个人境遇中,依然坚持的对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种守望。 ㈤漏数的结果是什么? 讨论明确:结果是我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这结果虽有点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小说的主色调还是比较明快的。 四、探讨问题,分析主旨 1.作者想通过这些情节表达什么?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来了解下作者 海因里希•伯尔的写作处在两难中:一边是战争的废墟,另一边则是战后重建狂潮;一边是可见的残垣断壁的废墟,一边是深深隐藏在数字化效率社会的经济繁荣表象下的废墟。所谓“废墟文学”绝非仅仅意味着“战争废墟”或“战后废墟”的文学,而是首先意味着人类在现代性处境中所遭遇的本质处境。(摘自 柯小刚《废墟、伤痕与伦理家园的重建》) 2.他们是谁? 他们与我的关系:给我安排工作的是他们,给我带来生存压力的是他们,最后给我一份所谓“美差”的还是他们。他们醉心于数字上的增多,醉心于物质上的满足,却从始至终没有给过主人公真正的精神关怀。尽管主人公由数人换成了数马车,但改变的仅仅是工种,他的处境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他的精神需求也许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他作为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也许同样被永远地忽略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课文这样的一句话“坐在马路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说明像主人公这样的遭遇并非特例。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 3.主旨:揭示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 五、联系现实、拓展延伸 不仅在伯尔的小说中会出现这种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情况的发生。在纷繁复杂、追求利益的现代社会,人们太重视物质上的追求和满足,而忽视了精神的充实和探索。很多人舍得给自己的父母花钱买很多高档物品,却舍不得每天陪父母聊聊天;很多父母整天忙于挣钱,却没时间陪自己的孩子好好谈谈心。在这个社会,很多人认为物质上的满足就是最大的幸福,给人物质上的帮助就是最大的帮助。孰不知,真正的幸福与物质无关,真正的幸福也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 相反有时失意时的一句鼓励,痛苦时一个拥抱,沮丧时的一个眼神,落魄时及时伸出的一只手,那才是真正的帮助,真正的关爱,那才能让别人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论语>选读》中有句话: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于 丹也讲“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愿我们都收获真正的幸福,愿我们都真正懂得如何关爱他人,愿我们都成为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并让自己收获快乐的人。 六、作业 思考与实践三 张洁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