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章(人教版高三选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孟子》三章 教学目的 1.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2.顺畅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3.积累文言词汇。 4.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 (1)顺畅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朗读课文,尽量能琅琅上口。 2.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结合P207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2、解题。 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背向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 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三、分析课文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要注意正音,读得顺畅)2请学生翻译第1段, 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天时不如地利: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 的地理形势。不 如,比不上。 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2.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三里之城:周围三里(那样的小)城。 七里之郭:郭,外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而,表转折,却。 夫坏而攻之:夫,句首发语词。 3.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 米粟非不多也:米粟,指粮食。 委而去之:委,放弃。去,离开。意思是弃城而逃。 4.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以,凭,靠。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 (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国,巩固国防。 威天下之以兵革之利:威,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寡助之至:之,动词,到。至,极点。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 故君子有不战:故,所以。有不战,不战则已。 5.分析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 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 “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6.归纳全文。 1、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提问: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7.拓展思考: 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想法? 四、布置作业: 1.A类:熟读并背诵课文 2.B类:默写课文 3. 翻译课文 五、小结 1 古今异义。 郭 古义:外城 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 池 古义:护城河 池非不深也 今义:池塘 去 古义:离开 委而去之 今义:到……去 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 亲戚畔之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委 古义:放弃 委而去之 今义:委任 域 古义:界限,限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地域 是 古义: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判断动词 2.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 3.虚词。 之 代词: 他 亲戚畔之。 助词: 的 三里之城。 动词 :到 寡助之至 而 表并列: 并且 泉香而酒例 表修饰: 着、地 夫环而攻之。 表转折: 却、但是 环而攻之而不胜。 附板书: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战例 战争需要“人和”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域民 治国 固国 治国需要“人和” 威天下 得道多助------------天下顺之 结论: 失道寡助------------天下畔之 第二课时 预习 1.朗读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尽最熟读成诵。 2.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炼,才能使人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 样论述这个问题的。 三、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要注意正音,要读得顺畅)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起,指被任用。欧(quan3)亩,田间、田地。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举用,被选拔。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 夹板中间放土,用杵(chu3)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鱼盐,贩卖鱼和盐。 管夷吾举于土:士,狱官。举于上,从狱官手中被释放并被录用。 孙叔敖举于海:海,在海边(隐居)。 百里奚举于市:市,市井之间。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大任,重大的责任,担子。也,用在前半句的末了,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加以解说。 必先苦其心志:苦,使动用法,使……痛苦。苦其心志,使他内心痛苦。 劳其筋骨:劳,使动用法,使……劳累。劳其筋骨,使他筋骨劳累。 饿其体肤:饿,使动用法,使……饥饿。饿其体肤,使他身体饿瘦。 空乏其身:空乏,使动用法,使……贫困。空乏其身,使他受贫困之苦。 行拂乱其所为:行拂,所行不顺。乱,使动用法,使……额倒错乱。 乱其所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动心忍性,动和忍都是使动用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曾益其所不能:曾益,增加。曾,同“增”。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人恒过:恒,常。过,犯错误,犯过失。 然后能改:然后,这样以后。 困于心:内心优困。 衡于虑:思绪堵塞。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而后作:而后,这样以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征于色:征验于颜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 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而后喻:喻,被人了解。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里面,指国内。法家,有法度的世臣。佛土,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辅佐。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外面,指国外。敌国,敌对的国家。外患,外来侵略的忧患。 5.请学生翻译第4 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然后知生于忧患:生于忧患,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 而死于安乐也:死于安乐,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6,请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l、2段):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第一层(1段):举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事迹加以概括。其共同点是,在经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第二层(2段):从上述事实归纳出作者的观点。 第二部分(3段):从正反两面论证经受磨炼的益处。 第三部分(4段):归纳全文中心论点。 7.提问: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本文将中心论点放在简末进行归纳。全文先论证“生于忧患”,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再论证“死于安乐”,高度概括历史上大量安乐 亡国的事实加以说明。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 8.提问:本文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本文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的事迹,用排比句式,每一个历史人物的事迹只用一句话概括,这样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四、总结 1.词性活用: 苦、劳、饿、空乏、乱、动、忍都是形容词或动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时,要译成“使……” 2一词多义: 国 国防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家 国恒亡。 拂 不顺 行拂乱其所为。 同“弼”,辅弼 入则无法家拂士 3.通假字。 曾同“增”,增加 曾益其所不能。 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衡于虑 拂同“弼”,辅弼 入则无法家佛士 4.虚词。 于 从舜发于畎亩之中 给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在 而死于安乐也 以 凭 以天下之所顺 用来 所以动心忍性 五、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三、四题。 第三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人的一生中,要作出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选择,尤其是在对待象生和死这样重大的问题上,当我们必须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的时候,这对任何人都是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我们今天学习的《鱼我所欲也》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应怎样作出选择。(板书课题) 二、回顾复习,导向新课 提问:对孟子和他的文章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初中时我们就学过《孟子》中的文章,大家还记得里边的一些名言名句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的文章善于雄辩,气势磅礴,感情充沛,辞锋犀利,擅长运用比喻和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今天我们学的《鱼的所欲也》也体现了这种风格。 三、疏通词句文义 (学生朗读课文前二个自然段并找出不理解的词句等。) (一)词 1.所欲:“所”加名词,相当于名词,意为“喜爱的东西”。 2.可得:同义词连用,意为“可能”或“可以”。 3.者也:语气词连用,“者”表停顿,“也”也表肯定。 4.苟得:苟且偷生的事情。 5.由:按照、通过。 6.独:只是。 7.尔:助词,无义。 (二)句子 1.“……者也。……者也”两句:判断句式,取舍观点鲜明,语气肯定。 2.“所欲有甚于生者”句:甚,超过,重要,形容词。于,比,介词,引进比较对“生者”。译成现代汉语时语序应作调整。 3.“贤者能勿丧耳”句:贤者,这里可理解为“道德高尚的人”。丧,丧失。可译为道德高尚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句:由是,介宾词组。是,(求生或避患)的手段或办法。而,转折连词,可是。有,有人,指不愿舍义而求生。 四、文义 第一自然段 提问这一段中孟子讲了一个什么问题?他对这个问题的基本看法是怎样的? 明确:生和死的问题。应该舍生求义。 (学生朗读) 层次结构分析。明确:按句号划分,本段共九句:第1句引喻,使生和义的问题抽象变为具体,深奥变为浅显,让人容易接受。第2句表明观点,1、2句为并列关系,3、4句从正面、5、6句从反面加以论述证明。3、4句和5、6、句为对照关系。第7句举例论证,第8句做出结论,末尾第9句为结论引伸,补充理由。7句与8句为因果关系。 (学生背读) 补充解疑: “甚于生者”指“义”、“甚于死者”指“不义”。 “有所”可理解为“有┅┅”的意思。 “是心”即“义”。课文中的“义”指封建伦理道德标准,从今天看,可理解为“正义“,赋予了新的内容。 (学生试背) 第二自然段 本段的论点即为“是心”人皆有之,进一步从正面举例论证。各种类植物,古代总称为“菽”。 (学生朗读数遍) 五、深化理解 要求学生选背一、二自然段中本人喜爱的一至两句,并述说理由。 归纳:生死观是我们人生观重要而又集中的体现。或许在短短的一堂课中,我们还不能深深体味其中所包括的丰富蕴涵,但我们一定已明白了:人是应该而且能够作出这种高尚选择的。文天祥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革命英雄刘胡兰等英雄典范应该成为永远激励我们的人生座右铭! 六、布置作业 陈百达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