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
(苏教版九年级必修教学设计)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一、导入 同学们,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比如红色,代表着热情;蓝色,代表忧郁;紫色,代表高贵;白色,代表纯洁……如果要我们用一种颜色来代表生命,你们会选择什么颜色? 绿色。 是呀,绿色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现在却有人要将它囚禁起来,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陆蠡的《囚绿记》,去体味他对绿那份独特的情感吧。 二、解题 “囚”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人居斗室为“囚”,在我们的理解里,“囚”的对象往往是人,而本文中囚禁的对象是常春藤的绿枝条。这里的“囚绿”是把绿拟人化了。 三、读“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在囚绿前后还写了哪些内容?请在文中圈画出关键词句,用与“囚绿”形式相同的短语概括。 爱绿(赞绿、赏绿)—囚绿—释绿(放绿)—思绿(念绿、恋绿) 这就构成了本文的感情线索 四、读“绿”——品读悟情,感受绿之形象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 1.文中哪些饱含作者情感的语句最能打动你,读一读,并说说你的感悟。 要求:用“~~ ~~”将最能打动你的句子划出,作好批注,并尝试有感情的朗读。 2.作者笔下的绿有怎样的特点呢? 在交流中明确概括绿特点的词语:蓬勃、向阳、固执。 3.大家从作者挚爱的绿身上看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 明确:生命、希望 追求光明、自由 不屈的抗争精神 五、读“人” 1.品析悟旨,探究写作意图 朗读课文章最后一段,引发思考: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表达一种喜爱和怀念之情? 出示资料,加深理解。 资料一: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烽烟四逼中的北平时值日寇入侵,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国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虑烦恼,不能不生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在“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他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北京时,窗外的一树常春藤。于是写下了《囚绿记》。 资料二: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作者陆蠡就是自告奋勇留在上海,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1942年4月13日他被日本兵抓捕,狱中他宁死不屈,被刑审数月,惨遭杀害,仅34岁 。 明确:作者怀念绿,希望有一天能重见常春藤,其实是在祈祝沦亡的北平早日获得解放。这时的“绿”已经成为“向往光明、自由、坚强不屈的中国人民”的象征。作者由绿及人,以此表达自己的心声。 2.深情对话,抒写自我心声 “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 在“爱绿→囚绿→释绿→念绿”这几个部分中任选一部分,设计一组作者与常春藤的对话(或内心独白)。 要求: 1.对话要符合作者在每个时段的心情。 2.能体现绿的象征意义。 3.语言要求生动形象。 六、拓展运用 抗战的历史早已远去,但绿的精神品质却代代相传。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向“绿”一样的人吗? 出示投影:用心灵演唱生命的歌曲——杨光 用脚趾演奏生命的乐章——刘伟 请结合文章谈谈这两人的事迹对你有何启示? 希望同学们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学做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常春藤,珍惜生命,绽放生命的光彩! 王朝一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