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导学案)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手机版 | ||||
鲁迅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鲁迅及其作品体裁,识记生字词。 2.速读课文,概括我和藤野交往的几件事,初步了解藤野是一个怎样的人。 3.理清文章的层次和线索。 学习重点: 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主要事件。 学习难点: 理清课文的线索,初步了解作者对藤野的感情。 一、预习导学 1.解释下列字词,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绯红: 宛如: 芦荟: 畸形: 匿名: 发髻: 瞥见: 系住 诘责 杳无消息: 油光可鉴 深恶痛疾: 2.结合语境解释加点的词语。 (1)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 (2)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 (3)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 ) 3.填空。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家、 和 家。原名 ,浙江绍兴人。《藤野先生》与《 》都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 4.快速阅读课文,考虑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5.鲁迅先生求学变换了几个地点,课文中记叙了哪几件主要事情? 6.你觉得应该怎样来划分文章的结构,并说说各部分的大意。 二、合作探究 1.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态度如何?试从课文中找出句子加以说明。 2.结合课文,谈谈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三、拓展延伸 (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A.①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②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③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B.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大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无非”的含义是 。对表达句意的作用是 。 2.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 3.①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②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4.A段短文描写了清国留学生哪些方面的特点?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 5.本文作者写主人公——藤野先生,在出场时(即B段)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从文段中可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 6.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开头写“清国留学生”的用意是什么? 。 (二)记忆中,哪位老师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也许你心中有许多感激的话要向那位老师表白。请把你的话写在下面。 藤 野 先 生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 学习重点: 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 学习难点: 1.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 2.学习鲁迅先生的尊师好学的高尚品德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预习导学 1.本文题目是《藤野先生》,可第一部分内容看似与写藤野先生无关,通过对全文的理解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2.品读作者在仙台与藤野先生交往的段落。 (1)用笔勾画出对藤野先生进行描写的语句。 (2)概括出在仙台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事件,从而进一步概括藤野先生的性格特征。 A. ,表现了藤野先生 。 B. ,表现了藤野先生 。 C. ,表现了藤野先生 。 D. , 表现了藤野先生 。 3.作者是怎样描写“我”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的深厚情谊的,表现了我对藤野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合作探究 1.从东京到仙台途中,要写的内容是很多的,作者为什么只写“日暮里”和“水户”两个地方?用意何在? 2.“大概是物以稀为贵”一句中“大概”对表达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作用?鲁迅到仙台后,受到了哪些优待?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居然”对表达句子意思有什么作用? 3.你怎样理解“每当夜间疲倦,……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这句话? 三、拓展延伸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A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B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C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②“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③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第①段A、B、C三处“中国人”分别指哪些人? A、 B、 C、 2.品析加点词语的含义。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3.“我”和影片中以及回国后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中国人有什么不同? 4.体会文末划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我的意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二)读下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①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②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③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这段文字生动地记叙了藤野先生为中国留学生修改笔记的情况,表现了先生的热情和责任心。作者是从四个方面来表现先生的责任心的,请你试作分析。 1. 2. 3. 4. 夏建东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